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断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

2022-03-29吴大兵

当代党员 2022年6期
关键词:广大党员问责干部

吴大兵

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是迈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关口。当下,我们的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坚克难、闯关夺隘的重要阶段,各类系统性风险增多、风险联动性增强,广大党员干部需要不断增强发现风险、认识风险、化解风险的本领,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

强化三个意识

强化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意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抵御重大风险挑战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优势,把党的领导贯穿到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的具体行动。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全国一盘棋,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

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始终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是共产党人永远的初心。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和处置风险要讲政治、讲大局,把重大风险上升到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福祉的高度来认识。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把依靠人民的理念落实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具体工作中,着力增强人民群众防风险的意识,着力激发人民群众防风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民主体价值观始终高扬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过程之中。

强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优势与风险共存,机遇和挑战同在,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居安思危的忧患,朝着伟大目标砥砺前行。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观念,切实树立强大的勇气和决心,突破障碍、涉过险滩。要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坚决摒弃“鸵鸟心态”,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在最佳时期解决突出问题。

提升四个能力

提升科学预判的能力。“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风险意识,增强谨慎之心、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要掌握科学方式方法,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运用大数据、智能化等现代技术手段的本领,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式方法的针对性。要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努力提高对重大风险的预见、预警,为理性面对风险、科学把握风险、努力化解风险做好积极准备。

提升统筹协调的能力。现实中,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复杂多样。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必须具有全面的决策指挥、协调的组织行动、广泛的社会动员能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整体思维,做到纵观全局,对各项工作任务科学统筹谋划、合理安排,形成“一盘棋”。要在增强工作预见性和有效性方面下功夫,致力于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在化解过程中提高统筹能力。要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有针对性地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提升果断处置的能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驾驭能力,能及时预见、研判、处置,采取一系列控制和处理手段,有效预防、处理和消除危机。广大党员干部要遵循危机决策要求,在危机预防、处理、善后等不同阶段,努力塑造“大+小”“快+准”“反思+变革”的危机决策能力。要强化专业应对,增强业务本领,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特别是行业单位领导一定要成为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不能当外行。

提升勇于斗争的能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一场伟大斗争,在防风险的征途上,必然会有各种“拦路虎”“绊脚石”,必然会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担当意识,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要善于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要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法治的规范、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及时有效应对各种“灰犀牛”事件、“黑天鹅”事件、“蝴蝶效应”。

掌握三个方法

掌握好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广大党员干部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敏锐地发现风险,客观地分析风险,清醒地研判风险。要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保持“一叶知秋”的高度敏感,及时研判各类风险,真正把功夫下到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掌握好系统思维的科学方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科学思维方法,要强化全局意识和整体观念,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以更大成绩、更大作为防范化解风险。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底线思维,把各类风险挑战预估得更充分一些,坚持“治未病”,预先判断、提前动手,充分运用法治思维,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要采取辨证施治的方法,认真分析各类风险隐患的“内外因”,确保各领域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掌握好“互联网+”的创新方法。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供了更多办法和手段。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运用科技理念、科技手段、科技成果来织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科技防控网,推动“互联网+”到“智能+”的转变,更好地发挥现代科技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的强大支撑作用。要继续强化科技创新作用,大力实施科技新政、人才新政,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筑牢安全的铜墙铁壁。

优化三大机制

优化教培机制。有效的教育培训,是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的重要路径。在培训内容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在培训的方式上,要进一步优化“请进来”举措,促进内化提升;优化“走出去”举措,积极推动互动交流;优化“下功夫”举措,加大实训载体建设。同时,积极加大与其他培训的融合,在课程打造、师资培训等方面实现有机整合。

优化问责机制。有铁面问责,才有进取动力。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问责,促使各级领导干部提高责任意识,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要构筑“上下联动”责任体系,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责任制考核评价机制、作风建设考评机制等,进一步筑牢问责根基。要进一步明确问责范围、内容,规范问责程序,明确问责方式,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提高问责质量。

优化激励机制。从政府管理层面,需坚持权责法定,做好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明晰权力边界,积极构建科学的责任分解机制。从提升干部个人能力层面,要建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绩效奖励制度,对有特别贡献的,应建立健全突出成绩表彰制度、荣誉制度和晋升制度;根据工作能力表现和工作任务需要,破除常规用人機制,建立健全优秀人才使用制度;围绕生活保障的需求,以及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需要,建立健全诉求反映、生活补助和安抚慰问制度等。

(作者系重庆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猜你喜欢

广大党员问责干部
让事故问责生威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七〇五所广大党员积极为疫情防控捐款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滥问责”的6幅画像
向广大党员拓展 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切实推进石油企业党建思想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对“数字脱贫”要问责
“四个全面”学习问答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