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地方师范院校“新师范”建设的内涵与实施路径

2022-03-24潘丽鹏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师范教育师范院校师范

潘丽鹏,李 潇

(咸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一 “新师范”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对教育事业也提出了新要求。就基础教育来说,其主要矛盾已不再是学校师资总量短缺的问题,而是社会公众对高质量教育资源和教育公平发展的巨大需求与高质量教育资源匮乏以及教育发展不平衡之间的巨大矛盾。[1]教育事业如何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了当下教育改革的重点。师范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母机”,肩负着培养师资的重任,影响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2018 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振兴计划》),指明了新时代背景下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与实施路线,我国师范教育进入了“新师范”建设的新阶段。

当前我国师范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始于20 世纪末师范教育的开放化培养在教育领域引发的一些问题。随着我国师范院校的去师范化与综合化,师范教育体制的优良传统和各类优秀人才逐渐流失;教师学科地位逐渐边缘化,生源质量不断降低;由于师范院校在学术竞争体系下本身处于相对较弱的地位,因此我国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体系中所发挥的主体作用逐步减弱;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师范生整体培养质量不断下降,基础教育领域的合格师资出现较重缺口。[2]师范教育体系呈削弱趋势、教师的综合素质很难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教师岗位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岗位严重缺乏吸引力、教师的城乡结构以及学科结构分布不够合理、其管理体制亟须理顺。[3]师范教育是培养良师的源头,肩负着夯实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任。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为解决以上教育领域的各个难题,师范教育应抓住机遇,不断改革创新,超前布局,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二 “新师范”的概念内涵

“新师范”体系建设研究引发了学界诸多关注。孙国春认为“新师范”是以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为目标追求,是政治站位更高、专业品质更优、开放程度更深、技术形态更新的教师教育。[2]胡钦太认为“新师范”是当代背景下国家教师教育示范基地作为引领者,师范院校作为主体参与者,综合类高水平非师范院校作为参与者,教师发展中心作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作为实践基地的开放、联动、协同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4]郑文、王玉认为“新师范”是对原有教师教育的继承和进一步超越,是对目前教师教育领域的冲击与反应,是未来教师教育的实施理念与行动。[5]本文旨在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师范”建设,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实施教育强省战略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笔者认为“新师范”建设具有以下内涵。

第一,“新师范”教育是新时代背景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新师范”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关于教师的重要论述为总指导,用“新思想”“新理念”指导师范院校建设。“新师范”教师教育要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担当,助力师范生早日成为我国先进思想文化的优秀传播者、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优秀指导者。[2]

第二,“新师范”教育是新时代背景下更加开放的教育。20 世纪90 年代,我国师范教育经历了“去师范化”的历程。“去师范化”对我国师范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较多不利影响,如师范教育在教育领域的地位逐步弱化;过分“开放”致使师范生培养质量逐渐下降;其唯学历化与专业化造成在师范生培养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师资供应源头特别是乡村师资源头被切断,导致城乡师资发展不均衡现象的产生。[6]“新师范”建设并非经历“去师范化”挫折后的再师范化教育,而是坚持传统师范办学特色,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互联网+加持的教育;它是地方行政部门、师范院校、中小学校等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共担师资培养重任,实现多方共赢、全面实施“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教育;它是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教育理念,加大开放力度,积极参与国内外交流合作,持续实施开放发展战略的的教师教育。

第三,“新师范”教育是更加注重师德建设的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要为社会主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提出为师范院校深化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指明了方向。[4]“师德高尚”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育有德之人,需有德之师,[7]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品德优良的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师范”教育就是要培养师德品质过硬,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第四,“新师范”教育是更加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近年来基础教育领域对于教师的需求数量总体趋于稳定并有下降趋势,解决师资短缺问题已经不再是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1]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的提质增效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方向。“新师范”教育是具有健全课程标准、专业标准和质量监控体系的教育,[8]是在办学模式、协同育人、培养过程、技术手段、评价方式等方面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新型师范教育。“新师范”建设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它要求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师范教育要积极主动适应基础教育对师资的时代需求,为卓越教师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新师范”教育是更加注重公平公正的教育。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主要体现在区域和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公平推进与教育内涵的发展不够充分。[9]“新师范”建设旨在解决目前教育领域存在的发展不均衡和不充分的难题,充分利用师范教育的主体优势,逐渐缩小并最终解决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区域、城乡等师资队伍建设均衡发展。

三 地方师范院校“新师范”建设路径

针对“去师范化”后教师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新时代背景下“新师范”建设要遵循教师教育发展规律,把师德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教师教育新体系。

(一)建立师德养成“新模式”

“新师范”旨在培养新时代背景下具有更高综合素质的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热心从教、善于施教是“新师范”建设的首要特征。[10]因此,在“新师范”建设中首先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关于教师的重要论述,实施开展师德养成教育工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培养,造就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深厚教育情怀的优秀教师。建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师风教育等纳入师范生培养以及教师培训的必修内容中,可以以经典诵读、专题讲座的形式在师范生中开展人文教育、科学精神塑造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典型促教,大力宣传师德先进,弘扬当代师德先进教师风采。还可聘请教书育人楷模以及省级教学名师、教学能手等优秀教师,将他们请进课堂为学生授课,在潜移默化中开展师德教育,提升学生的教育情怀。

(二)提升专业办学“新门槛”

按照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规范办学,建议提高师范教育体系准入标准。不是所有综合院校都可以开展师范教育,也不是所有的高水平院校都可以开展师范教育。[6]建议提升师范专业办学门槛,探索师范专业招生新模式,积极探索试点基于高考基础上的新型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按照“自愿报名、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师范专业;可采取在学生进校后开展二次选拔,从中选出愿意投身师范教育的优秀学生转入师范专业;依照主管教育部门统一安排,做好“地方优师专项”招生录取、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

