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高中与高校招生的良性互动策略

2022-03-17靳培培杨起凡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4期
关键词:高中学生培育核心

靳培培,杨起凡

(郑州大学 教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为了应对21世纪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带来的挑战,满足个人实现自我发展和推动社会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多个组织与国家开始关注和研究“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概念作为一种“舶来品”于2014年首次引入我国,深化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逐渐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评价体系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在诸多评价方式中,高考无疑最受瞩目。长期以来,高考分数是高校招生的主要依据,甚至将高考视为高校招生的代名词,使得作为招生主体的高校与提供主要生源的高中缺乏良好的互动。受我国考试文化、高校招生“唯分数”评价、高校主体性角色薄弱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高中教育长期陷入片面应试教育泥淖,“唯升学论”“唯分数论”顽疾不改。高校招生对高中教育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强烈影响,在引导高中学生核心素养落实方面责无旁贷。高中学生面临高考压力,时刻关注和顺应高校招生评价的方向和标准,在此背景下,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培育?高校招生改革如何影响核心素养理念落实?高校招生与高中学校应当建立什么样的互动机制?这一系列问题亟待深入思考与探究。

1 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高校招生的关联性

1.1 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结构

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首次提出核心素养的同义词“通用能力”(generic skills)这一概念,并陆续遴选出多种框架,将其融入学科课程[1]。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首次提出“key competencies”概念,虽然并不是国际通用术语,但被认可和运用的范围逐渐扩大,在我国被翻译为“核心素养”。当前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先后提出“核心素养”框架,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结构也各有不同。20世纪90年代,为了扭转应试教育困局,我国开始推行素质教育,但由于其内涵过于抽象空洞,可操作性不强,在实践层面困境重重,素质教育一度成为“好听”却不知如何“落地”之词。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此文件为标志,我国首次引入“核心素养”概念,并开始积极探寻适应于中国的核心素养内涵与结构,将“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综合表现”[2]。课题组经过精心研究,于2016年9月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并细化为人文积淀、理性思维、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该框架立足我国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人才培养的国际趋势,同时借鉴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的国际优秀经验,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容具体化,明晰了学生发展素养的关键点。钟启泉认为核心素养指的是“同职业上的实力与人生的成功直接相关的涵盖社会技能与动机、人格特征在内的统整的能力。它的核心既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也不是单纯的兴趣、动机、态度,而在于重视运用知识技能解决现实课题所必需的思考力、判断力与表达力及人格品性”[3]。张华则认为核心素养是“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4]。总体来讲,不同国家、地区和组织对“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概念界定不尽相同,西方国家更倾向于将其翻译为“通用能力”,在我国则更加强调“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内涵。

1.2 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高校招生的关联性

高校招生作为连接高中与高等教育的“桥梁”与“中介”,向下引导着高中如何教学育人,向上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开启之前的生源素质基础。这就意味着,高校招生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会直接影响高中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和落实力度,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是否有效落实也直接影响着高校新生的整体质量。

1.2.1 高校招生对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落实具有强大的引导性

高校招生作为一种为高校选拔和分流新生的教育评价,对学生核心素养是否关注直接影响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落实。尤其在考试文化历史悠久、高考牵动千家万户的我国,高校招生与高中教育教学的关系更为密切。如果学生核心素养在高校招生考查与评价中无足轻重,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很可能会流于形式。基础教育领域的应试主义肆虐存在诸多原因,有学者认为,高考竞争的本质是就业和社会地位的竞争在考场上的体现,归根到底是社会地位的竞争[5]。相似的观念认为,应试教育的外部动力与社会根源是社会不平等与社会流动、信任危机与分割的社会体制[6]。高考本身并不是造成应试教育的“罪魁祸首”和推行素质教育的“绊脚石”,关于高考的误解都是由社会竞争和社会矛盾所引起[7]。可以看出,高考在我国表现出极其强大的社会功能,并不是造成基础教育应试化倾向的根本原因。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高考自身存在诸多问题,作为“指挥棒”并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正向教育功能,其消极负向的功能依然是应试教育的“助力器”,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巨大桎梏。譬如,“高考不改革,核心素养的落实便是空谈”,“勿以高考为理由耽误基础教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高考还无法有效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低进行衡量,这必然导致核心素养在实践中面临被架空的风险”[8],甚至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依然出现“满载素质教育理想的改革遭遇功利应试惯性的顽强阻碍和掣肘”[9]。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阐述表明,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高校招生密切相关,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需要高校考试招生作出相应变革。

