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2-03-24刘安鹏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群文鲁迅阅读教学

刘安鹏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刘安鹏

(鞍山市立山区晨光小学,辽宁 鞍山 114031)

小学生正处于语文阅读积累时期,语文群文阅读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阅读多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能够有效地改善教师实施阅读教学的效果,弥补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不足,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群文阅读的意义,不断优化群文阅读的策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引言

今天的大语文时代呼唤现代人成为某个领域的全才,而全才是在打通知识的壁垒,学会灵活变换思考角度,善于寻优的基础上形成的。只有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升阅读品位,才能使孩子们丰富感受,增加积累,增强体验,触发感悟,发展思维,提升素养。群文阅读正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温床,它的本质是一种素养形成的过程。现在,小学统编语文教材已经出现了多文本组合形态的课文,打破了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只有固定的单文本阅读的模式,开启了“单文本阅读+多文本阅读+整本书阅读”的多元阅读新时代[1]。

二、群文阅读教学的内涵

群文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个文本,通过梳理整合、拓展联系、比较异同等,促进学生在多文本阅读过程中关注其语言特点、意义建构、结构特征以及写作方法等,从而使阅读由原有的读懂“一篇”走向读懂“一类”[2]。这种新型阅读方式不仅可以丰富阅读内容,拓宽阅读视野,提高阅读效率,还能极大地提升阅读品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组文策略

群文构建是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群文的组文可以有多种方式。根据学生年龄段的划分,年级的不同,阅读能力的高低等把群文阅读的教学聚焦点看做一个知识点,放在某一知识体系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组文。

1.按主题来组文。如围绕亲情,可以把《第一次抱母亲》《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父爱之舟》组成一组群文;体现爱国情怀,可以把《爱我中华》《中国结》《草原》组成一组群文;体会年味,把《北京的春节》《过年》《冰灯》《元日》组成一组群文;表达思乡情,把《春夜洛城闻笛》《七子之歌》《陈嘉庚的故事》组成一组群文。

2.按体裁来组文。比如苏东坡在不同情境下描写月亮的几首诗组成“东坡望月”;陆游在不同时期写下的爱国诗组成“放翁浩然气”;这些属于同一作者的。还有不同作者的,如“走近名著”,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大闹天宫》《草船借箭》等组合,研究小说中人物的描写。

3.按题材来组文。春、夏、秋、冬,江、河、日、月,花、鸟、鱼、虫等,皆可组文。比如“走近鲁迅”,把教材内《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材外阿累的《一面》、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周海婴的《回忆我的父亲》组合,使学生从父亲、朋友、师长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去了解鲁迅。再如,让学生学会“运用统筹,感受人物形象,学会推论”,可把《田忌赛马》《捞铁牛》《用冰取火》《跳水》这样的课文组合在一起。

(二)比较与整合策略

把统编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提倡的阅读教学“1+X”思想和群文阅读结合起来,“1”和“X”具体形象地为我们诠释了群文阅读教学的模式[2]。

“1”可以是一组群文中的某个文本。比如《多彩的世界,多彩的诗——爱什么颜色、眼里的世界、童年的颜色、假如风有颜色》儿童诗群文阅读,这堂课,“1”是《爱什么颜色》,其他是“X”。

“1”可以是某个话题,议题。比如《高山流水》《余音绕梁》《大自然的声音》以“故事里的声音”为议题。

“1”可以是某种阅读方法,情感体验。比如,执教《有颜色的古诗》让学生体会古诗的画面时,把《鹅》作为训练点,读古诗,找颜色词语,想画面,再把《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山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天净沙秋思》作为“X”进行训练。

“1”可以是某个知识能力训练点。标点符号的运用,修辞方法,人物描写方法,说明方法等,都可以成为一堂群文阅读课的建构中心。如执教《探秘说明方法——太阳、松鼠、中国石拱桥》,执教《聊聊对比——挑山工、大师的宽容日记、酒店老板与无赖、两进小区》,执教《神奇的拟人句——花的学校、家乡的小河、蜘蛛大战》就是这样设计的。

“1”可以是教材中推荐的名篇或名著。如六年教材中的名著单元。

“1”甚至可以是某个活动。比如“纪念日”或者口语交际等。

虽然“1”的形式多种多样,但老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1”必须有可议之处,不能旁逸斜出,也不要求面面俱到,一定要保证学生能议,不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有立足“1”,围绕“1”,才能建构“1”,从而恰当地选择“X”。

(三)课堂教学策略

1.直奔主题。在围绕“探秘说明方法”这一议题(五年级)进行教学时,将群文阅读的数量定在《太阳》《呦呦之蒿,中国神药》《闲话白菜》《中国石拱桥》4篇说明文上。基于《太阳》是五年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便以《太阳》一课引入,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太阳》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哪些说明方法?”接着列表,总结归纳。“说明方法让我们读懂太阳,我们继续走近说明方法,去探索其中的秘密。”

2.有序呈现文章。群文阅读教学中,不能一篇一篇孤立地呈现文章,但也不能把多篇文章无序呈现。最好根据文章的主题和特点,有一定的梯度,举一反三,有序地呈现文章,才能获得群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应。例如,在执教“读人物语言,品人物形象”这一群文阅读课时,先以课文《秉笔直书》为例教学,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课文中通过品读人物的语言去分析人物的形象,再小组合作,学习另一篇文章《廉颇和蔺相如》,用学习课文的标准,找出文章中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心情、动作,进而分析出人物形象。学生发现了从人物的语言中可以判断人物的形象,此时出示《三顾茅庐》中的故事片段,让学生先分析出刘关张三人的性格形象,再为三人配写语言。这样,由读到学,再到写的结构,以一篇带多篇,老师容易教,学生容易学,可操作性强,目标达成度高。

