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图书馆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及服务方式探索

2022-04-08李世刚王君兰肖刘洁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高水平图书馆资源

文 锋,李世刚,王君兰,肖刘洁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0053)

1 高等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简述

1.1 专业群的由来

2019年,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启动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即“双高计划”,专业群随之横空出世,走上了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舞台中央。

专业是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基本单元,是学校的主要办学载体,而专业群则是针对相关产业链上相互关联的职业岗位群,由若干个相近相关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共同组成的专业集群。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双高计划”的核心,占据着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依托专业群建设办好职业教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改革的新趋势。

1.2 专业群的建设目标

专业群的建设目标,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实现专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协作发展,推进专业集群化、资源集聚化、管理集约化,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提升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服务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例如笔者所在的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入围了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立项建设的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群的目标是:打造国内一流、行业龙头的电力技术专业群,做精做强现有电力行业优势专业,同时带动节能环保、自动化等能源电力产业链衍生专业群和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区域产业支撑专业群的发展。立项建设的高水平专业群要达到国内领先、行业龙头、国际一流水平,其他专业群达到市内一流、行业知名的水平,为行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1.3 专业群建设的主要路径

专业群是一个系统,一方面要向系统外输送人才满足用人需求,另一方面也要从系统外汲取能量和信息,不断完善专业群自身的各种要素,不能闭门造车。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迭代的速度日益加快,高水平专业群要实现有效服务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目标,培养行业企业满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必须要与时俱进,在建设思路和路径上不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灵魂,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是产教融合的主要形式,专业群建设也不能脱离这个规律。人才培养是专业群的主要任务与核心功能,因此,专业群的建设路径,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多主体共同参与,推行开放办学,校企深度合作,在专业布局、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科技创新等方面开拓创新,更好地满足多元主体需求。

2 服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新使命

“双高计划”背景下,积极打造优势特色专业群,形成自身独特发展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核心任务,这对学校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高水平专业群,要突出“高”的特征,必须要以各方面的高质量资源为依托。学校图书馆是学校办学的重要基础条件,是学校信息资源的集聚中心,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对标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目标要求和建设路径,履行基本职能,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和服务,就成为图书馆义不容辞的新使命,成为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

3 服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图书馆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和服务方式的对策

3.1 积极嵌入专业群建设全过程,强化信息服务功能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必须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和生产过程,紧跟生产技术的迭代升级,持续完善专业结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条件、师资队伍、科研与技术服务等要素,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多样化和系统性,从整体上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用人才链支撑产业链的发展和升级,以产业链引导人才链的优化和完善,实现专业与产业发展的协调互动。在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迭代速度日益加快的背景下,专业群要实现各要素的动态调整、实时优化,需要大量及时而可靠的信息资源作为决策参考。

图书馆应发挥在收集和整理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信息资源方面的独特优势,借助商业服务平台的技术,与学校相关部门合作,主动嵌入专业群建设全过程,实现对海量信息的深度挖掘和加工,对专业群建设的每个环节提供高效的、高层次的信息服务。以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为例,通过建立电力技术专业群知识服务平台,图书馆汇聚了产业发展资讯(产业发展趋势监测)、行业发展情报(行业发展趋势监测)、企业技术进展(企业人才需求分析及技术进展监测)、职业岗位分析(面向职业岗位业务场景的技能指导服务)、专业、课程、实训、师资队伍建设(为专业、课程、实训、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方法论指导、实践案例参考和相关资源),能够为学校、企业、教学部门、教师和学生等服务对象提供基于知识发现的全面知识服务。

3.2 以专业群建设为核心,打造专业特色资源保障体系

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其使命是为生产一线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每个专业群都是依托或针对某些特定的产业和行业的。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履行服务职能的物质基础,图书馆为专业群建设提供有力的信息资源支撑,抓好特色资源建设是根本。高水平专业群讲究发挥集群效应,强调对各种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图书馆要以打造专业特色资源保障体系为目标,紧密对接专业群及其团队,加强交流协调,精确掌握用户信息需求,围绕专业群的建设方向及技术发展趋势,打造品质好、契合度高的专业群文献特色资源,尤其是专业类特色数据库,并逐步改善馆藏结构,实现资源建设精准化、特色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优我特”。

