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想象丰盈阅读课堂

2022-03-27杨雪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2期
关键词:老支书自然段草原

杨雪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边读文边展开想象,可以让学生从所读的文章内容想开去,不受文章的限制,不受作者的左右,真正沉入文本而超越文本,让学生在放飞想象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走向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那么,基于学生想象的阅读教学该如何实施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置身于文学作品中尽情驰骋想象,让学生能透过文字看到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要想实现这一点,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草原》(六年级上册)一文第1自然段描寫的是草原美景。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草原的美丽是本课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依据课文第1自然段的特点,可采取“一看二想三说四诵”的方法。首先,教师播放草原美景的画面,让学生欣赏草原美景,直观感受草原的美丽。然后让学生反复品读第1自然段的描写,想想自己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接着,再让学生把自己想象中的画面说给大家听。随着学生的描述,教师随手在黑板上画出草原、蓝天、小丘、牛羊等等。最后,教师再让学生借助简笔画的内容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是本单元重要的语文要素,在《草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紧扣语文要素,创设出直观的教学情境,激活了语言文字,促进了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

二、借助插图,激发想象

教材中许多课文都配有色彩美丽、生动形象的插图,教师借助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

如《桥》(六年级上册)一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给读者强烈的心灵震撼与冲击,读者会被老支书在危险来临的时刻把生的希望留给大家、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精神所感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想象在山洪暴发的危急时刻,为了组织村民顺利过桥,老支书把自己儿子揪出来的画面,再让学生从儿子与老支书的表情、动作中想象他们此时此刻心中分别会想些什么。有学生以老支书的身份说道:“孩子,委屈你了,但我必须这样做。”有学生以儿子的身份说道:“我是你的儿子啊!你怎么能这样?”在此过程中,老支书与儿子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学生对老支书坚守原则、以身作则、无私奉献等精神品质有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

插图是激发学生想象的有效媒介,教师依据插图鼓励学生仔细观察,找到可以触发学生想象的落点,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可以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发展与提升。

三、个性解读,激发想象

教师设计开放性问题,启发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引发学生的多元想象,让学生在想象的王国里尽情驰骋遨游。

如《在柏林》(六年级上册)一文的结局出人意料,教学时教师紧扣课文结尾处提出开放性问题:“为什么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学生发表了自己的阅读感受。有学生说:“因为这些旅客想起了在战争中死去的自己的亲人。”有学生说:“他们因退役老兵家里的悲惨现状而感到悲哀与无奈。”有学生说:“有的旅客想到了自己刚收到的上前线的通知。”有学生以退役老兵的视角想到了他上前线以后老妇人的生活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在学生的个性解读中,学生的思绪被放飞,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在《在柏林》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针对课文特点提出了开放性问题,激发了学生对文本的深思与想象,体现了语文学科综合性、实践性与人文性等特点。在多元想象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认识更加深刻。

充满想象的阅读课堂高度尊重了学生生命,让学生神采飞扬。思维勃发的课堂,是可以开启学生心智,让学生张开想象翅膀的课堂。在教学中,教师依据文本内容特点适时启发学生想象,可以让阅读教学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山东梁山县第三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猜你喜欢

老支书自然段草原
执灯而立
讲解《草原图》
秘密
秋天
out of Steppe
我把草原带给你
美丽的秋天
可可托海的草原
举报信
好处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