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新闻评论叙事创新略论

2022-03-30李永红熊芬兰

新闻爱好者 2022年3期
关键词:创新

李永红 熊芬兰

【摘要】新媒体背景下,党报新闻评论面临挑战;要从话语建构、强化互文性、讲好故事等方面进行叙事创新;同时要从宏观上树立人文理念、强化对话交流、遵循评论伦理,增强党报新闻评论的传播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党报新闻;评论叙事;创新

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纪念日。7月20日,《人民日报》头版重磅推出近12000字的任仲平(按:文章作者任仲平,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之意,此处为虚拟作者)文章《恢宏史诗的力量之源——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后文简称《建党精神》),[1]对“伟大建党精神”这一宏大主题进行了详尽阐发、深入论证和有力弘扬。作者站位高远、逻辑严密,综合采用多元叙事手法,使文章文采斐然、情感充沛,读来大气磅礴、荡气回肠,有效实现了与受众的思想互动和交流,为理论思想的说服和认同提供了坚实基础。

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丰裕及获取便捷带来的观念多元、信息传受关系的颠覆和重构、信息接收者碎片化的信息消费惯习等,促使传统媒体寻求转型。而就党报新闻评论尤其是政治性较强的社论、评论员文章而言,其内涵的理论性、思想性以及传统表达的论理性等内在质素,使其意欲谋求的传播效果达成面临更大挑战。《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建党精神》“反其道而行之”,着意构建鸿篇巨制,运用多元叙事对宏大主题进行富有吸引力的阐发、论证和表达,谋求与读者在情感共鸣基础上的思想认同。本文拟从叙事学角度对《建党精神》的文本创新进行分析,并就党报新闻评论创新进行探讨。

一、新媒体背景下的党报新闻评论

就实际操作而言,传统上新闻、通讯和评论三大体裁在党报内容呈现上的地位并没有变化。只是因应新的时代背景和新媒体发展趋势,党报新闻评论呈现出新的变化和特征。

(一)党报新闻评论传统追溯

近代中国苦难深重,政治风雷激荡,作为信息传播、意见表达和舆论动员工具的大众传媒在时代变迁中功能颇具,再加之深厚的“文人论政”传统,我国报刊形成典型的言论特色。

20世纪40年代,“《解放日报》改版及各根据地新闻工作改革,确立了我国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主要原则”,[2]即党报的“喉舌”性质及由其决定而必须遵循的“黨性原则”。新闻评论以其主观而直接的观点宣示,承担起党报引领大众和整合社会的重要功能,从而成为党报常规而重要的内容。

回顾历史,除了日常“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代党和政府发言外,在国家总体上向现代社会转型进程中的每一个转折点,党报新闻评论尤其是社论和评论员文章都发挥了推进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巨大功能。秉承先赋影响基因和传统累积的权威地位,即使面临媒介技术的冲击,党报社论依然凭借其巨大的“风向标”意义标举着党报的主流地位和影响力。

(二)党报新闻评论面临挑战

首先,在传统封闭而社会一统状态下,党报作为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力因受众思想单一且信息接收渠道匮乏而得到强化,党报新闻评论由此作为社会“晴雨表”的标识为公众所认知和默化。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松动和分化,社会包容度提升,人们的思想也日趋多元,由此对党报新闻评论的效果诉求形成挑战。

其次,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技术发展,充分释放了技术对社会变革和重组的潜力。当下媒介技术的移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使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和传播面临重构,更重要的是形塑了公众的信息认知和接收模式,信息的碎片化、感性化和肤浅化使大众形成回避深度、逃避崇高的浅表信息消费诉求和惯习。这无疑对以理论和思想为核心质素的党报新闻评论形成冲击,再加之长期以来党报新闻评论形成的“高冷”话语模式,党报新闻评论所承载的社会动员、思想整合和舆论引导的效果诉求同样面临挑战。

(三)党报新闻评论类型界限模糊

简单来讲,“新闻评论是表达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对由新闻引发的关于各类社会问题的思考”。[3]与强调信息属性的新闻相较,新闻评论更多强调意见表达、交流以及对信息所蕴含的深层意义进行挖掘和阐释。伴随着时代变迁及媒介技术发展,目前新闻评论类型比较丰富,但传统上一般基于适用场合或权威性诉求,将新闻评论分为社论、评论员文章、编辑部文章、一般新闻评论等。由于对评论所涉问题、现象、理论或思想的重要性判断具有主观差异,上述新闻评论各类型之间的界限并非截然分明。

