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教”改革背景下汽车类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以《汽车单片机技术》为例

2022-04-12伟,王勇,周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单片机思政汽车

江 伟,王 勇,周 先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工程学院,湖北 襄阳 441021)

引言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要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和所有课程都承担育人责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强调,实施“三教”改革攻坚行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2]。在“三教”改革背景下如何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通过实施“三教”改革,探索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课堂,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是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任务和难点[3]。

一、专业课程思政与“三教”改革的意义

汽车类学生主要就业岗位有辅助设计类、制造装配类和营销与服务类等,岗位对象是汽车及零部件,要求学生不仅具备高超的制造和维修技术,更要具备“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因此,需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更新教材和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坚持立德树人的中心地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汽车单片机技术》是单片机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具体应用,它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原理与结构、指令系统和接口技术等基本知识,使学生具备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和单片机控制汽车主要元器件的基本技能,承担着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协作精神,为学生工匠精神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汽车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是汽车发展的必由之路。单片机是现代汽车控制的核心部件,是实现“四化”的关键技术。《汽车单片机技术》是汽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汽车单片机技术》中挖掘显性和隐形的思政元素,实施课程思政尤为必要。

二、《汽车单片机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

《汽车单片机技术》作为汽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养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汽车单片机技术》主要培养学生汽车电控部分的专业基础知识,教师课堂传授的知识点有限,为了让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更要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单片机讲授内容包含指令系统和接口技术等基本知识,能够使用Keil软件实施编程,在编程过程中,一个标点符号和一个括弧都会导致程序发生错误或警告,程序冗余也会影响程序的执行效率,通过学习编程和控制汽车主要元器件,让学生领悟精细、一丝不苟对从事工作任务的影响,从而引导汽车类专业学生养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价值观,由此,教学内容改革应重点探索该课程的思政育人元素。一是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团队在课程负责人的带领下,将课程教学内容按职业能力培养要求重新解构整合为汽车内饰灯的设计、汽车转向灯的设计、车载数字转速显示的设计、电机控制的设计、单片机通信设计、基于单片机的CAN总线设计6个项目。二是成立由思政教师、企业技术技能大师、教学名师和辅导员等组成的课程建设团队,共同探索和挖掘该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三是完善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将每一个项目分为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践部分。四是围绕学生理想信念,系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科技报国、工匠精神、创新精神、质量意识等思政元素,融入6个课程思政教学项目。

2.结合生源多样化、大部分学生看书学习效果不佳和精神不集中的特点,通过视频和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商鞅变法等历史先贤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养成勇于变革、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3.通过弘扬黄大年等中国科学家和中国汽车世界知名企业,让学生熟悉中国企业的技术实力,养成技术自信的意识,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激发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秉持勇于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4.结合汽车类生产和维修类企业出现的事故案例,把安全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和红线意识等融入课程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养成良好的工程伦理意识。

(二)“三教”改革的探索

1.教师和课程思政研究制度方面

强化专业教师育人意识,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通过实施思政教师培训专业课程教师、课程思政名师大讲堂、邀请校外专家说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现场观摩教学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强化专业教师育人意识;依托教师线上学习平台、国培、省培和校培等方式,引导教师修订融入课程思政的课程标准、制定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融入课程思政的考核标准等,提升教师实施课程思政能力。

建立专业课程思政研究制度,提升专业思政能力。充分发挥专业教研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课程教学团队等作用,对企业需求深入调研,挖掘职业岗位需求的思政元素,探索构建专业思政育人体系;联合思政教师,开展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建立每周一次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研讨和每月一次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等思政研究制度,提升专业思政能力。

2.教法方面

结合汽车类学生生源多样化特点,按照学生认知规律,改革传统课堂讲授模式,充分利用包含思政元素的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探索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现场教学法等教法改革,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等。

同属人文学科,历史学科和政治学科一样,肩负着聚焦时代使命,增强“牵引力”、引导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任务,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如何引导学生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认识更深刻,如何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政治观和人生观,这也应是历史学科应肩负的责任。在高考题中,也有体现这一命题立意。

(1)任务驱动教学法。按照教学设计,教师布置教学任务,学生通过分析任务、查阅资料、制订计划、完成任务、评价任务、学生总结等环节,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案例教学法。结合汽车类专业方向,引入汽车专业教学案例,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并讨论教学案例,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探索,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现场教学法。通过岗位实习实训,明晰岗位的工作过程,提升岗位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3.教材方面

学生生源多样化,“互联网+”教材是教材改革的重要方向。汽车类专业课程知识和技能较抽象,将汽车文化、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等,有机融入图文并茂的活页式和工作手册式教材,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

4.教学手段方面

在汽车单片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堂派和学习通等信息化教学平台,开展课内教学和课后辅导,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意识。通过使用微视频、微知识和现场编程或操作演示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5.教学模式方面

