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数字化口腔种植治疗现状与进展

2022-03-19邹高键 毛远科 刘卿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5期
关键词:口腔科进展

邹高键 毛远科 刘卿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计算机技术能为了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数字化技术也成为了带引口腔医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口腔医学的诊疗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是通过借助数字化的诊疗设备以及计算机软件的辅助,帮助口腔医师实现对口腔进行更为精准、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化的诊疗工作。口腔诊疗数字化技术已然转变了以往口腔医学的诊疗方式,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逐渐成为了口腔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本文对口腔种植治疗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阐述未来的发展进展。

关键词:口腔科;数字化种植;治疗现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4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5--01

引言

种植牙是一种使用生物材料制成的仿真牙,通过植入口腔骨组织内代替疾病牙齿如牙齿外伤后缺损、牙齿畸形以及患有牙周疾病的牙齿,恢复其正常的咀嚼、咬合等功能,因此越来越多的牙齿缺损患者采择通过口腔种植的方式修复其牙齿功能[1-2]。同时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得以在口腔医学中广泛应用,通过利用数字化软件以及设备实现操作简单、技术精确以及安全有效的对疾病牙齿的治疗工作,在降低对患者牙龈及神经、血管损伤的同时提高了修复种植效果以及牙齿美学效果[3-4]。

一、口腔种植治疗的发展进程

口腔种植技术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实际上到了60年代时,通过两位瑞典学校的教授在进行对微血管血流分析时总结出可以利用高纯度的钛金属作为种植体代替金属或象牙材料,随后通过对动物进行钛金属种植体的种植实验后发现高纯度的钛金属能够很好的与动物体内组织融合,尤其是使用兔子进行实验时融合程度几乎完美,就此得出了“骨结合理论”[5-6]。在以往对有疾病的牙齿采取种植治疗时,都是先通过把患病牙齿拔出并在创伤恢复后再次进行种植治疗,但此方式能对牙龈造成加大损伤,使牙龈萎缩后牙骨量变得不均衡,最终导致种植效果差。随着不断对种植技术的改进,到了90年代时根形种植体的种植技术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进入20世纪末期时出现了更新的负重种植修复技术[7-8]。

二、口腔种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2.1在术前诊断中的应用

在对患者进行口腔诊疗前通常采取X线作为对口腔内部牙齿、牙龈的具体状况的检查,但此方式存在一个缺点便是仅能获取二维图像且易出现重叠现象,这给医生的诊断增加了一定难度。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CT检查技术中能够口腔颌面进行检查的CBCT技术因其三维扫描成像的优势逐渐被广泛应用,此项检查技术通过测探面积仪器以及锥形X线的配合应用取得二维数据信息,随后在计算机中进行重组后得出三维图像,三维拖能够清晰的显示出口腔内牙齿的病变程度及病变部位的神经及血管组织,从而提高诊断的精确性[9-10]。邓泽栋、陈裕、吴泽峰三位学者既往通过对种植治疗患者分别进行CBCT技术检查与常规X线检查后发现, CBCT对上颌后牙区牙槽骨量不足檢出率为40.00%(32/80),高于X线曲面体层片的25.00%(20/80)统计学有意义(P<0.05);CBCT对种植体未发生骨结合检出率为5.45%, X线曲面体层片对种植体未发生骨结合检出率为11.82%,统计学无意义(P>0.05)。认为CBCT检查技术相比于常规X线检查能够在术前更为精准的对反应骨量进行评估,也能在术后清楚的反应出种植牙植入后周围骨质情况[11]。

2.2在口腔种植方案设计的应用

口腔种植手术的规划是在为患者进行手术前制定的方案计划,其中包括了对种植牙在牙龈内的定位、种植牙的规格、体积等内容,而治疗方案的提前设置是口腔种植成功的前提。许多临床诊疗经验丰富的医生可依据X线片所显示的牙齿残缺区域的结构剖析,在种植治疗过程中掌握其种植牙种植的具体位置以及种植深度;但对于较为复杂或严重的口腔疾病,例如出现多个牙齿缺少或缺损、面颌骨结构异常等情况,仅凭对X线片显示信息进行诊疗极易发生诊断失误的现象,从而造成牙龈神经损伤、种植牙植入效果不佳等情况。但医生运用计算机中数字化软件的应用规划出种植方案和计划,通过软件模拟出在口腔中种植牙的植入位置、深度、方向等全过程,并将数据转化为制作数字化导板需要的文件格式;在进行数字化导板的设计时,还需医生能够熟练的运用CAD软件,才能实现对修复体、软组织、硬组织的整合处理;而在数字化导板的制作中,则需使用CAM实现模板的还原以及精确度[12-13]。张雪平学者通过对口腔种植修复患者进行数值化导板种植术后使用CT检查技术成像处理后发现,术后CT结果和术前三维模型展开配准重合后,种植体的顶部偏差值为(1.14±0.26)mm,底部偏差为(1.68±0.55)mm,深度偏差为(0.80±0.24)mm,角度偏差为(3.12±1.02)[14];而关廉、刘雪梅等学者既往对种植患者分别进行即刻种植与数字化导板辅助进行实验后认为:数字化导板的应用虽然不能缩短种植手术时间,但能够提高种植牙的植入精准度且有着良好的稳定性[15]。

2.3在种植修复印模中的应用

与以往的印模技术相比,数字化印模技术能够减少对患者进行口腔内石膏的置入而出现的不适感,也无需对石膏模型进行调整。数字化印模技术是通过CAD与CAM两项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图像为基础而形成。目前包括了对牙齿贴面、牙冠以及嵌入体的数字化技术修复。口腔医生的进行修复时,CBCT检查技术的扫描运用从而取得患者的口腔内牙齿的数据信息,并通过将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随后使用计算机中的软件进行设计实现对需要修复的牙齿的位置、形态的完善,随后配合光刻软件制作出修复体[16-17]。郑凯希、吴豪阳两位学者通过数字化印模与传统印模进行研究实验后认为:数字化印模的取模效果更佳,对修复体边缘密合度更高、其邻接关系更紧密,应用前景良好[18]。