就本文拟展开叙事分析的任仲平文章《建党精神》而言,从所涉主题、处理规格和文本风格上看,可视其为评论员文章,尽管也有人将其看作社论。本文以其为分析对象,不拘泥其究竟为社论还是评论员文章,而意在探究其以超常规篇幅所带来的文本呈现上的叙事创新价值及对党报新闻评论的借鉴意义。

二、新媒体背景下党报新闻评论叙事创新

2021年7月20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重磅推出超长篇幅、近12000字的任仲平文章《建党精神》,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阐发和弘扬。本文尝试借助叙事学相关理论对其进行解读和阐释。

(一)作为叙事的新闻评论

罗兰·巴特指出,“世界上叙事作品之多,不可胜数。种类繁多,题材各异。对人来说,似乎什么手段都可以用来进行叙事”。[4]与传统叙事学研究的“故事”类似,新闻报道完全可以成为纳入叙事理论的研究对象范畴。基于新闻与评论在叙事话语上的差异,有学者认为新闻评论属于非叙事性话语,即“叙事人在叙事文章或话语中对所叙述事实的议论、抒情、说明”。[5]其实,从属于传播效果诉求,尽管新闻评论以意见和观点表达宣示为主,但从未排斥叙事性因素存在,而且这也恰是新闻评论在叙事意义上进行创新的空间所在。《建党精神》之所以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正是因为其突破了传统新闻评论的话语风格,采用了大量叙事性元素。因此,对新闻评论展开叙事学分析,具有理论正当性和适切性。

(二)建构话语以彰显主题

福柯指出,“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6]作为一种语言表达,话语意味着一种判断和界定的权力,并谋求获得社会认同。

中共100年奋斗实践凝聚和积淀而成的伟大建党精神,是党和国家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精神之源,并成为党带领全国人民奔赴下一个百年奋斗征程的精神指引,而这正是《建党精神》所要传达的重大主题。为确立这一主题的权威地位和影响力,文章在标题中即以诗意化表达——恢宏史诗的力量之源——建构了其经历史验证的真理性。文章的话语表述,采用了大量论断式表达,不断强化主题的不可置疑性。

梵·迪克指出:“新闻话语的主题并非简单的事项堆砌”而是“一种层次分明的等级结构”,[7]即话语所蕴含的“图式结构”。作为一种叙事的话语,其文本形成有赖于对话语元素的逻辑编织和建构。叙事不仅是一种静态的文本,同时意味着特定时空维度的行为和实践及建基其上的话语权力。就《建党精神》而言,尽管内容庞杂且体系宏大,但其逻辑结构却清晰严密。并且每一部分都通过历史和现实的交错叙述进行充分论证,形成一个枝繁叶茂的树状图式结构。严密的逻辑结构体系强化了文章主题和话语说服力。

(三)强化互文以形成对话

克里斯蒂娃认为,“每一个文本把它自己建构为一种引用语的马赛克;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改造”。[8]互文强调文本的开放性,采用引用语、典故和原型、拼贴、嘲讽和模仿等多元文类构置文本,实现对各文类表达优势的借重,既丰富了文本内容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又实现了文本间、文本生产者和接收者之间在更大社会语境下的对话和交流。

由此觀之,《建党精神》体现出明显的互文性。比如“转述”。新闻写作中引语使用有利于增强表达的真实性和现场感,提高文本的交流或说服效果。该文章在开篇部分,就直接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表述,明确宣示了文章要阐发的主题,为评论“一锤定音”。转述毛泽东的话:“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追溯了历史上早期觉醒者对中国道路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和为民族发展不畏艰辛的担当和境界。周恩来、邓小平、李大钊、焦裕禄、张桂梅……一个个历史和现实中闪亮的名字承载着丰富的信息、意味和精神,以“转述”的形式出现。基于此类特殊身份或特定文本具有较强权威性的直接转述、间接转述和综合转述,在文中屡见不鲜。每种转述都有特定的表达效果,尽管转述的内容可能依然是论说型话语,但转述这一形式化本身却赋予话语一种叙事色彩,有力增强了评论的权威性、感染力和说服性。

