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本破解高考改革困局的著作
——《中国教育改革40 年·高考改革卷》研读评介

2022-03-17

教育与考试 2022年3期
关键词:高考制度现实学术

陈 丽

今日之世界,被形形色色的各种考试所包裹。不可否认,考试制度以其特有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最为重要的评价工具,并逐渐沉淀为社会维系和持续发展的“基因”。中国正是孕育和萌发这种“基因”,传播和弘扬考试文化的制度源。从古代的科举到今天的高考,中国的考试制度无不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作为一种隐性预演社会资源再分配的机制,高考历来都是众多考试制度当中涉及面广、关联度大、影响力深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的高考常常不为人们所满意,往往受到公众的质疑和批判。一面是日益紧缺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一面是日趋高涨的优质高等教育需求,这就加剧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竞争者之间的矛盾,继而这种矛盾被转嫁到高考制度上,使得人们对高考改革的态度和言语变得急躁、苛责。

事实上,当人们指责高考的时候,往往只看到了高考制度不尽如人意的某一方面,将高考演绎为宣泄情绪和表达情感的路径,却较少地站在客观和公正的立场上去思考高考制度在中国社会生根、发芽、生长的文化必然性和历史生成性。面对责难,唯有怀着对高考制度特有的情怀和坚守,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和积极行动,理性分析,深度思考在面对中国社会重视社会资本的现实境遇下,为什么要实行高考制度、高考改革难点所在以及如何科学解决难题等现实性问题,探寻中国高考制度的经验,才能深入破解当下纷繁复杂、荆棘交错的高考改革困局,同时为世界考试制度的科学发展提供可借鉴的中国模式。

郑若玲教授等人的著作《中国教育改革40 年·高考改革卷》正是在“五千年历史山河不朽,四十载春秋华夏鼎新”之际,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国情,从历史与国际的视野,对高考制度的根本性问题进行了基于科学选才与持守公平的双重标准所作的审慎、客观、严谨而又饱满的思考,将高考制度搁置在教育和社会的整体框架内,回归到高考制度最现实性问题和思路的厘清之上,凝炼高考改革的中国特色,为新高考改革提供积极而有裨益的学术沉淀和行动策略,探索高考改革的中国道路。2014 年启动新高考改革以来,先后已有四批次二十几个省份实施或确定了新高考时间。在改革正有序推进的当前,了解该著所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尤其具有现实意义。该著虽出版于2019 年初,但由于高考改革非一蹴而就,有其发展的规律性,而该著作的研究直面现实困境、分析切中肯綮,故能让人屡读屡新。

在中国,高考之难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正如作者所形容的“高考期间交通管制、警车专送、公交挪站、飞机改线等现象司空见惯”,“如果说有什么改革能引发全民关注乃至社会震荡,那一定非高考莫属”[1]。正因为“高考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2]既决定着个体高等教育资源的获取,又涉及社会公平正义理念的践行,直接造成高考改革异常复杂和尖锐、困难重重。高考制度的这种复杂性对从事高考研究的学者亦提出了较高的学术素养要求。研究者既需要长期扎根于高考前线和学术领域,能够自由游走于高考实践与理论之间;又必须具备社会学的学科视野,以社会学的情怀和智慧来观照教育问题,唯有如此,才能洞察高考制度在科学选才与公平正义之间的动态平衡,才能产出具有实践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佳作。郑若玲教授等人的著作在阐释了四十年来中国高考制度形成的文化源流和历史必然、详细梳理和深度剖析高考改革后,所形成的观点并非人云亦云的高考现象解读,而是在深刻体悟中国社会的现实国情、体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后,在历史与现实中探寻构建符合中国语境和社会诉求的高考改革之路,其见解独到,切中时弊。

