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苷类似物经治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征及诊治对策

2022-03-19付士祥 毛欣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5期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细胞因子

付士祥 毛欣

摘要:目的:分析核苷类似物经治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征,并探讨诊治对策。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核苷类似物经治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应答不佳组),同期选择核苷类似物经治应答完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应答完全组),分析其临床特征。同时在调整抗病毒治疗中,给予将苷类似物经治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和乙肝病毒定量(HBV-DNA定量)水平。结果:应答不佳组IL-21水平升高,IL-4、IL-10水平降低,与完全应答组相比(P<0.05);经调整抗病毒治疗后,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指标复常率均高于治疗前,HBV-DNA定量降至最低检测值几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机体免疫功能在慢乙肝患者核苷类似物经治应答不佳中有密切关系。而换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治疗能明显改善对核苷类似物经治应答不佳而调整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并对其病毒复制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核苷类似物;机体免疫;细胞因子;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应答不佳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5--01

慢性乙型肝炎是乙肝常见的类型。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是世界难题,目前尚没有有效的办法能够彻底清楚病毒。近十年来,大量偱证医学的证据证实核苷类似物药物是慢性乙肝各种治疗方法中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1]。故我院针对核苷类似物经治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诊治对策,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研究资料及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我院2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核苷类似物经治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应答不佳组),同期选择核苷类似物经治应答完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应答完全组),应答不佳组患者男36例,女34例;年龄在39-69岁,平均(54.23±3.71)岁。应答完全组患者男34例,女36例;年龄在41-62岁,平均(51.53±3.82)岁。两组线性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对应答不佳组和应答完全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检测其血清IL-21、IL-4、IL-10水平,以分析临床特征。

同时在调整抗病毒治疗中,根据指南[2]对苷类似物经治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换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治疗(TAF,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80060,Gilead Sciences Irelan UC),口服,一天一次,一次一片,剂量为25mg。

共治疗24周。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测定对应答不佳组和应答完全组患者的血清IL-21、IL-4、IL-10水平。同时检测调整抗病毒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ALT指标、AST指标、TBIL指标)和乙肝病毒定量(HBVDNA定量)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版本)分析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x±s,X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血清IL-21、IL-4、IL-10水平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答不佳组患者血清IL-21(259.61±72.54)pg/ml、IL-4(48.27±18.26)pg/ml、IL-10(341.76±128.46)pg/ml;应答完全组患者血清IL-21(228.76±68.07)pg/ml、IL-4(56.26±14.27)pg/ml、IL-10(451.33±102.41)pg/ml。其中t值=26.913、11.632、26.546,P值均=0.001。可知,两组在血清IL-2、IL-4、IL-10水平方面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调整抗病毒治疗后,患者肝功能和HBVDNA定量水平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ALT指标复常率85.71%(30/35)、AST指标复常率91.43%(32/35)、TBIL指标复常率85.71%(30/35);对照组ALT指标复常率60.00%(21/35)、AST指标复常率65.71%(23/35)、TBIL指标复常率71.43%(25/35)。其中,X2值=73.791、93.542、28.835,P值均=0.001。同时观察组患者HBVDNA定量降至最低检测值几率94.29%(33/35);对照组患者HBVDNA定量降至最低检测值几率57.14%(20/35)。其中X2=172.213,P值=0.001。可知,观察组患者肝功能和HBVDNA定量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肝脏的炎症活动及HBV病毒感染与机体免疫中细胞因子活动有关。进一步分析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慢性乙肝患者体内存在大量可复制的乙肝病毒所导致的,这类患者由于免疫耐受人体不自动清除体内已经存在的病毒,处于一个相對平衡的状态。当使用了核苷类似物治疗,疗效并不满意,反而因为停药引起病毒反弹,导致严重肝炎的发作。我们通过调整抗病毒治疗方案,在接受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中换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治疗,可起到显著效果。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是目前比较新的抗乙肝病毒药物,降病毒速度比较快、副作用小、耐药率低,受到广大患者和医师的青睐。本药物主要成分是丙酚替诺福韦,对于乙肝病毒的复制具有抑制作用,一方面可起到抑制病毒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起到保肝抗病毒的作用。本研究经验,患者在使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治疗时,常出现以下不良反应,如头痛、恶心、疲劳等全身性疾病与用药部位状,应加强用药指导,以保证用药安全,有助于药物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慢性乙型肝炎核苷经治应答不佳患者机体免疫细胞水平变化与肝脏的炎症活动及HBV病毒感染相关。临床治疗中,换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治疗能改善其肝功能,同时起到一定的病毒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抗病毒治疗效果探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3):3.

[2]周洪波,刘丹阳,吕丹,等.不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21,16(8):4.

通讯作者:毛欣,副主任医师。

2719501186320

猜你喜欢

慢性乙型肝炎细胞因子
肝癌患者细胞因子和Treg细胞检测的临床价值
细胞因子等的变化以及OFR在SAP肝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心理失衡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健脾化湿祛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残留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患者常见易患因素分析
两种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膦甲酸钠治疗扁平疣及对血清脂质过氧化物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
对付肿瘤的细胞因子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