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象春年谱简编

2022-03-24李振松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神宗万历

李振松

(山东理工大学 齐文化研究院,山东 淄博 255000)

王象春(1578—1632),字季木,号文水,别号㟙湖居士。他出身于明清时山左著名的文化世家——新城王氏,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中进士,官至南吏部考功司郎中,有著作《齐音》《问山亭诗》《李杜诗评》存世。王象春是明末著名的东林党人,他交友广泛,与钱谦益、钟惺为同年好友,同邹元标、袁中道等也颇有交往。王象春与李若讷、公鼐并称“山东三才子”,与文翔凤、高出并称“北方三子”,是公认的晚明山左诗坛的巨擘。他不仅对明末清初山左诗坛的诗文革新有肇始之功,而且对王渔洋“神韵说”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关于王象春的生平,可分成居家读书、庚戌科考与假归候选、在朝为官、罢官归里四个阶段。了解王象春的生平,对于我们研究其思想、创作乃至观照其家族的兴衰,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下面是王象春之生平编年的具体内容。

一、居家读书时期(公元1578年—1609年)

明神宗万历六年戊寅(公元1578年),一岁

三月七日生于新城。时父之猷三十七岁,伯父之垣五十二岁,长兄象恒十岁,从兄象乾三十三岁,从兄象晋十八岁。

明神宗万历七年己卯(公元1579年),二岁

伯父王之垣于湖广巡抚任上杖杀泰州学派代表何心隐。

明神宗万历八年庚辰(公元1580年),三岁

“三岁能歌唐诗百章”(张世伟《南吏部考功郎季木王公行状》(以下称《行状》))。从兄王象蒙中进士。

明神宗万历十二年甲申(公元1584年),七岁

伯父王之垣疏乞归省后称疾不复出。

明神宗万历十三年乙酉(公元1585年),八岁

从兄王象坤迁江西按察使。

明神宗万历十四年丙戌(公元1586年),九岁

“九岁手录《楚辞》《左传》,对客朗诵不休”(张世伟《行状》)。从兄王象坤迁浙江右布政使。

明神宗万历十五年丁亥(公元1587年),十岁

从兄王象坤迁山西左布政使。

明神宗万历十六年戊子(公元1588年),十一岁

从兄王象斗、王象节、王象恒中举人。从兄王象坤去世,享年四十三岁。

明神宗万历十七年己丑(公元1589年),十二岁

从兄王象乾改任河南右参政。从侄王与胤生。

明神宗万历十九年辛卯(公元1591年),十四岁

患病达一年之久。作于乙卯、丙辰(公元1615年、1616年)年间的诗结为《㟙居诗》,其中之《病中感怀》其三有曰:“忆我年十四,病瘧历甲子。寒热纵纷纭,岂至废匕匙。伏枕啖冰瓜,起食索肩豸。迄今廿五年,天复降罚此。寒则卧霜雪,热则熬肌髓。狂叫惊妻孥,鬼子面相訾。鬲中如堵墙,一饭三遗矢。凉夜听秋风,耳中喧闘蚁。壮年甚已衰,过此复何似?”

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壬辰(公元1592年),十五岁

从兄王象节中进士。

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癸巳(公元1593年),十六岁

入县学读书。“十六补弟子员,试必居首。兼攻今古文词,大为通人赏识”(张世伟《行状》)。是年“京察”,标志着持续了近半个世纪明末党争正式开始。

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甲午(公元1594年),十七岁

从兄王象晋中山东乡试第五十二名举人。

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乙未(公元1595年),十八岁

从伯父王之都、长兄象恒、从兄象斗中进士。父王之猷守河北。冯琦《浙江按察使王公之猷墓志铭》:“乙未长子象恒举进士,公起守河北。”

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丙申(公元1596年),十九岁

随父客燕,曾游天宁寺。《书天宁寺壁寄怀刘彬予先生》序:“先大夫丙申客燕,与彬予先生缔交,朝夕莫逆。尝偕游天宁,余时步从。”

