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2022-04-11翟建波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6期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安全性

翟建波

摘要:目的:探讨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后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选取自我院羅患类风湿关节炎,介入治疗时间为2017年1月值2019年12月期间,对共128例研究对象按照治疗原则分为两组,抽取64例病患应用西药进行单独治疗为对照组与抽取64例病患应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所得疗效、所测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经观察治疗前组间SHS评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SHS评分较对照组所得结果均有更低的显示(P<0.05);经治疗后,对照组组患者不良反应率17.19%较观察组所得结果3.13%具有更高的显示(P<0.05)。结论:对羅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发病部位的活动度,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临床中具有较佳的治疗价值。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类风湿关节炎;安全性;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R59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6--01

类风湿关节炎在骨科慢性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情的发展可导致患者出现关节功能丧失及关节变形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构成了严重的影响。在临床的治疗中,常使用西药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不显著,因此为了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对患者进行中西药联合治疗[1]。本次将针对羅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取自我院羅患类风湿关节炎,介入治疗时间为2017年1月值2019年12月期间,对共128例研究对象按照治疗原则分为两组,抽取64例病患应用西药进行单独治疗为对照组与抽取64例病患应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34:30,均位于44-78岁年龄段之间,所测中位数为(61.21±3.28)岁,病程为1-13个月,所测总位数为(5.98±1.51)个月;观察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38:26,均位于43-78岁年龄段之间,所测中位数为(60.78±3.99)岁,病程为1-13个月,所测总位数为(5.62±1.29)个月。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后,其结果显示具有均衡可比性(P>0.05)。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该组患者口服甲氨蝶呤片,每周一次,每次剂量为10mg;在每晚口服尼美舒利分散片,每次剂量为100mg。

观察组:西药治疗与对照组一致。另口服除湿祛风的中药制剂进行治疗。其药方药材包括络石藤、陈皮、海桐皮、胆南星、黄芪、枸杞子、千年健及白芍均15g,桑寄生20g,银花藤30g,当归、独活与蛰虫分别12g,附子9g,蜈蚣3g。将其进行煎煮,每日口服一次,每次剂量为100mL。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三个月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1)组间治疗前后SHS评分所得结果对比。(2)组间治疗后不良反应所得结果对比。

1.4统计分析

实验测得结果以SPSS22.0录入评测。计量指标指以(x±s)的形式表述,经t值对结果检验;计数指标在表示时用(%)形式,经卡方值对结果检验,检验值为P<0.05提示统计学差异显著。

2结果

2.1组间治疗前后SHS评分所得结果对比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手与腕骨侵蚀SHS评分分别为(66.23±15.02)分、(66.61±15.21)分,手腕关节间隙狭窄SHS评分分别为(49.87±11.28)分、(49.29±10.99)分;经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手与腕骨侵蚀SHS评分分别为(49.29±11.89)分、(32.27±10.19)分,手腕关节间隙狭窄SHS评分分别为(38.92±8.64)分、(25.19±6.72)分。经观察治疗前组间SHS评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SHS评分较对照组所得结果均有更低的显示(P<0.05)。

2.2组间治疗后不良反应所得结果对比

对照组经治疗后有1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17.19%,其中包括胃肠道不适6例、恶心呕吐5例;观察组经治疗后有2例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率为3.13%,其中包括胃肠道不适1例、恶心呕吐1例。经治疗后,对照组组患者不良反应率17.19%较观察组所得结果3.13%具有更高的显示(P<0.05)。

3討论

临床中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属于全身免疫系统疾病,使患者的关节被侵蚀,从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导致患者的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功能丧失。相关资料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情发展,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在医学上对该疾病具有较高的重视程度[1]。临床治疗中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为主。甲氨蝶呤片进入体内后使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得到抑制,从而嘧啶核苷酸等物质的合成得到控制,从而延缓病情发展[2]。在中医中,类风湿关节炎属于“痿痹”等范畴中,因此治疗原则为活血、除湿祛风及温阳养阴为主,本方中黄芩、独活及银花藤药品可除湿祛风;当归及蜈蚣等药物具有活血的作用;黄芪与枸杞子等药物具有温阳养阴之效。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SHS评分及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均有更低的显示(P<0.05),提示出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互补的作用,可增强治疗疗效,控制病情的发展,使患者的关节活动得到有效的缓解,且具有较小的不良反应,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羅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发病部位的活动度,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临床中具有较佳的治疗价值。

参考文献:

[1] 盛正和,刘溯章,曾健,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06):70-75.

[2] 白增春.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 中西医结合研究,2019,11(04):172-175.

[3] 盛正和,刘溯章,曾健,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 广西中医药,2019,42(02):6-9.

猜你喜欢

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安全性
基于启停控制系统的整车安全性策略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含能材料热安全性研究进展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类风湿关节炎蒙医药治疗现状与展望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及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