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后期美国眼中的中共抗战
——以美军观察组访问延安为视角

2022-03-17田宗耀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敌后蒋介石延安

田宗耀

(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与美国的关系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问题。自从太平洋战争爆发,蒋介石集团开始保存实力,消极抗战,从而影响了美国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此时美国也已初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经过与蒋介石多次谈判协商后,于1944年下半年派军事观察组访问延安。观察组成员在延安实地考察后写了大量政治、军事报告,使得美方对中共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从而进一步发展了与中共军事合作的计划。在实际行动中,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对于美军计划采取的军事行动积极配合,这一点无论是观察组成员还是美国军方都是有目共睹的。本文以美军观察组访问延安为视角,研究抗战后期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共产党抗战这一问题,这对于研究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美军观察组访问延安的缘由

抗战中后期,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开始保存自身实力,消极抗战,制造反共摩擦,不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及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还进行政治和新闻的隔离与封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史迪威被罗斯福任命为盟军中缅印战区参谋长,他对蒋介石政府的腐朽和消极抗战一直持否定态度,为了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史迪威派政治顾问戴维斯、谢伟思与周恩来接触。此时,中国共产党正积极争取国际支持,一方面为了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和隔离,另一方面为了早日打败日本侵略者,所以十分重视与美国的关系问题。1943年初,谢伟思在回国述职报告中提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已经不容忽视,我们应当派人去延安看一看。此后,戴维斯在报告中表示,蒋介石政府对中共实行封锁和隔离,使他们面临被孤立,得不到外界援助的困境,从而有极大可能促使他们选择依附于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因此我们要在还受欢迎的时候,派一个由经验丰富的驻华外交人员组成的军政代表团到中共控制的地区开展一些活动,为我们搜集相关情报[1]16。最终戴维斯的建议得到了罗斯福的认同,在经过与蒋介石多次磋商谈判后,1944年7月22日,盟军中缅印战区司令部派遣的代号为“迪克西使团”的第一批美军观察组人员抵达陕北延安。

美国政府主动采取措施,派美军观察组访问延安的原因有三点:一是蒋介石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影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抗战后期,蒋介石抗战不力且对美援助的要价越来越高,美国开始不相信蒋介石的抗战决心,尤其豫湘桂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一败涂地,大西南形势极度危急,美国担心中国战场出现的军事危机会影响自身在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的胜利。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逐渐强大,抗战决心强烈。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敌后战场抗击着60%以上的日军和绝大部分的伪军,已成为中国战场对日作战的中坚力量。最为主要的是美军在远离本土的东方主战场对日作战,利用空军优势实行战略轰炸和进行大规模登陆作战成为最主要的两种方式,然而这都需要中共军队在搜集情报、救援降落在敌后的飞行员、配合登陆作战等方面的合作,从而减少己方的伤亡和损失。三是美国出于政治和今后外交政策上的考虑。美国为了打败日本必须联合中国共产党,但同时又怀着警惕之心,他绝对不会放弃原有的在中国的利益,更不会放弃对中国的控制。派遣观察组是为了充分了解我党各方面的真实状况,尤其是我党与苏联的关系以及对战后与美国合作的态度问题,从而为制定战后对华政策做准备[1]17。

二、美军观察组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美军观察组成员从重庆来到陕北延安后,分批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他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向美国政府写了大量报告,这些报告大多出于谢伟思之手。通过这些考察报告,可以得出观察组成员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第一,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毛泽东在与观察组成员谈话时说到,中国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与国民党单依靠正规军与敌人作战不同,我党走的是全面抗战路线,发动和武装人民群众,使这场战争真正成为全民战争。1944年10月9日,谢伟思的报告中提到,中国共产党已经得到了广泛而深刻的群众支持,“人民与八路军、新四军完全团结一致,这是中共能在敌后坚持下来并得到快速发展的最基本条件”[2]244-246。卢登在考察时也注意到了中共军队与农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他认为一个政权得到人民如此广泛积极的支持,这在中国近代史上是没有先例的[2]244-246。

