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综合材料在陶瓷釉上彩中的应用*

2022-03-25毛慧军

陶瓷 2022年2期
关键词:釉上彩肌理陶瓷

毛慧军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综合材料绘画,是区分那些非传统绘画的一种综合绘画表现的形式。比如在画面上拼贴纸巾、缠绕丝线、粘贴玻璃,然后再用颜料进行绘画创作的,还有一些平面与立体材料相结合的创作方式,形式多种多样,往往令人意想不到,综合材料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也是常见的手法。在陶瓷绘画中,综合材料的运用,能够让画面形成千姿百态、意味无穷的效果,是现代陶艺一种非常重要的装饰形式。

1 综合材料绘画的特点

1.1 综合材料绘画的出现与兴起

综合材料绘画的出现与兴起反映了时代特征。这也说明综合材料绘画具有当代的审美特征。综合材料的出现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现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向以及生产生活而改变。不同的综合材料的应用表现了人们对社会生活、人生态度以及审美理想的看法,是我们解读和发现当代艺术发展趋势的重要途径。

1.2 综合材料绘画实现了平面与三维空间、装置艺术的结合

综合材料绘画实现了平面与三维空间、装置艺术的结合。在我们的传统意识里,绘画似乎总是以平面的形式呈现的,但是综合材料绘画的呈现形式具有多样性。随着思想艺术观念和多元化材料的融合,在综合材料创作过程中平面与空间、装置的结合展现是综合绘画的一个重要特征与趋势。

1.3 综合材料绘画的整体性

综合材料绘画的整体性综合材料绘画的表现工具和材料多种多样,在创作时,将不同的装饰材料运用到同一个画面中,每一个要素都是为整体画面效果服务,达成一个综合之美。

1.4 综合材料运用广泛性

在服装设计中,综合材料以及技法的运用也是很常见的装饰方式,面料的图案设计中的扎染的应用就体现了综合装饰材料的多元化和特殊性。扎染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法之一,其效果变化自然、趣味无穷,是综合材料在服装纹样设计中的重要体现。

2 综合材料陶瓷绘画与传统陶瓷绘画的对比

2.1 运用工具和表现技法的不同

综合材料绘画运用的工具非常广泛,随处可见的小物品也可以作为创作工具来使用。在陶瓷釉上彩装饰中,我们运用到常见的一切东西可以用于制造肌理的工具或生活用品,如刷子、毛巾、海绵、保鲜膜、泡泡水等。在这些材料的影响下,会产生各种偶然性的画面效果,这些独一无二的肌理效果是用传统技法无法达到的。在运用综合材料进行陶瓷釉上彩绘画创作过程中,因其材料的特殊性很容易获得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传统釉上陶瓷绘画装饰所用到的绘画工具多为画笔等,表现技法也较为单一。而综合材料绘画运用到多种表现技法,如滴洒法、拓印法、皱纸法、拼贴法和按压法等,运用这些非传统表现技法,来达到的效果多彩多样。

2.2 画面所呈现的效果不同

在陶瓷绘画创作过程之中,由于陶瓷材料的特殊性,产生各种创意的可能。在综合材料的结合下,肌理效果更加丰富,比如我们常用的滴洒法,常用于油水分离,用小刷子醮少量新彩颜色,沾上水刷在瓷板表面,各种颜色不要调匀,刷完后趁湿用画笔醮上樟脑油滴溅,就会形成自然的斑驳感。运用综合材料做出的肌理效果是为最后的画面可以衬托画面主题的背景板,也可以画面表现的中心要素或画面主体。而在传统陶瓷绘画中由于绘画材料和绘画技法的局限性,传统绘画表现的效果呈现出主观性强的特点。

2.3 综合材料陶瓷绘画具有偶然性

在釉上彩陶瓷绘画中,当使用非传统材料工具进行铺色时,画面效果会跟随工具的变换而改变。在绘画创作中,不同材料的运用决定了最后画面的效果。这些偶然性的画面效果不会随着人的意志而转移,它们都是偶然发生的,是不可控的。

