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度》中主人公创作的失败及其隐喻

2022-03-22陈利利

今古文创 2022年12期
关键词:米歇尔

【摘要】《度》是法国当代作家米歇尔·布托尔的第四部小说,也是其最后一部小说。《度》中的主人公韦尼尔的创作探索无论是从动机、内容、方式还是叙述者的角度,都注定了失败的结局。小说主人公创作探索的失败,隐喻的不仅是作者米歇尔·布托尔小说创作的终结,更是人类在生存探索之旅中无法避免的无能为力。

【关键词】米歇尔·布托尔;《度》;创作探索;生存探索

【中图分类号】I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2-0013-03

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2020年年度科研项目“外国文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意义研究”(项目编号:XSYK20028)的阶段性成果。

米歇尔·布托尔(Michel Butor,1929—2016)以其小说《米兰弄堂》《时间表》《变》和《度》奠定了他在法国文坛的重要地位,被认为是法国“新小说”派的重要作家和理论家之一。

《度》(Degrés)是布托尔的第四部小说,这部小说出版发行以后,作者就逐渐淡出文坛,开始了他的旅居生活。

因此,《度》可以说在布托尔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我国读者对这部小说的关注和研究极少。

主要原因有二:首先,这部用法文写成的小说目前在国内只有个别章节或片段的翻译,尚未见中文全译本;其次,中国学者(包括精通法语的中国学者)更多地集中于布托尔的《时间表》和《变》的研究,对《度》的译介研究较少。

《度》主要围绕法国巴黎拉丁区的泰纳中学里的史地老师皮埃尔·韦尼尔(Pierre Vernier)、高二学生皮埃尔·艾雷(Pierre Eller)和法语老师亨利·如莱(Henri Rouret)展开。

小说的三章内容依次分别以这三人为叙述者,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时间的同一堂课进行描述。“作者运用多角度、多层次的叙述法,通过人物的变换、观察角度的变化、叙述内容的重复交错、同一事件的不同侧面,使生活画面呈现出某种立体感,同时取消了最简单的情节线索,突出了现实难以捉摸的多样性。”

同时,《度》中有着布托尔自《时间表》以来的一个显著特点:小说中的主人公都会进行创作探索。例如《时间表》中的主人公雷维尔(Rével),想从布勒斯顿(Bleston)那座对他来说陌生而又敌对的城市带给他的彷徨无助、孤独寂寞中解脱出来,于是决定进行文学创作。实习结束,离开布勒斯顿之际,他的创作中断,但这样的戛然而止并不意味着他的创作失败了。他借助文学创作平稳地度过了在布勒斯顿这个陌生的城市为期一年的实习期,也从这座城市带给他的无助中自我解救了出来,他的创作动机是明显的,偶然的,他的创作目的也得以实现了。那么,同样作为布托尔笔下进行文学创作的主人公,《度》中的韋尼尔的创作动机和结局又如何呢?

一、主人公的创作动机

《度》没有围绕主人公韦尼尔展开一系列的故事情节等,只是提及了韦尼尔要对一个小时的课堂做出整体性的描写,要对这一个小时的课堂的所有真实进行描写。也就是说,韦尼尔的目标是要描写这一小时中每一刻的真实,刹那间的真实可能通过写作被描述出来吗?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创作动机呢?

小说中体现出的原因有二。首先,作为泰纳中学的史地老师,韦尼尔教学方法得当,他的职业道德和能力促使他引导学生不仅要掌握课本知识,更要从所处的社会中有所感悟和收获。但是,他逐渐意识到,他所讲授的学科内容带给学生的知识有着很大的缺陷和误导,例如,他在历史和地理课堂时所用的那些地图无一例外宣传的是欧洲的面积十分广阔,欧洲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性,欧洲就是世界的代表。韦尼尔深知,这样虚伪的民族中心主义至上对学生的成长和价值观的形成是极其不利的,但因循守旧,性格懦弱的他面对已经意识到的这些问题,茫然无措。

