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开放中注入活力 在互动中赢得相长
——对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模式的构建

2022-03-17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二中学柴达虎

天津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开放性学科小学生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二中学 柴达虎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流传千古的经典诗句,生动地揭示了“源头与活水”之间的相辅相成关系。学校教育及其学科活动同样是这种客观现象和实际道理。“阅读是阅读者的自主实践和情感体验。”在学校教育中,语文阅读是建立在学生主体下的一种“积累与积淀”。在厚积薄发过程中,需要对相关元素进行不断地吸纳、内化和迁移。而要有效达成“薄发”阅读目标,其客观前提即在于——如何在“厚积”中形成应有的知识生产流程线。这不仅是根本,还是关键因素。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启蒙活动这一视野,主要从“开放性阅读”教学模式构建上,试简述一些策略性分析。

阅读历来享有无可替代的“语文之根”之誉。针对语文阅读活动,有人把它说喻为“采花与酿蜜”现象——只有从阅读海洋中采得“百花粉”,才能酿出令人期待的“优质蜜”。尤其在日益开放的大背景下,教育社会化和信息化特质在不断地加剧,语文基础教材上的阅读内容和传统阅读形式已难以满足“大语文教育”的实质性需要,鉴于此,作为组织者、主导者和引领者,教师应坚持在“以生为本、以学为主”指导下,以“多元开放、兼容并蓄”为根本,努力通过“为我所需、拿来主义”策略性原则,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新课程教学实践,为教学相长源源不断地注入无限活力现象。文章探讨了在小学语文学科活动中,如何切实构建大语文教育观下的儿童阅读教学模式。

一、开放性阅读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在传统应试教学理念下,教科书可谓语文阅读活动的全部内容;然而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社会生活应成为语文阅读活动的教科书。就小学语文学科活动来说,教师在“大语文教育观”思想指导下,善于通过各类路径和方式,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开放性阅读教学活动,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十分必要。概括说来,其价值和意义集中地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开放语文阅读空间,有利于切实体现小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二是有利于更好地激发阅读兴趣,深化阅读情感,从中攫取厚积薄发的阅读效应,逐步引领小学生的阅读意识和行为习惯;三是有利于在开放性阅读中发散思维,逐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素养;四是有利于在开放性阅读中开放学习资源,逐步培养小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应用能力。比如,指导学生从基础教材中提取信息,努力把握各个单元和各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指导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提取信息;指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来提取信息;指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中提取信息。一言以蔽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小学语文启蒙教育状态,在这无可逆转的原始黄金季节,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各类路径和方式,积极开展以生活化为主的开放性阅读活动,无论对工具性教学还是对人文性教育来说,都是一项有利于学用结合、教学相长的艺术性实践课题。教师应高度重视并善于构建开放性阅读模式,努力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二、对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的策略性探究

“应用之妙,存乎一心。”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以人文教育关怀为根本指向,善于贴近儿童文化生活视野,通过如下几个基本抓手,多元互动、熟能生巧,着力构建开放性阅读活动模式。

1.在人文教育关怀下,善于通过“课内外开放互动”路径和形式,开展情境化阅读教学,把儿童不断地引向善教与乐学状态。“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这一广为人知的信条式经典论断,意在强调基础教材的优质性。在学校教育中,教材资源不仅存在“例子”特质,还具有不容忽视的“指令性”意义和“指导性”功能,是开展学科活动的有效支撑和主要依据;而课堂教学则是开展学科活动的中心阵地。然而,无论教材资源还是课堂活动,在教书育人上虽然很重要,却并不是“唯一”的。换句话说,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坚持以教材资源和课堂教学为主,积极开展“内外互动”下的开放性阅读活动,有利于把学生不断地引向“深度学习”状态。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引领小学生以课文内容为主,共同完成应有的阅读活动任务。为了更好地感知并体悟主人公的“立学报国”情怀,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延伸环节,还应引导小学生——通过查阅书刊、电脑搜索等多元化形式,更多地阅读“周恩来的成长足迹和革命故事”。这对引领工具性与人文性互动阅读,能起到令人期待的“正引领”效果。

