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2022-04-01高强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5期
关键词:工程验收电气工程管理人员

高强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太原 030000)

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工程验收类型

一般电气安装工程可分为7 个子分部工程,其施工质量验收也分为7 个子分部工程,具体如下:

1)室外电气安装工程:是指建筑物外部表面电气工程(不包括附着于外部表面的工程),接地装置等不属于该工程范畴。

2)变配电室安装工程(见图1):是指确保整个单位工程电能供应的工程,可以实现电压变换及电能分配等作用。大面积建筑单位均需配备主变及分变配电室,验收过程中需根据配电室分部的特征进行验收,按照子分部工程或所属分项工程进行检验。

图1 变配电室安装工程

3)供电干线安装工程(见图2):是指经变配电室引至用电电(包括分配电视、配电箱及其他大容量用电设备)的馈电干线(或控制保护线路敷设)安装,验收该工程可以确保输送电能的安全性。

图2 供电干线安装工程

4)电气动力工程:主要指涵盖动力箱、控制柜及其他用电设备(包括电动机、电加热器等设备)之间的电气线路,验收该工程可以确保电能顺利转换为机械能、热能,以满足预期使用功能需求。

5)电气照明安装工程:是指照明配电箱及照明相关设备(包括灯具、开关插座等)及其相互电气线路的安装工程。验收该工程需要确保电能可以顺利转换为光能,且符合基本装修需求,该部分与上部分均属于公众接触最多的子分部工程,其施工质量及验收需更加严格。

6)备用电源安装工程:是指对于出现供电故障或中断后,采用备用电源为建筑物内提供不间断用电负荷,同时可以实现自动切换。

7)防雷接地安装工程:是指为了确保建筑、设备及人身安全设置的必须工程,随着建筑设计、材料的快速发展,其验收标准也需不断提高。

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管理问题

2.1 施工质量问题

实际施工过程中,其施工质量与材料种类、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等存在密切关联。在施工准备阶段,往往会出现施工人员无法准确掌握工程设计图纸及应用技术的情况,实际进展过程中导致图纸与实际不符,出现延误工期的问题。在施工阶段,易出现因工人技术不过关或质控意识不强而导致的工程纰漏问题,如出现管线敷设深度不足等人为问题,会增加电气系统使用风险性。而在材料管理中,电气工程应用材料种类繁多,进行质量管理工作相对复杂,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因材料施工进场检查不严、混乱堆放或储存未达标而导致的材料质量下降问题,继而对施工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在工程验收阶段,未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验收工作,包括建筑防雷安全、管线敷设深度检测及其他诸多问题,存在安全隐患[1]。

2.2 验收管理问题

验收工作包括设计单位的主体结构、地基及竣工质量、实际施工工程与设计图纸对比验收,电气工程中分项工程、检验批及分部工程等多个部分分单元验收,施工中工序间交接验收(包括分项或分部工程形成后),施工环节各流程监理单位的工程验收,建设单位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地基及施工质量及竣工标准达标验收。验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2.2.1 验收管理不规范

施工质量验收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使用的安全性。但目前由于建筑电气工程存在项目分类繁多,实际环境及情况复杂问题,验收难度增大,建筑物业主难以完全验收。同时部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未参照GB 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操作,同时缺乏符合当地情况、科学合理的质量监管及验收制度,导致验收监管力度不够,且监管不到位,而监管与验收管理难以充分发挥客观评价作用,其验收工作流于形式,受验收管理人员主观判断影响更大,使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2.2.2 验收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工程质量验收管理人员未形成较强的安全意识,对工程安全性及使用寿命进行监测的意识薄弱,对建筑物未来安全使用的重要性没有清晰的认知,继而导致其验收质量及管理工作水平有待提高。此外,工作人员对于验收标准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验收工作熟练度及专业度也会直接影响实际验收情况。

