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同年味儿

2022-03-29彭富强

记者观察 2022年2期
关键词:守岁腊八粥融化

彭富强

春节,也叫过年,这个中国人传承了数千年的传统节日,象征的是饱含亲情的团团圆圆,释放的是喜庆丰收的热热闹闹,讲述的是千家万户的和和美美。每到春节,人们辞别暮岁,喜迎新年,极尽一年所获精心装扮生活,并将吉祥、幸福、团圆的美意以美食的方式悉数呈现。

于大同人而言,臘月初八就是春节预热的第一波浪潮。

从能记事的时候起,我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尤其时近腊月,每天都会掰着指头算,到了腊八节我就不只是掰指头算了,我会付诸行动。那时每年的腊八节我都会到大河湾刨一大块冰,与其说是刨不如说是拣,因为大孩子们会把里面有杂草和树杈的冰丢掉,这时刨不动冰的我就会抱上其中一块最大的,不顾寒冷兴冲冲地拿回家里,用融化的冰熬腊八粥,据说这样熬出的粥会特别香甜,没融化的冰直接扔进水缸,据说这样缸里的水会越喝越多。

在今天人们的语境中,好多传统节日都与美食有关。而腊月初八这一天,腊八粥无疑是最大众、最知名的应节美食了。看到大铁锅里由红色、绿色、黄色等八种颜色汇聚而成的八宝米,在冒着气泡的乾坤里徜徉,欢快地舞蹈着,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仿佛嗅到了年的味道。

腊八节过后,热闹春节的序幕正式拉开。在农村,年的氛围更浓厚,家家户户都忙活起来。杀猪宰羊,炸麻花、炸油果果,蒸馍馍、蒸花糕,压粉条,熬麻糖……城市居民也慢慢放下手头的工作,腾出时间备年节、下厨房、扫房子。就这样一首首以过年为主基调的乐章,紧锣密鼓地演奏开来。

直到除夕最后一趟航班和列车到达大同,随着一个个心心念念回家过年的异乡人的回归,准备了一个腊月的年夜饭就要闪亮登场了。

最为正宗的年夜饭,就不得不讲到老大同“八大碗”,提起八大碗,如今城市里的80后、90后们,大多无从知晓,而对于中年乃至老年的大同人来讲,八大碗也已渐渐成为脑海中的斑驳记忆。其构成诸如扒肉条、黄焖丸子、黄焖鸡块、糊肘子、酱骨头、过油肉、红烧鱼、八宝饭等等,总之是由八道菜肴组合而威的,由八只大海碗装盛,故称“八大碗”。

过去大多数人家的年夜饭从春晚开播前一直吃到春晚结束,因为这个期间要东家串、西家走,美名其日“跑大年”,到谁家都会热情接待,摆上精心准备好的好酒好菜,酣畅淋漓地喝起来。三十晚上要熬个通宵,大同人叫熬年,也叫守岁,年长者守岁,有教化青年惜时之用意;年轻人守岁,有祈福长辈长寿之念想。熬年守岁,既是留恋似水流年的旧时光,也是憧憬美好未来的新期待。

一桌讲不完、品不够、常念想的年夜饭寄托着多少人的家国情,承载着多少人的幸福梦。年夜饭由过去的想复杂却复杂不了,到后来的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再到今天的想简单却简单不了,年夜饭的内涵和外延已远远超越了年夜饭本身,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百花园中一朵常开常新的绚丽之花。也有人说现在过年的年味越来越淡了,这绝不是“年文化”的衰落,相反恰恰正是人们对“年文化”越来越高涨的新期盼!

文化和生态是大同未来发展最大的优势。记忆中满天流光溢彩的礼花被大街小巷璀璨夺目的彩灯替代;一座座熊熊燃烧的火龙被环保型“电光旺火”替代;饮酒打牌等不健康的娱乐方式正逐渐被广场舞和扭秧歌替代;因循守旧的陈规陋俗被守正创新的文明新风替代。年是变了,变得越来越简单;却也没变,年就在我们的心里,从未走远。

猜你喜欢

守岁腊八粥融化
融化的雪人
守岁
一起喝腊八粥
诗词风俗话守岁
腊八节
过年啦
古人的过年诗
融 化
融化的Ice Crean
腊八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