(三)建立协同育人“新机制”

制定协同育人实施办法,构建新型协同育人机制。建议逐步完善地方政府、学校、中小学“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完善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互聘机制,开展高校教师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交流互聘。着力推进学校同中小学及幼儿园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协同设计课程体系、创建实践教学基地,联合开展相关教学研究。建议加强与重点中学、幼儿园的合作,大力推进“教师教育协同育人创新实验区”建设。推进与国(境)内外高校、三北师范联盟高校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可采取交换培养、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同步课堂、学分互认等方式为师范生培养提供更多优质资源。

建议打造教师教育共同体,即区域内相关师范院校与具备培养师资的高水平非师范院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展中心以及相关教育科研机构联合共建的、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卓越教师的教育综合体。[10]依托教师教育共同体平台,开展互利共赢、开放共享的教育,加大共同体成员间的交流互换,缓解偏远地区乡村教育师资紧缺等问题,谋求更加公平公正的教师教育。

(四)构建师范课程“新体系”

课程改革与建设是实施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师范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有力保证。[4]在“新师范”课程体系建设中,建议将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体系有机结合,在充分调研师范院校和基础教育状况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确保教师教育类课、专业课以及公共课各自占比,扩大公共课中选修课比例,提升学生体育、美育、艺术鉴赏能力。建议探索构建“学科专业基础课+教育学课+教育教学能力课+专业教学桥梁课”的师范生培养课程体系。努力创建一批学科专业水平高、创新性强、挑战度大的“金课”,淘汰各学科领域的“水课”。[11]突出师范办学特色,注重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扩充教师教育类必修和选修课门类,开设普通话与教师语言表达、板书规范与书面表达、教学设计与教案撰写、课堂组织与教学、教学评价与反思、学生教育与班级管理、人际交往与沟通、现代教育信息化与微格教学、中学课程标准解读等课程。

(五)搭建实践教学“新模式”

在“新师范”建设过程中,建议师范院校建设更多、教育质量更优的实践教学基地,完善基地管理制度,明确实习基地以及实习带队教师、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实习基地作用,加强师范生同中小学一线教学名师的互动交流,在实习实践中获得职业认同感。其次,建议创建师范生实践实训体系,包括教学观摩、见习体验、案例教学、主题研讨、探究反思等多环节并举的全过程、全方位实践教学体系,制定符合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教育见习、实习、研习标准和管理办法,使实践教学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在教育实践中涵养师范生教育初心,培育师范生教育情怀。建议将现有的毕业论文、见习、实习、研习等实践课程进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融合。构建“三位一体”实习基地建设模式,确保实习生人数与实习基地的比例达到师范专业认证三级标准中规定的20:1。

(六)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新发展”

探索构建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建议完善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间的互聘机制。在岗位聘任、职称晋升、薪资待遇及分配各方面落实对学科论教师的倾斜政策,通过更多政策上的保障将有志于师范教育的未来教师吸引到教师教育中来。建议针对学科论教师开展专项培训,并为教师教育师资招聘创建绿色通道,努力吸收更多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担任学科论教师,逐渐扩充教师教育优秀师资来源。建议完善教师收入分配和激励制度,提高教师职业地位,特别要提升偏远地区乡村教师待遇。[10]尝试设立教师教育创新试点学院,建立本科师范专业优化动态调整机制,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建设教师教育特色专业集群。建议探索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整体设计、分段考核、有机衔接的一体化培养模式。完善辅修学位制度,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建立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项目、研究、情境等学习形式,提高科学素养、体育美育及劳动教育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多科型、全科型基础教育培养优秀师资。

(七)构建现代师范教育“新课堂”

“新师范”建设既强调以互联网技术驱动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系统化变革,又重视对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12]新技术的普及为教师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新师范”建设中,可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优势,打造慕课课程体系,减少教师重复劳动,扩大优质资源覆盖,建设“无墙校园”,普惠莘莘学子。建议通过远程智能互动,开展教学观摩,组织教学研讨,共享教学资源,构筑跨时空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助力学生成为“四有好老师”,教师做好“四个引路人”。建议实施开展教学资源库建设,逐步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和能力。建议开展推行“人工智能+教师教育”,进一步完善学科布局、探索“人工智能+X”以及建立多主体的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学科整体优化,进行学科内深度融合、学科间高度关联、“学科+”综合育人。[13]着力推动教师培养模式从传统教学逐步向混合式教学的转变,推动线上线下教学相衔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的现代师范教育“新课堂”。

(八)建立质量保障“新体系”

按照师范专业国家标准和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完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议完善考核方式,树立注重过程、能力导向、鼓励创新的课程考核理念;通过制度引导,试点先行,注重由知识、能力、素养构成的形成性考核,增加对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的考核。应完善评价制度,构建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实践评价、毕业评价和等级评价“五位一体”的综合评价机制,合理使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建议完善监测机制,构建学院、学校两级监测组织机构,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及时监测教学效果。修订学校课程考试实施办法,建立考核方式多样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监测模式全局化的课程考、评、测体系。实现从考察知识点向考察师范生综合能力转变,从注重终结性评价向重视过程性评价转变,以考辅教、以评促学、以测督学。建议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总结

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培养接班人的重任,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师范”教师教育应以师德建设为首要任务,提升专业办学“新门槛”、建立协同育人“新机制”、构建师范课程“新体系”、搭建实践教学“新模式”、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新发展”、构建现代师范教育“新课堂”、建立质量保障“新体系”,解决新时代背景下教师教育领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做到“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猜你喜欢

师范教育师范院校师范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高素质师范生的培养理念摭探——以高职师范教育为例
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研究综述
浅谈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声乐作品的选择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