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曲周:强化科技赋能全力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2022-03-23申伟孙振红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国农业大学联合社全县

文/申伟 孙振红

曲周县位于河北省南部、黑龙港流域,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全县农民合作社注册数量580余家,有国家级示范合作社5家、省级示范合作社16家、市级示范合作社16家。在试点推进中,曲周县强化科技赋能,创新发展模式,加强规范化建设,全力推进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加强组织建设,营造高质量发展良好环境

一是建立组织领导体系。成立县主管领导为组长,农业服务协会、农业农村、市场监管、行政审批、自然资源、财政、水利、发改、供销社等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整体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调度会,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堵点。二是构建政策扶持体系。出台了《曲周县绿色发展先行区先行先试建设方案》《支持新型经济组织建设、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农民合作社在整合土地规模化经营、品牌建设、农业设施用地、金融信贷、科技创新、人才培训等方面予以支持。三是建立科技支撑体系。依托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优势,积极为合作社联系高等院所,强化科技支撑,助力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20余家高等科研院所建立服务对接,为60余家合作社聘请常年科技顾问团队,每年有200人次专家教授深入全县合作社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聘请20名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为合作社辅导员,为合作社辅导员队伍注入了鲜活力量。

实施科技兴社,提高合作社市场竞争能力

一是兴办科技小院。依托中国农业大学科技资源,建设20余个科技小院进驻农民合作社,50余名博士硕士长期驻扎合作社,科技小院成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广农业新技术的助推器。二是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如中国农业大学节水减肥技术在今科富小麦合作社实验成功并在全县推广,为农民增收2000余万元;银絮棉花合作社推广的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获得农业农村部充分肯定;河北省杂粮研究所在东粮合作社建立了杂粮研究院。三是开展标准化生产。引导合作社围绕蔬菜、粮食等主导优势产业,突出区域特点,积极开展地方标准和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的制(修)订工作,实现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众鑫育苗合作社探索的蔬菜育苗套种嫁接技术提升了全县蔬菜育苗品质,年育苗量达8亿株。

发展特色产业,提高曲周农产品知名度

一是在保障粮食安全上下工夫。培育发展粮食合作社,先后培育了今科富、金沃福等20家粮食种植合作社,整合各方资源培育惠满丰、华沃两家粮食种植合作社联合社。在合作社引领带动下,确保全县42万亩小麦、38万亩玉米产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同时,引导粮食合作社改造提升灌溉管网等基础设施,增加粮食生产科技投入。目前,曲周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耕种管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以上,标准化种植面积达30%以上。二是在培育特色产业上出实招。立足资源优势,瞄准市场需求,持续加大特色产业培育力度,形成了以今科富、金沃福、川辉合作社为龙头的高品质粮食种植产业,以众鑫、金满园、众业合作社为龙头的蔬菜育苗产业,以利祥食用菌、二刚食用菌合作社为龙头的食用菌产业,以银絮棉花合作社为龙头的棉花种植产业。三是在建设绿色品牌上求突破。以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契机,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绿色发展模式,扶持农民合作社加快绿色食品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打造“曲面”“曲周甜玉米”“曲周小米”“曲周种苗”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目前,全县合作社认证绿色产品三个,示范社自有商标比例达80%。

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合作社发展内生动力

一是建立育苗产业园引领发展。为做大做强育苗产业,建设全国驰名的蔬菜育苗生产示范基地,曲周县按照“政府搭建平台+企业运行”的发展模式,投资1.39亿元,建成曲周育苗产业园核心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搞好配套服务,支持本地育苗企业发展。目前培育了众鑫、金满园、众业等蔬菜育苗合作社及育苗企业30余家,年育苗量8亿株、产值3亿元,曲周县被评为河北省唯一的蔬菜育苗特色优势产区。

二是组建联合社抱团发展。立足特色和规模,整合优势资源,协调合作社抱团发展,引导成立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统一生产质量标准、统一销售价格、统一品牌、统一采购物资,促进了全县农业产业化快速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县已成立联合社5家,既有同业联合、上下游产业链联合,也有一二三产业融合。曲周县致远蔬菜育苗合作社联合社通过行业定价机制避免了恶性竞争,通过统一采购生产资料降低成本20%,促进了整个育苗行业的发展,联合社发展经验入选2021年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惠满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联合发展,实现了农资供应、农业生产服务、粮食仓储等全链条经营,目前经营土地5000余亩,拥有各类农机具100余台、粮食仓储收购库两处、农资供应公司一家。

三是密切利益联结共同发展。积极推进合作社成员土地、资金、农机等入股,密切合作社与成员利益联结。川辉玉米合作社通过土地入股,实行“保底收益+二次分红”,对全村140户1045亩土地进行统一种植;开展土地托管,推出10大类12项“菜单式”服务,走出一条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新路子。

加强规范建设,提升合作社管理水平

一是加强培训。始终把规范建设作为合作社夯基础、提档次的关键,先后组织全县30家合作社到外地学习交流500人次,印发了800套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合作社成功案例等学习资料,每年举办各类科技培训10余场,培训农民500余人。

二是转变服务方式。县农业服务协会与中国邮政联合成立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提供规范化建设、生产生活资料统一购销、金融保险定点帮扶“三合一”服务;选择槐桥乡为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乡(镇)推进试点,探索加强基层指导服务力量。

三是严格督导。坚持问题导向,定期组织聘请专业人员、专家到农民合作社一线督导检查,及时发现不足,现场指导改进,确保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

猜你喜欢

中国农业大学联合社全县
浅析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①
博落回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绩效评价*
——基于组合赋权TOPSIS法
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安得“广厦”千万间——记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李保明教授及其团队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