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022-03-18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高中语文

赵 青

(山东体育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2)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持续变革与创新,高中在开展语文教学课程或者活动时,不仅要重视教学思路与理念的全面改革,而且也要强化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优化与革新,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有意识、有目的地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内容与活动中,在细节上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文素养与高尚人格,增强高中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推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更好、更有序开展与进行。

1 人文精神的概念及内涵

所谓的人文精神,主要指的是人类一种较为普遍的自我关怀,其多以价值、尊严、追求、命运维护以及关切等形式为表现,其精神文化受到高度重视。人文精神是对理想人格全面发展的一种塑造与肯定,其对人的精神风貌与人类价值尤为关注。人是万物之灵,主要凸显的就是人文内涵。人文精神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人文与精神。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人文主要被解释为人类社会的多种文化现象,而精神则被解释为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思维活动或者思维意识。总的来说,人文精神可以被解释为一种追求自由、追求和平与解放、尊重人权与价值的一种思想、行为与主张。同时人文精神也可以表示人对生存、生命价值取向与追求的一种态度,其是积极的、充满美与善的真挚情感;人文精神也注重彰显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和谐、公正、平等、自由、爱国等精神。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意识到人的重要性,更好地知晓人的意义与价值。人文精神强调人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给学生创造更多学习与自主探究知识的空间和机会,促进学生更加健康、全面成长与发展。

2 分析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现状

目前,很多高中学校以及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都忽视了人文精神融合与渗透的重要性,对于人文精神的教育存在着很多的空白。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且对于教学内容与形式缺乏必要的创新,缺乏将人文精神有效融入进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影响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呈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下面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现状与问题展开有效探究与分析:

2.1 人文精神渗透的痕迹并不明显

在高中语文教学课程中,一些学校以及教师对于人文精神渗透的意识与概念不强,并没有科学、合理地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活动当中,不利于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内涵的提升。与此同时,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尽管渗透了一部分人文精神内容,但由于教师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并不到位,因此在渗透过程中也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学生的思维与意识依然没能得到更好指引,人文精神渗透的重要性未能被有效发挥与诠释出来。再者说,人文精神涵盖的范围较广,意义较为深邃,在实际渗透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很多教师缺乏有效的方法,很多渗透工作无从下手,也没有灵活地将人文精神与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合,最终不利于人文精神的渗透、语文教学品质的提升。

2.2 学生主体性地位没有受到充分重视

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理念,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核心载体,也是教师传输知识、直接教育的对象。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持续改革,学生主体性地位应该愈发凸显,并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予以充分、全面的重视,教学的主导性以及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发挥出来,人文精神的内涵也并不能全面融入到语文教学内容与形式当中来,高中语文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与此同时,很多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比较墨守成规,习惯性地运用一些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与手段上缺乏必要的创新,在语文文章的分析或者鉴赏上,学生多是被动接受,缺乏师生、生生交流的机会和思想碰撞的空间,这会导致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下降、积极性不足,限制和阻碍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的提高。

2.3 教案设计与课时安排有失科学

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一般事先做好教学设计,合理安排好教学课程。但是在授课内容安排方面,学校以及教师并没有将人文精神有针对性地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与内容当中来,教案设计的内容与形式较为单一,人文精神相关的内容并不多、甚至没有。在课程设置和安排上也有失科学,学生在课堂上多专注于学习课本知识,重视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这就导致学生疲于学习语文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很少有空余时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分析和体悟,从长远看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与创新能力,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收效甚微。

2.4 学生认知力与核心素养培养成效不大

在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塑造是其重要目标,学生通过反复的思考和分析,能够逐渐形成一种感知与体验,而这种体验包含着情感与审美等众多体验,经过多种情感与认知体验的历练,能够逐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与内在品质。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过分看重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没有在语文教学细节上或者内容上挖掘人文精神的教育价值,学生感知、接触与体验人文精神的机会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

3 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方略探究

在渗透人文精神的过程中,教师需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路径,重视人文精神渗透工作的有效开展,创新多元化的渗透路径、挖掘人文精神教育内容,推动人文精神渗透效率的有效提升。下面对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具体策略与方法展开有效探究与分析:

3.1 重视人文精神渗透工作的开展

语文教师在开展一系列的教学工作时,学校以及教师都要有针对性地去渗透人文精神,结合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实际、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状态,强化人文精神的合理渗透,将人文精神附着、融合到语文教学的内容与环节中,增强人文精神渗透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案的设计方面,学校要论证语文教学课程内容设置的科学性,使教学课时与教学内容的安排更具合理性,给学生留存足够的时间来分析、思考、消化和吸收当堂语文知识点,理解与感受人文精神的内涵,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语文知识储备和人文精神感知的双丰收。在设计语文教学方案时,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教学内容的实际来挖掘与融入一些人文精神内容,这样既能够增加语文教学的丰富性,又能够提升人文精神渗透的效率与效果,推动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渗透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学校以及教师的关注与重视下,人文精神渗透的效率会更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也会更好,更易于培养与塑造学生优秀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

3.2 强化人文精神渗透模式与方法的多元化创新

在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考大学的压力,教师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对于基础知识教学与学习成绩的提升更为关注,忽视了人文精神与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为了能够促进人文精神得到更好渗透,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要不断转变,注重学生学习热情、学习能力与思维方法的塑造与培养,借助人文精神培养的东风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与价值观,教会学生人文精神与语文知识共同提升的方法与技巧。教师需深入挖掘语文知识中所含的人文精神或者人文理念,在教会学生理解与掌握语文知识与内容的同时塑造学生优秀品质、创设良好人文文化氛围。教师可以在教学方式上多加尝试,如多媒体情境教学、人文主题教学、小组讨论式教学、问题引领式教学,着重打造更具人文氛围的语文课堂,以便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心智与理念,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人文精神。

例如在《故都的秋》这篇作品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来引入教学内容。如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文章中的“故”字饱含着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感情,“秋”字交代了文章写作的节令,“故都”将文章描写的地点清晰地罗列出来,既明显又富有深意,文章中作者将主观与客观的色彩进行融合,能够将寓情于景的思路展示出来。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给学生机会和时间去阅读与分析课文,并对作者的写作中心思想与写作技巧进行反复琢磨,如此对学生的思路进行指引,将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师要充分尊重和重视学生主体性地位,将人文理念与精神融入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彰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价值,让学生探究文章深刻含义的同时,感受作者的写作情感与思路,提升学生赏析文章的能力与综合学习素养。

3.3 重视语文教学内容中人文精神的挖掘与利用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涵盖着一部分人文精神与教育价值,重视人文精神的挖掘与渗透是提升语文教学效率与效果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开展《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文本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廉颇蔺相如所处时代的背景,综合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例如以廉颇和蔺相如二人的人物性格和情感历程为抓手和切入点,借以诠释出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从而让学生逐步学习与感受蔺相如的高尚人格及其爱国主义情怀,进而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

借助此方法,既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文章的主旨,又能够做好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成长与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文精神表现的是一种对自我的关怀,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价值的维护,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精神文化和精神现象,是人类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塑造人和促进人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它的核心是人。为了能够更好地塑造学生优秀的人文素养与高尚人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高中语文教学的实效性,重视人文精神的科学渗透势在必行。学校以及教师要重视人文精神教育的开展,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实践,使得语文教学灵魂性与灵活性更强,内容更富感染力与号召力。通过一系列具备可操作性的人文精神渗透,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动力与积极性的更好培养与调动,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创新性,实现学生人文素养与语文核心品质的更好提升。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