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威虎山下的林城柴河

2022-03-22孙喜伦

当代旅游 2022年6期
关键词:威虎山牡丹江小城

文 图/孙喜伦

在中国北方,有两个地方叫柴河,一个在内蒙古,一个在黑龙江。前者因一条同名的河流而得名,后者则是从满语“岔牙赫”(意思是“桦皮船”)转音而得名。这里说的柴河是后者,是位于长白山腹地以“林海雪原”“威虎山”为标志的柴河。

当我乘坐的汽车驶入柴河林城时,一种别样的美豁亮了我的眼睛,一种新奇温馨的感觉涌上心头。只见在峰岭相连的两大山脉之间,一条大江由南向北款款地流过,她就是牡丹江,江边一条铁路线上偶尔有列车呼啸着通过,在大山与大江的傍依下,一座崭新的秀美小城尽现眼前。一排排红彤彤的楼顶,白色或淡黄色的楼体,在山环水抱中透着温馨,显得特别恬静。宽阔平坦的街道绿荫浓密,松杉杨柳傲然挺立,树荫下鲜花如锦,芳草如茵,还有那一座座公园,一个个广场,把小城装点得明媚娇娜、秀丽迷人。

登上柴河的东山顶,鸟瞰小城全貌,宛如天上的街市,大有“绝胜烟柳满皇都”的景象。那晶亮如银的牡丹江,那错落有致的楼群,那棋盘式整齐的街道,那一个个偌大的广场,一切都如此鲜丽,一切都如此生动,一切都如此陶然。

广场是一个城市的会客厅而仅有五六万人口的柴河小城,竟有中心、希望、和谐、怡心、东山五大广场,柴河真够气派!如果说这是一座山城,那么同时也是一座水城;如果说这是一座花城,那么同时也是一座生态城。柴河小城,在山脚下,在水一方,这里的人们亲山而憩,临水而居,在这样天造地设般的自然契合中,生命怎能不焕发生机!

傍晚,我背起相机走进夜色,融入小城中。城中间的友谊路是一条长长的步行街,长街像洗刷过一样看不到一丝灰尘、一块纸屑。路边的楼影灯树影灯,商铺变幻莫测的霓虹灯,高大建筑上的远程射灯,充满神奇的卡通动漫景观灯等覆盖了整个夜空,把小城辉映得五彩缤纷、神秘诱人。流连于小城童话般的曼妙间,从街边玩耍孩童的快乐,从街上三三两两悠闲散步的青年男女背影中,从居民楼里贴着大红福字、摆着花盆的窗棂里,我推想着这里的人们有着怎样的新生活?我来到城内的中心广场,这里简直就是欢乐的海洋,人们分成不同的组合,有的在跳交谊舞,有的在打太极拳,有的在做健美操,几个孩子在滑旱冰,幸福写在他们的脸上,笑容浮现在眉眼间,潇洒体现在舞姿中。这些原本大城市人才见的情景,如今山沟沟里的小城人也一样尽情享受。

江作青罗带,山为碧玉簪,山水给予柴河小城以灵性,绿色赋予柴河小城以生机和韵致。柴河小城,青山簇拥,大江润泽,自然山水与现代园林相互融合,自然风貌与现代文明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风景画卷。这里没有千年古城的久远,没有巧夺天工的雄奇,也没有商贾云集的鼎盛,但它却是新文明崛起的标志。

来到柴河的第二天,我便奔赴心中向往的威虎山。汽车先是沿着牡丹江边向北行进,不久便钻入郁郁葱葱的山林中,但见一棵棵松树挺拔壮硕,一棵棵白桦婀娜秀气,一棵棵柞树、山杨、榆树姿态万千;林中草地上,金色的油菜花、大针茅、百里香、蓬子菜等无拘无束地生长怒放。山路如同一条延绵不绝的彩带缠绕在山间,汽车沿着蜿蜒的山路盘旋,路的一侧是重峦叠嶂的山峰,另一侧是在绿树丛中蜿蜒盘行的河谷,一条小河引领众多清澈溪流奔腾而下,潺潺溪水时隐时现,让人感受到苍茫林海的博大雄浑。

事实上,威虎山并不是具体哪一座山的名字。据小说《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在后来接受采访时说,他当时只知道这里群山环绕,并不知道有什么名字,是南下打到辽宁时遇到一座小山名叫威虎山,于是在书中便借取了威虎山名。如今,威虎山成了这里的地理代名词,开辟为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41.5万公顷,居国家级森林公园之最。“柴河九寨”集大森林之精华,沐威虎山之灵气,是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区,两条清澈的高山河流—金溪谷和银溪谷,日日夜夜奔流不息,由于落差较大、多处跌水,而形成我国东北罕见而壮观的九叠泉瀑布群。