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较为欠缺,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生往往无法有效地与阅读文本素材建立共情,想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成长和发展,教师就需要关注起语文教材的延伸,教师可以立足于课堂教学文本素材,以课堂文本素材为中心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宽,一方面有效地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在延伸和拓宽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借鉴和参考新引入的内容,进而利用新引入的内容来验证课堂学习素材,在相互验证中加强学生对于文本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而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展开课堂延伸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进而有效地提升小学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2.在人文教育关怀下,善于通过“生活化开放互动”路径和形式,开展情境化阅读教学,把儿童不断地引向善教与乐学状态。作为“母语”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具有“母性”特征的基础性学科,语文与社会生活不仅“同在”,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是不言而喻的。理论和实践同时表明,语文只有通过生活才会产生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并能切实体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功能。它一旦远离或摆脱生活元素的润泽和滋养,必然逐步地走向“镜花水月、虚无缥缈”的枯萎境地。与之相反,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生活化语文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课程知识的学用结合,还能为教学相长注入“活水源头”现象。比如,在《杨氏之子》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生活化情境提出问题:“如果爸爸妈妈不在家,突然有客人来访,你会做些什么呢?”以此引导全班小学生思考、讨论和共享。在此基础上,进入小古文内容阅读与解析活动。通过对文中人物动作和语言的学习和体悟,切实感知杨氏之子的礼貌与智慧。再通过与“生活中的我”进行联系与对比,既可感知小古文的独特形象,又能为儿童形成见贤思齐的榜样力量。再如,在《珍珠鸟》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小学生回忆家庭生活中的“养宠物”经历,并且激励他们在“自我代入”状态下,切实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和呵护,切实感知作者的情感流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缺乏生活互动的阅读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生活化教学的引入可以让学生在语文阅读文本学习和分析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参考和借鉴,立足于生活,以生活为跳板,强化学生对阅读文本素材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有效避免小学生因为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相对而言较为欠缺导致了小学生在文本素材阅读的过程中面临着角度的问题和困境,建立学生的学科自信,尤其是在小古文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古文诗词的语言表达形式与现阶段交流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区分,小学生在理解和认知上面临着较多的困境,而以生活化教学展开阅读文本素材分析和阅读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问题进一步减少,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在人文教育关怀下,善于通过“跨学科开放互动”路径和形式,开展情境化阅读教学,把儿童不断地引向善教与乐学状态。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万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知识学习也是如此。在学校教育中,经常进行学科内的前后联系,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的学习与体悟能力;与此同时,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发展需要,开展跨学科之间的知识优化与整合教学活动,有利于从中攫取“1+1>2”的良好效益。比如,在《冀中的地道战》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演绎了《地道战》经典影视内容,引导儿童在“视听盛宴”下进行“视文互动”课文阅读,从中感知“孑口”现象,感知“防火攻”“防水功”“防毒功”现象,感知“有线电”和“无线电”现象等,其过程和效果自然是显而易见的。再以陆游的《示儿》为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联系作者的生活年代和所处社会形势,联系作品创作来源和历史情感等知识背景,由此通过“文史不分家”下的跨学科知识整合,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与内化古诗内容,又能切实感悟作者那“至死不忘国家统一”的深厚情怀。跨学科知识整合的效果由此可见一斑。

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推广,现阶段打破学科壁垒成了每门学科教学实践开展过程中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想要让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升,实现减负增效,教师就需要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融入更多的内容和知识,一方面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另外一方面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达成更高的教学价值,让学生去接触更多且了解更多,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也通过打破学科壁垒让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参考和借鉴,教师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需要立足于教学文本分析阅读文本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共通性,以此为中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会影响。

4.在人文教育关怀下,善于通过“体验式开放互动”路径和形式,开展情境化阅读教学,把儿童不断地引向善教与乐学状态。从根本上来说,知识就是学习者在“活动、动作、思维”上的良性互动和密不可分。正如宋代陆游所说的那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任何学科活动一旦离开或摆脱学习者的“自主实践”或“情感体验”,不是浅尝辄止的学习过程,就是事倍功半的学习效果。与之相应的是,建立在“情感体验”上的教学活动,才会在潜移默化中把学生逐步引向“求取真知、学做真人”的良性发展态势。就小学语文阅读活动而言,引导小学生或者进行“至爱亲情”等主题下的故事演讲,或者进行“人与自然”等专题下的研讨与辩论,或者开展“相机补白”形式下的阅读与写作互动,或者开展喜闻乐见的“课本剧”表演与评比活动,或者引领他们走出课本和教室进行“社会实践”“绿色阅读”……所有这些,非常有利于把小学生逐步引向“教学做合一”下的深度阅读学习之路。以老舍笔下的《猫》文为例。在课堂阅读活动环节,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演绎了非常精彩的“猫蛇大战”课件,既让小学生感受到了“猫的勇猛”,又引导他们参与喜闻乐见下的“读写互动”练习。

小学生的动手欲望和实践操作欲望是相对较强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这一特点,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作出相应的优化和改良,通过实践活动的引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趣味性更高,求知欲望更强,同时也通过这种方法让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强化体验强化认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在人文教育关怀下,善于通过“信息化开放互动”路径和形式,开展情境化阅读教学,把儿童不断地引向善教与乐学状态。随着现代科技的大发展和快发展,以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凭借先进独特、无可比拟的优势功能,不仅解放了广大师生的教与学思想,而且为各类学科活动提供了不容忽视的良好支撑和无限活力。时至今日,信息化阅读不仅掀起了如火如荼的热潮,而且正在日益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强烈发展态势。理论和实践同时表明,过于忽视或淡化信息技术元素,是对优质资源的严重浪费现象;与之相应的是,善于把信息元素应用在语文阅读活动中,有利于从中攫取令人期待的“科技附加值”。以《小英雄雨来》为例。在课堂阅读教学环节,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演绎了同名影视的相关精彩片段,为小学生提供了喜闻乐见的“视听盛宴”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视文互动”形式,开展多人小组状态下的演读和交流活动。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再如,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要,教师还可借助信息技术,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精美阅读语篇,在课内外活动期间借助信息技术适量地呈现出来,既可丰富儿童学习与生活,又能在自主轻松状态下引领他们的自主性阅读活动,从中实现不断积累与积淀的良好目标。

想要让课堂教学摆脱枯燥沉闷的特征,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好基础和保障,教师就需要立足于时代,发挥时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对教学作出优化和改良。

三、结语

总之,无论素质教育还是核心素养观,始终离不开“开放、互动、实践、体验”等基本元素。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以上述几点为主抓手和生成点,切实构建善教乐学下的良好阅读模式。

猜你喜欢

开放性学科小学生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超学科”来啦
我是小学生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寻求开放性道路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