APP下载

汽车后市场人才现状及人才培养的研究

2022-04-13黄广益陈海军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技能人才培养措施

黄广益 陈海军

【摘要】本文分析當前广西汽车后市场人才现状,提出政府部门做好顶层设计并绘制好蓝图、汽车行业组织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助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汽车后市场企业要树立人才意识并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职业院校要加大专业建设改革力度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推动汽车后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汽车后市场 技能人才 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3-0111-04

据《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3月12日)的数据,2020年底广西全区民用汽车保有量752.06万辆,同比增加76.4万辆,增长11.3%,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88.62万辆,增长11.9%。轿车保有量401.93万辆,增长13.5%,其中私人轿车385.78万辆,增长14.3%。按照国际惯例的算法,每新增30辆汽车至少需要增加1名汽车后市场从业人员,即在2020年需要新增2.5万人。加上因退休或辞职而离开汽车后市场的人员,在2020年至少需要新增3万人,汽车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很大的。

一、广西汽车后市场人才现状分析

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它涵盖了消费者买车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务。也就是说,汽车从售出到报废的过程中,围绕汽车售后使用环节中各种后继需要和服务而产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动的总称。现阶段,我国汽车后市场大体上分为汽车维修保养行业、汽车金融行业、汽车IT行业、汽车改装行业、汽车保险行业、汽车及配件行业、汽车文化及汽车运动行业、二手车及汽车租赁行业,以及汽车精品、用品、美容、快修等。广西后汽车市场发展比较快,但人才比较短缺,总体来说并不乐观,现分析如下。

(一)广西汽车后市场快速发展,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在巨大的汽车后市场背后,很多非专业人员挤进来想分一杯羹,造成人员混杂,非专业人员干专业的事,结果是错漏百出,人为制造故障,常常让车主承担不必要的损失。2020年10月19日,某车主购买了一辆2008款三厢福克斯轿车后到一家汽车美容装饰店加装驾驶室地板垫,美容装饰店的工作人员在裁剪海绵垫时误将安全气囊传感器的一根线剪断且没有及时发现,造成仪表板上的安全气囊灯一直点亮,人为造成故障。2018年8月,笔者在一家4S店进行实践锻炼,发现某辆配置自动变速器的轿车,由于被水浸泡,导致自动变速器进水,需要更换自动变速器油。该店员工的更换方法,既不专业也不考虑成本:他们扭下变速器下方的放油螺栓,把油排出后,再加满油,然后起动发动机运行几分钟,又重复放油加油,如此反复。有一个“师傅”还讲述,以前维修的某辆浸水车也如此处理,共耗费28瓶自动变速器油。笔者推断他们并不了解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原理,不懂得自动变速器在静止状态下无法排净变速器油。这种简单的重复放油加油,如此不专业的维修方法,让车主承担不必要的费用。在汽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汽车后市场还出现如此多的“奇事怪事”,充分说明汽车后市场从事汽车技术的人员技术技能差,跟不上汽车技术发展的需要。

(二)职业院校普遍开设汽车类专业,但人才培养质量相差悬殊

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汽车后市场人才的主力军,为汽车后市场培养了一批批汽车后市场的专业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在广西区内有30多所高职院校、近200所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汽车类专业。面对汽车后市场的快速发展,有的学校盲目地扩招,却忽视专业内涵建设。有的院校原来没有开设汽车类专业,看到汽车类专业招生火爆的表面现象之后,没有深入研究开设汽车类专业所需的条件,也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就贸然开设汽车类专业,造成各校间培养的人才质量相差悬殊。这种情况使广西汽车后市场“人才”在量上迅速扩大,甚至造成饱和的假象,但在质上却是与企业的需求相差甚远。

(三)汽车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与供给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汽车后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需要的是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但当前在汽车后市场的从业人员很多是非专业人员或是专业不达标的人员。职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量大,但质上与企业需求有较大差距,造成汽车后市场专业技术人员供不应求。

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汽车后市场也同样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新要求。随着新能源、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无人驾驶等技术的不断应用,加快了汽车技术的更新速度,使汽车产业与别的产业跨界融合的速度激增。汽车技术由传统链式结构向多元化结构转变,对人才的要求也由传统的汽车技术人才向跨界兼容的多技能人才转变。但是,目前汽车后市场现有的技术技能人才还是以传统汽车的为主,造成企业缺少跨界人才,甚至出现汽车服务人才“一人难求”的现象,供需矛盾突出。这种现象要引起全社会关注,多方联动,共商对策。

