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通到变:打造新媒体平台优质的编译内容

2022-03-28何子杰吴艾琪

韶关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导语选题内容

何子杰,吴艾琪

(1. 中国政法大学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 100088;2.广东金融学院 财经与新媒体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3.汕头大学 医学院,广东 汕头 515000)

网络传播技术正在重塑媒体内容生态,新媒体传播的即时性、海量性、碎片化、垂直化以及交互性等特征影响并改变了用户对信息的消费模式。作为新媒体语境信息生产实践的一种模式,网络信息编译一方面创新了内容生产路径,为平台提供了多元化来源的资料;另一方面,编译方式有助于将具备时效与价值的外语材料进行整合与解读[1],有效突破语言文化的限制,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内容,从国际视野深化从业人员对相关行业知识的了解与认识。

传统新闻编译强调信息的准确性,关注语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编码解码的意义及其对原文的忠诚度,因而多采用全文通译为主的方式;新媒体用户媒介使用习惯的变化推动编译内容呈现出生产制作的碎片化、传播形式的多元化以及语言表达的趣味化等转向,信息编译则更倾向于采取变译原则,即在保持新闻信息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增删并补等形式打造信息含量更高的编译内容。那么,新媒体平台信息编译内容生产方式有何特点?如何在众多垂直类媒体号上打造高质量的编译内容?本文以《南方电视学刊》微信公众号的编译栏目为例,探讨该栏目在新媒体语境下内容生产的流程与策略,为其他同类型的垂直类平台打造具备时效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的优质编译内容提供方法与启示。

一、新媒体平台编译选题

海量的网络内容需要吸引用户注意力和阅读兴趣,编译选题起着关键作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特点决定了编译选题要注意时效性与多样性。传统媒体信息编译主要依赖通讯社和主流媒体机构提供信息,新媒体平台的编译信息来源更加多元化。媒体消息、行业报告、机构信息都可以是发现选题的信息来源。

基于信息价值理念,结合平台的特色定位,以横向空间为依据进行划分,编译文章的选题方法一般遵循“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的原则。以《南方电视学刊》微信公众号上传媒动态这个选题为例,“由近及远”的选题原则是指针对国内传媒发展的最新动态,存在问题或趋势特征,去寻找和编译相关的国外信息,关注重点在于国内传媒行业的议题。例如,疫情期间国内各行业使用工具软件开展线上办公和线上会议的情况很普遍,线上工具软件如何实现盈利的问题比较重要,编译选题可以寻找和比较国外类似工具软件变现的相关信息。

“由远及近”则是关注国外各行各业的最新动态和趋势,通过编译来介绍新现象、新技术、新模式,关注重点在于引介国外的创新发展。例如,国外社交媒体“照片墙”(Instagram)在疫情期间开发了新的功能,助力全球用户居家隔离防疫。不管是“由近及远”还是“由远及近”的选题方法,新媒体平台的编译选题都需要注重独特性、关联性和时效性,通过平台及时传递国外的最新前沿资讯,为国内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借鉴。

二、新媒体平台编译策略

新媒体平台编译文章的篇幅不宜过长,编译过程要特别注意标题导语的重新打造和正文文字的编辑锤炼。

(一)制作可被发现的标题

新媒体平台每日信息繁多,能否吸引用户点击阅读,标题起着决定性作用。虽然当下各个内容资讯平台“标题党”现象泛滥,但要真正获得持续流量和长久的用户聚合,精心打造高质量又有吸引力的标题才是良策。

根据笔者编译团队的实践经验,《南方电视学刊》微信公众号栏目上的标题编译以“信息性”“互动性”和“贴近性”为主要标准。在三种原则的指导下,编译参考材料的标题只作为参考,标题编译一般会在全文编译完成以后,在对内容充分理解的前提下重新编辑修改。

“信息性”,即是指在标题中出现核心关键词,用户通过标题一目了然,获取主要信息。同时,依据移动互联网用户信息搜索的习惯,标题中的关键词如果与用户搜索的关键词比较匹配,就能增加文章被搜索到的概率[2]。因此,将核心关键词融入标题可以最大程度达到“被发现”的效果,见表1。

