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升血小板胶囊中连翘挥发油包合工艺研究

2022-04-08郝彬景鹏张宗林李淑盈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环糊精无水乙醇连翘

郝彬 景鹏 张宗林 李淑盈

(陕西郝其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升血小板胶囊是由青黛、连翘、牡丹皮等五味中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斑的功效,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制备工艺为连翘提取挥发油,将挥发油喷洒在颗粒上焖放一定时间,然后密封包装,挥发油在贮藏中较易损失。为了提高连翘挥发油在制剂中的稳定性,本研究用β-环糊精对升血小板胶囊中的连翘挥发油进行包合,并采用正交试验法选择包合工艺的最佳条件。

1 仪器与试药

79-1A型恒温磁力搅拌器(天津鑫博得仪器有限公司),101电热鼓风干燥箱(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YP1002N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β-环糊精(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连翘挥发油(陕西郝其军制药有限公司提取车间自提,方法为:连翘加水浸泡4 h,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 h),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包合物的制备 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有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超声法等,进行预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初步确定包合物制备方法。

2.1.1饱和溶液法 取β-环糊精40 g,加水320 mL,40 ℃搅拌30 min使溶解,滴入等体积无水乙醇稀释的挥发油10 mL,边加边搅拌,搅拌1 h,低温冷藏24 h,抽滤,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包合物,包合物置烘箱中于50 ℃干燥,粉碎,即得。

2.1.2超声法 取β-环糊精40 g,加水320 mL,40 ℃超声30 min使溶解,滴入等体积无水乙醇稀释的挥发油10 mL,超声1 h,低温冷藏24 h,抽滤,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包合物,包合物置烘箱中于50 ℃干燥,粉碎,即得。

2.1.3研磨法 取β-环糊精40 g,加水320 mL,研磨30 min,滴入等体积无水乙醇稀释的挥发油10 mL,继续研磨1 h,低温冷藏24 h,抽滤,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包合物,包合物置烘箱中于50 ℃干燥,粉碎,即得。

2.2空白回收率的测定 精密量取连翘挥发油1 mL,置500 mL烧瓶中,加水320 mL,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挥发油测定项下甲法测定,按下公式计算空白回收率:

2.3挥发油包合率和包合物收得率的测定 取制得的包合物,称定重量,置于500 mL烧瓶中,加水320 mL,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挥发油测定项下甲法测定,按下公式计算挥发油包合率,结果见表1。

包合物收得率=

100%

表1 包合物制备预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饱和溶液法制得的包合物挥发油包合率和收得率均较高,因此,选择饱和溶液法作为包合物制备方法,并进一步研究出最佳包合条件。

2.4最佳包合工艺选择 选择挥发油(mL)∶β-环糊精(g)比例、包合温度、搅拌时间、加水倍数四个因素,各取三个水平,按照L9(34)进行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见表2。

2.4.1综合评价指标 挥发油包合率是衡量包合效果的重要指标,包合率越高,包合效果越好,可作为包合工艺筛选的主要指标,权重系数定为80%;包合物收得率在大生产中也很有意义。在β-环糊精和挥发油投入量一定的情况下,收得率越高,包合效果越好,故将包合物收得率作为次要筛选指标,权重系数定为20%。

综合评分=包合率(%)×80%+收得率(%)×20%

2.4.2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按L9(34)正交表的安排进行试验,结果见表3。由直观分析可知,影响挥发油包合的因素顺序为:挥发油(mL)和β-环糊精(g)比例、搅拌时间、加水倍数和包合温度,最佳工艺为A3B2C2D1;方差分析见表3。由方差分析可知,挥发油(mL)和β-环糊精(g)比例对挥发油包合有显著性影响,其余均无显著性影响,影响次序为A>C>D>B,和直观分析一致。因此,将包合工艺参数定为:挥发油(mL)∶β-环糊精(g)比例(1∶8),包合温度40 ℃,搅拌时间2 h、加水倍数8倍量。

