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心理健康自我维护“六步健心”策略

2022-04-02戴敏燕沈微微

江苏教育 2022年24期
关键词:洞见小丽角色扮演

戴敏燕 沈微微

一、“六步健心”策略的理论依据

“六步健心”策略根据认知行为理论和教育生态理论制定,包括问题澄清、原理洞见、“看法”重构、行为模拟、“健心”挑战、成长分享6 个步骤。前4 个步骤是根据认知行为理论设计的。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人的情感、行为及生理反应被他们对事件的知觉所影响。”[1]36前4 个步骤就是重构认知和行为的过程。从教育生态理论来看,前4 个步骤聚焦高中生所在的“微系统”,步骤5“‘健心’挑战”让“中系统”实现双向、积极有效的联结;步骤6“成长分享”推动“外系统”积极改变,逐步推动同伴、教师、家长等群体所在的系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周围环境的正向变化又会反过来强化高中生的积极行为,从而源源不断地为其所在的“心理生态圈”输送活力源泉,使得整个“心理生态圈”活力无限。

二、“六步健心”策略的实施

“六步健心”策略的6个步骤可以细分为知、情、行问题澄清,4W 技术澄清,借图洞见,借文洞见,苏格拉底式提问,辩护律师练习,角色扮演,行为强化练习,思维自检挑战,幸福瓶打卡,线上分享,线下分享共12种具体操作方法。

(一)问题澄清

问题澄清即通过谈话或自我对话,将模糊不清的问题具体化、清晰化。高中生的心理问题一般可归纳为情绪问题、认知问题和行为问题。针对问题采用“4W 提问技术”(What、When、Where、Why)分别针对三类问题进行澄清。(具体内容见下页表1)

重大考试前,较多高中生出现睡眠问题。以下是按照“4W 提问技术”对睡眠问题进行澄清的案例。

小文自述考前入睡困难,老师提问:“你什么时候出现入睡困难的?”小文回答:“得知确切考试时间的当晚就出现了。”老师继续提问:“请你回忆一下,你在什么情况下,即使有考试你也不会出现入睡困难?”小文:“可能是很累的时候吧。我好像在家里就睡得比较好。”老师:“你认为哪些原因会造成你入睡困难?”小文:“考试焦虑、和室友关系紧张。”

(二)原理洞见

原理洞见指心理健康教师借助图文故事等学习资源,通过学习迁移,挖掘关键问题的本质,找出该问题之下潜藏的不合理信念。

1.借图洞见。

借图洞见主要借助认知行为理论的流程图模型使高中生意识到情绪和行为的产生不是由问题情境直接决定的,而是由对这个问题情境的认知决定的。[1]221问题情境难以改变,但认知是可以改变的,认知的改变就会带动情绪和行为的改变。

小萌拿到60 分的试卷,十分沮丧,因为她的看法是:“才考了60 分!我太差了!”而同样拿到60 分试卷的小灵却十分开心,她的看法是:“太好了!我刚好及格!”借助认知行为理论的流程图模型,使高中生认识到“不是事情本身导致了自己的不良情绪或行为,而是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导致的。”从而为接下来的认知调整做好准备。

2.借文洞见。

采用“思维记录”的方式,用旁观者视角写下情境或具体事件、自动化思维和反应(包括情绪、行为和生理反应)。将问题写下来可以拉开高中生与问题情境的距离,从而使高中生理性看待问题。

小清写的思维记录:情境——我没听清楚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将错误信息告知了同学,导致她多做了作业。自动化思维——我觉得自己很没用,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反应——我十分愧疚,后来跟同学道歉了。当小清用旁观者视角写下来的时候,她开始意识到“错误已经发生了,难以改变。因为这次错误获得了有益的经验,今后一定要听清楚信息再传达。”

(三)“看法”重构

“看法”重构指心理健康教师通过认知行为技术引导高中生调整不合理信念。

1.苏格拉底式提问。

苏格拉底式提问起源于哲学家苏格拉底,是一种辩证的讨论方法。心理健康教师利用结构化的方法论引导高中生评估自己的“看法”。

期末复习阶段,小丽向老师诉说自己害怕老师,不敢问老师问题。看到同学们课后都围在老师身边问问题,她心里很难过。老师对此进行引导:“当你为此感到难过时,你心里在想什么?”小丽回答:“我做不到像他们这样,我真没用。”老师:“这是你的自动化思维。不是这件事让你伤心,而是你对这件事的看法让你伤心。”小丽:“嗯。我知道是我的看法导致的,但是我做不到不这么想。”老师:“你说你做不到像他们这样,有什么证据可以支持这个看法吗?”小丽:“我不擅长和老师打交道,见到老师我总是绕道而行。”老师:“我们来想想,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我不擅长和老师打交道’这个想法是不正确或者不完全正确的?”小丽:“我曾经跟体育老师沟通很顺畅。”