比如,在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的校企共建过程中,图书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积极提供行业企业标准、典型产品技术资料、新技术新工艺信息、工程案例集合、岗位信息发布等专业拓展资源,持续将体现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优质资源和实践案例注入资源库,并与专业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专业园地子库、学习资源子库、职业需求子库、特色资源子库,面向教师、学生和企业提供服务。再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依托网络技术,整合学校、行业企业和知网资源,打造了产业、教学、竞赛、科研四位一体的资源服务平台,为学校重点建设的专业群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此外,还有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的纺织服装特色库、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的高职财经类教学资源库、安徽财贸职业学院的徽商文化传承共享资源库、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的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等案例。

3.3 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资源和服务的融合,提升图书馆的信息保障与服务能力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图书馆也不例外。相比传统的馆藏资源,数字化信息资源凭借其独特优势而获得用户的大力追捧,已经成为图书馆最受欢迎的资源。高职院校图书馆需要借助商业服务平台的优势,加速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馆藏资源和服务的融合,使用无线泛在网络、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智能信息技术,帮助用户更高效、更便捷地获取其所需的信息资源,全方位满足不同读者群体对信息资源的实际需求。比如,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通过超星学习通APP开展的信息服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同时,图书馆要树立资源共建共享意识,在业务管理系统已经渗透到学校方方面面的背景下,打破信息壁垒,与其他部门和单位共同开发建设或整合特色资源。比如,现在各高职院校都在推行课程资源的数字化改造,图书馆可以将这些资源与自身的馆藏数字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一体化知识服务平台,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具有本校特色的信息资源,从而有效缓解学校文献信息资源不足的问题,提高学校办学效益,为专业群建设保驾护航。在这方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通过多方的共建共享,建立课程导航系统、主题学习空间、特色产业技术展示空间和创客空间等,汇聚和整合了特定领域的信息资源,在校内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3.4 适应专业群多主体参与建设局面,拓展服务对象范围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教育类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企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主体。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提出,职业学校和企业应按照工学结合模式,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需要健全“多元化办学、多主体参与”的治理机制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的运行机制,有效对接重点行业企业,推动企业深度参与专业群建设,实现校企同频共振、供给需求对接,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目标。高水平专业群的组群逻辑、高水平专业群同产业集群之间的紧密互动关联,决定了必须把原来的那种校企“一对一”的单向度合作升级为“一对多”的多向度合作,专业群建设发挥的是集群效应,对接的合作企业数量甚多,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需要拓展服务对象范围,打通信息对流通道,通过专业化、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主动向合作企业开展信息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帮助它们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电力技术专业群知识服务平台,可为企业提供产业发展资讯(包括产业政策、发展规划、产业现状、产业发展趋势、产业法律法规、人才需求分析、产业链分析和产业动态报道)、行业发展情报(包括行业新闻、行业标准、行业会议、行业发展报告、行业需求分析)和企业技术进展(包括企业人才需求分析、企业操作指南、企业技术热点、企业应用案例、企业发明专利、企业科技成果)等信息,助力企业科学决策,为企业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和市场综合竞争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信息支撑,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从而提升专业群建设的质量。

3.5 优化服务模式,拓展图书馆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根本所在,知识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核心。服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需要图书馆进一步更新服务理念,适应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优化服务模式,提高服务层次,帮助读者突破阅读时空、阅读内容、服务对象和终端类型的束缚,全方位满足专业群发展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以用户为中心提供个性化和针对性服务,满足不同群体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具体来说,就是将传统服务转变为智能服务,将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信息时代的用户处于网络化、碎片化的电子阅读环境下,他们对信息获取的快捷性和满意度要求越来越高,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图书馆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挖掘相应的信息资源,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定制服务,主动推送信息,提供全方位的精准服务供给,提高需求与供给的匹配度。一是组织服务团队,对接高水平专业群和合作企业,定期或不定期主动推送信息资源,实现服务精准化。二是通过微信公众号、QQ群、微信群等方式,实现图书馆与用户的交流互动,开展信息素养培训和资源使用宣传,引导和创造用户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加服务内容的多样性,提升服务深度。

4 结语

当前,建设高水平专业群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渠道,高职院校图书馆需要紧密围绕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中心,发挥自己的职能和独特优势,打造有专业特色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拓展服务领域,加速资源、技术、服务的融合,提升信息保障与服务能力,创新信息服务方式,提高服务层次,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高水平图书馆资源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资源回收
图书馆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