其次,私人生活中的他天性孤独,对他和朋友以及家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满意,但又不认为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是迎娶一位女人,组建一个家庭。他不想成为整个价值观都受到质疑的虚伪的社会中的一员,但内心又充满顾虑和迟疑,行动总是力不从心。为了扭转他无论是在职业生涯还是个人生活中无能为力的局面,他决定开启一项证明计划,即进行文学创作,他认为文学创作探索的过程,不仅可以拯救自己的无能为力,文学也可以拯救整个欧洲社会虚伪的价值观。

二、主人公创作的失败

(一)创作内容不可实现

韦尼尔打算描写的是和他的侄儿亦是他的学生之一的皮埃尔·艾雷以及他的同事亨利·如莱共同经历的一小时的课,那是1954年10月12日星期二下午3点至4点的一节关于发现和征服美洲新大陆的课。韦尼尔试图认真踏实地去描写这堂课,但是,他的目标是要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去整体描述这一小时的课堂,是要对这一小时的课堂所有的真实性进行描述。这能做到吗?如何把握这一个小时的时间厚度呢?因为在同一时间段还有其他的课在进行中,例如如莱的法语课,还有学生们之间的互动,学生们的心情等。换句话说,对其他的老师、学生、他们的家庭,他们的朋友以及整个世界在这一刻又该如何进行平行记录呢?

韦尼尔认为真实就是同时性的连续,但在其他人眼里却不一定是如此,因为同时性也可以指个体内在心灵事件与外在物理事件同时发生的一种意义重大的巧合。因此,这种同时性的连续是不可描述的,即真实是不能被描述的,韦尼尔的创作内容是不可实现的。

这一点在小说的另一位主人公亨利·如莱对皮埃尔·艾雷的话中也得到了印证:“我不可能完成你叔叔的这本书,不可能把他设立的但又压垮了他的这项计划进行到底,我甚至觉得都不可能再继续了。这就是一座废墟,他甚至都没有能够垒起几面墙,他引发的这场大战不仅中断了他所有的工作,更是连他要建造高楼的地面都毁坏了。” ①

(二)创作者的“消失”

《度》三部分内容的叙述者都是不一样的。叙述者的变换更替是作者叙述技巧的大胆创新,他在第一章内容中多次提到这点:“在我目前指导使用的三部曲的系统里,为了让一个接一个的人进入游戏当中,我需要再次补充。当然,我可以继续使用这种三段式,我可以通过我的叙述来填补这些空白,但是我担心这样的工作会使我越来越远离这些我本来预留的空白,而不是让我有机会去填补这些空白。” ②

在小说的第二章,布托尔让第一章中的叙述者韦尼尔变成了受叙者,让在第一章中的受叙者皮埃尔·艾雷以新的叙述者的身份展开叙述,韦尼尔从第一章内容中的叙述者到第二章的受叙者身份的转变,意味着韦尼尔作为小说中第一位叙述者消失了。

同时,韦尼尔作为写作计划的作者因为生病去世也消失了:“你的叔叔韦尼尔不再写作,是我告诉你这篇文章是为你而写的,米什莉娜·帕万(Micheline Pavin)是这个写作计划的保管者。你们两个都俯身朝向他的床。他睁开眼睛,但是他看着的是你,他压根没有注意到我。我给你打招呼时,他喃喃自语‘谁在讲话?” ③生命垂危的韦尼尔问他床边的人是“谁在讲话”,小说在这个具有双重意义的疑问句中结束了。

