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污染及农业环境保护策略探讨

2022-04-07承德市生态环境局董建伟

河北农机 2022年9期
关键词:农作物重金属环境保护

承德市生态环境局 董建伟

前言

目前的城市化发展进程逐步加快,环境污染问题也正日益凸显,土地污染就是其中的一类问题,土地污染会导致土地的利用价值下降,也会影响到农作物种植,因此,本文针对土地污染和农业环境保护内容进行了简要描述。

1 土地污染的特点及农业环境保护必要性

土地污染情况在当前时代背景中较为常见,而土地污染主要具有以下几项特点。其一是具有滞后性及隐蔽性,土地污染作为环境污染的一种,其与水污染、大气污染却具有明显差异,引发的问题也不相同,土地污染往往缺乏直观性,因而发现土地污染情况时通常已经达到一定污染程度,具体还需采用对土壤样品化验、分析、检测农药残留量等方式来判断污染,有些高隐蔽性的污染情况甚至需要研究牲畜和人体健康情况才能够发现,使得其污染治理较为滞后。其二是具有地域性和累积性,土地污染物质并不像水或是空气污染的物质,可以在介质内扩散并得到稀释,其会随着污染程度加深而累积在土壤中,当累积达到一定标准时就会被检测出来,且土地污染的地域性特点更强,不同地区土地污染存在较大差异,甚至是临近地块土地污染也不会相同。其三是具有难以治理的特征,土地污染情况出现后需及时进行治理,避免污染加剧,不能够只依靠切断污染源来治理,还需采用其他恢复技术来改善土壤条件,往往会耗费较高治理成本,实际治理的周期也颇长,因此,土地污染治理问题更应得到重视。其四是具有不可逆转性,土地污染中的重金属污染危害是不可逆的,虽然可以采取一定手段治理恢复,但基本无法恢复到未被污染状态,完全恢复耗费的时间可能长达100~200年,农药污染的许多有机化学物质也无法被完全降解,这都会影响到土地性质,进而影响到土地利用[1]。

上述对土地污染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治理土地污染时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还要严格依据持续利用、循环再生等先进治理理念,采用先进且适宜的修复手段,综合治理污染情况,建成全面化、有效性的土地污染修复与农业环境保护体系。我们需了解到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土地污染所造成的危害会直接危害到人类,因此,推动农业环境保护,切实解决土地污染问题并改善土壤条件,有利于推动人类发展,应能够保证农作物的种植更为绿色,保护人们的健康。除此之外,土地污染治理工作还能避免污染物质扩散到其他介质,实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也为人类提供更佳的生存环境。

2 土地污染现状分析

当前农业开始逐步采用现代化生产模式,使得农业发展迈入新阶段,农业经济也得到显著提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土地污染就是最显著的问题之一。许多农业种植活动为了实现高产并提高农产品质量,大量使用农药及化肥,这些物质的残留给农业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直接导致种植土地受到污染,也会进一步限制农业生产活动。比如长期使用化学物质的农业种植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使得许多对肥力要求较高的农作物无法种植,且我国人口数量较多,人均土地资源占有率偏低,土地污染也会使土地资源无法科学利用。工业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大量污染物得到排放,使得水资源和大气环境遭到破坏,而这种污染也会间接影响到区域内土地,在工业区域内,土地污染会加剧,甚至出现新旧污染物同时存在情况,治理难度进一步提高。目前来说,国家已经注意到土地污染问题,也鼓励各地开展土地污染防治工作,一些地区现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由于土地的过度利用,许多地区土地污染情况仍旧严重,甚至还有土地沙漠化与板结化的现象出现,可见土地污染修复与农业环境保护工作道阻且长。农产品的获取也基于土地,因而土地污染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该项问题也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从当前的土地污染治理与农业环境保护实施情况看,还存在着防治工作不到位、修复手段不科学、污染责任不明晰以及防治人员较少等问题,都需实施改进[2]。

3 引发土地污染的主要因素分析

3.1 工业重金属污染

在城市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许多超标重金属含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主要以污水形式排放出去,最终汇入到城市污水系统。而许多地区的农田灌溉都会应用城市污水,这也会导致土地中融进大量重金属,破坏土壤性质,也会导致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威胁到人类健康。土地重金属污染的情形较为复杂,间接影响因素颇多,在形成污染后也可能进行转变,具体情况还需对被污染的土壤成本进行分析。当前的土地污染问题中重金属污染情况占据一半以上,该项问题也长期得不到解决,甚至还有加剧的趋势。