从应然层面来讲,包括高中在内的基础教育与高校招生兼具“相对独立性”与“统一性”,即二者各有其内在的逻辑与规律,在本质、目的、功能与职责上存在很大差异,同时高中教育与高校招生作为教育系统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根本目的上具有一致性,高中教育的结果为高校招生提供一定规格的生源质量与人才评价依据,高校招生对高中教育具有重要的引导功能。这种相对独立性与统一性要求二者既要基于各自的使命与职责各司其职,又要基于二者内在的统一性相互协作[4]。二者的“相对独立性”意味着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根本上有赖于建立和实践以核心素养培育为重心的教育教学体系,然而,高校招生的强大指向作用使得高中唯高考马首是瞻,难以坚守其应然的相对独立性。实际上,高校招生本身就是一种引导基础教育全过程的“教育评价”,对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的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和教育评价等育人过程产生最为直接且强大的导向作用,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落实也必然需要高校招生将学生核心素养纳入评价内容,以此来引导高中教育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切实关注和落实。此外,基于当前我国的现实国情与教育发展实际,尤其是高考促进社会流动和分层的强大社会功能凌驾于教育功能之上,构建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高校考试招生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引导高中教育摒弃应试主义与功利主义倾向,积极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型育人模式。

1.2.2 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效果深刻影响高校招生的生源质量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本质上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使学生获得关键能力与素养。虽然不同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表征和要求各有差异,但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紧密的连贯性,不可能在任何一个教育阶段独立完成。人才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各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效果决定着下一个教育阶段的生源质量,需要各教育阶段深刻认识人才成长的连续性,协力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高中直接为高校人才培养和输送大批生源,而高质量的生源是高等教育人才培育质量的前提基础和重要保障,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落实能够为高校提供具备核心素养的高素质生源,更大程度符合高校对选拔人才的质量预期,为高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奠定良好的生源基础。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启动高考改革,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该实施意见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体现出高等教育对生源素质的期许和要求。总之,只有在高中阶段切实构建核心能力与素养为核心的教学育人模式,关注和培育学生核心能力与素养,才能为各高校提供高素质的生源。

2 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高中与高校招生的实践冲突

受多重因素影响,高中与高校招生在教育实践与改革中存在诸多冲突和错位,严重阻碍了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切实落地。

2.1 高中教育教学过度依附于高考,新课程改革成效欠佳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持续推进,部分高校在招生中的主体性作用逐渐提升,但从整体来讲,高考在高校招生的垄断地位仍然坚不可摧,高考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高校招生的代名词。从当前我国高校招生理论上来讲,基础教育主要承担为所有的国民提供国民基本素质所需要的基础教育和训练以及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供生源两项职责,而前者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宗旨和使命,也是基础教育“独立性”的根本意义所在[10]。基础教育的确担负着为高一级教育和学校提供、输送合格生源的任务,但基础教育最根本的价值是育人,而不是选拔[11]。然而在实践中,我国高考呈现出的强大社会功能凌驾于教育功能之上,成为牵引基础教育改革的“牛鼻子”,升学成为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唯一目的,高中成为争取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预备场所,“高考考什么,高中就教什么”成为高中教学的唯一准则。基础教育丧失自身的独立价值,与高校招生之间形成病态的顺从依附关系。在这种强大的依附关系影响下,如果高校招生尚未充分关注和有效衡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状况,学生和家长必然会无视核心素养发展在学生学业成就中的意义与重要性,基础教育也就失去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动力。高考改革的滞后性使得高考对基础教育产生消极影响,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但最终难以突破高考招生评价“唯分数”的桎梏。