第二,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广大敌后战场,军队战斗力强。观察组成员到达延安后几乎走遍了华北和华中所有重要的敌后根据地。中共军队在南京、武汉、太原等大城市附近营救了上百名美军飞行员。谢伟思从事实中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控制着华北和华中的敌后广大农村。他还指出,中共军队运动战和游击战经验丰富,对日作战具有极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官兵上下一致,坚持统一指挥和行动,作战能力强,给中共军队援助即使不多,比给予空军同等数量的供应在打击日军方面将有效得多。包瑞德在报告中提到,中共军队训练有素、士气旺盛、情报工作水平高;他们善于从以往经历的战争中研究日军,从中发现敌人弱点;他们在没有外来援助的情况下,仅仅依靠自制和缴获的武器,抗击了大部侵华日军,因此,哪怕提供给他们一些简单武器,也可以使其战斗力大大增强[2]243。

第三,中国共产党积极争取外援,坚决抗战到底。谢伟思在报告中指出,中共为早日打败日本侵略者正积极寻求外援,希望实现与我们的军事合作。1944年8月23日,毛主席在会见谢伟思时提到,“美国应当把武器装备支援给包括中国共产党军队在内的一切抗日部队”[2]254-260。包瑞德在与共产党人接触后认为,他们抗战之心坚决,打日本侵略者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之一。谢伟思也十分确信中国共产党是坚决抗日的,也非常认同毛泽东的说法:共产党人定将“收复国民党丧失的每一块领土”。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溃败后,日军占领大面积中国国土,中共军队正在向豫东挺进,谢伟思得出结论,“日军占领的领土越多,国民党就越发困难,而共产党则变得更加强大”[2]237。

第四,中国共产党是充满生机的力量,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的民族脊梁。谢伟思等观察组成员在报告中写道,“这里似乎没有愚蠢、软弱或懒惰的人”“他们的朝气不仅是身体上的,而且是理性上的”“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有着伟大的作为领导者的能力和品质”。他们还认为“共产党人是坚定自信的,坦率的,具有自我批评精神、廉洁奉公、民主的”,然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官员盲目自大,贪污腐败,完全自私,腐蚀着其摇摇欲坠的政权”,观察组成员由此得出结论,“中国正处在蒋介石向共产党交权的边缘”,“共产党人将在中国立足下去,中国的命运不是蒋介石的,而是共产党人的”[2]237。

谢伟思、包瑞德等观察组成员的考察报告是真实客观的。他们的报告被查默斯·约翰逊评价为“大概是仅有的、最重要的反映20世纪40年代中国政治那决定性十年的资料”[3]1。

三、中国共产党采取行动与美军合作

1944年下半年,欧战已接近尾声,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危机显现。国民党军队在日军的进攻下接连败退,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不断发展壮大,对日作战频频胜利,在抗日战争中日益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观察组成员的考察报告,使得美方对中共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也进一步发展了与中共军事合作的计划。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制定了该阶段的对外政策,指出了要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思想的指导下,与美军合作共同抗日并通过与美军的合作,扩大我们的影响。为此对于美方的军事行动计划给予积极配合。1944年9月10日,中共中央做出放手与美军合作的重要决定,毛主席提出“放手与美军合作,处处表示诚恳欢迎,是我党既定方针”[4]497。