3.巧设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教学的手段。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可以把多篇文章横向联合起来,设计有比较性的问题。可以内容比较,形式比较,相同点、不同点比较等[2]。例如在群文教学“聊聊对比”一课中,在学生读完《挑山工》《大师的宽容日记》《酒店老板与无赖》《两进小区》文章后,可引导学生思考:这几篇文章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很快能在比较中发现这组文章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但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不同之处,《挑山工》是挑山工的登山方式和游人的登山方式做对比;《大师的宽容日记》是父亲和儿子以日记的形式对人生的态度做对比;《酒店老板和无赖》是酒店老板对两个不同人物的对话进行对比,同时也把两个不同人物的行为进行对比;《两进小区》是对景色环境进行对比。学生还能进行纵向对比,发现不同的对比给人的感受不同,如此一来,学生在迁移中巩固了知识,形成了能力。

4.渗透阅读技巧。群文阅读除了要求阅读的速度,还要求阅读的能力,如信息的提取筛选,推论比较,分析整合,判断创造等。掌握阅读技巧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六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走进鲁迅”篇章中,可先带领学生学习《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是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因为是鲁迅所做,所以先选择学习,学习鲁迅塑造人物的方法,鲁迅是怎样把一个少年多智,勤劳勇敢,朴实憨厚的闰土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谋篇”。接下来选择其他人写鲁迅的文章,课内《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三味书屋》,课外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节选)、阿累的《一面》(节选)、周海婴《回忆我的父亲》《鲁迅与许广平》这是“求同”。让学生从别人对鲁迅的描写与评价中,形成对鲁迅为人父、为人子、为人夫、为人亲、为人师、为人友等全方位立体化的深刻了解,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学生日后在中学学习鲁迅的文章做好铺垫。因为只有了解,才能喜欢。当然,选择这些篇章是有目的的“比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重点在对人物的全方位描写,《一面》侧重细节放大(几次鲁迅的瘦和胡子),《回忆鲁迅先生》重在生活场景,《回忆我的父亲》突出动作刻画,《鲁迅与许广平》是平实叙述。不同的体裁,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语言风格,不同作者的文章,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量,同时也给学生巨大的思考空间“质疑”。教师课上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在和同学一起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得出结论,水到渠成。

5.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历久弥新的话题。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运用。群文阅读教学也可以进行写作方面的训练。当学生学完《有颜色的古诗》后,可出示《天净沙秋思》(把其中有颜色的词语去掉),用括号让孩子补充,尽管孩子的答案与作者不尽相同,但孩子们说出了自己对诗的理解,有了自己脑海中的画面。教学《神奇的拟人句》,可让学生自己写拟人句,如雨后彩虹,美丽明艳。教学《聊聊对比》,可让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情境,写出考试过程中两名同学不同的表现。教学《读人物语言,品人物形象》让学生根据人物的设定,写出生动鲜活的人物对话。教学《探秘说明方法》,让学生当堂用说明方法介绍自己的一种文具。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由情动而辞发,掌握了阅读方法,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

(四)评价策略

群文阅读的评价应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尤其在群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持续性评价给予反馈和激励,引导学生在集体建构过程中积极开展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对学生开展的群文阅读终结性评价要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分年段制定评价标准。评价应侧重考察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整合阅读能力和读写结合能力。

四、结语

群文阅读旨在学生素养的养成,群文阅读教学主张“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学会学习”。群文阅读不仅是一种阅读形式的变革,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革新。群文阅读的课堂是真正让学生自己发挥创造力,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思维的碰撞、交流、提炼、发展,充分与文本对话的课堂。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提高思维能力,在比较中发现异同,在理解和感悟中形成独特的思考和见解,形成主体性阅读的习惯,获得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在自我的不断超越和突破中生成对阅读的浓厚兴趣。最重要的是,学生能知一而反十,以一隅而以三隅反,而且闻一知十,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不仅有意思、有意义,还越学越灵活,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1] 李国惊. 怎样上好群文阅读课[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12-15.

[2] 倪文锦. 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J]. 课程教材教法, 2017(6): 46-50.

A Teaching Strategy of Multi-text Reading Based on Chinese Core Literacy

LIU Anpeng

(Chenguang Primary School, Lishan District, Anshan 114031, China)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in the period of Chinese reading accumulation, Chinese Multi-text read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let students read multiple articles, multi-text read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teachers’ implementation of reading teaching,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traditional reading teaching mode, expand students’ reading area, increase the amount of reading, 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fully realize the significance of group reading, constantly optimize the strategy of group reading,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Chinese comprehensive literac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multi-text reading; teaching strategy

G623.23

A

1009 - 2560(2022)05 - 0133 - 04

2022-01-08

刘安鹏(1968-),女,辽宁鞍山人,正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基础教育。

(责任编辑 张文鸯)

猜你喜欢

群文鲁迅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鲁迅,好可爱一爹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群文活动
鲁迅《自嘲》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