二、汽车后市场人才培养措施

汽车后市场的人才短缺,严重阻碍了汽车后市场发展。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各司其职,培养更多合格的汽车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汽车后市场,使汽车后市场快速健康发展。

(一)政府部门做好顶层设计,绘制好蓝图

1.统筹汽车职业教育的布局、结构、层次

构建汽车产业和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格局,形成产业发展需求与职业教育供给对接体系。依据“产业、教育、城市”一体化建设和发展思路,策划汽车产业“产—教—城”融合发展专题项目,统筹汽车职业教育的布局,合理确定本科、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区域布局。同时引导职业院校根据产业需求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形成与汽车产业发展相适应、质量水平高、特色鲜明的职业院校总体格局。

构建企业岗位设置与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有效契合格局,形成岗位设置与专业设置对接体系。根据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升级发展的需求,统筹建设汽车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若干个与国际接轨的汽车类核心高水平专业,引领同类专业共同发展,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实行专业结构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

构建人才层次结构需求与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协调发展格局,形成技术技能人才有效供需对接体系。根据汽车后市场销售、维保、金融与保险、二手车交易等岗位的人才需求规模,制定汽车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划,合理确定汽车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合理确定汽车专业硕士、本科、专科、中职等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结构及其比例,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持。

统筹设计各层级汽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素的衔接,系统推进汽车技术技能人才“中—高—本—硕”一贯式培养。促使各层级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招生就业、评价标准等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要素实现有机衔接,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2.扩大汽车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深化汽车职业教育“管”“导”“办”“评”改革,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和强化政策保障等支持汽车职业教育充分发展。加强对汽车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方面的制定和实施,落实汽车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责任,培育有利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及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良好社会环境。

引导职业院校完善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治理機制,形成具有自我约束和自我良性发展机制的现代职业院校治理体系。敦促职业院校不断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完善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体系,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治理现代化。指导职业院校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常态化、周期性的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保障职业院校做好经费管理及使用、人事制度改革、绩效考核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激发办学活力。在经费筹措、管理、使用等方面给予职业院校更多的自主权,运用绩效考核、额度管理、自主调整等方式引导职业院校提高预算编制水平、优化经费支出结构,不断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二)汽车行业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1.充分发挥在职业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制定中的作用

建立与政府部门沟通的机制,明确在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制定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建立宏观政府与微观企业之间有效信息传导机制,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对话,强化与企业的联系。根据汽车产业人才需求情况、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情况等,向政府提供行业发展的重要信息和完善各种政策、标准的建设性意见,反映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求,维护企业发展的利益。以企业人才需求代言人的角色参与国家汽车职业标准的完善与制定,引导并参与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院校教学标准开发。推动汽车专业领域“1+X”证书制度试点,促进就业和劳动力市场建设。以执行监督者的角色,监督企业自律。协助政府做好标准的实施与推广工作,促进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推动产业与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增强行业领导力。

2.在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发挥关键作用

搭建连接政府、企业与职业院校间的桥梁,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推动者。完善“政—行—企—校”的沟通机制,推动汽车产业快速转型和高水平发展。引导企业在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中实现平衡,让企业认识到履行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使企业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人才培养工作。

(三)汽车后市场企业要树立人才意识,发挥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

1.增强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主动参与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

汽车后市场的企业要充分认识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及现状。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产业人才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技术更新、产业升级、提升售后保障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汽车产业技能人才在数量和质量结构上明显存在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汽车后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要意识到在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转型时期,培养能适应智能制造、新技术应用、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紧迫性。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人才培养的义务,利用人员、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共同推动专业群对接岗位群,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共同完善专业设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同打造实训实习平台、共同确定人才评价标准的协同育人“七共同”,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共建产业学院等多种方式,培养更多适合汽车后市场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比如,广西区域的汽车龙头企业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视人才培养,积极主动与区域内的不同院校进行合作,特别是与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共建了智能汽车产业学院。学院顺应广西汽车发展战略,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实践“现代学徒制”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学院组建校企混编的“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校企共建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联合开发并推行汽车职业培训标准、开展交通管理大数据和汽车区块链关键技术研究、增进校企文化交流等,深度合作,取得了一个个成果,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建立人才薪酬体系和工资分配机制,保障技术工人待遇落实