表3 正交试验结果

表4 方差分析表 F0.05(2.2)=19 F0.01(2.2)=99

2.5验证试验

2.5.1包合率和收得率验证 按照最佳挥发油包合工艺条件,进行三批验证试验。

取连翘挥发油5 mL,加无水乙醇5 mL振摇使溶解,取β-环糊精40 g,加水320 mL,40 ℃搅拌30 min使溶解,滴入等体积无水乙醇稀释的挥发油10 mL,边加边搅拌,40 ℃搅拌2 h,低温冷藏24 h,抽滤,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包合物,包合物于50 ℃干燥,粉碎,即得。三批验证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验证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该挥发油包合工艺稳定,具有重现性和可操作性。

2.5.2TLC法验证 比较挥发油、β-环糊精挥发油混合物、β-环糊精包合物、包合物中回收的挥发油以及β-环糊精五个样品在同一薄层色谱条件下的斑点差异。

2.5.2.1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 连翘挥发油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连翘挥发油1 mL,加无水乙醇稀释至20 mL,摇匀,即得。

包合物中回收的挥发油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包合物中回收的挥发油1 mL,加无水乙醇稀释至20 mL,摇匀,即得。

连翘挥发油和β-环糊精混合物溶液的制备:取β-环糊精8 g,再精密量取连翘挥发油1 mL,喷入环糊精中,混匀,加无水乙醇20 mL,振摇使溶解,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连翘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溶液的制备:取连翘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8 g,加无水乙醇20 mL,振摇使溶解,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β-环糊精溶液的制备:取β-环糊精8 g,加无水乙醇20 mL,振摇使溶解,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5.2.2试验方法 精密吸取上述五种溶液各1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8∶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 nm)下检视,结果见图1。

1.连翘挥发油;2.包合物中回收的挥发油;3.连翘挥发油β-环糊精混合物;4.连翘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5.β-环糊精

图1 TLC色谱图

2.5.2.3试验结果 由图可知,连翘挥发油、包合物中回收的挥发油以及挥发油和β-环糊精混合物在相同的Rf值上,有相同颜色的斑点;而连翘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和β-环糊精,在此Rf值上,没有斑点。结果表明,β-环糊精对挥发油进行包合后形成新物相,包合效果非常好,同时也表明包合工艺并未改变挥发油化学性质。

2.6包合物的稳定性考察 将挥发油和β-环糊精混合物和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分别置40 ℃和60 ℃放置10 d,分别于第0天、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按挥发油测定法测定挥发油的收率,结果见表6。

表6 高温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40 ℃放置10 d,包合物中的挥发油几乎没有损失,混合物中的挥发油损失约89.8%;60 ℃放置10 d,包合物中的挥发油损失约12.5%;混合物中的挥发油损失约92.3%。由此可见,包合物中的挥发油热稳定性明显高于混合物,说明包合工艺是成功可行的。

3 讨论

β-环糊精包合连翘挥发油,能有效防止连翘挥发油挥发,提高其稳定性,从而保证疗效。该方法工艺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对提高升血小板胶囊中挥发油的稳定性有着积极意义。

正交试验的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都表明,挥发油(mL)和β-环糊精(g)比例对包合结果又显著影响,其他因素对包合影响次之,但在包合物制备过程中,搅拌时间长,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包合物的包合率;包合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包合物生成量增多,但是温度过高,部分挥发油会损失,包合率反而下降,温度过低,β-环糊精溶解度降低,包合物生成减少。因此,控制其他包合因素也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用薄层色谱法验证包合效果为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该法直观、简单可行。

对β-环糊精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40 ℃和60 ℃条件下稳定性考察,能比较出两者对温度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证明进行挥发油包合是必要的,有意义的。

猜你喜欢

环糊精无水乙醇连翘
水中火
小连翘撑起富民兴企大产业
河南药茶 连翘芽茶
信号肽筛选优化提高耐热α-环糊精酶在枯草芽胞杆菌中的表达
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
饮一杯尧羽连翘茶 品太行山河之精华
连翘成翼城农民持续增收“摇钱树”
松属素与甲基化—β—环糊精的分子识别研究
β—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及对阿奇霉素的包合研究
有机溶剂溶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直接测定六氟磷酸锂中26种杂质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