探索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首先,通过学习古代先贤勤学苦练的典型案例,如凿壁借光,让学生学完后,和其他同学交流学习感受,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其次,通过学习中国芯片的发展历程,以及华为为中国“芯”奋斗前行等典型案例,让学生相互交流,撰写感受,激励学生练就真本领,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最后,通过引导学生线上线下查询资料,学习汽车发展历史,通过录制微视频等展示对汽车发展的认识和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三)多元考核评价改革的探索

结合学生和教学特点,考核评价主要关注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可将考核评价分为过程考核评价和成果考核评价,考核形式可分为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考核方式可分为线上考核和线下考核,考核模式可分为传统考核和以赛代考等。通过多元考核评价改革,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汽车单片机技术》课程思政的实践

针对汽车工程(新能源汽车)学院新能源和汽修专业2019级合计98名同学探索实施《汽车单片机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结合汽车内饰灯控制设计、汽车转向灯控制设计、车载数字转速显示设计、电机控制设计、单片机通信设计、基于单片机的CAN总线设计6个项目的专业教学内容,梳理了具体的育人目标,开展了教学设计(包含专业教学设计和思政教学设计),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汽车单片机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单元设计评价标准

6个项目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一)项目一和项目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项目一为汽车内饰灯控制设计,项目二为汽车转向灯控制设计。第一,将项目一和项目二进行对比并提炼的思政元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等。第二,教师通过现场教学法,展示汽车内饰灯打开开关一直亮的状态和汽车转向灯打开一直闪烁的状态,通过闪烁灯引导学生思考,灯的闪烁说明灯的亮度一直在变化。第三,通过讲解蒋介石背信弃义过河拆桥等典型案例,说明答应别人的事情却出尔反尔,不讲诚信,导致国民革命失败,损失惨重,让学生通过案例思考诚信的重要性和不诚信最终导致的严重后果。第四,通过视频展示大国工匠案例——从汽车兵到大国工匠(记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整车道路试验工张国强),采用交流发言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汽车兵张国强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优秀品质,排除汽车故障养成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二)项目三和项目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项目三为车载数字转速显示设计,项目四为电机控制设计。第一,项目三和项目四提炼出的思政元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正、敬业)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等。第二,教师通过传统汽车展示不同油门时车载数字转速显示的不同,即车载数字转速显示仪表始终客观公正地显示车辆实时转速;教师通过新能源汽车展示踩着油门踏板电机始终在不停歇地高速转动,展示出电机的敬业精神。第三,通过包拯等典型案例,采用学生思考总结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包公忠诚敬业和公正廉洁的优秀品质。第四,通过商鞅变法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变法过程和历史功绩,学习商鞅的一丝不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最终将秦国从落后国家变为强国。

(三)项目五和项目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项目五为单片机通信设计,项目六为基于单片机的CAN总线设计。第一,通过提炼挖掘思政元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和谐)、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等。第二,教师通过视频和示波器现场检测等方式展示单片机通信过程和CAN总线的工作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单片机通信和CAN总线在传输数据时的和谐平等,类比于人类在沟通交流时的和谐平等,通过总结反思,让学生认识到平等和谐对国家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第三,以DC-10飞机坠毁事件等典型案例,介绍事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引导学生分析产生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从事研发活动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将效率和利润放在首位而忽视了对人民安全和幸福的关注,让学生明白安全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和红线意识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工程伦理意识。第四,以视频展示黄大年等典型优秀事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黄大年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不计得失、甘为人梯的优秀事迹,思考黄大年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向黄大年学习科技报国的精神,把振兴中华作为毕生追求,做一名勇于承担历史使命的优秀青年。

四、《汽车单片机技术》课程思政实践效果

为了解《汽车单片机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在课程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设计了《汽车单片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借助问卷星的调查问卷功能,对98名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调研,其中有效问卷为92份,调研结果如表2所示。调研结果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汽车单片机技术》课程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养成“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表2 《汽车单片机技术》课程思政效果评价

结语

通过分析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与“三教”改革的意义,以《汽车单片机技术》为例,从实施教学内容改革、“三教”改革和多元考核评价改革等方面入手,按照汽车内饰灯控制设计、汽车转向灯控制设计、车载数字转速显示设计、电机控制设计、单片机通信设计、基于单片机的CAN总线设计6个项目的专业教学内容,梳理了具体的育人目标,开展了教学设计(包含专业教学设计和思政教学设计)并实施,调研结果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汽车单片机技术》课程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猜你喜欢

单片机思政汽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基于单片机的SPWM控制逆变器的设计与实现
思政课“需求侧”
基于单片机的层次渐变暖灯的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插排
基于单片机的便捷式LCF测量仪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汽车的“出卖”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