家族成员王之垣、王之城、王之猷、王象乾、王象蒙、王象贲、王象节、王象斗、王象晋、王象恒因送别新城县令钱汝梁离任各作诗一首,结为《闾里歌德》。

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丁酉(公元1597年),二十岁

从父在淮扬。“弱冠从父观察公宦淮扬”(张世伟《行状》)。

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己亥(公元1599年),二十二岁

十月,母李淑人卒。十二月,父王之猷卒于官,享年五十八岁。“奉母淑人诲。不两月旋奉观察公诲。

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庚子(公元1600年),二十三岁

正月,同兄扶父榇自扬州返家,途中过穆陵关,宿刘氏馆,受到主人扶助(据《题大关刘氏旧主人壁寄十一哥有引》)。扶父榇,历尽艰险抵家后,“卜葬地,日涉万山中,因是究心青鸟家言”(张世伟《行状》)。从兄王象乾任兵部右侍郎。

明神宗万历二十九年辛丑(公元1601年),二十四岁

从兄象乾转升兵部左侍郎,总督湖广、四川、贵州等地之军务。秋,作《秋兴二首》。

明神宗万历三十年壬寅(公元1602年),二十五岁

伯父王之城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癸卯(公元1603年),二十六岁

在省城济南参加乡试,高中经魁。“服阙,以礼经举于乡”(张世伟《行状》)。

周济李攀龙之侍妾蔡姬。“蔡姬乃其侍儿之最慧者,不减苏老朝云,至癸卯(1603)年已七十余,尚存,居西郊卖饼。余闻之,急往视,则颓然老丑耳。因为泣下,周焉。”(《齐音·白雪楼》)

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甲辰(公元1604年),二十七岁

从兄王象晋中进士。伯父王之垣卒于家,享年七十八岁。

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丙午(公元1606年),二十九岁

侄王与玟出生。

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丁未(公元1607年),三十岁

伯父王之垣被追封为户部尚书。

明神宗万历三十六年戊申(公元1608年),三十一岁

九月,从兄王象乾任蓟辽总督。

二、庚戌科考与假归候选时期(公元1610年—1616年)

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庚戌(公元1610年),三十三岁

二月,参加会试,获第二名。三月,参加殿试,获三甲倒数第三名。同榜高中者有钱谦益、钟惺、文翔凤等。“神庙庚戌之岁,偕余举南宫者,关西文太清、新城王季木、竟陵钟伯敬,皆雄骏君子,掉鞅词坛。”(钱谦益《王贻上诗序》)因“庚戌科场案”而卷入党争漩涡。夏,与林古度订金石之交。《十笏草堂诗集序》:“予客游京都,庚戌夏获见季木先生,称金石交。历今数朝,五十余载,忽复见其从孙贻上于秦淮,读阮亭《渔洋集》,如昔读季木《问山集》,恍若再生事。”十一月初一作《庚戌十一月朔》诗。辑己酉、庚戌二年所作诗为《酉戌草》。文翔凤为作《王季木酉戌诗序》。

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辛亥(公元1611年),三十四岁

“辛亥京察”,因对“庚戌科场案”主角汤宾尹等发表不当言论,王象春被视为东林党人。友人文翔凤东征过新城来访,同其唱和。“二月奉太夫人东征,始得涉全齐之概……寻至新城访王季木”(文翔凤《东极篇·辛亥东征诗十五首》序)。七月初七,作《七夕三解》诗。秋,作《秋夜有怀》,忆在京时之往事。九月,泛舟北湖。“惟辛亥九月,曾一泛舟。”(《北湖游记》)九月九日,作《九日》诗,赞美秋之美好、菊之高洁。是年所作诗结为《辛亥草》。十月十四日,友文翔凤为作辛亥诗序。“辛亥十月十四日文翔凤言,盖在至自登之逆旅簟上”(文翔凤《季木辛亥诗序》)。

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壬子(公元1612年),三十五岁

任顺天乡试分校官,取张世伟、孙元化等。友人文翔凤至京,与其唱和。有诗《同天瑞圣瑞阅天坛》。闰十一月,外孙徐夜生。十二月,以贿卖举人之罪名被御史凌汉翀、给事中李奇珍等人诬陷,入狱候审。“(十二月)己亥,御史凌汉翀论顺天贡士刘琛贿考官行人李一公,又朱良材、王廷鼎、乔之甲贿进士王象春,□科给事中朱奇珍论顺天贡士张世伟贿进士王象春,并下法司。”(谈迁《国榷》卷八十一)是年所作诗结为《壬子草》。公鼒为作《王季木壬子草序》。

