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背景下黔东南州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2022-03-22王一文郑建芝

当代旅游 2022年6期
关键词:黔东南黔东南州侗族

王一文 郑建芝

凯里学院体育学院,贵州凯里 556011

引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工具的改善等都影响我国居民的旅游方式。以前“景点旅游”的方式,满足不了现代人对旅游的需求,全新的旅游模式即全域旅游模式成了当代旅游的主流模式。黔东南州在全域旅游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全州在“十三五”期间,利用黔东南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的民俗节庆活动等民族文化资源,优良的自然生态,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体验游和乡村游,打造特色民族文化产品,延伸旅游业态。本文是在黔东南体育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探索全域旅游视域下黔东南体育和旅游融合发展策略问题。

一 黔东南州概况

黔东南是以苗族侗族为主要的少数民族的自治州,黔东南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比例为81.5%,苗族和侗族占有重要的比例,其中43.3%为苗族,有30.4%是侗族。黔东南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民族文化绚丽多彩,历史源远流长,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景观。现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世界自然遗产地云台山;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黄平县旧州镇、雷山县西江镇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53项72个保护点,国家级传统村落409个,数量均排名全国市州级第一位;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雷山西江中国特色小镇1处。

二 黔东南体育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

(一)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

国务院办公厅在2018年印发了《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多次提到旅游与体育相结合,如推动旅游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融合发展。贵州省人民政府2018年专门对黔东南下发了《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也相继印发了《黔东南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6-2025)》《黔东南州“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黔东南州民族节庆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这一系列的文件的发布说明在国家,贵州省以及黔东南州层面对全域旅游的发展大力支持,为黔东南州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二)民族节日资源优势

黔东南境内以苗族、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节日众多,基本上“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并有着“百节之州”的美誉。近几年黔东南着力打造民族节庆游,目前比较具有影响力的节日有舟溪甘囊香芦笙节、雷山县面年节、镇原县端午龙舟节、台江县的姊妹节、黎平一带的侗族的侗年等等,在节庆期间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为黔东南的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18年黔东南州政府组织专家以时间为轴线对黔东南的民族节日进行了梳理。全年12个月(农历),全州规模在1万人以上的节庆有114个283个活动点(见表1)。

表1 黔东南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节选

(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优势

黔东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极为丰富,达80多种,经常开展的超过50种,黔东南众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很强的地域性,项目趣味性强,容易参与,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很多项目被开发为体育旅游项目供游客观赏、参与。

根据王振先生把黔东南州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项群分武术类、竞技类、舞蹈类、绝技类四个项群。武术类开展比较广泛的有苗族的苗刀、苗棍、苗拳、侗拳等;竞技类开展较为广泛的有舞龙嘘花、玩水龙、龙舟竞渡、独木龙舟、板凳龙、侗族摔跤、抢花炮、独竹漂等;舞蹈类开展最为广泛,苗族芦笙舞、侗族芦笙舞、锦鸡舞、水鼓舞、铜鼓舞、木鼓舞、侗族多耶舞等;绝技类开展得不是特别广泛在非遗展演、节庆节日以及少数民族运动会作为表演节目呈现,像爬刀梯、下火海、岩鹰高跷、爬花竿等。

(四) 便利的交通网络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黔东南的交通体系也日益健全,目前形成了以黄平机场、黎平机场为主的空中交通;沪昆高铁、贵广高铁、湘黔铁路为主的轨道交通;沪昆、厦蓉、黎洛、三黎、凯雷、天黄、余安等高速公路;320国道、321国道干线公路,形成了以凯里为中心的航空、高速、公路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缩短了周边省份及周边城市距黔东南的时空距离,为黔东南的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黔东南也即将跨入交通引领经济的时代,为黔东南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三 黔东南节庆体育旅游开发策略

(一)打造精品体育旅游区

首先,打造雷山县苗族民族体育体验区依托西江苗寨景区的影响力,结合实际情况继续举办环雷公山超100公里国际马立松,适宜开展苗寨自驾游、雷公坪徒步、苗寨骑行、民族舞蹈表演、雷公山户外活动基地等;其次,打造舞阳河·云台山体育旅游区,利用这一带优越的自然条件,淳朴的民族风情,5A景区名城镇远的带动效应可以开展施秉县独木龙舟、杉木河漂流、野洞河漂流、高过河漂流、镇远龙舟竞速、水上皮划艇、独竹漂等水上项目及登山徒步项目,另外以黄平旧州低空飞行康养体育特色小镇,开展飞行表演及体验,浪洞温泉景区开展温泉养生;最后,打造侗文化体育旅游体验区,侗文化体育旅游体验区主要是黔东南天柱、锦屏、黎平、榕江、从江一带,这一区域主要是侗族居住区,依据这一带的特点开展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展演、花脸龙表演、举办侗族摔跤节、举办萨马节、举办花炮比赛等活动。

(二)塑造品牌形象

深度践行全州体育旅游发展战略,提炼、打造主题突出、认可度高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品牌,持续在中央综合频道、旅游卫视等热门电视频道投放黔东南体育旅游品牌形象广告;在电视、报刊、户外广告屏等渠道通过专题节目、专栏、宣传片投放等方式开展全年体育旅游宣传;根据自驾游增长的新特点,着力加大车载广播广告投放频率与覆盖面;加快整合、培育、推广精品线路,开展精品线路评选,推出游客喜爱、市场认可的系列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三)推出节庆活动及体育赛事

创新体育旅游活动,形成多形态休闲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游客需求,利用黔东南的具有丰富节日资源的优势,组织好节日活动,能够充分展示苗侗文化,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黔东南旅游主管部门精心组织实施“月月有活动,一年都精彩”的活动计划,共同实现全年活动引爆。加强“民族原生态、锦绣黔东南”文化魅力展示,引导黔东南凯里市、各县在全年重要节日推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旅游主题活动,例如凯里芦笙节、雷山苗年节、台江姊妹节等。继续举办中国·环雷公山超100百公里国际马拉松赛事、黔东南州运动会、镇远龙舟赛等民族节庆活动。

(四)强化体育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根据黔目前东南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现状,结合黔东南州体育旅游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旅游主管部门要定黔东南州体育旅游人才培养规划,以培养体育旅游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体育旅游人才引进机制,加大优秀体育旅游人才的引进力度,支持引进高端复合型体育旅游人才。加强凯里学院旅游学院和体育学院合作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并于旅游企业、旅游景区合作建立健全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实践培训基地。

四 结语

黔东南州拥有优良的自然资源禀赋,众多的少数民族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丰富的苗侗民族节日、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等优势。黔东南州要充分利用黔东南体育旅游发展的各种优势,充分发挥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州级统筹,优化旅游功能布局,培育体育旅游精品干线,打造精品景区景点,丰富完善体育旅游业态,提升体育旅游服务质量,唱响“民族原生态、锦绣黔东南”旅游品牌,全力打造“中国聚宝盆·大美黔东南”形象。旅游主管部门要强化优势,最大幅度地降低新冠疫情对黔东南旅游业的影响,走发展“特色”体育旅游之路的战略选择,打造黔东南体育旅游度假区。

猜你喜欢

黔东南黔东南州侗族
民居摄影
捕鱼节上捉鱼忙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侗族大歌在音乐课堂中的意义
遇见黔东南
补妆
侗族生境模塑下的侗族大歌
诗书画苑
侗族大歌文化内涵研究
黔东南州减免税额首破10亿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