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2-03-22张伟杰方庆珊秦艳东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尿毒症传导神经

张伟杰 方庆珊 秦艳东

尿毒症通常是因肾脏功能衰竭而引发的多种肾脏共有临床综合征,说明慢性肾功能衰竭已经向终末期发展。这一疾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可能会诱发周围神经病变,以运动神经病变、肢体远端感觉病变为主要表现,由于神经纤维受损,进而出现趾端麻木、感觉异常、疼痛等临床现象,还可能会出现肌肉萎缩及肌肉无力现象,这将会使患者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将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属于常见并发症之一,当前临床研究尚未完全明确该并发症发生原因,通常认为这一疾病的出现与大分子毒素大量聚集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因素相关。对于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来说,常规血液透析可以将毒素清除,但对周围神经病变无明显改善效果[2]。左卡尼汀对神经细胞代谢有改善作用,可以提高临床效果。本文择取2018年11月-2020年11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对其采用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8年11月-2020年11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3];(2)均存在趾端疼痛、麻木、不宁腿综合征、感觉障碍等症状。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2)因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导致全身精神系统病变;(3)肝、肾功能不全。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1∶9;年龄最大78岁,最小40岁,平均(56.78±6.89)岁。研究组,男女比例为12∶8;年龄最大76岁,最小42岁,平均(56.59±6.46)岁。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晓且同意参与。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血液透析治疗。通过血液透析过滤装置[注册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14第3454085号;制作批号:17DJ1044;规格型号:NCU-18;注册产品标准:Y28/JAP4835-214《血液透析滤过装置》;消毒方法:药液消毒]进行治疗,血流量控制在200 ml/min,透析液流量控制在500 ml/min,4 h/次,3 次 /周。

研究组实施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左卡尼汀(常州兰陵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43;规格剂型:5 ml∶1 g)静脉注射,20 ml/次,3 次 /周。血液透析与对照组相同。

两组均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临床疗效:神经病变症状基本消失,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或增加>44 m/s为显效;神经病变症状有所缓解,神经传导速度增加≤44 m/s为有效;神经病变症状无变化,神经传导速度无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4]。(2)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趾端疼痛、麻木、不宁腿综合征、感觉障碍。(3)神经传导速度:包括胫神经、腓总神经及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在室内温度20 ℃~28 ℃条件下,由专业人员通过丹麦DISA2000型肌电图仪实施神经电生理检查,并通过表面电极刺激量刺激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例(%)]

2.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趾端疼痛、麻木、不宁腿综合征、感觉障碍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例(%)]

2.3 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对比

研究组胫神经、腓总神经及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均比对照组快(P<0.05),见表3。

表3 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对比[m/s,(±s)]

表3 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对比[m/s,(±s)]

组别 胫神经 腓总神经 正中神经对照组(n=20) 38.0±3.6 36.0±4.5 42.0±4.1研究组(n=20) 44.0±3.7 43.0±3.9 49.0±4.3 t值 5.198 5.257 5.269 P值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是尿毒症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当前研究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随着慢性肾衰竭病程进一步发展,这也使得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随之增加,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以粗纤维受累导致的感觉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且伴随深反射减退,一些患者并无明显临床症状表现,经肌电图检查可发现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有变化[5]。而且随着病程延长,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也将加重。如果尿毒症患者发生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则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肌肉无力、肌肉萎缩、腱反射减退及感觉丧失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降低生存质量。尿毒症可能会影响一支神经,也可能影响两支及以上神经。据相关研究指出,大部分尿毒症患者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变,而这一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神经代谢紊乱有关[6]。也有研究显示,尿毒症患者因血液内通常会潴留一些小分子毒物或大分子毒物,或受到甲状旁腺激素刺激,对Na+-K+-ATP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使得细胞静息电位降低,使得膜除极极为缓慢,对尿毒症神经冲动传导有延缓作用[7]。另外也有学者指出,如果尿毒症患者病情发展至慢性肾衰竭后期,其酶活性受到抑制,药物毒素累积,血糖异常,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缺乏多种营养物质,这些因素均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病变[8]。

当前,在尿毒症患者治疗中,内科常规治疗和血液净化治疗是常用方式,其中常规内科治疗涉及血液微循环改善治疗、排毒治疗、神经营养治疗等,尽管可以使周围神经病变得到改善,但整体效果一般[9]。基于此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可以将体内中小分子物质清除,如肌酐、尿素氮等,避免体内潴留毒素,利用血液滤过和灌流的方式可以有效清除中大分子毒素,如糖基化终末产物、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等,使神经受损减轻,将水电解质紊乱纠正,对神经继续损伤产生抑制作用[10]。但血液透析需要较长时间,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机体大中分子毒素物质不断累积,机体内大分子毒素浓度将会逐渐升高,而且不能经血液透析的方式予以清除处理,进而机体缺乏多种维生素,加重机体神经系统负担,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11]。为使临床效果得到提升,在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上实施左卡尼汀治疗,该药物作为维生素营养素,同时也属于食物中成分,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是人体所需类维生素营养物质,另外还是脂肪酸代谢的重要辅助因子,对线粒体有促进作用,对于腺嘌呤核苷酸转换酶的抑制可以减轻,促进氧化磷酸化,使神经细胞能量代谢得到改善,对神经传导功能有改善作用,可以使脂肪代谢速度加快,同时促进氧化分解,为细胞提供能量[12-13]。同时该药物对心肌组织功能障碍也有改善作用,可以使脂肪代谢紊乱得到改善,神经细胞能量代谢加快,骨骼肌功能障碍得到改善,促进神经损伤的恢复[14-15]。左卡尼汀的作用机制在于促进长链脂肪酸代谢,进而对过氧化氢酶和酮体产生促进作用,使线粒体代谢能力提高,使脂肪氧化分解速度提高,另外其对过量自由基产生也有抑制作用,可以使神经系统得到保护[16]。据本次研究显示,实施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而单纯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说明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起到协同作用。同时研究组治疗后趾端疼痛、麻木、不宁腿综合征、感觉障碍患者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相比于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可促进症状改善。另外研究组胫神经、腓总神经及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比对照组快(P<0.05),可见左卡尼汀的应用对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有帮助。服用左卡尼汀之后可以增加神经纤维数量,也可以增加再生纤维数目,改善振动觉,使疼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同时据相关研究显示,左卡尼汀的应用可以使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得到改善,还可以减轻疼痛[17]。由此可见,左卡尼汀在神经病变治疗的重要意义。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可以将血液内小分子物质清除,尽管体内潴留的小分子物质也会对周围神经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但其危害明显低于大分子与中分子物质,所以单纯血液透析的应用效果一般。左卡尼汀对神经细胞代谢有改善作用,可以营养神经,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以实现优势互补的作用,提高临床效果。通过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不仅可以增加对小分子物质的清除作用,还可以促进神经细胞能量代谢,增加氧化能量,对脂肪代谢紊乱有改善作用,同时也可以有效改善心肌功能障碍等问题,使神经毒物质的潴留减少,进而对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有积极改善作用[18]。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以实现疗效互补,提高临床效果,对患者病情控制与恢复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不仅可以促进临床症状改善,还可以使神经传导速度提高,对患者自主活动能力恢复有促进作用,临床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尿毒症传导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思考心电图之178》答案
尿毒症可以预防吗
没有胃病,为何会有消化道出血
骨传导自行车头盔
“神经”病友
听闻某大佬尿毒症洗肾有感
微藻对低温响应的Ca2+信号传导途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