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阅读的着力点与落脚点

2022-03-22谢建军

高考·上 2022年1期
关键词:读思达文本阅读

摘 要:文学阅读的过程亦是语言输入的过程,这个过程形成个人的言语实践,经过审美加工,形成自己的言语理解,即表达。在这样的长期的言语实践中,促进语文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建构起自身的言语习惯。文本阅读(输入)并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为思维符号的过程,每一个读者经过思维加工,文本的表达(输出)是不同的,教学的任务就是针对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加工)。

关键词:文本阅读;人物心理;阅读图式;读思达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共有《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变形记》五篇小说。本单元学习任务导语指出:“学习本单元,要注意知人论世,在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关注作品的社会批判性。要了解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实现创作意图,品味小说在形象、情节、语言等方面的独特魅力,欣赏小说不同的风格类型;学习用读书提要或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借鉴小说技法进行创作。”明确了本单元的阅读需要达到的目的和学习的内容。

这些小说均为经典,单元学习任务所提到的两点:社会批判性及借鉴小说技法进行创作,涉及“文学的阅读与写作”这一任务群,简单来说就是在充分理解小说主题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解读,并以“借鉴”的形式进行输出,也就是“阅读——思考——表达”的模式。从言语实践活动来说,阅读是输入,思考是加工消化,表达是阅读的终极目的。本单元在编排上将五篇小说分为三课:《祝福》单列一课主要考虑作品主题的丰富性;《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与《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涉及小说环境对推动人物性格形成的影响;《促织》与《变形记》一课都涵盖了人物的“变形”,体味中外小说的风格差异。从编写意图上形成既比较阅读,又要有独特的文本解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就本单元所选小说的题材、思想意义、艺术手法、创作风格等开展广泛深入的研讨,也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加深理解,深化认识”(《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必修(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P201)。

下面就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谈谈在言语审美实践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形成理性认识。

《水浒传》中被逼上梁山的大多是底层的老百姓,于是有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说法。林冲不同,他是八十万禁军的总教头,可以说是地位显赫,受人尊崇。但是你可以发现林冲最后却“革命”最彻底,性格的改变也最大,这和鲁智深、李逵等人是很不同的。

回顾林冲的心理变化过程,他从一个封建官场的既得利益者,到一个最彻底的反抗者,经历了什么样的巨变,这是本文要着重梳理的心路历程。在逼上梁山之前,林冲始终是个坚定的阶层维护者,很看重他的社会地位,或者说是官位,这放在中国封建传统官场中完全可以理解:对权力的崇拜和迷恋让人受益之时,也沉迷于其中。这种迷恋可称之为“官溺”,也因此决定了他可以付出一定的代价去换取——哪怕是高俅的迫害以及高衙内对自己妻子的羞辱,也能找到委曲求全的理由。应该说在社会的任何阶段,利益集团一般是能够结成同盟共同维护其利益根基的,并忠实地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从而获得一定的利益。但是施耐庵的伟大发现在于,宋朝的腐败不仅欺压底层百姓,也从利益集团的内部开始,即使是同一个阶层的利益共同体——官和官之间也开始互相倾轧,哪怕是为了个人的私欲也能动用国家机器来为之服务。而林冲在更高权位面前显得软弱无力,并不是个人力量的强弱区别,这种软弱是权力的大小,地位的高低,前提条件是对权力的绝对服从和迷恋。回顾中国封建历史,中国人骨子里对权力的服从和渴望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春秋战国时期似乎还强调个人存世价值和进退有度,如孟子著名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但到了秦王朝统一天下开始,一直到宋朝达到了极致,有时明知奸臣当道上主昏庸,却还一如既往地前赴后继,这和文化的桎梏当然有关。但跳开某个朝代,我们其实不难找到规律,这种骨子里对权力的崇拜是渗透到血液里的,即使是被压迫走上反抗道路,起义军一旦得勢又急急忙忙地去建立起自己的权力体系,从而获得压迫别人的资格,如李自成、太平天国起义等。林冲即使在遭遇了种种迫害,最终落得发配沧州的一个“罪囚”的下场之时,仍然心存幻想,希望能够安心服罪,求得一个“坐稳了奴才”的地位,这其中就有“官为正统”的思想在作祟,没有这样的思想根源,人物的性格就没有出处,情节的推动也就没有了理性的依据。理清这样的思路,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林冲这个人物的委曲求全。