表1 问题澄清4W表

2.辩护律师练习。

辩护律师练习指想象自己是一名辩护律师,在法庭上为当事人辩护。某位高中生认为:“我什么优点都没有,干什么都不行。”让他想象自己是一名辩护律师,反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并将反对理由一条一条列出来。如果练习时遇到困难,可采用启发式提问:“如果你的朋友有这个想法,你想要帮助他,你会怎么为他辩护呢?”等方式启发高中生思考。

(四)行为模拟

行为模拟指通过创设模拟情境让高中生在安全可信任的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和“行为强化练习”,直到掌握新的行为。

1.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就是让高中生扮演他们强烈认同的功能不良信念的“情感”部分,心理健康教师则扮演功能良好的“理性”部分。[1]248角色扮演过程中心理健康教师使用第一人称“我”,结束后互换角色。以下是对话片段。

小丽:“我不知道该怎么开口问老师问题。”老师:“我们来进行角色扮演怎么样?我扮演你,你扮演老师。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表演那位老师。”小丽:“好的。”老师:“老师,这道题我没听清,您能再说一遍吗?”小丽:“我课上已经讲了3 遍了!其他同学都清楚了,你怎么还没懂?”老师:“的确很多同学都懂了,我还没懂,所以我来问您。”小丽:“上课就要好好听讲。我现在有事,你去问班里其他同学吧。”老师:“我问过其他同学了,不过还有一点疑问想要直接问您。我下节课课间来找您,方便吗?”

结束后,对于老师扮演的“理性”部分,小丽可以与老师一起讨论并记录下来,然后师生互换角色。如果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无法对“理性”部分作出反应,可以暂停,一起讨论卡在哪一点上、对此可以调整到什么程度等,直到学生可以接受并能在角色扮演中作出反应。

2.行为强化练习。

行为强化练习主要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心理健康教师通过设置模拟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运用新认知来巩固行为。

小叶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是:“不能拒绝别人,不然就会失去朋友。”这样的信念给她造成很多困扰,导致她时常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无法自主安排学习计划。在行为强化练习时,老师在心理辅导中心创设了一个人际情境,邀请同学A来找小叶,希望小叶帮她去传达室取东西,因为自己要去寝室打扫卫生。小叶并不知道同学A是老师特地找来的。小叶一开始面露难色,看了看老师,希望得到老师的建议。老师说:“这是个不错的实践机会,我希望你试试。”小叶犹豫一会后鼓起勇气,运用之前学习的方法对同学A说:“很抱歉,我也有其他安排。你找别人帮忙吧!”在这之后,老师请她谈谈感受,回顾她当时是怎么做到的,强化她挑战成功的感受。

(五)“健心”挑战

“健心”挑战指心理健康教师布置家庭任务,要求高中生将行为模拟时受到的训练应用于实际生活。主要采用“思维自检挑战”和“幸福瓶打卡”两种形式。

1.思维自检挑战。

心理健康教师给高中生发放“思维自检挑战表格”[1]221,要求学生每天觉察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并按照表格内容进行事后的思维自检,不断与不合理信念进行斗争。在挑战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向心理健康教师求助。以下是高中生小鸿因公交车坐过站而差点与司机产生冲突的案例。小鸿后来通过调整认知平静下来,将注意力转移到问题解决上,最终自己解决了问题。(见表2)

2.幸福瓶打卡。

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每天记录当天发生的好事,可以提升自身幸福感。幸福瓶打卡活动就是每天回顾这一天令自己感到开心、幸福的小事,并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引导高中生发现生活中的小幸福,关注生活中的积极事件。幸福瓶打卡特别适合负面情绪较多的高中生。

(六)成长分享

教是最好的学。高中生分享传递自身“健心”经验是巩固知识的关键环节。高中生运用擅长的表达方式,梳理所学所获,形成“独家记忆”,在分享中进一步提升个人心理素养。

1.线上分享。

通过QQ 群、微信群进行线上分享。让参与的高中生成为主播,通过网络班会等形式与同学、家长分享“健心”经历和体会。同时,鼓励高中生扩大分享范围,主动“滋养”身边的人。

2.线下分享。

借助班会课、心理社团活动课等鼓励高中生在同伴群体中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开展“健心之旅”成长作品漫画展、黑板报、广播稿等多种形式活动,传递成功经验,启迪同伴智慧。

表2 “健心”挑战:思维自检挑战表格使用示例

猜你喜欢

洞见小丽角色扮演
谈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法的实施
角色扮演法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单独中的洞见
单独中的洞见
单独中的洞见
单独中的洞见
角色扮演
小财迷
要笑一整天
武大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