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宁依托国土绿化示范项目开绘生态建设新画卷

2022-04-08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孙逢毅

山东绿化 2022年3期
关键词:尼山荒山济宁市

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孙逢毅 曹 朋 于 伟

济宁依托首批国土绿化示范项目——尼山区域国土绿化示范试点项目,正在开展市域荒山绿化三年行动。三年内全市将完成6.76 万亩荒山绿化。其中,作为孔子出生地的尼山区域绿化面积达4.402 万亩。实施这场荒山绿化行动,力争实现“荒山增绿、公益增岗、群众增收”的一举多得,这既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又是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

荒山添青绿 打响了第一枪

3月11日,在距离曲阜明故城东南方向15 公里的尼山片区的五碟山、牛郎山、狼洞山,举行“万名干部荒山绿化活动”。在五碟山上,各个单位的职工代表正忙着在挖好的鱼鳞坑中种上侧柏、黑松、黄栌等树苗,时而填坑夯土,时而栽种浇水,忙得不亦乐乎。当日,来自济宁市各部门的2000 余名干部,植下2 万余株树苗。一上午,原本青石斑驳的850 多亩山头已现点点新绿。今后,分布在济宁8 个县市区的百余个荒山绿化点将陆续开展树苗植种活动。

此次活动绿化面积之大、工程量之巨,在济宁尚属首次。这得益于国家林草局批复的首批国土绿化示范试点项目的支撑,源于济宁市落实省委关于“加快推进荒山绿化”的明确要求。新近出台的《济宁市荒山绿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以下简称《方案》)中提出,当前济宁市宜林荒山绿化面积6.76 万亩,涉及8 个县市区、32 个乡镇(街道)、294 个自然村。其中,尼山区域荒山绿化4.402 万亩,高速等交通干线沿线可视范围荒山绿化0.881万亩,全域宜林荒山绿化1.477万亩。截至2024年底,济宁市将全面消灭域内宜林荒山,打造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周边和高速、国道两侧可视范围内等重点区域山区森林景观,筑牢全市森林屏障,相继算清“双碳”大账、绿化细账。

为此,济宁市制订详细的时间表、路线图,其中作为重中之重的尼山区域4.402 万亩荒山将于2022年底全面完成主体工程,通过国家验收,今年荒山绿化总面积将突破4.6 万亩以上。

实施双上山 人与山的博弈

济宁境内均为泰山山脉的余脉,以青石为主。山体土壤瘠薄、引水上山难度大是困扰荒山绿化的两大问题。“受客观原因影响,尼山区域的山体对树木种类的要求较高,更宜种植抗旱耐寒、生命力顽强的树种。”有着24年护林经验的曲阜市尼山镇护林队负责人钱国立告诉记者,为保障树木的成活率,需根据山体坡度,以碎石块围砌半圆形的鱼鳞状树坑。

这是一场人与山的博弈,荒山绿化的脚步不可阻挡。济宁坚持做到有“专门的绿化队伍、专门的蓄水设施、专门的引水设备、专门的管护队伍、专门的保障资金”,全面提高苗木成活率。“我们实施‘客土上山、引水上山’做法,保障每株树苗的鱼鳞坑内土壤厚度不低于40 厘米,为解决灌溉难题,在山下打机井,再在山顶建设蓄水池。”曲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姚栋说,目前此做法正在全市各荒山绿化点推广。在树种的选择上,首选抗旱耐寒性能更好、四季常绿的侧柏、黑松,后续将搭配种植相关经济型林木。

早在2019年,曲阜市曾耗资1.29 亿元实施尼山圣境周边山体绿化工程,绿化面积达3341 亩。记者在该工程所属的颜母山片区看到,山体上种植的侧柏长势喜人,高度多超过1.5米。同时,山上建有多处蓄水池,连接水管后便能够进行树木的灌溉。“看着原本光秃秃的山头满是绿色,心里别提多舒服了。”在附近居住的北桑庄村村民刘继娥笑着说,她盼望着更多的山头能绿起来。