表1 运用“信息性”原则编辑标题案例

表1中,例1为一篇有关YouTube视频直播营销的推送,译者在初稿标题中仅指出直播营销的特点“产品+视频”,标题比较平淡,后续修改中将“产品+视频”用国内网络热词“带货”替代,可从标题中联想到“网红”“直播”“变现”等相关信息,吸引用户点击阅读。表中例2为一篇介绍新闻播客成功之道的文章,译者虽在一开始就用问句形式来吸引读者,但仍不足以突显核心关键信息,修改后的标题用“C位”代替成功,而“模式”和“策略”则指明成功的要素,直接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点。表中例3是一篇有关数字时代体育新闻报道创新的文章,定稿标题使用“突围”“紧握”和“夺冠”等动词,指明核心内容的同时也更加活泼,更具时代感。

标题的互动性则是根据用户获取信息的习惯,通过创设情景、设置问题等手法强化标题的表现形式,引起用户好奇心并触发互动行为,见表2。

表2 运用“互动性”原则编辑标题案例

表2中, 例4是介绍疫情期间国外各大社交平台如何为青少年远程上课保驾护航,编译人员在初稿标题中突出了关键词,但互动性不够,标题修改为采用设置疑问的方式,既能够突出有关“网课”的关键内容,又可以增强标题的互动和趣味。例5是关于疫情期间在线视频会议平台的盈利模式问题,初稿和修改标题虽然都注意到了情景设定,但修改后的标题利用用户熟悉的“腾讯会议”和“变现”等现实语境和语言符号,提升了标题的关联性和生动性。例6初稿标题虽然也采取了提问方式,但措辞较平淡,而修改标题则通过“离真相最近”和“黄金时代”等关键词强调了调查类播客的优势和活力,突显了信息的价值,更容易引发用户的阅读兴趣。

标题编译的“贴近性”策略主要包括时间、空间和心理三方面要素。时间的贴近包括时效性,也包括融合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即营销活动上的“蹭热点”方法;空间的贴近是更多关联本地事件,在标题上突显本土元素,例如加入本地话题等;心理的贴近则是针对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让用户感觉信息与自己相关,从而产生阅读兴趣,见表3。

表3 运用“贴近性”原则编辑标题案例

表3中,例7的标题将2020年这个时间元素放在开头,让用户第一眼就感受到编译文章的时效性。例8标题关注疫情期间国外社交媒体为本届毕业生筹办线上毕业典礼的招式,标题突出国内网络热词“云毕业”,力求从话题上与用户产生接近性。例9标题则是加强心理的贴近性,吸引具有相似特征的青年用户产生阅读兴趣。

(二)重构以价值为中心的导语

新媒体平台编译文章的导语需要补充标题未提及的重要信息,对正文内容展开铺垫,开门见山地概括文章关键信息。一般新媒体平台尤其是微信公众号在内容推送的列表页面不仅仅只展示标题,也常常会摘取部分导语吸引读者点击阅读,因此导语的打磨非常重要。编译稿件的导语需要提炼文章要点,也要具有吸引用户点击阅读的“卖点”,笔者团队在实践中总结出亮点归纳法、热点引用法和问题驱动法等三种导语编译策略。

亮点归纳法是在综合梳理整篇文章的前提下,高度概括全文内容要点,在导语中开门见山告知核心信息,以吸引喜欢快速浏览相关内容的用户,使其通过导语就能获取关键信息,见表4。

表4 运用“亮点归纳法”打造导语案例

表4中编译导语将原文三个小段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同时也将整篇文章中的“体育栏目的定位规划”“垂直内容生产”和“争夺用户注意力”等关键要点凝练于导语之中,让用户能够迅速捕捉和理解全文脉络。此外,导语还呼应标题《数字时代体育媒体如何突围?紧握这条夺冠密钥》,补充说明标题中的关键词,如导语的“变革”和“转变”与标题的“突围”相呼应,而导语最后一句提到的用户策略也就是标题中的“密钥”。

热点引用法与标题编译的贴近性原则异曲同工,通过关联当前热点话题,用读者熟悉的语言符号形成信息相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见表5。

