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您在“假装”体检吗 谈体检的正确进行式

2022-03-24杨瑞文

健康博览 2022年2期
关键词:蔡桓公假装筛查

杨瑞文

蔡桓公一生虽颇有政绩,但为世人所熟知却是因一个典故———《扁鹊见蔡桓公》。这个故事让这位战国时期的君王成为中国历史上讳疾忌医的代表人物。故事中,扁鹊三次拜见蔡桓公,均告知其已有疾病,蔡桓公均以“未觉不适”为由置之不理。待到扁鹊第四次拜见时,却不发一言迅速告退,旁人问其缘故,扁鹊坦言:“公之疾病已到骨髓,已不可治。”果不其然,蔡桓公不久后即病发身亡。蔡桓公对自身健康未必不重视,但蔡桓公对于健康和疾病的态度却代表了人类与疾病斗争历程中某个阶段的缩影:“未觉不适”就等于健康、无病。蔡桓公虽已故千年,但这种千年前古人的思维定势仍存在于当代。

现代疾病谱已超过2万种,但真正能治愈的疾病仅有极少数,绝大多数疾病的治疗策略仅为缓解急性期症状,主要依靠人体自愈。所以等人们意识到,疾病已发生、产生不适的时候,往往已经错过介入的最佳时机,可采取的对策已然有限。也就是说,不适症状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疾病的开始,而是意味着疾病已发展到一定阶段。只有未雨绸缪,在疾病发生前或者发病早期就及时介入,才能获得面对疾病时的主动权,这就是祖国传统医学中的“治未病”理念,即:治疗尚未发生的疾病。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曾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理想情况下,疾病发生前或者发病早期就应当介入干预或治疗,但往往在这个阶段,人体自身并无明显不适或异常,这种情况下,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健康干预。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关于个人健康素养的问题,即对于体检的基本态度。

体检主要可分为医疗体检和健康体检。医疗体检是以症状和主诉为中心、以疾病诊断和治疗为目的。比如,有人因自觉不适而就诊,医生根据患者的不适症状为其安排相关身体检查以明确病因、确定可能存在的疾病诊断。而健康体检,则是受检者定期进行的,以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影响健康的高风险因素及潜在的疾病隐患,以达到预防和早期治疗为根本目的的体检方式,

所以,医疗体检本质上已经是一种疾病发生后的诊疗环节,已不属于我们主张的基于“未病先防”理念范围内的个人健康管理内容。只有计划性地定期开展健康体检,筛查出相应的健康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个人健康管理。由国家卫生健康部门制定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就特别建议:公民每年至少应做1次健康体检。

确立定期健康体检意识是实现个人健康管理的重要基础,而同样重要的则是寻找适合自己的正确体检方案。简单来说,缺乏个人定制且没有针对性的体检,其效益往往十分有限,而片面甚至不科学的体检方案,更是只有自我安慰作用,仅仅只是“假装”在体检,并无实际的健康收益。故个人体检方案的确定必须要因人而异,全面考量以个体化定制。

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患者做完体检后显示一切正常,但却在不久后确诊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等疾病,这样的病例数不胜数,这都是因为目前的基础体检套餐中缺少胃肠道肿瘤筛查项目,缺乏针对性,才导致疾病未能及时查出而贻误治疗。对于相当一部分人而言,体检的定义就是每年单位赠送的福利,基本不会额外针对自身的健康状况做针对性的体检。而单位体检、入职体检的项目普遍较为基础,对于许多疾病的早期诊断作用不大,更缺乏基于个体健康状态的考量。这种体检表面是福利,实际上对于很多人而言就是“假装”在体检,并无多少健康收益,反而可能贻误潜在的疾病。

应基于个体年龄、性别、家族史、遗传史、既往病史、职业性质、自身体质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体检方案,具体方案定制应咨询正规体检机构主检医师或健康管理师。

以年龄为例,30岁以下人群整体健康状态较佳,但部分生殖系统、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反而较为高发,尤其是有相应家族史的人群更需提高警惕;同时年轻人往往作息不规律、饮食习惯欠佳,各种肝炎、消化道感染的发病率较高,也应进行相关检查。30~50岁青中年人群的生理机能逐渐下降、工作压力大、活动量减少,应着重关注心血管健康及代谢性疾病发病风险,多关注血脂、血压、血糖、尿酸等指标。人到中年,男性前列腺会出现不同程度退化,甚至产生恶性病变,尤其要注意。50~60岁中老年人需要高度关注内脏占位、黏膜变性类病变,防止这些病变发展为恶性肿瘤;须重视眼部检查,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得以及时发现;该年龄段女性还需关注内分泌紊乱、骨质疏松等情况。

2020年,中国新增457萬癌症患者,全球第一。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确诊癌症,相当于每分钟确诊7.5人。癌症的诱发因素较多,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避开癌症的风险。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进程,癌症早期筛查将成为中老年体检工作的最核心内容。在此,以2020年国内发病率居前六的癌症为例,介绍相应的体检筛查手段。

