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龄化背景下物业企业参与养老服务业的模式探究

2022-03-27兰瑞瑞

中国商论 2022年6期
关键词:物业服务社区居家养老养老模式

摘 要:如何破解养老难题,是全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养老服务,创新养老模式,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方,无疑对缓解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压力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优势,但是在实践中存在专业服务人员短缺、缺乏有效的服务体系、老年人认知度不高等问题,因此如何鼓励更多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养老服务业,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还需要各方努力。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社区居家养老;物业服务;养老模式

本文索引:兰瑞瑞.<变量 2>[J].中国商论,2022(06):-120.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2)03(b)--03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8.7%,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已上升至13.5%,今后这个占比还会不断上升,说明我国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如何破解养老难题,已经成为全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传统的家庭养老是老年人被動地留在家里,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无法提供医疗保障及其他社会化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既能满足老年人不出家门的传统养老观念,又能为老年人提供更便捷、更高水平的养老服务。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向养老服务领域延伸,切实增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在我国居家养老的大背景下,作为掌握社区居民这一终端的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养老服务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前已有一些物业服务企业进行了探索实践。基于此,本文通过探讨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的现实意义与优势,并对当前几种典型的模式进行总结,最后对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存在的困境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1 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的现实意义

1.1 促进物业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加强市场竞争力

传统物业服务提供的服务比较单一,很难满足小区老年人的多种需求,如何为小区内的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是物业服务企业拓展其他业务的重要方面。物业服务企业向养老服务领域拓展,可为后续多元化增值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事实上,目前物业服务企业已经有意识地参与养老服务,想通过多种形式为老年人服务,比如南都物业联合社区街道,打造社区老年食堂,这种多元化的服务领域可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1.2 减轻政府为老年群体提供社会保障服务的压力

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数量庞大,养老工作具有特殊性,不能仅依靠国家、依靠养老机构。因此,改革和创新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是我国特殊国情和社会经济充分发展的必然产物。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增加了我国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通过为老年群体提供日常生活服务、精神文化服务,甚至医疗保健服务等方面的高质量服务,能够减轻国家为老年群体提供社会保障服务的压力,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3 创新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供给模式

物业服务企业在社区居家养老市场上具有天时地利的优势:第一,物业服务企业与老年业主地理位置最为接近,可以让老年人不离开家就能享受养老服务。第二,物业服务企业本身就为业主服务,自身有充足的老年群体这一客户源,同时物业对业主信息已建立档案,能更便捷、更全面地掌握业主信息,及时为老年业主提供针对性服务。第三,物业服务企业在人员方面存在优势,对保洁、保绿、保安、客服等服务人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同样需要。

目前,已有一些物业服务企业尝试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但现阶段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的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而更多的物业企业还未参与其中。因此,如何使物业服务企业真正融入社区居家养老中还有一段路要走,创新构建社区居家养老物业服务模式,使物业服务公司更好地对接养老服务业。

2 目前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养老服务模式

2.1 绿城物业“学院式养老”模式

2007年,绿城物业开始进行养老服务领域的探索研究,2011年初步完成“学院式养生养老模式”理论研究,2014年“颐乐学院1.0”落户乌镇雅园项目,2019年升级“颐乐学院2.0”。目前,绿城物业可提供的康养服务产品达23个类别、124个项目。

“学院式养老”模式采用“类老年大学”形式,以学校为组织形式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运行思路是引入专业资源,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而绿城物业更多做好监督工作和专业度不是很高的服务。“学院式养老”服务包括颐、乐、学、为四个方面,“颐”指通过完善的医疗团队使老年人老有所医,健康管理、医疗护理和居家生活三重保障;“乐”指开展各类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学”指通过老年大学,老年人交流学习、健康身心;“为”指园区为老年人提供渠道,使老年人重新回到社会、发挥余热、老有所为。园区内的老人可以选择居家式、集中式或混合式的居家社区养老模式,但是“学院式养老”模式不具有普遍性,一般的住宅项目不好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绿城物业新推出“9653新生活模式”,“9653”分别对应着9个少儿服务、6个长者服务、5个健康服务、3个到家服务。长者服务具体有101项服务,并将颐、乐、学、为四个方面融合在一起,包括必做项和选做项两类长者服务。

