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景、状物类课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

2022-03-27段凯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2期
关键词:状物写景事物

段凯

以描写物体为主的状物类文章,有描写动物的,有描写植物的,有描写建筑物的,有描写景物的。一些状物类文章的语言生动、有趣,中间往往穿插着景物描写。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写景和状物类两种文章在表达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教学时,除写景类文本需加大入情入境的朗读、体会、想象外,两种文本在内容理解、习得表达和教学方法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我把两种文本放在一起阐述。

写景、状物类文本的特点是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写景类文本语言生动,张力十足,代入感非常强,能激发人的想象力,给人美的享受,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好范例。状物类文本,行文风格或平实或生动,准确性是这类文本的主要特点。状物类文本不仅能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以上两种文本的多种教学功能,采取读写结合的方法,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思维与审美的同步提高。

一、了解表达顺序,厘清文章层次

写景、状物类文本的写作顺序非常清晰。写景的文本一般按时间、空间、观察等先后顺序来写。状物类文本的写作顺序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状动物的通常按外形、动作、生活习性等顺序来写;状植物的大多按色彩、姿态、味道、用途等顺序来写。在阅读时,要把握文中表示时间、空间、事物特点、类别或逻辑顺序的一些重要词语,这样有助于厘清文章的写作层次。

以写景文《海上日出》为例,初读时,教师可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厘清作者的写作顺序。教师由整合性问题“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海上日出的瑰丽壮观?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入手,让学生在关注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明白课文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时间顺序来描写的。紧接着,教师追问:“作者用哪句话赞美了海上日出的景象?”学生很容易找到“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一中心句。课文实际上就是围绕中心句展开的。教师抓住了中心句,就抓住了教学的切入点。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奇观”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指什么?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自然也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接下来,教师可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有层次的写作方法。教师可这样问:“日出时,作者观察到了怎样的景象?”让学生朗读第2、3自然段。在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想象和体悟后,教师可直击文章的表达:“日出的景象令人震撼,犹如身临其境一般,让人感到美的体验。作者又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日出的过程呢?”学生通过读文,很快明白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的。这时,教师可让学生关注描写时间的词语“转眼间、过了一会儿、到了最后、一刹那间”,这些词语不仅体现了日出时景象的变化,更体现了变化的速度。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跳出文本,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紧接着,教师抓住这一读写结合点,让学生学以致用:“我们写文章时,也要学会运用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使文章层次清楚。请同学们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把你脑海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描绘出来。”

文本是习得语言表达很好的范例,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对学生加强训练。以上设计,不仅关注了“写什么”,还兼顾了言语的表达方式即“怎么写”。有效落实了课标提出的“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等目标要求。其中读与写的有机结合,使得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得到同步提升。

二、关注事物特点,习得表达真经

景物特点的描绘,通常包括远、近视角下呈现出的颜色、姿态、动静结合等。动物的特点一般包括长相、性格、生活习性等;植物的特点大多包括颜色、姿态、味道、作用、生长环境等。以上这些特点并不是各自孤立的,它们有时按一定顺序归类呈现,有时又互相交叉、融合。在描摹时,作者往往采取恰当的修辞手法,把事物特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对这类文章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提炼出事物的特点,然后再重点关注言语表达,通过读、悟、练说或仿写等方式,体会作者如何把事物描绘得生动而贴切,又是如何表达自己情感的。这样教学才能内化语言,把阅读理解同习作表达有机地融合起来,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

再如以《白鹅》为例,描写白鹅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是“高傲”。课文主要围绕中心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展开描写。学生关注中心句后,教师可及时跟进,让学生体会文本的言语表达:“鹅的叫声有怎样的特点?画出相关的词句,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从“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中,就能体会到它的高傲和厉害。教师又问:“鹅厉害到什么程度?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语言表达的精妙。在学生印象中,狗很厉害,作者把鹅与狗相比,更能给人鹅很厉害的直观感受。紧接着,教师抓住鹅“厉害”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由句到词,深入体会文本语言的丰富与贴切:“鹅的厉害体现在它的叫声中,文中哪些词语写了它的叫声?”学生找到“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后,教师接着说:“这几个词都表示鹅的叫声很严厉,这么多,重复吗?”这样设计,旨在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样是描写叫声的词语,不同情境,不同声调,鹅传达出的情绪是不一样的。接下来,教师可用情景代入法,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为突出鹅的性格特点做铺垫:“鹅能通过各种叫声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果鹅会说话,遇到生客,它会说什么?”学生入情入境地体验后,教师问:“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鹅?”直击“鹅”的性格特点,把鹅的“高傲、厉害、尽职……”等特点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在教学过程中,“读”穿插始终,有效内化了学生的语言。

最后,教师可把此片段作为读写结合点,让学生习得表达的真经:“从鹅看门时不同的叫声,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多么仔细。我们也要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再加上细致的描写,就一定能把事物写得生动、有趣。请同学们仿照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个你喜欢的动物,注意写出它的特点。”

关注文本语言,体会作者表达,加强语文实践,是课标对高年级教学的要求。在《白鹅》教学中,教师既关注了文本言语的表达方式,又渗透了写法指导,同时加强了语言训练,教学效果显著。

三、抓住事物特点,培养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是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是想象、联想和探究能力的总称。其中,联想和想象力是学生体验学习乐趣的重要支撑。在写景、狀物类文本中,作者常借助事物表达自己的情感,传达一定的观点。教师可借助精彩的句段,引发学生联想或想象,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验场景描写所带来的心理感受。对于文本中蕴含的哲理或作者表达的情感、观点,可用问题引导或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打开学生思维,将文本中各方面内容联系起来,进行充分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思辨能力的形成,不仅有助于学生意识形态、审美情趣的发展,对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作者为什么在进入洞口后要联想大会堂?”学生从相关词句中,体会到作者将洞内与千百人开会的大会堂做对比,一是为了突出洞内的开阔,二能说明洞内很平整。再比如,教师可让学生思考:“本文主要描写了洞内的探险过程,作者为什么还要描写洞外的溪流和泉水等风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通过比较、联系和思考,就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借助洞外的轻松舒适来衬托洞内的漆黑与惊险,同时烘托出作者游兴很浓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金华双龙洞美丽自然景观的由衷赞叹。此问题设计,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然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布置课堂小练笔,让学生观察一处景物,仿照作者层次清楚、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把看到、听到、感受到的写下来。

写景、状物类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依据文本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把读与写、理解与表达有机融合起来,实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共同发展。做到初读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表达顺序,厘清文章层次;细读关注事物特点,领会表达方法,习得习作真经;品读抓住事物特点,培养思辨能力,提升习作质量。这样才能尽可能发挥写景、状物类文本的多种教育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和习作能力。

(作者单位:河南唐河县基础教研室)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状物写景事物
示范·情境·交流——以“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为例谈默会知识的作文教学启示
不能为写景而写景
记叙文之状物逼真
汉语文学的“状物”特性及诗性美感
单独中的洞见
写景成语连线
浅谈状物类课文的教学
初中语文教材中状物内蕴探析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