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022-03-24傅永久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群英小学

体育风尚 2022年8期
关键词:动作班级体育

傅永久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群英小学

小学生极度渴望受到他人的赞美、肯定,在小学体育教学阶段教师引入赏识教育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肯定、鼓励学生,可以唤起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学习热情。在教师的鼓舞下,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找到乐趣,形成良性循环。随着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完成课堂教育任务。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还需要整理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利与弊,结合教学需求调整工作方案,培养学生形成体育核心素养。

一、在体育教学中树立赏识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相互关联,一方会对另一方形成影响,教师应该重视教学理念,确定课程教学方向,在科学的教育理念下,确保教学工作按照设定的方向进行,合理引导学生,最终获得预期设想的教育效果。赏识教育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推进教学工作。体育教师通过赏识教育鼓励学生,使学生消除对体育课程教学的偏见,为体育理论教学与各类活动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赏识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方法,已经成为很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体育教师使用赏识教育,需要正确理解赏识教育,在相应理念下引导学生参与训练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参与课程活动时,需要提高赏识教育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发现学生在课上的闪光点,适度、适时的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让其发现自身具有的优势与不足,可以有目的、有方向的改正自身缺点。然而,很多教师受到各类因素的干扰,无法将赏识教育理念贯彻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在错误观念干预下,影响赏识教育在学生导向方面的效果,难以保证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课程活动。因此,学校需要围绕赏识教育开展业务培训、专题讲座等活动,增加教师对赏识教育的掌握程度,可以选择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基本身体活动》一章时,让学生围着操场跑一圈,在全班同学跑完一圈后,表扬跑步动作规范、正确的学生,可以增加该名学生学习跑步等基础动作的兴趣。教师在课程教育环节落实赏识教育,发现学生在活动中的优势,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形成自信心,对体育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在体育教学中打造课堂氛围

教师应该为学生打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在该氛围下处于轻松的状态,更好地参与课程活动,与教师互动,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随着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会为学生能力培养设置程度不同的训练活动,在活动进行前教师会引导学生,为学生示范活动使用的各类动作。在训练项目启动后,教师会四处查看并规范学生在训练活动中的动作,促使学生自主参与体育训练项目。在学校训练阶段鼓励学生,让学生相信通过自身努力可以完成训练任务。在教学环节教师关注学生在训练活动中的表现,尊重学生、赏识学生,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觉,不会在学习阶段与教师或其他学生产生疏离的感觉。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发言的机会,学生在课上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需要及时指出学生在体育训练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对自身的认同感。

比如,在队列训练项目中,教师会向学生下达向左向右转的命令,观察学生在接到命令后的表现,发现很多学生无法在命令发出后快速作出反应。还有部分学生会转错方向、手脚不协调、左右部分协调能力弱,这些为班级学生集中出现的问题。在学生做错动作后,教师如果直接批评学生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应该改变以往打击式的教育方法,给予学生合理的引导,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向左、向右转的动作并掌握该动作要领,从而在接到命令后快速作出左转右转的动作。教师选择赏识教育开展教学工作,在学生出现问题后分析学生出现相应问题的原因,快速给予学生安慰与合理的指导,克服学生对训练活动的恐惧心理,可以继续参与训练活动,直至获得良好的表现。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交流,在此基础上让双方均清楚各自的想法,教师还可以找到学生不能快速掌握课程内容的原因,调整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快速吸收课程知识,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在赏识教育下,给予学生科学的引导,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三、在体育教学中创造赏识教育机会

在体育教学中开展赏识教育工作,需要将赏识教育理念贯彻于课程教学的所有环节。教师应该分析课程教学各阶段工作内容,找到赏识教育与教学工作的融合点,随着赏识教育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知识的积极性,确保教学工作可以高效进行。教师应该调查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需要研究交流展示、小组合作、体育游戏、团队竞争等活动的教学情况,选择科学的方式,保证赏识教育可以融入课程活动中,使学生快乐的学习课程知识。教师需要在学生参与活动时,表扬学生的突出表现,肯定学生为训练付出的努力。随着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应该发现学生在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在肯定学生优点的同时,需要促使学生发现自身不足,快速改正自身不规范的行为。教师需要结合班级学生体育学习情况,合理的使用教学手段,促使赏识教育应用价值良好地展现出来。

比如,教师带学生学习基础动作时,会提前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并设置本节课的教学方式,将赏识教育融入各类活动中。在小组合作阶段,成员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练习前翻滚动作,此时小组其他成员会观看该名学生并在其完成动作后,指出该名学生在前翻滚中出现的问题。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体育活动,可以促使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在小组成员相互协作扶持下,更好地掌握课程学习要点,对学生能力培养有不少的帮助;在集体游戏中促使学生相互配合,通过集体合作完成游戏任务。教师会在学生参与集体活动时鼓励、引导学生,使学生可以按照要求积极参与活动,在共同协作下取得胜利。前翻滚动作存在不小的难度,“学困生”掌握该动作需要较多时间,如果学生在练习前翻滚动作时半途而废,难以达到前翻滚动作要求。教师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斗志,使学生拥有顽强拼搏的态度,克服困难,练习前翻滚动作直至该动作达到规范标准为止。赏识教育成为小学体育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训练活动的有效方法。教师会从教学任务层面出发,将赏识教育引入课程活动中,给予学生合理指导,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训练活动。借助体育活动,让学生完成教师在课上提出的训练任务,激发顽强拼搏的斗志,对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形成有一定的帮助。