2.2 保利物业“三位一体”服务模式

2013年,保利地产确立将打造“三位一体”中国养老模式(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共同存在)。2015年,位于广州保利花园小区的“和熹健康生活馆”投入试营业,政府和业内同行曾多次对保利花园项目进行参观,并对其高度评价,2017年升级为“保利和悦会”。针对老年人的不同需求,保利物业养老模式提供生活服务、健康服务、精神服务和价值服务四个类别及十一项核心服务。高龄、半自理老人主要提供生活、健康服务。精神、价值服务是精神文化类服务,比如老年大学、老年旅居等,它的客户群主要为低龄活跃型老人。保利物业创造性地提出旅居养老服务,这种旅游和养老相结合的模式可以使老年人在旅游的同时实现养老。在健康养老方面,保利物业同样注重与专业化第三方合作,谋求合作发展。

2.3 长城物业“共享之家”模式

长城物业从2009年开始涉及养老服务,2011年旗下养老品牌“共享之家”成立,深圳百花园3H养康复中心是其试点示范项目。长城物业 “共享之家”更为注重医疗护理康复服务,具有“港式”养老服务特色,客户群体是有一定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的老年人。“共享之家”长者服务商业平台通过三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在长城物业服务社区的基础上,建立老年人护理康复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老年服务。第二阶段,引入加盟机构,形成品牌效应,通过加盟连锁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共享之家”,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其提供的老年服务。第三阶段,将投资商、供应商、专业服务机构、老年人培训机构等整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一个综合性、全方面的长者服务商业平台。

2.4 卓达物业“物业+全龄化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2007年,卓达物业开始推行“全龄化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为所在社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提供服务,打造的石家庄卓达太阳城为行业所关注和借鉴。卓达物业“全龄化社区养老”的具体做法如下:(1)在组织框架设立社区养老服务部,落实人员安排。(2)开展老年人生活需求调查,推出老年人菜单服务。(3)医疗机构进驻社区、保障医疗服务。(4)社区居民共同参与,丰富完善养老服务。(5)建设老年公共建设(如老年大学),健全生活保障网络。“全龄化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利用卓达地产在硬件设施方面的优势及卓达物业自身的服务优势,充分调动整合各类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更好、更专业的养老服务。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2012年卓达物业在原有的基础上搭建了卓达智能养老服务平台。

以上开展养老服务的企业基本都是大型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的规模极其有限,且提供的内容单一,而更多的物业服务企业没有向养老服务领域拓展。因此,如何鼓励激发更多的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到养老领域是关键。

3 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3.1 政策法规尚不完善

近年来虽然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为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养老服务行业提供了政策支持,但是政策只是鼓励探索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中来,对于后续如何对其进行监督、服务规范还没有相应的标准,而且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养老领域需要资金的投入,对小型的物业企业来说比较困难。因此,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购买服务、发放政府补贴等形式予以资金支持,这些政策的完善能提高那些处于观望状态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3.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目前,物业服务企业在住宅项目中几乎没有一家配备专业养老服务人员,一般的做法是基础的养老服务由物业服务人员提供,而专业的服务则由第三方提供。一线的物业服务人员实际上对社区居家养老物业服务内容和项目不熟悉,也不清楚物业具体开展了哪些养老服务。大部分物业公司没有系统的养老服务体系,没有明文规定,只是在日常物业管理中老年业主提出具体需求,物业才会提供相应的服务,比如清扫房屋、代买菜等。养老服务对物业服务企业来说,具有专业性,比如医疗和护理,尤其对一些小型物业服务企业来说,项目人手本身就不够,培养这方面的高素质专业人员更是不易。

3.3 缺乏有效的服務体系

事实上,很多物业服务企业或多或少都开展了一些养老服务,但是这些服务只是浮于表面,业主对其开展的服务也不了解,业主对养老服务的理解是有专业人员提供的服务。目前,物业服务企业只是在日常提供一些生活照顾类服务,或者在特定的节日为了迎合业主举办一些养老活动,而精神文化或法律援助、康复保健、医疗健康等专业的养老服务则很少涉及。因此,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养老服务体系供老年人选择,满足他们差异化的养老需求,比如可以提供“子女关爱服务”,在当代人工作繁忙,与父母不经常联系的情况下,可以定期向子女通报老年人的情况,也可以代子女定期家访看望老人。