(四)讲好故事以引发共鸣

故事是人类文化的“母题”,人类文明在故事中得以传承。正如毛姆所言,“听故事的欲望在人类身上就像对财富的欲望一样根深蒂固”。[9]故事之于人类的亲缘积淀成为人类的集体无意识,故事作为一种叙事或故事化的叙事在传播效果达成上具有天然优势。作为一种叙事,故事最能体现叙事的特征和要求。故事具有完整的事实和情节,并着意于细节且富有情感,在话语风格上较为具象和感性,以多元化叙事手段激发听者共鸣,在共在的情感空间实现交流和精神升华,故事的主题诉求由此得以现实化。叙事作为手段,从属于传播效果。在一篇新闻评论中,叙事性和论理性的多寡强弱并无定规,事理和情感的无间交融应是评论叙事所追求的境界。《建党精神》以浓郁的故事化叙事及引发的传受共鸣效应,对此做了有力诠释。

故事是一个事实相对完整的叙事,尽管《建党精神》着意于精神的阐发和弘扬,但其以严密逻辑结构贯穿众多历史和现实故事,整体上仍然呈现出较强的故事性。文章以中共一大会址前合唱团演绎的歌曲开篇引题,后续部分对每一种建党精神的展开和论证同样有赖于一个个故事的组织和建构。比如第五部分对“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论证,就讲述了李大钊、赵尚志等革命志士牺牲的动人故事,讲了志愿军、红军、王进喜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故事,并辅以全景式的数字化呈现,读来让人感慨万千、激情澎湃。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故事不是散乱珍珠般的无序,而是经由诗化且饱含情感的叙述、价值判断精心加以组构,形成逻辑自洽、浑然一体的故事文本。《建党精神》着意从历史上撷取大量故事进行讲述,充分发挥历史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功能,为建党精神提供了合法性逻辑力量,并极力用历史故事来激活人们的集体记忆,在情感共鸣中谋求意识和精神认同。

三、新媒体背景下党报新闻评论创新思考

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党报新闻评论要继续坚守其主流地位和影响力,在复杂喧嚣的舆论场中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必须在坚持党报性质和党性原则前提下,树立人文理念、强化对话交流、遵循评论伦理。

(一)树立人文理念

在现代社会语境下,技术和市场崇拜使“当代传媒对受众人文关怀的需求,既不充分又不深刻”。[10]党报新闻评论创新要注重人文理念重塑,无论在选题、立论还是论证上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于通过观点和思想传播,深度观照人性内在本质,尊重人的尊严;弘扬科学和理性,但要避免重蹈西方“走向启蒙反面”的覆辙;倡导尊重和维护人民民主权利,推动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实现”。

(二)强化对话交流

作为一种叙事的新闻评论,不仅仅是静态地传播信息、意见和观点,它同样是一种交流。传统上党报因其性质和影响力而具备较高权威,无形中导致新闻传播的权力倾向。在叙事上,党报新闻评论存在选题针对性较弱、论理上较为抽象、传受关系上强调单向灌输等倾向,很难获得受众认同。党报新闻评论要强化对话交流,从叙事和评论产制的各流程环节将受众纳入考量视野。强化平台意识,发挥“群众办报”的优良传统,吸引受众介入新闻评论传播,在意见的交流和协商中谋求认同。

(三)遵循评论伦理

新闻伦理是新闻传播应遵循的专业和道德规范,新闻评论亦不例外。党报新闻评论遵循伦理,在选题上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以人民为中心”;要坚持新闻真实,展开有的放矢的评论;要敢于说真话,坚持党、国家和人民利益至上,不畏艰险,勇于担当;既要坚持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也要敢于针砭时弊,开展有效舆论监督;面对是非善恶和敌对势力,要坚持“四个自信”,敢于批驳、主动亮剑。

综上所述,在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党报要具有创新意识,以跨学科视野借鉴多元理论和思想资源,增强新闻评论的传播力、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在繁杂喧嚣的舆论场中“一锤定音”,坚守党报的主流和权威地位。

参考文献:

[1]任仲平.恢宏史诗的力量之源: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N].人民日报,2021-07-20.

[2]童兵.主体与喉舌:共和国新闻传播轨迹审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39.

[3]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

[4]吴蠡甫,等.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473.

[5]欧阳明.新闻报道叙事原理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189.

[6]王治河.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59.

[7]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43.

[8]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J].外国文学研究,1996(1):73.

[9]麦基.故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13.

[10]张淑美.人文关怀:新闻传播的终极目的[J].新闻爱好者,2003(11):47.

(李永红为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讲师;熊芬兰为浙江嘉兴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

编校:王谦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