攀上山头,居高远望,山峦起伏,色彩瑰丽,好一派乍现五花山的迷人景色,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纷呈,红得如此纯正,黄得那样娇美,紫得让人心醉,绿得令人神往……再高明的画家也难以调出如此鲜活的色彩!山中空气里弥漫着丰富的负氧离子,天然大氧吧让人呼一口气都有几分醉意,加之花香袭人,百鸟争鸣,流水潺潺,林涛轻唱,置身此间,大有忧烦尽消、心舒气朗之感。

流经这里的牡丹江平静而舒缓,悠然而秀媚,美丽的江水袒露出银色的胸膛,在阳光下闪着粼粼波光。山的倒影、树的倒影随着微微波浪在水中荡漾,染绿了一江秋水。以牡丹江的幽静而秀美,我感觉她不像一条大江,倒像是由一座座湖泊连接而成的长湖。江水清得出奇,有节奏地拍打着江岸,飞溅起晶莹的水珠。水天极目之处,灰蒙蒙的远山恰似一幅水墨画,被雾气勾勒出湿漉漉的轮廓,充盈着诗情画意。牡丹江虽然没有长江的壮阔浩渺,也没有黄河的雄浑喧嚣,但她却在幽丽秀美中透出阳刚之气,如同她的名字一样美。

莲花湖是截流牡丹江形成的面积达133平方公里的人工湖,共形成三大峡谷、五大湖湾、六大岛屿,被誉为“百里丹江、塞北三峡”。烟波浩渺的湖面一碧万顷,湖水清悠悠地像起皱的锦绸,明澈凝碧,清洁如玉,天上的白云和四周的山峰倒映水中,把湖山天影融为晶莹的一体,水面上不时有水鸟鸣叫着掠过。莲花湖是一个曼妙的所在,湖边山上呈现出多种天然的景观。上游的江心岛叫苍鹭岛,岛上植被茂盛,游船靠近时飞起一群群的苍鹭,据说这里栖息着四五百只苍鹭,多时可达上千只。湖左岸的鹰嘴峰因状似鹰嘴而得名,它矗立高耸,俯瞰众生。湖畔平顶山上突起一座石砬子,形似一只特大神龟,高高扬首,故得名神龟望月。湖上游东岸有一处摩崖石刻,据考证是汉唐时期的岩画,用朱红涂绘在一块面南的平面石壁上,这是东北三省唯一的古崖画遗迹,印刻着这里岁月的沧桑。独特的景致,真像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昭然铺就,正是这种纯美、原始与含蓄,造就了莲花湖虚怀若谷而得天独厚的气度。

看到这些我有些嫉妒柴河人了,他们整天与青山绿水相伴,整夜枕着大山、倾听着大江的波涛,享受山风的轻吟合奏出的交响曲酣眠,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富有与奢侈。

柴河诞生于新旧势力鏖战正酣的1947年,这个因林而生、因林而兴的江畔小城,也和祖国一样有过“历史之痛”,经历了资源与经济的双重危困。“潮湿低矮土坯房,祖孙三代两张床”“冬天冰窟窿,夏天火炉子”“晴天洋(扬)灰路,雨天水、泥路”曾是那时被称“破大家”的真实写照。

“安居”才能“乐业”,“乐业”自然“安居”。柴河人不仅花大气力打造宜居生态家园,实施规模化棚改工程,还新建公园、广场20处,绿化覆盖率由3%提高到现在的60%。在木材减产、产业转型的今天,柴河人又在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借助“天保工程”实施,有效保护资源,高效利用资源,持续发展资源,让青山之绿永驻,让生态之林永存。谈到家乡的巨变,当地的赵殿有老人难抑心头的喜悦,30多年前,他离开家乡到穆棱工作,前两年回到老家,“回家探亲时,我看到崭新的柴河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变化超越了我的梦想。我当时就决定要搬回来过晚年生活。”赵殿有兄弟五人住在柴河,从前都住20多平方米的棚户。“那时候,因住房小,兄弟几个过年也聚不到一起。如今,我们兄弟五人都住上楼房了。”

走上心仪已久的威虎山,我把童话般的柴河小城摄入记忆的镜头,把大森林绿意盎然的张扬映进脑海,把五花山秀美的自然之作拷贝在心底,把牡丹江的遒劲与回转编织成缠绵,把心语禅悟寄托于美丽的莲花湖,把柴河人建设家园的昂扬斗志化作感奋的诗行……柴河,不经意间翩然叠化成我心头一曲永恒的恋歌,一个牧养心灵的奇妙梦境,我不想从这梦中醒来……

猜你喜欢

威虎山牡丹江小城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小城大爱
威虎山:穿林海跨雪原
小朋友们一起学党史,阅读“红色经典”
阿尔卑斯山中小城
鸟儿,让牡丹江唯美生动
毕福剑 饭局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