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我国进行了五次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在课程的理念、目标、结构、管理、方法与评价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建立了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新课程体系,但由于我国教育存在重智力轻能力、重成绩轻素养的弊端由来已久,注重追求分数提升的现象依然存在[12]。核心素养理念提出之后,基础教育传统的以纸笔测验为主的量化标准评价以及偏重评价结果忽略评价过程的目标取向难以与学生核心素养相匹配[13]。根深蒂固的知识本位评价思维、“唯分数论”的评价导向以及“不评价就不落实”的应试教育实践逻辑使得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困境重重[14]。可见,深受工具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影响,高中教育教学未能充分坚守其核心使命与职责,违背教育的育人本质与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唯高校招生评价导向马首是瞻,当高校招生对核心素养缺乏关注和有效考查,新课程改革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学生核心素养培育难以真正落实。

2.2 高校招生核心素养考查力度不足,高中教育教学片面应试倾向顽疾难消

作为招生主体的高校期望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学校为其培养和输送全面发展的优质生源,但以高考分数为主要依据的现行招生录取模式不利于高校主体性作用的充分发挥。尽管新高考改革将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校招生作为参考,但近年来实施新高考改革地区的实践历程显示,除了部分综合评价招生试点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了参考,大部分高校依然采用传统的唯分数评价模式,大部分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由于在高校招生中毫无参考而流于形式。只要优质高等教育依旧是社会激烈争夺的稀缺资源,只要社会还需要用客观公正的考试方式来选拔人才,考试引导教学的现象就必然存在,“考试指挥棒”是一种避免不了的客观存在[15]。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提出之后,高校招生尚未构建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评体系,高中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改革也难以有效实施。核心素养具有内隐性与外显性,既包括外显的行为表现(技能、知识),还包括内在的心理倾向(态度、信念、价值等)[12]。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与测量技术难以对“内隐性”核心素养进行有效考查,其科学性、有效性及公平性均难以保证。高考为了保证自身公平性,一向坚守“凭分取才”,要让高考能够适应核心素养教育的需求,关键就在于高考分数能否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低[8]。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提出之后,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理念、评价理念开始受人关注,但由于缺乏针对核心素养的命题技术,高考命题的“素养立意”始终无法从理论层面转向实践。

近几年实施的新高考改革并没有彻底改变高中的应试化倾向,应试技能技巧依然在招生考试中起着重要作用。结果是,高中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会真正关注学生素养的培育和全面发展,而是选择使用刷题战术和探究答题套路提升学生的应试技巧。除了高考命题“素养立意”的缺失,高校招生对学生分数之外其它素养并未给予应有重视和规范考核,不仅表现在对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忽视和应用不足,还表现在综合评价招生试点高校对学生核心素养缺乏明晰的认识以及相应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构建。