四、在体育教学中灵活实施赏识教育

教师在课程进行中,需要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结合学生的反应与教学目标,调节教学行为,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调整教学策略,这些对教师提出不小的要求。教师必须关注课程活动的开展情况,同时应该捕捉教学阶段出现的赏识机会,快速调整教育方式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课程活动。教师需要在赏识教育与教学方法相互融合的过程中,细心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及时抓住赏识机遇表扬学生。

比如,在排球垫球的训练活动中,教师便密切关注班上学生在训练活动中的表现,还会在学生出现玩闹情况后快速进行干预,让学生重新参与训练活动,通过训练活动,规范学生排球垫球的动作。随着教学工作的开展,观察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的表现,在学生作出值得表扬动作时,及时表扬该名学生,让该名学生的动作成为班级其他学生学习的范本。在排球垫球训练环节,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排球击球训练,一名学生不小心将球击出活动区域,此时另一名学生趁着练习间隙将球捡回便交给该名学生。教师随即要求班级学生暂停训练活动,将班级学生聚集起来,描述刚才看到的场景,表扬捡球学生的行为,鼓励班级其他学生学习该名学生的行为。在赏识教育下,引导班级学生,让班级学生多从集体层面考量并做出动作。长此以往,有利于学生集体服务精神的形成。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表现,还应该抓住各种开展赏识教育的机会。比如,学生在训练活动时帮助受伤的学生、部分学生主动帮助“学困生”参与体育训练活动,此类行为均可以作为赏识教育的素材。教师应该及时发现此类行为,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表扬该学生,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使班级学生学习相关行为。在赏识教育下,引导学生,促使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观念,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对学生体育综合能力培养与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五、将分层赏识理念融入体育教学

教师应该基于因材施教的原则,发现学生身体素质存在的差异,必须坚持分层赏识理念,鼓励学生并挖掘学生自身的优点,保证教学工作可靠、稳定的推进。教师应该研究学生身体素质,结合学生在训练活动中的表现,将班级学生划归为不同的运动等级。学生运动水平与个人身体素质存在差异,会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训练完成效果与训练活动程度受到影响。开展教育工作,如果使用统一标准,难以为学生体能训练、身体素质提升提供有利条件。教师需要在坚持分层赏识理念下,挖掘学生的个人优势,基于学生个体差异推进教育工作,让赏识教育具备鲜明的针对性,可以给予学生合理的指导。教师发现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取得的进步,表扬学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确保学生通过体育活动得到良好的锻炼,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比如,教师要求学生参与后滚翻训练活动时,会围绕学生的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设置不同的教学要求,将班级学生分为三个层级,第1层级、第2层级与第3层级分别为水平好的学生、水平适中的学生、水平较差的学生。按照不同层级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设置后翻滚训练目标,调节训练活动的难度。教师首先面向班级学生示范后翻滚的动作,还会将动作拆分为单一动作,分析各动作需要关注的事项。随后各小组便可以按照后翻滚训练要求,参与训练活动。教师在各小组练习后翻滚动作时,需要四处巡视,查看各层级学生在训练环节的活动情况,规范学生的后滚翻动作。对于动作规范的学生教师会予以夸赞,对于尚未找到动作要领的学生,教师也会进行鼓励并给予指导,让此类学生在不断练习下,可以正确做出后翻滚的动作。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坚持分层赏识的方法,给予学生合理的表扬与肯定,使学生在心理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由此使学生在训练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学生能力发展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六、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掌握教学分寸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此前提下积极参与各项活动。随着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发现必须控制鼓励与其他赏识行为的尺度,教师在基于实事求是的原则下落实赏识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不会在成长环节过度放纵自身,防止学生在小学阶段产生不良习惯。随着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肯定学生的长处并鼓励学生,促使学生形成自信心,可以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教师应该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给予学生合理的引导,还需要落实挫折教育,让学生大胆接受学习生活遇到的挫折,提高学生抗打击能力。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在成长阶段遇到的各类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可以正确地认识自己。

比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中“安全运动促健康”一课时,教师让一名学生阅读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梳理该部分文字,找到文字内容的关键点。随后教师带领学生到户外参与田径活动,很多学生在成长期间由于不健康的习惯以及不科学的作息规律,致使身体素质过差。学生在长跑时出现大口喘气、出大量汗的情况。不少学生在长跑训练阶段,需要数次停下来休息。从学生训练活动表现,不难判断学生在身体素质不佳的同时,还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与顽强的毅力,没有达到田径教学的预期目标。基于此,教师应该调整训练方案,提出具体的训练计划,对于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或是以各种理由不参与训练活动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通过适当的挫折教育,改变学生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成长路上,需要通过不懈奋斗才能获得成果。

七、结语

体育教师面对小学生并开展教育工作,应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教师为完成教育任务,引入赏识教育鼓励学生,让学生发现自身优点,拉近师生距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赏识教育的实施下,增加“学困生”参与体育训练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教师需要在新课改要求下,确定现代体育教学要求,同时在赏识教育教育理念下,调整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活动,提高课程教育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动作班级体育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动作描写要具体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班级被扣分后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