3 综合材料在釉上彩装饰中的应用

釉上彩是陶瓷的主要装饰技法之一,它是运用釉上彩颜料在已经烧成的陶瓷釉面上进行绘画纹样装饰,然后二次入窑,以低温烧制而成。釉上彩绘画形式类别多样,通常包括粉彩瓷、新彩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以及珐琅彩等。在进行综合材料绘画创作之前,笔者的作品就是使用传统新彩颜料调和,再运用各种综合材料进行画面背景的铺色,然后再根据背景的烧成效果来设计画面。如笔者的综合材料陶绘作品中,就融合了多种综合材料以及表现技法,展现出一个以水母为画面主体的海底世界。

综合材料陶瓷绘画釉上彩作品的创作过程以及材料运用:

首先,在陶瓷材质的选择上,采用了一块颜色相对较淡的白色地砖来进行釉上彩创作。在釉上彩装饰绘画中,地砖是比较常见的材料,与传统釉上彩使用的瓷板不同,地砖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肌理效果,可以为画面提供一定的前提条件,可以为后续的创作节省时间并且增加画面的丰富性。

其次,在材料的运用上使用了保鲜膜、海绵、水粉笔、刷子等进行画面肌理效果的制作(见图1)。

图1 保鲜膜覆盖了第一层的效果

最后,在颜料的运用上,使用的是传统新彩料+桃胶+水的调和,整体色调烧之前为蓝紫色,为了降低色彩纯度,还添加了较多的丝网白进行降纯,画面中保鲜膜与颜料的融合形成独特的肌理,极具偶然性与特殊性。在技法上,先将粉末状的颜料加入一定比例的清水和桃胶调和后,用大笔刷将调好的颜料大片涂抹至地砖瓷板表面,保鲜膜覆盖颜料后再采取用手掌按压的方法,使保鲜膜与瓷板表面充分接触,静置2 min后将保鲜膜揭下。

为了增加画面色彩的丰富性和层次性,可在原来的蓝紫色调上又添加了部分的黄色颜料作为补充,使画面色彩更为丰富。在丝网白的调和下,颜料干透之后的画面呈现出粉雾的视觉效果,肌理效果不是很明显,在这个步骤完成之后入窑烧制第一遍。

第一遍烧成后,画面整体颜色相较于烧之前变暗了许多,肌理效果也更加强烈,视觉冲击力变强,整体画面具有一定的神秘感(见图2)。根据这个深色画面,让笔者联想到深海与海底世界。于是决定用海底为题材,以半透明的水母为表现对象来进行深层创作(见图3)。此画面烧完第一遍后的颜色变得较暗,且画面肌理非常丰富,为了不破坏原有的这种肌理效果,依然可以使用丝网白来进行绘制。与之前所不同的是,后续的丝网白使用油来调和,作为油料来使用的。高纯度的丝网白具有较强的覆盖性,为了呈现海底的这种幽深、神秘的效果以及加强画面的透气性和灵动性,可在丝网白中添加较多的樟脑油进行稀释调和,然后再用其对水母的形象进行塑造。而在这个步骤上,采用滴洒法,在丝网白中加入大量樟脑油可滴落至画面中,使具象的形和偶然性的肌理相互交织,增强画面的层次性。在烧成第一遍的基础上,幽暗的深蓝绿格调营造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氛围,稀释的丝网白勾勒出呈现半透明的物象,与深色背景的神秘感相互融合。画面完成后即可入窑烧制第二遍,传统的新彩颜料绘制的画面烧制前后效果不会有太大变化。

图2 第一遍烧成之后的效果

图3 完成稿

4 结语

釉上彩陶瓷材料综合装饰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美和传递美的过程,装饰材料的不同直接导致画面肌理效果的多样化,给人的审美心理感受也不一样。由于绘画装饰材料的特殊性,陶瓷综合材料绘画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装饰艺术上的独创性,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往往借助于不同的材料工具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创作灵感,以此向观赏者传递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审美感受。在绘画创作活动中,不论使用什么样的工具,最后所出来的画面效果都是为了给观者进行审美活动。这就要求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要同时磨练自己的技艺,更大程度上去完善作品,进而表达自己的精神和思想,同时善于把握和运用各种材料在绘画创作过程中的偶然性,让自己的精神进一步融入到创作中去。

猜你喜欢

釉上彩肌理陶瓷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王延天作品精选
汪 洲作品精选
卞哲甫作品精选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陶瓷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