因此,无论是韦尼尔作为小说的叙述者还是作为小说内容中创作计划的作者,他的去世隐喻着他的计划失败。

(三)创作者名字中的失败隐喻

韦尼尔的失败,在布托尔赋予他的名字中实际上也有所隐喻。法语中皮埃尔·韦尼尔(Pierre Vernier)这个词组的发音听上去等同于“pierre vers nier”,意思是“一块倾向于被否认的石头”,其中韦尼尔(Vernier)这个单词读起来更是会让人听成“verre niée”,意思是“被否认的玻璃”,如同“被否认的镜子”一样,结果是什么都看不到,什么都不能反映的。即便是韦尼尔的接替者皮埃尔·艾雷(Pierre Eller)的名字听起来是“pierre elle erre”,意思为“游荡的石头”,即毫无稳定性抑或目标性可言。只有接替韦尼尔的第三位叙述者的名字如莱(Juret)的发音会让读者听起来是“jure”,意思是“保证”,是值得人信任的。尤其是当如莱宣称韦尼尔这项伟大的写作计划是极其糟糕的计划,是一些他要致力于去挽救的“建筑废墟”时,他的名字寓意和韦尼尔的名字寓意的差异就更加凸显,也就更进一步反衬了韦尼尔的失败。

三、主人公创作失败的原因

(一)借他人之手创作

在《度》中,韦尼尔的写作内容涉及了数量惊人的离婚事件,在他笔下众多的家庭正处在分崩离析的不稳定关系之中,幸福的家庭则为数甚少。韦尼尔之所以描写了如此多不稳固的家庭关系,实际上想要表达的是对以稳固的家庭关系为代表的稳固的社会秩序和传统的精神价值的尊崇。但是,他采取了迂回的方式。从创作计划一开始,他就让侄儿艾雷作为他的合作者,并且表明说艾雷会从中获益匪浅,他这样做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艾雷,实际上却是以这种方式躲过了在写作过程中本來应该他自己去面对的许多困难,他想借助他侄儿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愿望。换言之,虽然韦尼尔踏实能干、敏感且具有洞察力,他出于想挣脱自己的无能为力而展开创作,他想在自己的创作中去大胆地描写甚至对所处的社会针砭时弊,但由于他的性格软弱,又囿于模范教师的身份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他是不勇敢的,于是,他把他的意图转嫁到了艾雷身上,想借助他人之力实现自己的愿望,这肯定是行不通的。

(二)用创作摆脱无能为力

“星期二,在监考的时候,你开始考虑即将到来的这一年,考虑等待着你的孤独的枯燥的这一年。不过有两种方法可以走出这个困境:一是文学创作,二是结婚。” ④

韦尼尔的生活是孤独的,是被无能为力包裹着的,他在35岁时打算改变这一切,这个年龄的他还有些冲劲,他觉得自己应该做出些改变,他也明白必须尽快有所作为,因为向年龄妥协则意味着精神的自杀。因为还拥有理想和抱负,韦尼尔没有选择通过结婚来摆脱人生的孤独,他选择了进行文学创作这条道路,但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他的美好愿望,于是他问道:“当我中断和米什莉娜的关系,当这个巨大的障碍被跨越的时候吗?当这个致命的障碍,这个浸染着鲜血的著作被完成的时候吗?” ⑤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作为泰纳中学的一名模范教师,即便是他有想法,但他哪敢在自己的创作内容中去赤裸裸地批判自己所在的学校,批判整个法国社会的弊端?他完全不知道其实他自己才是那个致命的障碍。因此,当他尝试用不能实现的创作计划来摆脱自身的孤独和无能为力时,失败就是他注定的逻辑结果。

(三)创作利用了亲情和爱情

韦尼尔的创作计划是酝酿了很久的计划,自然不会完全是为了他的侄子艾雷,不会完全是利他的行为。否则,他的另一位侄儿也是他的学生的艾雷的哥哥是完全可以代替艾雷的。韦尼尔之所以选择从1954年10月12日的一节课的描写开始,因为10月12日是艾雷的生日,韦尼尔选择这天让艾雷成为他的合作者,带艾雷去餐馆吃饭庆祝他们的新关系。他是利用了艾雷的生日日期,利用了艾雷和他之间的亲情,使得艾雷远离了同学,让艾雷冒着健康和学习受损的风险,就是为了让艾雷证明自己有能力为他付出奉献并且忠诚于他,而完全没有意识到他带给孩子的风险。