2.4在个性化基台设计与制作中的应用

个性化基台是指患者的残缺牙齿之间的间隙、上下牙齿的咬合以及植入种植牙的位置等信息在CAD或CAM软件中的设计与制作。在对设计和制作个性化基台的过程中,对模型进行扫描后取得种植牙、相邻牙齿、上下颌牙的空间与位置关系,随后在CAD软件中进行可视化的设计(牙冠、长桥、贴面),从而得到形态、外形、轮廓的基台。个性化基台运用CAD或CAM进行设计与制作,具有着附着细菌量少、抛光度优越、与修复牙体连接性好等多种优势;此外与传统基台的堆蜡、包埋、研磨等制作过程相比,数字化技术可避免以上复杂的操作步骤且美观性与可靠性较好,因不会使用印模材料、避免了石膏材料形状出现变化。但我国目前在个性化基台应用CAD或CAM进行设计与制作的相关研究较少仍接触阶段,因此在临床中的应用缺乏经验[19-20]。徐薇、安磊等多位学者既往研究后发现,应用CAD/CAM软件设计个性化基台后,种植义齿修复的美学效果更好,改善牙齿的美观程度,达到患者的理想修复效果[21]。

三、数字化口腔种植存在的局限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造成了与数字化相关的各类技术的涌出,使得新出的数字化技术会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被最新出的技术所替代,因此口腔科医生需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和强化新技术,才能紧跟上社会科技的发展,因此也给医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此外由于数字化软件的更新过快,造成了软件与软件之间的兼容性差,也极易影响到医生的正常使用,且新出的软件能否在临床中最为常用的CAD、CAM软件中应用还有待商榷。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本身就需花费较多的时间、精力以及成本去提升自己的诊疗水平,而数字化技术的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口腔医学的发展,但也提高了医生的工作难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口腔医学中数据化技术的应用广泛且效果显著,使以往的传统的种植技术变得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精确性,不仅实现了种植成功率与种植牙体精准度的提升,同时也降低了以往种植方式给患者牙龈、相邻牙齿造成的创伤,以及术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符合口腔医学未来发展趋势的种植技术。

参考文献:

[1]高宁,付坤,蔡菁华,何巍.58例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后行种植义齿修复的疗效观察[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21,37(06):624-631.

[2]俞敏.人工种植牙修复时机对牙列缺损患者咀嚼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J].透析与人工器官,2021,32(04):43-44.

[3]张浩,高洁,仇珺,秦文.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口腔正畸学研究生病例分析教学中的初步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8):67-70.

[4]孙志荣,张燕,张晓林,程丹,赵雯.数字化技术在可摘局部义齿基牙全瓷冠崩瓷后再修复中的应用1例[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21,37(02):278-279.

[5]倪王成,胡琳驰,张维丹,周贝贝,黄温棉,朱秦天,余季兰,王仁飞.3D打印和CAD/CAM氧化锆种植体骨结合性能的动物实验评价[J].口腔医学,2021,41(02):144-148.

[6]倪文庆,戈伟,童昕.三明治法Onlay植骨结合GBR技术在上颌骨洞穿性缺损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01):65-68.

[7]梁一雷,苏武.不同种植修复技术对牙齿种植患者恢复情况及PES评分、WES评分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21,30(01):122-125.

[8]赵茗宇,李潇.种植修复方案治疗牙周病研究进展[J].陕西医学杂志,2021,50(07):903-905.

[9]代天国,邱银秀,刘应凯,冉红兵.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T结合微创拔牙技术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20,14(04):272-279.

[10]隋长德.锥形束CT技术在口腔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03):200+202.

[11]邓泽栋,陈裕,吴泽锋.对比分析CBCT与普通X线曲面体层片在上颌后牙区种植治疗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9):59-61.

[12]刘峰,周文娟,柳忠豪.计算机辅助规划与设计软件在口腔种植外科中的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1,37(02):124-126.

[13]潘小波.传统及数字化口腔种植导板的制作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20,13(04):337-340.

[14]张雪平.数字化导板在口腔种植临床应用中的精确性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20,6(03):25-27.

[15]关廉,刘雪梅,王俊成,郭斌.数字化外科导板在上前牙即刻种植中的临床应用和精准度评价[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20,21(01):5-11.

[16]张翌婕,史俊宇,赖红昌.数字化印模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0,18(05):469-473.

[17]李淑芬, 魏斌. 数字化印模与锥形束CT配准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J].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1, 26(6):6.

[18]郑凯希,吴豪阳.数字化印模与传统印模在单颗牙种植术后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21):3876-3878.

[19]张红丽.个性化全瓷基台联合全瓷冠齿修复在前牙缺失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2):51.

[20]岳兆国,张海东,杨静文,侯建霞.數字化评估CAD/CAM个性化基台与成品基台影响粘接剂残留的体外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53(01):69-75.

[21]徐薇,安磊,于晓波,孟琪,杨春山,张岳乔.基于CAD/CAM系统的个性化基台在种植义齿美学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5(06):983-985+997.

3618501186575

猜你喜欢

口腔科进展
“双超”油菜新品种选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金融稳定立法的关键进展与完善建议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滇藏铁路丽香段站后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有望年内开通
2020
关于奥硝唑羧甲基壳聚糖与基础治疗用于牙周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锥形束CT在口腔科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优质护理在缓解口腔科恐惧患者不良情绪的临床效果
April Fool’Day愚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