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策略单元教学探微

2022-03-27吴传燕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材课文策略

吴传燕

策略单元是教材编排的一个亮点,却也是一线语文教师必须直面的难点与挑战。策略单元教什么?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摸索,我认为,策略单元应当教阅读策略与阅读方法,以此来实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学习这些阅读策略达到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提升语文能力的目的。

一、认识策略

走进教材我们发现,其实这些阅读策略在以往的人教版里一直也有所体现,只不过没有进行系统的梳理、提炼与总结,或者说没有很好地将这些阅读策略延续下去。而现行教材明确地把这些策略提了出来,并用一个或几个单元的整体教学顺利地让学生实现从有意识的认识到无意识的运用。不论是三年级的猜测,四年级的提问,还是五年级的提高阅读速度,六年级的根据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不同,编者在编排这些策略单元的时候,第一个策略单元的第一课总会以各种形式引导我们认识这些策略。

比如在《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四年级上册)中,学生通过阅读提示可以认识到一篇文章除了读之外还可以提问题。《搭石》(五年级上册)所在单元的阅读策略就是,不仅仅关注课文所诠释的人文主题,更要关注的是作为五年级学生得提高阅读的速度。《竹节人》(六年级上册)所在的策略单元用列表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同一篇文章,因为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不同,选择的阅读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二、教学策略

三至六年级的策略单元的编排也是有梯度的。预测、提问、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及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螺旋式加大难度、提高要求。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在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阅读实践中习得一些基础的、有用的阅读策略。这也正是教材最显著的亮点——变“教课文”为“教阅读”。学生从中收获的是能为终身所用的阅读能力而不再是死板的知识,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策略单元教学的目的所在。因此,这些策略便是策略单元教学的重中之重了。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三年级上册)让学生猜测与推想后面会发生什么,并在课后以表格习题的形式教三年级学生学习如何做到有依据地猜想与推测。《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教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大胆提问。《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渐进式地教会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问,并梳理有价值的问题。《搭石》教会五年级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首先是集中注意力,不回读。《将相和》再次让学生知晓,在速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会圈画关键词句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阅读《竹节人》一文,想达到了解传统玩具的制作这一阅读目的时,只需要关注第3、第11~13自然段的内容,快速浏览知道其制造过程即可;而在体会传统玩具带给我们的乐趣时,就需要细读具体的语句;讲一个关于老师的故事,只需在速读的过程中梳理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即可。

三、运用策略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極强的学科,而策略单元的设置目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策略来掌握这门工具。在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及语文能力的同时,让这一工具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起到辅助作用。

每个策略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都承载着认识学习策略的功能,后面的几篇课文就担负着让学生运用策略的作用。《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不会叫的狗》不仅让学生们猜测后来会发生什么及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还让学生尝试着猜一猜如《夏洛的网》这样的书名里会讲一个怎样的故事,让学生运用猜测与推想续写故事。通过《蝴蝶的家》一文,学生已经学会运用提问的策略来读文章了。在《将相和》的教学中,学生运用连词成句的方式读课文,很快梳理出“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结果是导致“负荆请罪”故事发生的原因……

阅读策略始于教材,教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与能力,但并不终于此,而是延伸到学生读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本书,学生的语文素养将在这些策略的运用中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湖北郧西县第一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猜你喜欢

教材课文策略
教材精读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