2.3 高校主体性作用发挥不足,高中—高校衔接机制不健全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后,我国相关的研究与实践大部分着眼于学科领域下的核心素养培育。实际上,核心素养作为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不是仅凭发展学生学科素养就能完成落实,也不可能完全通过一次或数次的考试能够充分体现,“任何形式的纸笔测试都难以测准核心素养”[16]。因此,核心素养的培育和评价必须从关注“分数”转向关注活生生的“人”,从关注容易测试的知识与外显性能力转向洞察内化的品格与素质。这一方面需要基础教育客观、真实、科学地记录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具体情景与过程;另一方面,基于高校招生评价的引导功能,更需要充分发挥高校在招生中的主体性作用,在高考分数之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与水平进行科学且公正的评价。然而,统一高考制度建立以来,形成了政府主导的考招一体模式,作为高中生源的接收者与培养者的高校在招生中却没有实质性地参与,本应依赖于高校甄选人才的考试招生,实则成为仅凭笔试为主的一纸分数就完成的学生分派,可谓“高校招生、高校无声”,即便是新高考背景下综合素质评价引入高校招生以及综合评价招生模式的积极探索,高校在招生中的主体性地位依然没有得到应有体现。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本质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完整的人”和“全面发展的人”,是高中教育教学从关注“分”到重视“人”的进一步过渡。同时,高校招生鉴于自身对高中教育教学的强大导向作用以及对生源质量的要求标准,也不能只是“评分”和“选分”,而应该选拔与高校相匹配的“活生生的人”。然而,一直以来,高中与高校缺乏应有的沟通与交流,高中对高校政策、要求、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了解不够,高校在高中学生学习兴趣引导、政策宣传解读、育人模式改革、资源共享等方面的积极性也严重不足,这对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落实极为不利。比如,新高考赋予高中学生自主选课权利与选科缺乏科学指导之间存在冲突。高中顺应新高考改革要求纷纷实行自主选课,旨在充分发挥学生天赋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期通过高校招生实现学生与高校的最佳匹配。近几年的改革实践表明,学生往往选择学习难度偏低且容易获取高分的科目组合,“分数至上”的功利化“理性”选择替代了学生的天赋与兴趣,偏离了新高考改革的初衷和高校对生源质量的期许。根深蒂固于我国教育中的功利主义文化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同时,高校招生与高中疏离的现实境况下高校对学生选科缺乏系统科学的指导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再如,高中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校招生对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力度不足之间存在冲突。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不仅要通过学科课程教学,也需要在课程教学之外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传统高考“唯分数”评价模式下,高中教学几乎不会关注学生学科成绩之外其他方面素养的提升。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校招生是新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综合素质评价与核心素养虽有不同之处,但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从“两依据一参考”录取模式实行效果来看,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中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例如在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中将之作为报考条件或作为初次遴选学生的依据,甚至出现高校招生对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不评价、不使用”的尴尬局面。一方面,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被置于“参考”地位,由于没有与高校招生“硬挂钩”而受重视度不足;另一方面,高中综合素质评价难逃功利主义的片面应试倾向,陷入消极竞争的等级化评价误区,其真实性、科学性、公平性和有效性均难以保证。这种情况下,高校招生对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力度不足或弃之不用,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演变为另一种形式的应试教育或“流于形式”,从而难以实现素质教育发展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

3 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高中与高校招生良性互动策略

基于我国高中与高校招生应然层面的独立性和统一性,以及二者在实践过程中的错位与冲突,需要构建二者的良性互动机制,以实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的真正“落地”。

3.1 构建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校招生评价体系,强化对高中教育教学的正向引导

“高考指挥棒”纵有诸多弊病,亦具正向功能,有必要全面客观地看待考试与教育的关系,唯有如此方可趋利避害、兴利除弊,最大程度地发挥高考的教育功能[15]。鉴于高校招生在我国呈现出的至高重要性,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招生评价体系是推进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落实的关键所在。首先,从顶层设计上强化新高考改革促进核心素养的政策导向与宣传,树立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招生评价理念。当前我国新高考改革尚处在探索转型的关键时期,适合于我国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也基本确定,需要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念与目标融合进新高考改革政策与制度中,从而引导高中、高校、各级教育管理与招生部门广泛树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评价理念。其次,科学制定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明晰核心素养测评点。通过制定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是将核心素养从“抽象”转向“具体”、从“理念”转向“实践”的重要保障。依据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关系以及核心素养类型与结构,将核心素养分为“外显性”与“内隐性”两类指标体系,进一步细化为多种等级指标,并针对各个指标确定相应的具体测评方式。第三,加强针对核心素养的高考命题技术研究,提升核心素养考查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突显考试命题的情境性,贴近社会与考生生活,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发展阶段特点中的具体实例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知识、能力、素养三者的统一,大力引导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助推素质教育发展[17]。第四,丰富和创新核心素养评价方式,完善核心素养评价途径。学生素养不仅体现在笔试为主的学科考试中,还体现在反映其他各种综合素养的多样化实践活动中。新高考改革需要在学科考试之外积极探索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多种方式,比如以“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校招生”这一高考新政为契机,将核心素养评价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以此实现核心素养评价在高校招生中的切实使用。