●肺癌:肺癌是中国最高发、病死率最高的癌症。肺癌早期通常无症状,只能通过体检尽早发现。胸部低剂量螺旋CT是早期发现肺癌的重要手段+黄金标准。

●乳腺癌: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较推荐的筛查手段是乳腺钼靶,对以钙化为首要表现的乳腺恶性肿瘤,效果优于超声。

●胃癌:胃镜是常用的筛查胃癌手段。普通胃镜费用较低廉、但会产生不适感;无痛胃镜为全程麻醉无明显不适,如发现胃内病灶还可一并实施镜下手术;胶囊胃镜创伤最小,费用昂贵,可探查小肠等常规胃肠镜无法探及的部位。

●结直肠癌:结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金标准”,建议50岁以上人群应至少做一次结肠镜检查,高危人群(如家族病史、可疑症状及体征等)则应将筛查的年龄提前至40岁。

●食道癌:全球有一半的食道癌病例发生在中国。食道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吞咽困难等症状出现提示疾病已处于中晚期,胃镜仍然是食道癌的首选筛查手段。

●肝癌:早期肝癌往往难以在影像学检查中被探及,甲胎蛋白(AFP)是目前特异性较高的肝细胞性肝癌筛查指标,但对非肝细胞性肝癌的诊断价值一般。甲胎蛋白(AFP)结合肝脏超声是目前较好的肝癌筛查手段。

昂贵项目泛指的是那些设备昂贵、检查费不菲、应用技术较为先进的体检项目,如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基因检测等,单项检查费动辄近万元。这类体检项目的适用人群往往较为局限,如PET-CT检查对于恶性肿瘤的分期、转移复发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但并不适用于常规体检的恶性肿瘤筛查,其居高不下的假阳性率除了造成资源浪费外,往往还会让受检者虚惊一场。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的统计,PET-CT在健康人群中筛查出恶性肿瘤的比例仅为1.3%,有效性很低。费用同样高昂的基因检测(疾病专项基因检测型)亦有争议。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由于家族有乳腺癌病史、同时检测到自己携带相关的致病基因,所以毅然切除了双乳乳腺。但也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致癌基因阳性并不代表就会患上癌症,没有致癌基因也无法完全排除发病风险。

体检机构的主检医师会根据体检结果,通过归纳分析给出各项医学结论或疾病诊断,故受检者一般只需要观看医师建议或体检结论部分即可,无须自行逐项分析指标。但作为受检者,对各项体检指标和常见疾病诊断标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亦有助于加深对自身健康状态的了解和个人整体健康素养的提升。

●怎么看有无高血压

非同日、平静状态下测量三次血压值,均有收缩压高于140mmHg(毫米汞柱)或舒张压高于90mmHg,即可确诊为高血压。

●怎么看有无糖尿病

空腹血糖>7.0mmol/L(毫摩尔每升)并且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即可确诊为糖尿病(有多饮、多尿、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等症状者符合上述1项标准即可确诊);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提示近8~12周血糖水平控制不佳,亦可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尿糖阳性、血胰岛素及C肽高峰延迟均提示糖尿病可能。

●怎么看有无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的确诊需行冠脉CTA或者造影检查,冠脉堵塞超过50%即可诊断为冠心病。但常规体检一般不进行上述检查,可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颈动脉B超、血脂等常规体检项目结果及家族史、个人史等信息评估冠心病风险,如风险较高可进一步进行冠脉CTA或者造影检查。

●怎么看有无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检查中出现TT3、TT4、FT3、FT4、TSH等指标异常,B超提示甲状腺弥漫性或结节性肿大等异常,提示甲状腺疾病可能。

●怎么看有无乙肝

乙肝三系检查中HBsAg(+)表示乙肝病毒感染,单纯抗—HBs(+)表示乙肝已康复或已接种乙肝疫苗,HBeAg(+)表示乙肝病毒感染且需要治疗,抗—HBcIgM(+)多见于急性乙肝或者慢性乙肝急性发作。

●怎么看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

碳-13或者碳-14呼气试验(+)即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镜活检可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

●怎么看有无肾脏疾

病血肌酐/尿素氮增高、尿蛋白阳性、尿红细胞增高、血尿酸增高、B超示肾脏形态异常、肢体水肿等情况均提示肾脏疾病可能,须进一步检查诊断。

●怎么看有无血液系统疾病

血常规检查中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指标显著异常,生化功能检查中球/白蛋白、胆红素指标显著异常,影像学检查中脾肿大等情况,均提示血液系统疾病可能、因血液系统疾病影响因素较多,确诊一般须进一步详细检查。

●怎么看有无免疫系统疾病

免疫系统疾病影响因素较多,一般无法直接通过常规体检完成确诊。体检中如出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核抗体ANA、抗SSA、抗SSB抗体、IgG等指标显著异常,提示免疫系统疾病可能,建议进一步专科检查。