鲜明的问题意识是作者回顾和梳理高考改革40年历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毫无疑问,高考制度是一项政府合理分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政策行为,既涉及国家教育资源的配置,又涉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更关乎生命个体的全面发展。从政策设计层面来看,高考制度必须建构在对生命个体人性和个性的充分尊重之上,必须最大限度地有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必须建构在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充分尊重之上,必须最大限度地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必须建构在对国家核心价值理念的充分尊重之上,必须最大限度地为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支持。就此意义上而言,高考制度是一项饱含着美好设计初衷的理论理想。然而,高考制度的这种美好期许在面对中国社会现实时由于可操作性不强而问题迭出。显然,高考制度的实施更呼吁和需要研究者从实践的供给侧来提供可行性意见和建议。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对高考制度的研究并非徜徉于书斋式的坐而论道、闭门造车,而是始终将高考制度作为一个源自实践场域的学术议题,将研究指向现实,针对实践,遵循问题逻辑,对高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高考形式、高考科目与内容、高考录取、高考综合改革、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等领域的探讨均基于现实问题,旨在为解决高考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这种对社会现实中真问题的执着和追求,正是高考改革和研究所需,亦是学者学术品性的重要体现。

做学问永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中国教育改革40 年·高考改革卷》向读者提供了中国高考改革历史演变的全貌,堪称高考研究的“活字典”。郑若玲教授多年来对高考领域的专注,在使其产出的文章“篇篇锦绣,字字珠玑”的同时,也使其对高考制度和高考改革了然于心。她领衔的这部著作的研究范畴既涵盖了高考制度的建立、高考形式、科目与内容、录取等整个考试招生全过程的纵向梳理,又包含了保送生制度、自主招生、春季考试等高考由“大一统”走向“有限多样”;加分政策、异地高考、“专项计划”、高职考试招生等高考由“机会平等”走向“实质平等”的横向比较,涉及内容广泛、丰富而深入,既向我们详尽阐述了四十多年来高考改革与发展的概况,又通过在宏大叙事框架下审视高考制度全局与典型省市高考改革案例透析并举的方式,向读者清晰地揭示了高考改革中存在的公平与效率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阐释了高考制度中国道路的特殊性和阶段性,并提出力求实现科学选才与社会公平动态平衡,考生、高校、中学三方利益最大化的改革方案。正所谓“一书落手概高考,书中万里有余香”,本书是高考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必读书目。

纵览全书,更令人由衷感佩的,是作者对高考制度和中国社会发展深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众所周知,学者是一种经过专业训练,需要摒弃个人主观价值判断,对社会事实进行研究的职业。当前,面对经济效益占据社会主导地位和量化评价统治绩效领域的局面,学术风气日益被利益和科研量所裹挟,学术专著内容之浅显和出版速度之快常常“令人震撼”。在这种“快餐式”学术文化的影响下,学术专著常常被演绎为快速晋升职称的“砝码”和美化学术履历的“符号”,往往缺乏一种根植于社会系统内部的沉着感,缺乏对社会现实深刻的洞察力、思考力,以及对社会事实本源性的追问和深究。但细细品味郑若玲教授等著的这本精品之作,却能深深感受到作者始终保持着一颗对中国高考制度研究执着、严谨、深刻的治学之心,秉持着作为学者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一种复杂性思维和关联性视角,总是将高考制度镶嵌在中国社会现实的最深层,作为教育和社会的共同议题来进行深入、审慎的探求。事实上,这种对高考制度的治学态度既表达了作者对学术职业、对中国社会深沉的敬畏和情感,又体现了作者以学术为志业的职业理想。尽管如作者所言,高考背负了许多本不该承担的社会责任,高考改革永远在路上,常常呈现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之态,但是我们相信,中国学术界拥有一批有情怀与责任心、能够发现并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学者,才能看到破解中国高考改革困境的希望。

猜你喜欢

高考制度现实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探析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考制度改革
漫画:现实背后(下)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2017高考拉开帷幕 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他山之石:看巴西高考制度如何改革?
现实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