3.2 大气污染间接影响

我国大气污染也是较为严重的问题,大气中也受到工业排放影响出现较高含量重金属物质,超出合理标准,导致空气质量下降,而这些污染物还会通过降雨方式流入土地中,进而造成土地污染。对许多城市空气中粉尘情况抽样调查,都发现了重金属粉尘物质超标问题,这也表明了许多地区的土地污染会受到大气污染影响,给农业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也会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3.3 农药化肥污染

农耕种植活动中使用农药与化肥已经十分常见,但这两种物质的不合理使用都会导致土地遭受污染。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农业生产每年使用的农药量达到50万吨~60万吨,其涉及的土地面积超过200万公顷,这些农药会有很大一部分残留在土地当中,虽然可以消除农作物病虫害,但也对土壤造成直接污染,使得农业生态环境被破坏,若不及时处理,区域内也会出现其他生态混乱问题,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化肥的使用是为了促进农作物高产及稳定生长,当前也被许多种植人员所运用,但化肥事实上是一种化学物质,其中包含着许多磷酸盐和硝酸盐,若是使用过量,化肥残留也会污染土地,使得土地质量出现下滑[3]。

4 农业土地污染的治理及环境保护对策

4.1 对重金属污染加强治理

农业土地的重金属污染与区域发展和环境状态有关,因而有时是无法避免的。所谓土地的重金属污染,就是指土壤内含有较高量的重金属物质,且长时间没有进行相应处理,致使土壤被污染的程度加剧,因而在治理这类土壤时,也是以减少土壤重金属含量为主要目标,改善土壤内部物质结构,也能够促进周围的环境保护。我国对治理土地重金属污染情况研究了许多先进修复手段,具体包括物理修复、微生物修复、生态修复以及化学修复等等,但要根本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还需对污染源进行明晰,及时制止其再产生污染,这样土壤治理才具有意义,最大化减少污染,切实满足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例如,物理修复方式常用于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其作用效果也十分明显,一般来说,在进行物理治理时,可以采用改土技术或固化技术,前者主要是在一定范围内挖土,再补充上同等量的外地土或砂,后续土壤的自我修复能力就会缓慢降低重金属污染程度,但这种方法可能会大量消耗人力物力,在操作时也会占用一定土地;后者是指针对土地中的污染物进行集中固化处理,再直接将其剔除,进而降低对土地的污染影响,但是会牺牲部分土壤,具体治理中采用哪种技术还需基于实际情况。微生物修复方式就是指在被污染的土地中加入一些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生活习性应当可以消化重金属污染物,降低土壤的毒性程度,抑或是可以将污染物转化为其他无害物质,从而达到治理重金属污染的目的,这种治理技术不会因操作不当造成二次污染,且实施成本不高、流程简单,因此具有大范围推广使用的价值,有专家曾分析筛选过多种微生物用作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发现其中一种微生物对重金属有着极高的耐受性,利用其治理土壤污染,可以去除约70%的重金属物质,有效改善土壤结构。生态修复方式主要是利用绿色植物来进行修复,其原理主要可概括为挥发、吸收以及稳定三类,其中,挥发是指让土壤中重金属物质通过植物本身的消化过程变为无毒性或低毒性的挥发成分散发到空气中,进而降低土壤污染。吸收是指植物根部对土壤中重金属物质进行吸收,将污染物质从地下带到地上来,净化土壤的内部。稳定则是指利用植物来抑制重金属污染活性,让重金属物质不容易参加反应,避免间接污染农作物。化学修复方式就是利用化学物质来浸泡或钝化土壤,若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则可选择该方式,一般都会运用浸泡土地等手段,大批量清除重金属污染物,但浸泡的成本相对较高[4]。

4.2 解决土地农药残留污染的问题

许多农业种植土地污染都是由于农药残留导致,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农药,都不可能完全无残留,这种药物残留也会改变土壤性质,进而影响到下一批农作物种植,基于多种因素的考虑,我国目前解决土地农药残留污染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利用化学技术来处理农药残留。通常会针对农药特性选用氧化铁、石灰、碳酸盐以及硫化物作为处理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可以与农药残留物质进行结合,转变为一种不容易溶于土壤的新物质,同时也不会被种植的农作物吸收,既能够改善土壤条件,也有利于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还有一种化学技术是将农药残留污染物与土壤进行有机分离,依据的是沉淀反应原理,提取出污染物,避免其在土壤中进一步扩散。此外,也可积极运用有机肥来改善土壤的养分结构,尤其是提升土壤中胶质物质质量,可以吸着一定的农药残留。