3.2 构建高中与高校招生交流协作机制,实现二者基于核心素养的有效对接

为高校培养和输送合格生源是高中教育教学的重要职责,引导基础教育健康发展是高校招生考试的应然教育功能,这种内在的“统一性”要求基础教育改革和高校招生改革协同推进,通过相互保障和相互“成就”共同实现彼此改革目的。例如,韩国“高考”如同我国高考备受人们关注,对基础教育改革产生巨大的导向作用,为扭转片面应试化的教育病态,促进基础教育学生核心素养培育,韩国于2015年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创新”和“融合”的概念,即在打破学科壁垒,将各学科知识、能力融会贯通,进行教育创新。与之相应,韩国教育部在2018年8月对外公布了《2022学年度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改革方案与高中阶段核心教育方向》,通过取消文理分科、提升学生记录簿的针对性和创新性等措施,以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高中教育模式改革有效推进[18]。当前,高考改革事关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真正落实亟须提升高中教育改革及育人模式与高校招生改革的协同推进力度。首先,新高考取消文理的自主选科需要高中积极关注学生天赋、兴趣、潜能以及未来职业生涯规划,避免片面应试观念下学生无视自身兴趣潜能而选择容易拿高分的科目组合,同时需要加强高校(尤其是综合评价招生试点高校)招生宣传和升学信息咨询,协助学生深入了解高校学科专业特色与选才标准,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发展与高校相匹配的能力与素养。其次,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校招生评价指标体系,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基础教育高中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与教育教学模式的切实构建提供强大的外在动力。第三,加快基于核心素养考查的高考命题技术研究和测评工具开发,保证高校招生录取中核心素养评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此外,构架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大数据平台,有针对性地记录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情景、过程与表征,为高中学校日常性测评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和高校招生录取评价学生核心素养提供全面、客观、真实的信息依据。

3.3 充分发挥综合评价招生作用,提升高校核心素养自主评价能力

构建综合评价录取机制是新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在招生中的主体性作用进一步增强,可以在综合评价招生高校自主组织的综合素质测试(面试)环节加大核心素养的考查力度,引导高中教育教学摒弃片面的应试主义倾向以及唯分数的教育评价理念。例如,北京大学在2019年浙江省“三位一体”的招生面试环节主要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南京大学在2019年江苏省综合评价招生主要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综合素养和发展潜质,东南大学在2019年江苏省综合评价招生中则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思辨、创新精神、语言表达等能力,中国科学院大学在2019年浙江省“三位一体”招生主要考察学生的数理逻辑、洞察力、思维方式、人文情怀等。综合评价招生高校依据学科专业特色以及人才培养定位,在自主制定的招生简章中提出了对学生能力、素养的期许与要求,对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关注学生素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进一步扩大综合评价招生试点范围,使更多高校具有选才自主权,同时,综合评价招生高校需要科学制定凸显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素质测试体系,提升面试专家在材料审阅与面试过程中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状况的敏锐性与洞察力。再如,教育部于2020年1月发布《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工作的意见》(强基计划),旨在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规定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并选取36所“双一流”A类高校作为试点实施高校。以此改革为契机,高校依据学科特色、人才培养定位,科学制定考核指标体系,将核心素养考查融入综合素质评价,进而引导高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关注学生的天赋、兴趣与志向,为试点高校培育和输送全面发展或具有良好学科素养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高中学生培育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