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癸丑(公元1613年),三十六岁

与友人文翔凤书信往还,有诗《昼睡太青画帐中》《题文太青梅花帐》等。文翔凤有诗《与季木》《季木将其内归过我寺居拨闷遂与分韵》《季木拈案上洞箫遂写四韵》《季木以公浮来访我广慧寺》《雨归崇福寺季木召我》《陆赌季木纳两册子我负一诗遂以诗质册》等。遇父之至交刘彬予,不胜唏嘘。《书天宁寺壁寄怀刘彬予先生》序曰:“先大夫丙申客燕,与彬予先生缔交,朝夕莫逆……癸丑忽遇于燕市,则余方在网罗,相对唏嘘,真同隔世”。作《云从子在予为世好壬寅先君之事匹马奔焉今再遇于长安则十年矣予方在网罗不堪为别赋赠以此并自写其牢骚耳》诗赠友人。与曾楚卿订交。“记去为诸生时,得季木制义读之,喜而卒业焉,恨未得旦夕见其人。今年客招提,握手相视,意欣欣如故也。私心谓卒业矣,见其人矣,观止矣。”(曾楚卿《题王季木癸丑稿》)七月七日,作《七夕恨》诗。九月九日,作《九日再柬刘蓬泽年丈仍用前韵》诗。九月十日,作《十日叹》诗。除夕前后,作《癸丑除前》《除夕柬浮来丈》《癸丑除二首》等诗,表达对家人友朋的思念及对偃蹇人生的思考。是年所作诗结为《癸丑草》。曾楚卿为作《题王季木癸丑稿》。

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甲寅(公元1614年),三十七岁

二月二十一日,顺天乡试贿卖举人案结案,王象春以莫须有的罪名受到了降级选用的处分。“二月二十一日……朱良材停罚三科会试,张世伟革去举人,送国子监肄业,三科后听礼部覆试定夺。房考王象春照邹之麟例降用。”(周永春《丝纶录》)春,假归养病。“鸟乍开笼去,云嗟不雨还”(《甲寅草·东归》),“纵是风波地,三年已自亲。宁无歧路泪,洒向障天尘”(《甲寅草·出京》)假归途中过天宁寺,见父王之猷与其挚友刘彬予唱和旧迹,作《书天宁寺壁寄怀刘彬予先生》诗并序。 春末,过临邑,访李若讷。“甲寅春末,友人王季木过余里,挑灯竟夜,大半谈诗。”(李若讷《甲寅稿序》)归家后,同族中诸兄弟登长白,泛北湖,共同寄情于山水之间。七月十三日,作《北湖游记》,回忆辛亥九月泛舟北湖之事。中秋之夜遇雨,无法赏月,作《中秋雨》抒发惆怅之情。徐夜之父徐煦如去世。此时王象春外孙徐夜仅三岁,徐夜母年仅二十岁。自此,徐夜随母居外家。是年所作诗结为《甲寅草》。李若讷为作《甲寅稿序》。

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乙卯(公元1615年),三十八岁

山东大旱,出走避灾。过汶上访王坦山,与其谒孔林。闰中秋,与王坦山、周自淑兄弟及僧幻宗共同赏月赋诗。“乙卯余过汶上访坦山子不遇而宵征。次日坦山乘驴追余于洸水之埃,因偕谒孔林别南浦。迨余还,又同周自淑兄弟及僧幻宗过坦山,则闰中秋也。共赏月于檀数楼,分韵诗赋。”(《寄怀王坦山》)

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公元1616年),三十九岁

出走避灾,辗转于鲁南、苏北等地,于是年定居于济南。“岁乙卯、届丙辰,东方大祲,乱作。余生坐窘,乃易产出走沂,走沛,又走兖,稍稍延,就济上而居焉。”(王象春《齐音引》)“昔年饥走荒山道,历兖将滕复渡沂”(《寄怀王坦山》)。

与友人王坦山、周自淑、谢于楚、傅道卿等唱和。有《同王坦山谢于楚周自淑傅道卿宗上人同集贞王孙舍限韵》诗。夏,友人丘志充来访不遇(据《丘六区于丙辰夏访余于济不遇至丁巳夏乃先后入都话昔志喜》)。八月十六日,《齐音》写就并付梓。秋,友人房蔚居来访,共游趵突泉,有《丙辰秋家济上房蔚居归自京师道出济邀话趵突泉赋赠》诗。作《读李诗评》两卷、《读杜诗》一卷。辑乙卯、丙辰两年间所作之诗112首为《㟙居诗》。

