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辩证法视角下 对教育技术学发展问题的反思

2022-03-19黄斌崔婷婷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自然辩证法发展问题

黄斌 崔婷婷

摘    要: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要遵循自然辩证法的规律,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也不例外。文章结合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从实践探索(教育技术学发展的根基)、社会需求(教育技术学发展的指挥棒)、技术应用(教育技术学发展的推动力)、人才培养(教育技术学发展的价值尺度)四个角度反思教育技术学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相关群体提供思考方向。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教育技术学;发展问题;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3-0027-02

在教育学的众多二级学科里,唯有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理论和现代技术相互渗透与融合而形成的交叉学科,它承担着从技术的视角揭示教育的特殊属性及规律的角色[1]。1999年,国内高校开始全面扩招,教育技术学专业由原来的只在多数师范类院校开设,扩展到了综合类、理工类、民族类等各类院校,且分属于不同的院系,如教育科学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教育技术学院和传媒学院等。教育技术学科发展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经典的便是“南国农之问”(南国农先生在2011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成立20周年庆祝会暨全国教育信息化展望论坛”上提出了发人深省的问题:为什么教育事业蒸蒸日上,而教育技术学科却逐渐衰弱?)。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一般原理的学说。作为开放的理论体系、具体行动的一般指南,自然辩证法的规律适用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文章结合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从实践探索、社会需求、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四个角度反思教育技术学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方向。

一、实践探索——教育技术学发展的根基

人们通过实践对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经历了从教具、斯金纳型教学机、CAI设备到学习过程与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阶段。除了上述广义的实践探索外,还有很多具有针对性的狭义的实践探索也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如某个或某类院校的专业及其课程设计。教育技术自身的不成熟性、多样性、交叉性和流变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同层次院校、不同类型院校、不同学科取向、不同实践取向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之间差异极大[2]。相关学者通过筛选取样,从横向(不同类型院校同一时期的课程体系)和纵向(同一院校不同时期的课程体系)两个角度进行比较,指出了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建议。还有学者以某综合研究型大学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从筹建、发展到停办的实践历程为个案,全方位分析了其专业停办的深层原因,总结出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建设经验、教训及启示。

反思教育技术学在实践探索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一,专业定位不清晰。专业定位究竟是偏理论还是偏实践,是专注于理论方面的求新求异,还是专注于现代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第二,课程设置不严谨。虽然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方针与“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的建设促进了课程设置的规范性,但不少院校只是在其他院校课程大纲上“照葫芦画瓢”,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办学条件与办学特色。此外,主干课程偏离学科方向,杂而不精。总体体现为,以其他学科的课程体系为主,辅以开设几门教育技术学类课程,如“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系统设计”等。

二、社会需求——教育技术学发展的指挥棒

教育技术学要谋发展、求进步,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会出现结构性失衡,甚至所谓的“生产过剩”,就必须顺应社会发展,以缩短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在1999年中央部委所属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状况调查中,教育技术学专业一次性就业率为92.38%,明显高于其他教育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3]。但是,近年来,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社会需求却陷入了尴尬境地。武利成等人调查了湖北省71家企事业单位和中小学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需求情况,提出了“围绕市场需求来办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概念。许霞等人通过研究专业设置和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历史数据与需求结构,得到了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发展变化的规律及与社会需求的互动状况,为专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思路。

教育技术学专业在社会需求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一,从市场分析来看,许多院校的课程内容过于陈旧,造成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172号(教育类297号)提案答复的函》称,要“将包括编程教育在内的信息技术内容纳入到中小学相关课程,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因此,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加强学科核心素养,重视编程实践能力。第二,从就业形势来看,该专业的就业可能性虽广,但就业成功率较低。目前,学生求职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领域,但信息技术课程在绝大多数地区还不是高考科目,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师的需求极少,所以竞争异常激烈。

三、技术应用——教育技术学发展的推动力

教育技术是运用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三效”(效果、效率与效益)的理论与实践[4]。这一“应用领域的定义”反映了教育技术具有的积极的社会属性,即通过教育技术与教育主体的相互作用来体现出对人的需要和发展的有利影响。然而,无论是一般的技术还是教育技术,在带来正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负效应。黄纯国等人从“本体论”和“工具论”两个方面批判“中心论”,认为“本体论”上的“中心论”割裂了技术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联系,以及技术的开发者与使用者的联系,“工具论”上的“中心论”则割裂了主体与客体的联系,以及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联系。左明章在他的博士論文中借鉴技术哲学关于技术本质和技术价值的相关认识,对教育技术的本质和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开展教育技术价值批判的同时要更注重其价值观的构建,要在弘扬价值理性的前提下设计和使用教育技术,避免因设计不当和应用不当而产生负效应。

反思教育技术学在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一,存在“工具理性”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把技术使用与否乃至技术是否促进教育变革的压力和责任加到教师身上,强调“没有用不好的技术,只有用不好的老师”。第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术一出现,相关决策者不仅没有深究它们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和教育环境,而且也没有很好地考虑如何因地制宜,如何内化,就盲目地大范围推广,甚至发布文件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在课堂中应用。

四、人才培养——教育技术学发展的价值尺度

一个专业的兴衰发展,除了外部的市场需求外,还取决于内部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校应思考清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技术的宗旨是通过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学习方式乃至教学方法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新型人才[5]。但由于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不足,人才培养问题始终悬而未决。王娅诺以H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将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进行对比,针对现存问题提出解决措施。陈丽等人立足“互联网+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与新需求,深刻剖析教育技术学科边缘化的原因,从而提出教育技术学的新定位和人才培养的新方向。

反思教育技术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一,专业认可度不高。近些年,随着各种信息化政策的颁布,虽然部分院校的生源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是相比于其他教育类专业仍存在“第一志愿录取率低”的情况,有的高校隔年招生甚至直接停招。第二,教师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教育技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和学科带头人逐渐减少,教师队伍逐渐年轻化。不少从事实践类课程教学的教师仅仅研究技术本身,而对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感悟不深,这导致教师不知如何将相关技术应用到教学实际。

自然辩证法综合性、交叉性和反思性的思维方法,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普遍指導。教育技术学的持续发展,需要实践探索作根基、社会需求作导航、技术应用作推动、人才培养作标杆。相关群体应在全面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市场需求变化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和密切结合自身的条件与特点,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应用必要的信息技术,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杜华,顾小清.教育技术学理论五问——兼论教育技术学之于教育学理论建构的贡献[J].教育研究,2020,41(1):148.

[2]  杨九民,梁林梅.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发展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7):101.

[3]  李志河,黄云芳,蔺婷,等.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 培养目标与学生就业断层因素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8):47.

[4]  何克抗.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界的一场重大争议[J]. 现代教育技术,2011,21(5):25.

[5]  吴遵民,张媛.教育技术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之辨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7(3):27.

■ 编辑∕丁俊玲

3719500589241

猜你喜欢

教育技术学自然辩证法发展问题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私募股权基金业务发展问题研究
自然辨证方法应用于机关公共事物系统的探讨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
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
于光远论自然
科学技术与田径的辩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