3.4 老年人认知度不高

很多业主对物业公司的印象还停留在传统服务中,比如保洁、保绿、保安等,尤其是低端物业,他们对日常的物业服务可能存在不满意的现象,因此担心物业公司参与提供的养老服务的质量。同时,对他们来说,社区居家养老是一个新的名词,对此并不熟悉,在他们的观念中要么是在家养老,要么是到养老机构养老,对社区居家养老存在疑惑,大部分人不了解社区居家养老,因此需要提高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的参与度和认知度。

4 相关建议

4.1 构建社区居家养老物业服务模式

切实了解老年群体需求,建立系统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服务模式,是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养老服务的关键所在。老年人因文化水平、消费能力和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的不同,对养老服务有不同的需求。因此,物业服务企业在开展养老服务时,应构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

4.2 借助新技术搭建智慧物业平台

搭建智慧物业平台,引入新技术,是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支撑。2020年,《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加快发展线上线下生活服务的意见》提到,要以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为支撑来发展居家社区养老。通过运用科学技术,对老年业主实现数据分析、实行健康动态监测、专业医疗平台对接等。

4.3 打造优质养老服务队伍

打造优质养老服务队伍,是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养老服务对物业服务企业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如何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依赖于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物业服务企业可以从多渠道打造养老服务队伍:一是挑选现有员工进行专业培训。二是和学校建立校企合作,吸纳物业管理、护理、老年服务等专业的毕业生。三是搭建平台,引入第三方,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提供多元化、专业化的服务。

5 结语

国家政策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养老服务,物业服务与养老服务的结合是一种创新,是政府、社区、企业、家庭、个人的多方共赢,也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現阶段,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养老服务还处于探索阶段,提供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单一,没有形成完整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缺乏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不够,也为物业服务企业开展这方面的养老服务增加了难度。因此,物业服务企业还需要更好地与养老服务融合,借助第三方或社区的力量,不断完善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困难。

参考文献

董献文,汪桂琴,李立国,等.中国老龄化社会下主动式居家养老医疗保障探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18(1):5-11.

王锦成.居家养老:中国城镇老人的必然选择[J].人口学刊,2000(4):19-22.

刘玲玲.不以平凡颐养,只为品质人生:绿城养老服务探索之路[J].城市开发,2019(17):60-61.

卓达物业.卓达:创建以物业服务为平台的养老社区[J].城市开发,2015(19):38-39.

徐青山.科技助力,社区养老服务再升级:卓达物业全龄化社区养老服务实践分享[J].中国物业管理,2014(8):12-13.

保利物业.保利物业深耕社区居家养老,打造社群服务生态圈[J].城市开发,2018(5):44-49.

李志建.长城物业:构建长者服务生态系统[J].城市开发,2014(14):40.

陈蔷.“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1(3):10-12.

Research on the Model of Property Enterprises Participating in Elderly Care Service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ging

Zhejiang Dongfang Polytechnic  Wenzhou, Zhejiang  325025

LAN Ruirui

Abstract: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roviding service for the aged is a common problem faced by the whole society. Property service enterprises participate in elderly care service, innovate elderly care models and increase the supply of elderly care service, which will undoubtedly have huge social benefits to alleviate the pressure brought by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There ar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advantages for property service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home care for the aged,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practice, such as shortage of professional service personnel, lack of effective service system, low awareness of the elderly and so on. Therefore, how to encourage more property service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elderly care service industry and provide high-quality services still needs the efforts of all parties.

Keywords: ageing; providing service for the aged; community home care for the aged; property service; elderly care model

猜你喜欢

物业服务社区居家养老养老模式
温州“老人公寓”养老模式的经验特征
建立物业网络资料加快中小城市物业服务发展
我国互助养老的实践现状及其反思
沈阳市老旧小区物业服务现状调查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的探索
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措施探讨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局何解
引导城市消费对接旅游消费的异地养老模式探索
南昌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油田矿区物业服务管理工作的实践思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