汽车后市场企业应提高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激励和薪酬管理水平,吸引、激励、留住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技术技能人才是汽车产业的重要资源,要通过建立健全人才资源的激励和薪酬管理机制,保障技术工人待遇,这是吸引、激励、留住人才的重要举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8年3月22日印发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这是党中央立足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汽车企业应根据《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的精神,根据国家对技术技能人才等级的标准,结合汽车行业特点,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技能等级层次,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让技术技能人才参加行业、国家级、世界级的技能大赛,鼓励技术技能人才参与各种进修、培训、考察,畅通成长成才的通道。持续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水平,增强技术工人获得感、自豪感、荣誉感,留住技术技能人才的“人”,留住他们的“心”。

(四)职业院校要加大专业建设改革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全面实施课程思政,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工匠精神。

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只有企业最清楚,因此职业院校要创造条件,主动出击,与企业加强合作。在合作中才能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更好地与企业一起共同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校校合作,则是可以在校校间互通有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中高职合作,还可以打通中高职衔接通道,让更多的中职生能继续到高职院校学习。

目前,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汽通用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吉利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与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都开设“订单班”。一年级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二年级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及今后的就业方向,选择进入不同的“订单班”,由校企共同组建的教学团队进行教学;三年级由对应的汽车4S店到校招人。校企共建了“2条主线、1个拓展、3年6学期5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接职业岗位,每年动态调整培养目标,使学生得到行业企业的认可。

积极完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双线递进”的培养模式,继续推进“1+X”证书制度,将职业素质训练融入专业教学中。“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职业教育新的学业证书制度。经过各个评价组织的努力,根据汽车后市场的岗位能力要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系,每个汽车类专业都有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院校应结合本校学生的岗位定位,把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明确需要考取哪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制定新的课程标准,实现课证融通,推广“1+X”制度试点,提升学生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经过三年试点,已有743名学生参加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其中,有15名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也参加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学校由此把中国的“1+X”证书制度试点推向一带一路国家。此外,汽车工程学院协助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成功申报了“1+X”国六柴油车养护诊断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在全国推广。目前,汽车工程学院已把“1+X”证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了课程标准,实现课证融通,所有学生都可以选择某一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参加考核。

实行工作站式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新模式,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德国职业教育中采用工作站式的训练模式适合汽车职业教育,可以把它引入并进行本土化,在广西汽车类专业教育中推广。所谓工作站,相当于维修企业的一个工位,每个工作站能开展不同的实训项目。这些项目来源于汽车后市场的具体工作任务,配备有由校企共同开发的工单、实训设备及工量具、维修资料等。工单是工作站的指導性文件,相当于维修企业的派工单,主要包括做什么、如何引导学生制订工作计划、要测量哪些数据、如何分析数据及解决什么问题等。在教学中,每个班都要使用多个工作站,每个工作站3—4名学生。学生到了工作站后,拿到对应的工单,按工单的要求进行实训。指导教师则在各个工作站之间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像汽车维修企业,技术人员拿到工单后,到达工位进行车辆维修,技术总监在各个工位之间来回指导。当学生完成一个工作站的任务后,循环换位,让每位同学都循环到每个工作站实训。整个过程体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思想,较好地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极大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从2018年开始,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为试点,建设了26个汽车发动机工作站,每一个工位供两个学生训练,保证学生能得到充分训练,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经过三年的实践,现在已向其他专业核心课程推广,部分职业院校也来交流学习。

总而言之,广西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带来巨大的汽车后市场。但由于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造成从业人员参差不齐、鱼目混珠,给车主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给汽车后市场带来负面影响,阻碍了汽车后市场的正常有序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广西汽车后市场人才现状,提出了汽车后市场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希望能对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炜杰.“1+X”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研究[J].职教论坛,2019(7).

[2]易绍兴,薛孝磊.一体化学习工作站教学管理的几点心得[J].职业,2019,(4).

[3]陈海军.广西汽车后市场与汽车市场人才培养矛盾与对策[J].广西教育,2012(5).

注:本文系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德国汽车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工作站’建站探索与实践”(编号:GXGZJG2018B039)、广西职业教育第一批专业发展研究基地(广西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桂教职成[2018]37号)的研究成果。

作者介简:黄广益(1966— ),广西横州市人,工程师,高级技师,现就职于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院校汽车技术类专业实训项目的开发及实训教学改革;陈海军(1970— ),男,广西博白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现就职于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职业教育教学与改革。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技能人才培养措施
我国中职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校企双主体联合培养室内设计专业技能人才的研究
大赛引领下的职业院校技能人才职业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关于钻井一线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破解企业技能人才“断层”难题
环境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会计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措施刍议
广西工业和信息化企业技能人才调查研究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