表5 运用“热点引用法”打造导语案例

原文导语第一句描述的是2015年的情况,编译时改为类比我国当下“网红带货”这一热点,增强导语的时效性和关联性,指明直播平台用户的特点,吸引关注网络直播的读者。

问题驱动法则是通过设问的方式增强导语的互动性,引导读者在阅读开始时就代入思考,通过问答的方式激发阅读兴趣,见表6。

表6 运用“问题驱动法”打造导语案例

表6在导语部分删减了具体数据,以更简洁的方式引出观点,将原文最重要的两个问题改写为问句补充到导语中,即(1)学历水平较低的美国人更喜欢看本地新闻的原因以及(2)不同教育背景的受众对本地新闻的看法,用提问方式驱动用户继续阅读,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锤炼简洁生动的正文内容

文章正文的编译要根据新媒体平台的定位和篇幅进行整理,挑选编译材料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进行编译,形成清晰的逻辑结构,以简洁的文字、生动的表述搭建主体框架,打造符合平台风格的编译文章。新媒体平台编译文章的篇幅可能不长,但编译参考资料却和其他编译类型一样,一般都是几篇原文编译为一篇,也需要通过删减、摘译、归纳等方法进行编译重写,见表7。

表7 以“删减归纳”方式编辑正文案例

表7是一篇有关新闻播客创新的文章,在这部分编译中用了删减归纳的方法,主要说明创新的具体做法,其他与创新相关度不高的信息省略,如“The Guardian’s Axel Kacoutié is a critical member of the team,whose work inspires such devotion that a group of listeners have named a quiz team after him”是人物介绍,译者在编译过程中将其删减。原文直接引语中所描述的制作方法,编译中通过归纳转述更加简洁地进行解释。

虽然编译稿件篇幅不长,但并不意味着编译不能增加信息,对于需要进一步解释说明的要点,也需通过增译的方法补充相关资料加以阐释,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见表8。

表8 以“增译”方式编辑正文案例

表8介绍TikTok新推出的一项功能,原文信息比较简单,对于很少使用TikTok的用户,编译的内容需要更细致的说明,来帮助理解新功能及其操作。考虑到阅读体验,这一部分编译特意将该功能的三点重要内容通过添加项目符号的方式排列,并从其他编译来源对每一点进行补充说明,从而内容和形式上都更加清晰明了。

编译过程中,译者或多或少会受到原文影响,对于一些语言重复累赘、信息冗余、句式生硬以及翻译痕迹明显的编译内容,需要反复进行打磨,见表9、表10。

表9 正文语言编辑案例

表10 正文信息核心要素编辑案例

表9案例的编译初稿翻译痕迹重,一个段落一句话的表达方式是英文更为常见的表达特点。初稿语言表述冗长,定语过长不符合中文习惯,因此编辑时省略并删除第二段不必要的背景信息,将焦点聚集在内容策略的介绍和说明上,行文更加简洁,更加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表10案例的初稿语言累赘,结构复杂,修改时提炼出初稿的核心要点,第一句介绍新功能,第二句说明设计者的想法,行文更加简练。

综上所述,新媒体平台的信息编译需要根据平台的定位特点,考虑移动用户的阅读习惯,对编译参考资料进行从标题、导语到正文的整体重构编译,常常类比国内同类热点,特别突出时效性、关联性和互动性,语言简洁生动,标题导语力求吸引眼球,能否吸引读者点击阅读是新媒体编译的标准之一。在网络海量的内容平台中,通过选题和编译技巧吸引用户注意力,同时也要确保编译质量,形成自己的风格,才有可能在新媒体平台上维持用户的兴趣和粘度。

三、结语

新媒体平台的涌现对内容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译既是应用翻译的活动,同时也是传媒“在特定生态、制度、场域和生产惯习”的实践[3]。新媒体平台信息编译需要对当前传媒实践的各种因素充分考虑,才能打造适合平台发布与传播的域外资讯。尽管如此,在长期的编译实践过程中也应注意程序化和模式化生产导致的创新性不足,例如编译人员的媒介素养及其在选题和编译环节中形成的固定流程与环节,有可能限制了内容生产的创新发展。在今后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应鼓励并发现更多新的写作模式与呈现方式,让编译在发挥知识传播功能的同时,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生态的发展。

猜你喜欢

导语选题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导语
阳光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