三、在朝为官时期(公元1617年—1625年)

明神宗万历四十五年丁巳(公元1617年),四十岁

作《北发书斋壁》诗,记录赴京前的复杂心情。诗曰:“不甘长饿又营营,判水离山亦恝情。骨相自知输彼贵,冠绅几见有斯伧。移书真似般薑鼠,戒口差同忌酒猩。来去鹭鸶高着眼,山亭累尔暂支撑。”至京后,与公鼒、袁中道、李若讷宴饮赋诗。有《同公浮来袁小修李季重集孙珰园》诗。夏,同丘志充相聚于北京。有《《丘六区于丙辰夏访余于济不遇至丁巳夏乃先后入都话昔志喜》》诗。作诗怀念王坦山、周自淑等友人。“今岁谒选上林,坦山已司李冀右出春明。追忆前迹,倏忽三禩。对月怀人,悠悠我思。寄诗讯至,并以订自淑之约云。”(《寄怀王坦山》)十月,赵秉忠为作《问山亭诗叙》。“万历丁巳孟冬北海赵秉忠题”(《问山亭诗序》)冬,作《长安杂诗》十八首。

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戊午(公元1618年),四十一岁

因公赴长安。经游洛阳、长安二古都。其间,过豳地时曾访友人文翔凤,并作诗往还。在西安凭吊历史,咏怀古迹。作《硖石怀古》《函谷关》《华山二首》等诗。六月六日,吕维祺为王象春《鹊居诗》作《叙》。《叙》曰:“时戊午六月六日鲁司理通家友弟吕维祺介孺父书于秋蝉斋中。”夏夕,同友朋登大雁塔、游曲江。有《登慈恩寺塔同台石淡生》《同梁台石金淡生曲江杜公祠》等诗。因公赴长安事毕,便道回籍省亲。过覃怀,访其父王之猷当年备兵之处。有《戊午重过覃怀先大人备兵之地》诗。秋,到达济南。有《戊午秋重至济上》诗。年底,被任命为南京大理寺评事。

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己未(公元1619年),四十二岁

在南京大理寺评事任上。十月二十一日,友公鼒卒,作《哭公浮来》诗。

明神宗万历四十八年/泰昌元年庚申(公元1620年),四十三岁

升任南京大理寺评事。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病死。八月二十八日,太子朱常洛即位,改元泰昌,即明光宗。九月二十六日,明光宗去世。十月初一,作《庚申十月初一闻报》诗。王象春赴京“哭临”。因通堪舆之学,在光宗陵墓选址事上有功,拟升任尚宝卿。婉拒,仍回南京。“哭临”期间,与好友文翔凤、钱谦益等交游唱和。“泰昌纪元庚申,与秦人文太清、齐人王季木谈文左掖门下”(钱谦益《陈百史集序》)。秋,作《题大关刘氏旧主人壁寄十一哥有引》诗及序。

明熹宗天启元年辛酉(公元1621年),四十四岁

正月,作《提葫芦》诗。子与仁生。撰《明敕赠文林郎河内县知县前孝廉道源先生傅公暨元配敕封太孺人金氏合葬墓志铭》。

明熹宗天启二年壬戌(公元1622年),四十五岁

长兄王象恒去世,享年五十四岁。

明熹宗天启三年癸亥(公元1623年),四十六岁

升南吏部考功司郎中。孟夏作《武定州刺史张公去思碑》。主持“南察”,与阉党人物王永光发生矛盾,受到后者及阉党的嫉恨。

明熹宗天启四年甲子(公元1624年),四十七岁

从弟王象云中举人。秋,杨涟弹劾魏忠贤,列其二十四大罪。王象春盛赞杨涟弹劾魏忠贤之疏稿,并加以圈点评批。“至甲子秋,杨忠烈公具疏劾逆党……公又为批,为评,为赞,为跋。”(邹漪《启祯野乘·王考功传》)阉党编列《东林点将录》《东林同志录》《东林朋党录》等书籍,王象春均在其列。十二月,阉党矫诏颁布《东林党人榜》,王象春位列第58名。

