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2022-03-18李志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机械设计专业课教学内容

李志红 张 义

(厦门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福建·厦门 361024)

0 前言

2016年12月,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此次会议强调了专业课教师、专业课教学及专业课课堂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应使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构建立德树人长效机制,实现全方位育人[3]。

课程思政本质上还是一种教育,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其目的是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各类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教育教书育人的作用[4]。

1 《机械设计》课程基本情况

《机械设计》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研究一般工作条件和常用参数范围内的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旨在让学生初步掌握机械设计的设计规律和技术措施,初步具有设计通用零、部件的设计能力。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具有如下能力:掌握常见通用零件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及设计方法,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机械零件的强度设计和结构设计中;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了解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及简单机械的能力,初步具备解决机械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具有实验技能的基本能力,了解机械零部件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机械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势。

《机械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课堂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使用多媒体、板书、Flash动画,结合实验、小作业、大作业、讨论、小测、答疑等方式共同实施,课堂一般以回顾上次课主要内容、提问、回答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回答学生提问等方式开始,对知识梳理,保证学生对已讲过内容的理解。以OBE思想组织教学,以学生学习成果产出、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为重点,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工程实例的讲解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讲授、布置小作业和大作业等方式逐步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设计规律和技术措施,具有设计通用零、部件设计的初步能力和解决机械复杂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认识工程问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总体而言,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思政方面考虑较少。

2 课程思政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

2.1 凝练提出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要想真正实现课程思政,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就要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实际,合理设定课程思政目标,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炼于课程内容又融合、高于课程内容的[5],需要进行适度的提炼和升华。《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蕴含诸多思政元素,在协同育人方面可发挥主阵地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把握思政教育的内涵,将思政元素自然而然地贯穿到整个教学环节,把握学生需求,找准学术突破口及创新教学载体,从学生感兴趣的例子出发,让学生融入课堂,既紧扣时代发展又回应学生关切。对于《机械设计》课程而言,结合其教学内容,设定其课程思政目标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爱岗敬业、工作态度严谨、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和工程师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辩证思维的精神以及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培养学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增强时代责任感、使命感。通过该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注重在教学活动中把价值观树立、职业道德养成、人文素养提升、创新精神培养和专业知识讲授等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功能。

表1:《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及其思政元素

2.2 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课程思政内容建设,不能脱离课程教学内容。它可以是课程教学内容的引入内容,也可以是教学内容的适度引申和拓展,当然,也可以融入到课程教学或实践环节。课程思政内容应该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而不应该是突兀地出现或生硬地与教学内容结合。以《机械设计》这门课为例,《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蕴含着诸多思政元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把握思政教育的内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及其思政元素如表1所示。

2.3 合理设计课程思政内容

课程思政内容要与原有课程教学内容相互关联,要能自然过渡。在进行课程思政内容设计时,应在理解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适度、合理引申,避免生搬硬套地硬性植入。下面以《机械设计》课程为例进行说明。

在讲授第1章绪论的第1节“机械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时,自然引入中国古代机械发明,如地动仪、东汉水排(齿轮连杆机构)、古代木工等世界上发明较早的机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引入中国现代机械,如高铁、国产大飞机等大国重器,由此教育学生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崇洋媚外,坚决摒弃“造不如买”的思想,“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不受制于人[6],激发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在讲授第2章机械设计总论第4节“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第5节“设计机械零件的基本要求”和第6节“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时,引导学生探究零部件失效的起因、分析失效过程、探究事物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把握事物变化过程中的主、次要矛盾并进行辩证思维。机械设计中应将零部件的设计准则与零部件的失效形式紧密联系起来,其强度准则、刚度准则、寿命准则等设计准则是从工程实际及理论中高度概括出来的,引导学生应遵循设计准则,“人不以规矩则废”,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机械设计过程中有了设计准则,才能设计出满足使用要求的合格零件,这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辩证思维的精神以及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极为重要。为人、做事也一样,应坚守规矩意识,否则就会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3.1 专业课教师应提高自身思政修养

课程思政的载体是课程,实施主体是教师,教师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专业课教师是开展课程思政的主要力量[7]。专业课教师需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修养,才能通过所教授的课程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与原有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融合,从而引申出课程思政内容,并与课程教学内容形成统一的整体,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所以,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关键还是教师。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不仅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有较高的思政修养。这是新时期课程思政对高校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3.2 课程思政内容要有效

对于专业课程而言,课程思政内容是在原有教学内容基础上的引申和融合,而不是硬性植入。专业课程要起到传授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的作用,这是其最根本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挖掘合理的课程思政内容,实现与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使其不仅掌握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树立为人处事的正确观念,最终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所以课程思政建设不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硬性地添加课程思政元素,为了思政而思政,这就偏离了课程思政的初衷,也违背了正常的教学规律。同时,对于学生在思政方面的培养,并不是一两门课就能完全实现的,而是所有课程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不断累积的过程,不要简单地认为一门课程可以完成很多的课程思政教育,这是不现实的。所以,要立足所教授的课程,在现有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合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效引申课程教学内容,使其与原有课程教学内容融为有机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实现课程思政的真正目的。

3.3 课程思政考核方式要合理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多数以课堂提问、课后作业以及期末考试等为主,更多的是考核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水平,不适用于课程思政考核。课程思政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课程思政的考核,不是专业知识点的考核,而应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理解,所以考核方式应转向大作业、课程报告以及实践环节等,学生要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这些考核方式所要求的资料阅读、动手实践等,主动联系课程教学内容并进行深入思考与理解,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4 结束语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毕业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提供合格人才,是当代高校的历史使命,也是当代高校教师的奋斗目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高校教师也应注重对学生在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而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但课程思政建设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需要高校教师不断地探索与实践,立足自身教授课程,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合理设置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原有教学内容形成有机整体,并设置合适的考核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高校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长期坚持与不断探索,它要求每一位高校教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立足学科文化及课程特色,深度挖掘专业课蕴含的思想政治要素和育人功能,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机械设计专业课教学内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探究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三维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