●怎么看肿瘤指标(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主要的作用是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但许多非肿瘤疾病,甚至非疾病状态都可导致肿瘤標志物升高,如甲胎蛋白(AFP)指标是肝癌等恶性肿瘤疾病的重要筛查指标,但在妊娠、肝炎等情况下也可出现增高。故而一般不会单纯以肿瘤标志物增高来确诊肿瘤疾病,如体检中出现肿瘤指标异常无须太过担心,应及时咨询主检医师,进行定期随访复查或进一步专科就诊。

●内脏器官各类结节、肿块或占位性病变

体检常检出内脏器官各类结节、肿块或占位性病变,如甲状腺结节、肺结节、肝内结节/肿块、胃肠道息肉、直肠肿块等。检查医师会根据病灶的大小、形态、位置与周围组织关系等信息整体评估病灶的恶性风险,风险较高的病灶应进一步进行专科诊查,风险较低的病灶应定期复查。对于这类病变,受检者一方面无须过度紧张,另一方面也须充分重视、严格遵照主检医师的诊疗建议进行进一步治疗或定期复查。

●内脏器官囊肿性病变、血管瘤等

体检常检出内脏器官的各类囊肿性病变及血管瘤等,如肝囊肿、肾囊肿、乳腺囊肿、脾囊肿、胰腺囊肿、甲状腺囊肿、盆腔囊肿等,该类病变大多数为良性,少部分为恶性。无明确恶性征象提示的中小囊肿无须治疗,定期复查即可;体积较大的囊肿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影响生理功能,此时需要手术切除。肺大泡一般无需处理,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单杠等上肢运动以防肺大泡破裂出现气胸,若出现胸闷、呼吸急促立即前往急诊就诊。

●血压增高

如已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或合并糖尿病、肾病等其他相关疾病,建议心血管内科进一步就诊。血压增高但尚未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同时未出现常见高血压症状(头痛、眩晕、失眠、耳鸣、麻木等),可以以非药物治療、生活方式改善为主,注意日常监测血压,控制体重,控制钠盐摄入量,限制烟酒,适量运动,保证睡眠质量。若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可能出现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肾衰竭、视网膜病变等重大并发症,故而须充分重视血压问题。

●血糖增高

如已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或合并高血压、肾病等其他相关疾病,建议内分泌科进一步就诊。血糖增高但尚未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可以以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善为主,注意日常监测血糖,控制体重,控制整体热量摄入,限制高升糖指数(GI)食物,限制烟酒,适量运动。若血糖控制不佳,可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透压综合征、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心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血脂增高/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糖尿病等一系列重大疾病的高危因素。血脂显著增高或合并其他相关疾病一般须服用降脂药治疗,单纯血脂轻度增高可先进行非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改善,包括控制理想体重、规律运动、限制烟酒、控制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摄入等。

●脂肪肝

脂肪肝和高脂血症、肥胖息息相关,可进展为脂肪型肝炎甚至肝硬化等严重后果。重度脂肪肝肝功能异常者应进一步肝病科治疗,轻中度脂肪肝、肝功能基本正常者可先进行非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改善,基本原则同高脂血症,膳食中需遵循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原则。

●胆囊炎及胆囊结石

体检检出胆囊炎及胆囊结石均建议至肝胆外科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一般如影像学检查出现胆囊壁增厚、钙化或瓷性胆囊、胆囊萎缩、胆囊息肉进行性增大、结石直径>3cm表现,或发现胆囊结石>10年,有糖尿病、心肺疾病老人,或出现右上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均建议进一步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增加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息肉、胃淋巴瘤、胃癌等疾病风险,但是否选择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还需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决定,可至消化科咨询。根除成功后日常需避免群集性感染、维护口腔健康、避免生食、餐具器皿定期消毒等。

●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尿酸结石甚至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等,高尿酸血症患者应至肾病科咨询是否需要药物治疗,日常饮食需控制嘌呤摄入(控制动物内脏、肉汤、肥肉、部分水产品等高嘌呤食物摄入)、多饮水、控制体重等。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如产生明显不适症状如尿频、夜尿增多、尿急、尿失禁甚至排尿困难、尿路感染等症状需到泌尿科进一步治疗,无明显不适症状者一般无须药物治疗。日常应控制体重,少食甜、酸、辛辣食品,晚上适量喝水,限制烟酒,避免久坐、长时间骑车、憋尿等不良习惯,可选择会阴部按摩、坐浴、提肛等保健手段。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多数为良性肿瘤,肌瘤较小且无症状时一般无须处理,若肌瘤较大或引起明显症状如月经异常、腹痛等,应去妇科就诊。

编辑/赵玉遂

猜你喜欢

蔡桓公假装筛查
高危型HPV筛查与TCT联合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路过你的窗前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两癌筛查中的健康宣教及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朋友圈,有2 亿人假装在学习
词句中的人物性格
讳疾忌医
你所不知的宫颈癌筛查小秘密
假装辞职
讳疾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