绿化也富民 共享绿水青山

邹城市大束镇崮寨村,种植户姜桂旺承包了昌平山700 亩经济林用来种植油杏。“现在一亩林的成本在1000 元左右,好的年份一亩地刨去成本,大概有一万多元收入。”姜桂旺在2008年开始从事经济林种植,随着荒山绿化工作的推进,他承包林地附近的道路、水电,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这对他未来的收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方案》中提到,坚持尊重群众意愿,全面推行“工程造林+村级绿化队”“工程造林+乡村绿化队+村护林队”等方式,带动村集体组织和群众参与荒山绿化,形成包绿化、包成活、包管护的栽管一体责任机制,增强管护意识,以项目定岗位、以岗位定工资、以收益定红利,做到有专门的绿化队伍、专门的蓄水设施、专门的引水设备、专门的管护队伍、专门的保障资金,增加集体组织和群众收入,全面提升成活率和管护水平。造林阶段保障群众获得劳务报酬,优先支持属地村组建造林绿化队,由村委会牵头,通过包工或雇佣的形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已组建村级绿化队伍252 支,6400 名群众参与到整地、栽植、抚育、养护等工作,平均日薪酬劳约120 元。管护阶段保障群众获得公益性岗位收入,荒山绿化完成后,成立村级护林队,负责绿化后长期树木管理、森林防火、封山育林等工作,在村护林队组成上,创设荒山绿化管护等公益性岗位,重点向脱贫人口、易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和其他低收入人口倾斜,预计可增加1800 个岗位。据统计,三年间,需要栽植树木550 万株,需要人工63 万人(次)。从进场施工至今,项目周边村民累计参与整地、栽植、抚育、养护等任务约9.8 万人次,累计增收约1100 万元。下一步,工程竣工验收后,苗木后期养护管理交由属地村管理,村民通过个人承包或村级管护队承担所属区域山林的管护工作,将为村集体和群众提供更多稳定的收入。

“我们村原有山林约1200 亩,今年又新增了五碟山、牛郎山、狼洞山绿化片区600 亩。这么大的造林任务,也给村民们提供了挣钱的好机会。”曲阜市防山镇双山村党支部书记孔凡民说,目前双山村已成立村级造林绿化队,大量农民被造林绿化承建单位雇用进行整地、挖坑、栽苗、浇水、管护等工作,近两个月来村里每天投入100 余人,盘活了大量劳动力。

双山村村民高云明已在五碟山参与树坑修筑工作一个多月,他坦言,这样的日子过得格外踏实。“之前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春节后正好赶上家乡的春季造林绿化工程,我就跟着村里的造林队上山了,每天收入100 多块钱。这下好了,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了。”

在荒山绿化中,坚持因山制宜、因村制宜,引导群众发展特色经济林和木本粮油作物,在土壤条件较好、交通较为便利的地块,还设计栽植了桃树、板栗、连翘等优质经济林树种,建设“山上粮仓”“山上油库”“山上果盘”,经济林面积占比在30%以上,加快板栗、樱桃、西梅等特色林果业集群发展,树木成活后由村集体管理,林果收益归村集体所有,延伸林业产业链条,发展高效林下经济2 万亩,新建菌类、药材等林下高效种植养殖示范基地、示范点10 处,放大林产业综合效益,实现“社会得生态、百姓得实惠”。探索碳汇交易机制,注册成立绿碳科技公司,加强与高等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合作,推进荒山绿化纳入碳汇造林项目开发,放大生态效益,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最大化。

深化林长制 层层压实责任

为切实把荒山绿化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济宁建立市县乡村责任联动和部门企业帮扶机制。依托林长制体系,将荒山造林任务逐小班落实村、乡、县、市责任林长,市、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市级统筹、县级主体、乡镇负责、村级落实的荒山绿化责任机制。市县部门、驻济单位和国有企业落实荒山绿化帮扶区域,协助推动荒山绿化工作,协调解决困难问题。

建立荒山绿化省、市共同奖补机制,对县市区年度新完成荒山绿化,经省级复核造林上图成果后,按实际面积,由省、市财政给予奖补,其中市财政奖补标准与省财政补偿标准相同。通过纳入国家、省生态公益林和地方自筹等方式,多渠道筹措和保障常态化管护经费。同时,鼓励县市区在国家储备林建设、碳汇林营造、林业旅游休闲康养服务等林业领域,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和撬动社会资本投入。鼓励动员各级各部门和驻济单位、企业等各类社会主体通过联建联营、绿化冠名、捐资造林、股份合作等方式,广泛开展义务植树,积极参与造林绿化。

同时,加强林业科技人才队伍和数字赋能信息化建设,加快对石漠化山体和瘠薄裸岩荒山等困难地造林、退化林修复、智能森林防火等技术研究,推广珍贵树种、优良乡土树种和名优经济树种,做好困难造林地新技术研究推广,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提升林业科技支撑能力。

猜你喜欢

尼山荒山济宁市
把荒山打造成4A景区
《尼山萨满传》节选(18)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尼山萨满传》节选(13)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荒山的“根”——“牛玉琴”式的老人齐军祥
《尼山萨满传》节选12
山东省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活动掠影
세계적인 사상문화의 향연——-제5회 니산(尼山) 세계문명포럼 취재기
缪带弟:姐妹齐心 荒山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