那么我们来梳理一下,林冲是如何走上“官逼官反”的道路的。

主要分为三步:妻子遭到高衙内调戏,白虎堂被陷害,沧州遭到追杀。我们姑且称之为“三逼”。中国古代小说喜欢用数字来体现一个过程,比如:三顾茅庐,七擒孟获,三打白骨精,三打祝家庄……在我看来这和中国人的性格有关,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人物,所以有不打不相识及酒后吐真言之说。用福建师大孙绍振教授的话来说就是:“因为人的平常的心理是一个深层的结构,人的表层结构是相当的封闭的,一旦有外界的事变过来,就会自动地、迅速地调节,让它恢复原来的样子,只有这样反复地冲击要害,内在的心态才来不及掩盖,才暴露出来。”林冲的“官逼官反”和“官逼民反”不同就在于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甚至是不断妥协而不得的过程。这和鲁智深、李逵等梁山人物的彻底“革命性”都不同,甚至和宋江这样的求而不得的“官迷”也有区别。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白,文本阅读的奥妙就在于不同,甚至是“同中有异”,发现相同是远远不够的,在阅读中主要的任务是区分语言符号的不同,并且寻找其根由。就林冲而言,这个文本的奥秘就在于,这种妥协却离理想的生活越来越远,一如《祝福》中的祥林嫂,不管人物如何挣扎,这其中总是充满悖逆,就像祥林嫂是必须死的一样,林冲是必须造反的,虽然林冲总是想妥协在固有的社会秩序之下。

第一步,“妻子烧香受辱”将林冲打出常规的生活状态,林冲的反应是:“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认得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高衙内……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软了。”以林冲的地位,妻子受辱当然是无法忍受之事,但在权位面前,林冲迅速地调节回原样。进而,高衙内勾结陆虞候,让陆虞候引林冲去樊楼喝酒,然后引诱林冲娘子到陆虞候家中相会。需要强调的是,陆虞候是林冲的发小是好友,这里的一个悖逆就是,即使是这样的莫逆之交,显然在权位面前,友情不值一提。在妻子二次被调戏之后,林冲很生气,“叵耐这陆谦畜生厮赶着称兄称弟——你也来骗我!只怕不撞见高衙内,也管着他头面!”然后林冲拿了一把尖刀出门找寻陆虞候,等了一晚上没等到。他想杀掉陆虞候。后来知道陆虞候就躲在隔壁高太尉家中,林冲又在门口徘徊了三天。林冲没敢进去,可也等不到人。不难看出,林冲对高衙内和陆虞候两个人的怨恨程度不同,林冲恨帮凶陆虞候远远要多过罪魁高衙内。表面上是因为陆虞候曾经和林冲称兄道弟,林冲感觉自己被骗了。真实原因呢?不过就是陆虞候和林冲身份相当,而高衙内是本管太尉之子,得罪不起。究竟为什么林冲这么害怕高俅呢?是什么让林冲没有选择像王进一样带上家眷逃离东京呢?因为林冲渴望功名,希望保留一个“求得奴才”的地位。

第二步,林冲误入白虎堂被陷害。林冲被彻底挤出原来的生活轨迹,变成了民甚至还不如民的“囚犯”身份。这已经不是让不让你当官的问题了,而是让不让你活了,人物的身份和心理状态发生巨大的改变。福建师大孙绍振教授称之为人物的第二心态,让你没有委曲求全的机会。

第三步,沧州追杀林冲。人物的心理(情感)发生错位。施耐庵巧妙地设计了这部分情节,让林冲继续在幻想中求生存:

在沧州遇故知李小二:善良安分,忍辱求全。

听说陆谦的密谋后:大怒,带刀寻仇,刚直坚强,强烈反抗。

买刀寻敌三五日未得到消息是:不见消耗,心下慢了,松懈,忍耐。

接管草料场之后:随遇而安,谨小慎微,唯恐出事。

在山神庙亲闻陆谦的阴谋之后:愤怒杀死富安、差拨、陆谦等人。

不仅让你当不了官,当不了民,甚至不让你安生当一名囚犯,步步紧逼之下,人物心理错位,幻想破灭,紧逼之下的林冲才表现出梁山性格:非常从容并有条理地搠倒差拨、富安,然后拽住陆谦扔到地上,一脚踏住,愤怒地对他这个发小进行了一番宣判之后,用解腕尖刀剜出了陆虞候的心脏,随后割下三人首级供在山神庙里,扔掉酒葫芦,彻底走上反抗的道路。林冲在这个情节里表现出了惊人的冷静:将随身相伴的“酒葫芦”丢弃,投东而去,沧州城在草料场的西边,这样的行为宣告了与封建官场秩序的割裂,完成了性格上的优柔寡断到果断冷静的彻底转变,既是情节安排的结果,亦是上梁山之前性格准备的必然。

