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语文教学研究

2022-03-28

语文建设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与学研究性学习动机

当前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大多关注的是教师的“教法”,而对于学生的“学法”的相关研究略显不足。因此,“生本教学观”的提出恰逢其时——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与学才能实现良性的互动。由华东师范大学董蓓菲教授编著的《语文学习心理学》一书,正是基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以学生的语文学习为主线,探索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和技巧贯彻于语文的教与学之中,对“生本教学观”下的语文教学革新具有参考价值。

全书共七个章节,总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学习理论入手,全面梳理学习论的各个流派,评析各家学说对语文学习研究的启示,并从各类知识观的核心思想之中提炼出知识的学习与语文学习的关联,以及影响语文学习的因素。第二部分系统具体地阐述了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学习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并对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第三部分集中论述了语文学习的评价原理及实施,对语文学习能力的评价给出了清晰的原则与方法。要而言之,该书以学校教育情境下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分析了学生学习的性质和特点,以及认知、情感和動作技能这三类学习结果的心理过程,阐明了制约学生学习的内外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揭示了学生学习的一般心理学规律,对语文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该书基于教育心理学的梳理和总结,对于如何在教与学中合理运用心理学,给出了以下几方面建议:

第一,自主学习。在意识层面,较高的内在学习动机可以令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有足够的毅力去克服。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学习视为一种自我提高,从内心感知出发去调整自己的学习时间,监控自己的学习动机。在方法层面,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时对文本进行二次整合,将有相似经历、相似思想的作者及作品组合在一起阅读、感受,从而强化相似的认知过程和情绪变化。

第二,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是进入21 世纪后被普遍运用的教学形式。传统的教学片面强调学生间的竞争,小组合作则更强调学生间的沟通、理解与支持。合作学习对于学生听说交际有显著的帮助作用,还能够巩固已学知识,增加语文学习的信心。

第三,研究性学习。这是基于问题意识的学习方式。语文核心素养强调“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品质”。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之中开展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让语文学习融会贯通。

综上,该书从教育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的视角出发,将心理学与语文学科相融合,以“案例”的方式展示语文课程改革的鲜活实例,以“专栏”的形式呈现拓展阅读内容,为语文教师转变教学角色和教学方式,以及指导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提供了通俗简明的理论和切实有效的方法。

猜你喜欢

教与学研究性学习动机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楷书的教与学
AR技术支持下部编版教材的教与学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