韦尼尔也利用了米什莉娜·帕万(Micheline Pavin)和他的爱情。在开始创作前的那个夏天,米什莉娜和韦尼尔相遇、相爱。让人惊讶的是,尽管两人都想着要结婚,但韦尼尔在和米什莉娜的亲密关系中拒绝跨越男女之间的界限。在文学创作和爱情婚姻之间,韦尼尔对爱情、对婚姻是犹豫的,是拖延的。但是他为什么又把米什莉娜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方式拉进自己的文学创作计划中,并且请她给他下达开始创作的命令呢?“您拥有所有的权力,他说,如果您能够给我发出命令,我将能完成这个事情。” ⑥答案很简单:实际上,韦尼尔只是通过文学创作给了婚姻假的希望,他在女朋友和写作之间肆意地创建了一种联系,他让他的创作计划显得好像是他对米什莉娜的爱情的见证一样,实则利用了米什莉娜对他的爱情。

韦尼尔深爱着这个社会,他想独自一人试着摆脱资产阶级社会虚伪的道德观,但他性格懦弱,深知自己不能自我鼓励,不能离开别人的帮助,所以他选择利用米什莉娜和艾雷对他的感情,一起参与这个计划,他只是尽他所能,跟随着作者赋予他的性格特征以及所在的社会环境,尽可能地采取行动而已。可惜的是,小说结局时韦尼尔的死亡终结了他的创作计划。

四、主人公创作失败的隐喻

皮埃尔·韦尼尔的创作计划,看上去是试图对一小时的课堂的真实性描述,是对一小时的时间厚度的描述的探索,但真实性、完整性和时间的厚度都是无法描述的,韦尼尔的创作计划注定是会失败的。韦尼尔面对着自己亲手创建的这项伟大的写作计划的废墟状态时,身心疲惫,以他作为《度》这部小说的主人公的死亡命运和作为他自己的创作计划中的叙述者的身份的消失为代价,展现的是一位面对无法履行的荒谬使命而为此献身的艺术家献给人类的一出悲剧,隐喻的不仅是作者米歇尔·布托尔小说生涯的终结,更是人类在生存探索中所要进行的某些精神探索也会面临注定的失败,死亡或者消失有时就是人类的一种无能为力。

然而,即便人类的生存探索犹如韦尼尔的创作探索之旅,充满了困难和可能的失败,但人类为了更好的生活依然要投身其中,孜孜不倦。正如韦尼尔力图要描写的那堂课的内容所隐喻的一样,哥伦布去美洲是一个探索的旅途,韦尼尔试图对同一时间的一堂课的真实性的描写,同样是一场探索的旅行,亦是作者布托尔生活艺术的一场探索之旅。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分别为小说《度》的法文原文Michel Butor:《Degrés》,Editions de Gallimard1960年版,第385页,第115页,第389页,第162页,第365页,第349页。

参考文献:

[1]徐真华.法国文学导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6:366.

[2]Michel Butor.Degrés[M].Paris:Editions de Gallimard,1960.

[3]Michal Mrozowicki.Labsence chez Michel Butor.LEmploi du temps et Degrés[J].Quêtes littéraires,2012,(2):66-80.

[4]劉成富.试论米歇尔·比托尔的文学创作[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99-105.

[5]米歇尔·布托尔.变[M].桂裕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6]田妮娜.米歇尔·布托的文学创作特征述评[J].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2018,(4):72-91.

[7]汤立.浅析米歇尔·布托小说《度》[J].外国文学,1989,(2):52.

作者简介:

陈利利,女,汉族,陕西宝鸡人,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国文学、外国文学。

猜你喜欢

米歇尔
米歇尔·马多作品选
工作室手记
不要说话
牛粪大战
卫生纸的妙用
堆沙堡
购买微笑
我们为什么需要米歇尔·奥巴马
《心舞》:梦想在足尖延伸
米歇尔戏称因中年危机换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