林冲的心理经历了:常规的优越的官场生活——受辱而委曲求全——完全脱离常规心理错位的过程。这个过程因辱而屈,因屈而怒,因怒而仇,因仇而恨,不断地拉扯着林冲的心理,强行将他从利益集团切割出来,而根由只是有一个貌美的妻子。情节的魅力在于哪怕是利益阵营里头的维护者追随者,也可能随时被剥夺追随者的权利,不合理成为常态。这和李逵动不动要冲到东京割鸟皇帝的头不同,林冲是个渐进的过程,究其原因是一个幻想逐渐破灭的过程,和底层的农民不存幻想的反抗是有区别的,由于这种区别在梁山起义军集团后来面对招安时就凸显出来了。当然这是后话。

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往往是复杂的,随时会因为外在环境、语言、人物的刺激而变化。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种改变是相对的,人物心理再怎么变化都逃不出已有的文化性格,即固有的人生认识,祥林嫂永远不可能成为孔乙己,阿Q也成不了鲁四老爷。在由情节推导人物心理的过程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往往是由于心理错位造成的,反过来说,没有心理的错位也就不会有精彩的情节,林冲如果一开始就表现得如李逵似的鲁莽,情节也就失去了推动力,祥林嫂如果不纠结于魂灵的有无,那就变成了阿Q。

当然,仅仅让学生明白文本中人物心理的“错位”还不够,文本的留白处(什么没写)同样是文本阅读的着力点。我们往往留意的是文本写了什么,但是在阅读实践中,高明的读者更应该留意的是“什么没写”,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并不都是充满诗意的,背后是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糟糕的卫生条件,是生存的危机,但陶渊明一概回避的原因是,与污浊的官场相比,恬淡的精神生活远远超越了物质的匮乏,甚至不值一提,这就强化了学生对陶渊明精神境界的领悟。林冲对来自上层的一切凌辱都能逆来顺受,文本在这个过程中不写他具备的反抗能力(身份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恰恰是对应着人物性格的需要,因为他是官场中的林冲。

必须还要强调的是,艺术的张力是有条件的(多元有界),艺术形象也好,情节的设置也好,都是有条件的。人物心理的错位,如果彻底割裂,也就失去了艺术的张力,在古典诗歌中,表达相思的作品比比皆是,为何“思而不得”是动人的,而“心心相印”却失去了情节魅力呢?人物要拉开心理距离,但是这种距离不是亲密无间的好,也并不是距离越大越好,失去了共同的人生经历和相似的文化背景,艺术张力也将大大消减乃至消失。

“语文课程中的‘语言’不仅仅是社会的理性语言,更是语境中言语和优质的母语语感。”这里的言语是融入了个人主观审美体验的语言实践活动,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角度来说,这才是最有意义并需要不断强化的过程。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即阅读、思考、表达的过程,阅读、思考、表达是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步骤、流程,也即“读思达”教学法的内涵。这种教学法恰恰抓住了当前语文课堂改革的核心问题: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表达和交流。

文本细读是一个唤醒言语生命、建构个人的言语体系及输出言语体验的过程,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及审美创造,都是建立在言语建构基础之上的。认知的输入与输出在言语实践中得到了升华,优秀文本在不同言语实践中丰富了内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王宁,巢宗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余文森.“读思达”教学法:学生教材学习的基本范式及主要變式[J].中国教育学刊》,2021(7).

作者简介:谢建军(1975—),男,汉族,福建南平建阳人,福建省建阳第一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研究方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研究。

本文为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19年开放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读思达”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实践研究,课题号:MXZ-2019037。

1423501705305

猜你喜欢

读思达文本阅读
以学促教 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读思达”教学法的数学学科实践
浅谈“读思达”教学法之思与行
营造“六和”数学课堂 彰显“读思达”魅力
“读思达”教学法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策略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高中语文文本阅读的元认知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