第二,采用农业恢复手段。先是要对被污染的土地进行全面检测,分析其农药污染物的成分,再利用成分结构来种植一些非食用类型农作物,也可种植一些吸着力颇强的植物,将土壤中的农药污染物吸出,降低对土壤的污染,保护周围的农业环境[5]。

第三,减少高污染农药的使用。在进行农作物种植生产过程中,应当以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为原则,尽可能利用有机肥来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减少土壤中的污物物质含量。在种植农作物前,也应尽可能选用优质土壤,提高培育效果,也避免病虫害,从而减少使用农药,提高农产品品质,为人们身体健康做保障。除此之外,还要控制农业用水作业,尽量避免使用工业生产的排放废水浇灌农田,选用地下纯净水源做农作物生长用水,减少对土地的污染,若是相应地区水资源稀缺,那么可选择种植耐旱型农作物,少量灌溉,但绝不可再使用污染性水资源浇灌,同时,农作物种植中也可采用地膜覆盖方式来尽可能减少土壤水分挥发,但要注意尽量避免地膜残留在土地中造成污染。

4.3 采用更为先进的种植方式

土地污染与土地特质改变有关,而农作物种植是直接改变土地特质的活动,因此,为了实现对土地的改良,促进农业生产环境的保护,还可采用更为先进且合适的种植方式,同时也要将之前种植产生的污染物去除,若是土壤污染程度较严重,则可直接采用换土方式改善区域内土地特质,若土壤污染程度较轻,则可采用大翻的处理手段。例如,在种植农作物的选择上,尽可能保证农作物适宜当地气候,且能够适当改良土壤,选择抗病抗灾害品种,降低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率,从而减少使用农药,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绿色手段,如生物防治手段、生态治理手段、理化诱控手段以及农业防治手段,也可进行先进技术示范试验,确保科学防治。在化肥使用方面,尽可能提高有机肥的使用占比,或是采用当前的商品肥料,都能够降低种植中的化肥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倡导过腹还田、秸秆腐熟还田的方式,提高还田效能,也有利于降低土壤污染,改良土壤结构。在种植中经常性翻新土地,尤其是在冬季实施翻新,可有效改善土壤的有机物成分,相关实践也表明,在冬闲进行耕地有利于土壤特质优化,也可在土壤中使用一定的调节剂或采用淹水修缮方式,但这些方法需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完成,通过科学种植来进一步减轻土地污染并保护农业环境。

4.4 加强对土地污染的调查及监测

针对土地污染严重的区域,建立起包含污染监测、污染预报、污染评价等功能的综合性系统,再深入调查其土壤背景值以及污染状况,结合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的标准,来制定土壤质量监测、预报以及评价的标准,动态化掌握土地情况。还要成立土地污染治理与农业环境保护的工作小组,依据我国目前出台的《环境法》《土地管理法农业法》《土地污染防治法》来制定工作计划,找准土地污染治理的正确方向,确保政策及制度的有效落实,此外,还应积极明确并落实土地污染责任,土地污染的修复过程十分复杂,而污染责任本身可能不仅牵连到某一个体,也可能牵连到企业甚至是多个单位,因此,一定要明晰污染责任,依据土地被破坏的情况来定责并落实追责,保证土地污染修复工作有效执行,避免出现责任转移现象。还要对土地污染和农业环境保护内容加强宣传,让越来越多的农户和居民都能了解到土地污染的危害,提高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也要积极带动农田周围的植树造林工作,这有助于改善区域内整体生态环境,且能够净化空气,调节当地气候,提高土壤的自净能力,避免通过大气污染而产生土壤污染。

5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土地污染问题较为严重,不仅影响到农作物生产,也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需要加强对土地污染的治理并做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由本文分析可知,农业土地污染的治理及环境保护对策包括:对重金属污染加强治理、解决土地农药残留污染的问题、采用更为先进的种植方式、加强对土地污染的调查及监测。

猜你喜欢

农作物重金属环境保护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环境保护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重金属对膨润土膨胀性的影响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