中国共产党积极采取行动与美军合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为美军提供相关情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为美军提供情报的工作,毛主席亲自指示山东地区的我党军队迅速提供连云港、青岛和烟台等地日本海军的情报[5]537。中央军委还决定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设立专门向美军提供情报的联络处,这将很大程度上提高情报提供效率[6]336。除此之外,出于及时情报交换和通讯考虑,中共中央批准了美军第14 航空队在我军第5 师管辖范围内设置无线电通讯网。我军东江纵队向美军提供了大量关于日军在广州、香港地区的重要情报,同时为美军在该地区的登陆计划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测量[7]698。第二,采取行动进行了气象观测,为美军提供气象资料。美国在远离本土的中国战场对日作战,利用空军优势实行战略轰炸成为打击日军最主要的手段,而气象资料对于美军实施轰炸尤为重要,因此我党采取措施进行了气象观测,为美军提供相关地区的气象资料。经党中央批准我军成立了气象培训班,专门负责培养气象观测人员,还建立了气象观测相关制度。之后在陕甘宁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建立了20个气象观测站,各地气象资料由延安总部收集后发给美方人员。第三,救援美军失事飞行员。在美军观察组到达延安之前,中共军队就已经展开救援降落在敌后的美军飞行员的行动。观察组到达后,中共中央同意了先前观察组提出的在华北建立空地救援小组的要求。根据毛主席的指示,中共中央军委作战部经过长达半年的时间,于1945年初绘制完成的《中国解放区形势图》,由美军观察组人员转交给了罗斯福,该图被提供给美军轰炸机飞行员使用,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降落到我军控制区域内,以便于救援工作[8]421。据不完全统计,我党军队在敌后战场营救了上百名美军飞行员,因营救任务而牺牲的我方军民多达110 人[6]361。第四,积极配合美军登陆计划。毛主席亲自指示要在山东、太行、华中地区开辟飞机场以备美军着陆,在会见美军观察组成员谢伟思和戴维斯时也都提到,如果美军在东部沿海进行大规模登陆作战,登陆地点无论是不是在解放区,我党军队都将给予积极合作。针对美军有可能在山东半岛、杭州湾登陆一事,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先后两次指示八路军、新四军认真布置华东沿海铁路沿线地区的工作,要求我军广泛发动敌后游击战争,积极配合美军登陆及准备夺取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与此同时中共中央计划选派一批高级领导干部前往苏浙,调动八路军南下作战,必要时成立中央分局统一领导和指挥苏浙地区的斗争[3]585。观察组成员包瑞德于1944年12月先后两次受命前往延安与中共会谈,包瑞德表示美国军方计划从欧洲调一个空降师来中国战场对日作战,降落地点选在了山东半岛地区,中国共产党对美军的登陆作战行动予以完全积极的合作,美军向中共游击队提供全部装备,双方达成了对日作战的合作协议[9]193-195。

中国共产党积极配合美方的军事行动计划,观察组成员和美国军方有目共睹。1945年4月1日,毛泽东对观察组成员谢伟思说,无论美军是否提供军事援助,我方都将继续努力寻求合作,为包括美军在内的盟军提供气象资料、军事情报和营救降落在敌后的飞行员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因为这有利于打败日本侵略者[2]337。

结语

通过研究不难发现,美军观察组访问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与美国的一次官方性质的外交。从来访目的看,美国的外交始终是绝对的利益至上,美军观察组访问延安,可以说是美国政府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巨大价值。蒋介石集团的腐朽无能,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接连大溃败,单从对日作战方面来讲,美国已经看不到蒋介石的利用价值。相反,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八路军、新四军不断发展,战斗力之强有目共睹,此时美国已经初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决定性力量。从观察组成员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看,谢伟思、包瑞德等人来到敌后抗日根据地,所见所闻与国统区形成鲜明对比,他们向美国政府提交了大量政治、军事报告,使得美国政府对中国共产党抗战有了更深的认识。总的来说,他们确信中国共产党是真心且有能力抗日的,中国的未来是属于它的。同时,这些报告影响了美国的公众舆论,让美国政府及民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有了客观真实的认识,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民党政治、新闻的隔离与封锁。从中国共产党采取行动与美军合作来看,中共从提供军事情报和气象资料,到救援美军飞行员,再到配合美军登陆,对于美军的军事行动计划给予积极配合,足可见中共之诚心。通过对以上三方面的论述,展示出抗战后期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共产党抗战形象。中国共产党以争取国内和平,国家独立、统一为出发点,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维护民族利益,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同时也有力批驳回击了那些贬低中国共产党抗战功绩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

猜你喜欢

敌后蒋介石延安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走进延安
《保卫延安》震撼播出
华北敌后国民党军的游击战及其失败
蒋介石为八路军改名的真实目的何在?
奋勇战敌后 担当主力军——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中
论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叶剑英与蒋介石分道扬镳
二十年代初蒋介石访苏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