明熹宗天启五年乙丑(公元1625年),四十八岁

正月,受弹劾,被削夺官职,永不录用,回籍。“戊辰,南京吏部考功郎中王象春削夺官诰,兵科陈维新纠之。”(谈迁《国榷》卷八十七)作《乙丑阅邸报有感》诗。清明,郊游,外孙徐夜跟从。徐夜作《闻歌》,王象春对其大加赞赏。从弟王象云中进士。作《平陵东哭顾伯钦》诗,哀悼友人顾大章。十一月初一,友人子柔来访。有《乙丑仲冬之朔风寒日惨景物萧然予寂居有罗雀之叹子柔适至自海滨把臂剧谈谈锋犹自铣铣也》诗。整理好友公鼒诗歌《浮来先生诗集》十四卷并付梓。

四、罢官归里时期(公元1626年—1632年)

明熹宗天启六年丙寅(公元1626年),四十九岁

罢官归里。三月二十五日丑时,侄孙王士禄生。六月,作《丙寅六月即事》诗。八月,外孙徐夜考中秀才。秋,桓台发生水灾,作《丙寅秋桓邑大水》诗。

明熹宗天启七年丁卯(公元1627年),五十岁

熹宗病死,思宗即位,魏忠贤发配途中畏罪自杀。崇祯帝下诏起复被阉党削夺官职之臣,王象春只恢复冠带品级,并未官复原职。侄孙王士禧生。十二月,作《题范质公家乘丁卯季冬有引在文集中》诗。

明思宗崇祯元年戊辰(公元1628年),五十一岁

从侄王与胤中进士。与友倪元璐书信往还,倪氏有《答王季木》文。冬,作《辨明孤贞疏》以表心迹。“先生崇祯改元冬具有披沥孤贞之疏”(张世伟《行状》)。十二月,作《范董先生清贞重臣于其出处卜世道焉敬赋诗志感以当执鞭之慕非能为谀也崇祯戊辰季冬敬题》诗。

明思宗崇祯二年己巳(公元1629年),五十二岁

友人倪元璐又作《答王季木》文。冬,作《履霜操》诗。

明思宗崇祯三年庚午(公元1630年),五十三岁

外孙徐夜中举人。“以廪生中式崇祯庚午科副贡”(徐夜《隐君诗集》)。五月,从兄王象乾病逝,享年八十五岁。

明思宗崇祯四年辛未(公元1631年),五十四岁

三月七日生辰,张世伟下第归家途中迂道来访。闰十一月,孔有德、李九成叛乱,史称“吴桥兵变”。十二月,孔有德、李九成攻陷新城,酿成“辛未之难”。新城王氏家族遭遇浩劫,有多人遇难。王象春因逃至邹平长白山,幸免于难。岁末、除夕,作《辛未岁暮》《辛未岁除》诗。

明思宗崇祯五年壬申(公元1632年)五十五岁

作诗《乌夜啼为刘范董、丘六区而作也》斥责阉党对好友的迫害。叛军孔有德围困莱州。作《莱州久围不救诗以伤之》《掩败为功酿成此乱诗以恨之》等诗表达对时局的担忧。十二月卒,终年五十五岁,葬于长白山马山之阳。门生张世伟为之作行状,好友钱谦益为之作墓表。张世伟《行状》曰:“岁壬申之杪冬,济南季木王先生以疾卒家。”

五、结语

王象春是新城王氏家族第六代成员中颇具个性且诗歌成就最高的代表人物。他倡导“自辟门庭”“重开诗世界”的诗歌革新主张,并努力践行之,这使其成为明末山左诗坛独树一帜且颇有影响的文学巨擘。而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较高的诗文成就,既缘于齐鲁文化及良好家风的影响,也与上述所涉王象春之生平及坎坷的仕宦经历密切相关。研究王象春的诗歌创作及诗坛地位与影响,都离不开对其生平经历的掌握。编订王象春年谱,对研究王象春其人、其作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神宗万历
皇帝任性,状元到手
书坊与名士:万历年间戏曲评点兴起的双驱
侘寂美学于现代陶艺中的运用——以寄神宗美的作品为例
小议明万历《铜仁府志》人物志
万历援朝之战时期明廷财政问题
皇帝任性,状元到手
皇帝任性,状元到手
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景德镇瓷器胎体与青花发色特征研究
郭熙《早春图》的视觉性与神宗朝文人心态
论万历朝播州杨氏土司之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