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验收管理质量控制对策

3.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对策

为了加强日常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管,需做好以下工作:(1)针对施工材料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统一管理所有进场的施工材料,每天定时清点施工材料,并抽查施工材料质量,确保其安全性;(2)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尤其是电缆、电气设备,均需根据相关施工标准核对材料参数,确保其质量可达到安全施工标准;(3)加强图纸设计团队与实际施工团队的直接沟通,确保图纸设计不仅满足美观度及实用性要求,更能符合实际施工特征,避免到实际施工中才发现图纸设计的不合理之处[2]。加强施工人员及技术质控管理,确保施工技术符合相关要求与标准,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将施工验收管理结果纳入奖惩机制,对任何不合格行为均需返工整改,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便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3.2 建筑电气工程验收管理对策

3.2.1 完善施工质量验收制度

基于GB 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当地政府出台的相关验收标准,参考当前建筑电气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验收评估,切忌采用主观评价,需结合定性、定量评估。对于工序交接确认,采用合格描述工序前后关系,并作为工序停止点,采用检查确认作为工序关系前后施工质量检查点,在验收过程中需做好记录,以便查询验收资料。对于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需根据质量控制资料及实物质量抽查的相关规定明确抽查方法。工程质量监测及评价需分离,在验收过程中需对施工各个流程细节进行监测,尤其是易出现质量问题及差错板块,需采用科学方法,如随机抽样法,需对工程施工质量检测的具体内容进行区分,包括质量检验、施工规范及工艺评价,由不同管理人员进行验收,确保验收精确度[3,4]。同时加大验收制度约束力,通过激励机制的引入激发验收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主动性。

3.2.2 提高施工质量验收管理人员质控水平

针对施工质量验收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有必要提高培训频率及质量,工程验收工作涉及的相关程序颇为繁复,且工作环节均需细致入微,这也是保证工程验收管理质量的核心要求。为提高施工质量验收管理人员的质控水平,需做到以下几点:(1)从思想层面提高施工质量验收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工程质量验收的重要性,以及验收管理工作不规范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并采用实际案例及数据加以警醒,务必使其认识到管理的严重性,转变验收管理形式主义思想。此外,使验收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其因受到利益诱惑而出现违规验收情况。(2)从技术层面提高施工质量验收管理人员专业的技术水平,引入先进检验设备后进行定期培训及考核,制定常规标准后进行培训及落实核查。此外,一般情况下为了确保施工可继续进行,对于不符合施工标准的环节及技术均由施工人员进行调整,以满足施工效果,施工管理人员普遍没有记录意识,而施工质量验收管理人员也难以通过肉眼观察了解到微调情况,因此,加强施工质量验收管理人员的质控水平,对工程中规格、数量、尺寸进行严格管理,更有利于发挥验收作用。

3.2.3 做到验收管理过程及责任可追溯

需做到验收管理过程及责任可追溯性,严格落实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避免出现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责任主体模糊,继而影响到各个工作部门的积极性,同时,监督施工单位对验收组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直到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为止。对工程主体结构、地基及竣工质量进行严格考核,核实实际施工效果与设计图纸是否一致,并对其核实结果进行详细记录。注重施工单位的工程验收管理工作,对于电气工程中的分项工程、检验批及其他部分,分单元进行验收。施工单位负责人、主要专业技术施工人员以及验收管理团队均需参与到实际验收过程中,并对各个流程、阶段及环节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是否与施工计划一致以及是否出现设计变更并记录,变更部分是否符合规定等进行全面监管。注重监理单位的工程验收管理工作,监理单位人员在施工环节中主要负责监督任务,与施工单位及验收人员进行沟通,协助验收团队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并负责合格后签字确认。注重建设单位验收管理工作,包括电气工程验收过程中的检验批、分部及分项工程,负责对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地基及施工质量进行全面验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及竣工标准,确认无误后方可签字确认。

4 结语

随着建筑电气工程数量的持续增多,工程质量事件的数量也在明显增加。为了保障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有必要加强对于施工质量监管及验收管理的控制,通过加强日常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管,加强施工人员及技术质控管理,提高施工质量;通过完善施工质量验收制度,提高施工质量验收管理人员质控水平,做到验收管理过程及责任可追溯,提高验收管理水平,继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及安全。

猜你喜欢

工程验收电气工程管理人员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提高电气工程预算质量的对策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抓好技改现场管理工作
单片机在智能建筑网络工程验收中的应用
业扩工程验收的关键点分析
浅谈中低压电网建设改造工程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