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2年中国外贸平稳开局

2022-03-23王晓霞

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研报外贸出口

王晓霞

开年头两个月,中国外贸保持稳定增长,但海外需求减弱等因素对出口的影响已见端倪。

据海关总署3月7日发布的数据,今年1月~2月中国货物贸易出口总值(以美元计价,下同)同比增长16.3%,进口同比增长15.5%,贸易顺差为1159.5亿美元,增加19.5%。

此前,Bloomberg一致预期出口、进口同比增速分别为14%、17%,表明前两个月中国出口高于市场预期,进口低于市场预期。

相比去年12月中國出口20.9%的增速,今年前两个月出口增速有较大下滑。据中金公司近期发布的一份研报估计,2022年1月~2月相对于2021年12月的出口同比增速4.6个百分点的回落幅度中,价格和数量各贡献了50%左右。

不过,总体上看,今年中国外贸仍保持了一定韧性。在当前全球新冠疫情仍在蔓延、原材料价格处于高位、运力失衡等背景下,外贸仍能保持两位数增长较为不易。特别是,前两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快速增长、比重提升,占中国外贸总值的48.2%,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1个百分点,显示出去年12月份以来中国的“稳经济”相关措施较为得力。

分产品看,前两个月机电产品仍是拉动出口的主要力量但带动能力减弱,其中:汽车相关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同比大增103.6%;家电、音视频设备等商品出口金额同比下降。此外,防疫物资对中国出口的拉动也有所减弱,由2021年12月的0.8%降至0.6%。

2月28日,辽宁大连市的一处码头。图/中新

分地区看,前两个月中国对欧盟、东盟的出口均有两位数以上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24.2%、13.3%。据平安证券的一份研报分析,1月~2月欧盟对中国总出口的拉动明显回升,但其他国家或地区对中国出口的拉动均有所减弱。

欧盟对中国总出口的拉动由2021年12月的2.4%大幅反弹至2022年1月~2月的3.8%,达到疫情以来最高值,主要原因是欧元区本轮疫情高峰已过,对经济复苏的影响减弱,今年以来欧元区制造业PMI也小幅回升。美国对中国出口拉动的减弱颇为明显,由2021年12月的4%降至1月~2月的2.4%,或主要因美国补库存需求减弱所致。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分析,虽然前两个月外贸同比增速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但从主要产品和贸易伙伴的出口变化看,中国出口已开始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一是全球疫情缓和后,东南亚国家生产能力持续恢复,正在挤占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份额,海外对中国防疫物资的需求亦有所减弱;二是美国补库存高峰已过,对中国出口的拉动也趋于减弱。

多家市场机构预计,短期内中国出口增长依然可能有较强表现。中金公司的前述研报分析,一段时间后,随着基数进一步抬升,出口增速或逐渐回落,但是回落速度既取决于俄乌冲突导致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全球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多大,也取决于疫情影响下,海外商品消费占比、中国出口份额占比的回落幅度有多大。目前俄乌冲突对于全球经济尤其是欧洲经济的影响,不确定性仍然较高。

2021年中国外贸成绩单较为亮眼,远超预期的出口增长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因素。但受全球疫情不确定性仍较大,世界经济复苏困难,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经济学家普遍预计今年的外贸增速将明显下滑。

为此,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22年进出口要保稳提质,要多措并举稳定外贸,具体措施包括: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覆盖面,加强出口信贷支持,优化外汇服务,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帮助外贸企业稳订单稳生产;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发挥跨境电商作用,支持建设一批海外仓;积极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口。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助力外贸降成本、提效率。

猜你喜欢

研报外贸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山东外贸,跑出发展“加速度”
我国外贸进出口连续14个月同比正增长
5月出口超预期中国外贸为何如此抗压
70年外贸大事记
券商最新研报荐股一览
券商最新研报荐股一览
券商最新研报荐股一览
券商最新研报荐股一览
2018年前8个月越南天然橡胶出口增长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