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EAM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开展的策略研究

2022-03-17何雪仪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28期
关键词:STEAM理念项目式学习小学信息技术

何雪仪

【摘要】STEAM教育理念具有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等主要特征,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先介绍STEAM教育理念的特征,然后提出现今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接着根据分析出的一系列问题结合STEAM理念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并通过案例进行展示,最后提出一套基于STEAM教育理念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以期更好地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STEAM理念;小学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制订完善的教学策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实现高效教学。同时,《新课程标准》鼓励信息技术的教学以跨学科的活动为主题,倡导使用项目式学习。而STEAM教育正符合这一课改的需求,因此,探讨如何将STEAM教育理念融合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STEAM教育理念的特征

STEAM教育源于美国,其前身为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STEM教育,涵盖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学科的综合知识。2006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Yakman教授将代表人文艺术的Arts融入到已有的STEM教育中,从而形成了STEAM教育。STEAM教育不是五个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强调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五门学科的有机融合,主要以项目或问题为任务驱动,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完成项目或解决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STEAM教育具有两个主要的特征,分别是跨学科与项目式学习。

跨学科究竟要怎样“跨”,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点,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多个学科有机融合成一个新的课程;另外一种就是以主课的内容、知识为主,融入其它学科的知识。而项目式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情景式项目活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师是活动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促者。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课程不受重视

现今的教育领域常提素质教育,但是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影响下,大多数学校还是没有挣脱出“主科分数决定教育成功与否”的怪圈,加上家长也更加关注孩子的文化课成绩,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信息技术课程备受冷落的结果。同时,很多学校领导与家长通常认为,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堂就是“玩电脑”,少上一节并没有什么关系,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小学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就无法顺利开展,也无法达到新课程改革浪潮下国家对信息技术教学发展的期望,最终也导致了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受到了阻滞。

(二)课程的教学方式单一

日常信息技术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方式是演示操作法,一般都是教师先讲,学生接着练习。虽然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合短时间内的课堂教学,能够保证大多数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课程内容。但长期都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会导致严重的教学后果,学生思维会慢慢变得固化,不爱思考,教师讲什么就是什么,最后导致学生严重缺乏探究精神与创新能力。

(三)实践操作时间比较少

不管是什么学科都需要任教教师确保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其中,信息技术除了基本的理论基础外,还十分需要实践操作的训练,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今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堂一般一周就只有40分钟的时间,40分钟内教师要讲新内容、学生要操作练习。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分析问题,加上课时紧张,一周必须教授一课教学内容。大多数情况下,40分钟是不够学生学习与掌握一节新课内容的。因此,教师一般都侧重于讲授新知,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但是,这就会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时间大大缩短,无形中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就会弱化。

三、STEAM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无处不在,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不论在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技能上都需要有所建树。STEAM教育理念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它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同时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观念需要转变,而STEAM教育理念提倡的“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发展,这正符合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设置生活情境,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一些信息时代的基本技能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将生活情境带进课堂,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例如,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有:拍摄一些生活小情景,让学生在视频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再根据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将课堂上所学的转化为自己理解并掌握的技能。例如,四年級《网络浏览器的使用》这一课,教师除了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需要学生利用搜索引擎寻找并解决的生活小问题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浏览器的搜索功能解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事,并将解决方法记录下来,用作交流与分享。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采用项目式教学方式

基于项目的学习(PBL)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已在各个领域的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它的本质是关注主题的核心概念和原理,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特别是学生在探索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的复杂问题,促进学生体验到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以深入理解复杂的概念或原理,通过问题的解决而掌握这些不同学科的知识。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许多操作是他们无法独自完成的,他们需要团队的力量。因此,学生还需要学习如何与同伴合作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沟通,这些能力是新世纪每个社会人士应具备的素质。

基于项目的学习(PBL)的基本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PBL基本操作流程图

项目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以协作学习的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在学习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能力。而且,这是一个不断循环修正的过程。学生在这种学习方法下,各方面的能力都可以实现螺旋式的提升,特别是探究与创新能力。例如,在五年级模块编程课——《绘画板》这一课中,课前教师展示作品的效果,让学生合作探究进行作品分析,提出作品设计的角色及对应的功能效果,接着看微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协作完成绘画板的制作,进行分享交流。最后小组的每个成员都需要根据分享交流的结果各自修正作品。项目式的教学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实践操作时间不够的问题,学生的操作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

(四)跨学科教学

平时真实生活中,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多数都是复杂的、非良构性的,单学科的知识学习往往将知识进行了割裂,这不足以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让我们很好地解决问题,而STEAM教育恰恰就能满足这一需求。首先,STEAM教育强调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等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融合,目的在于打破传统的分科教育造成的知识碎片化,让学生学会从系统性、整体性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同时,跨科学属于多元文化,它可以给学生带来多重的经验积累,从而提高个体思考的灵活性,增强不同知识体系之间的联想度,克服固定的思维方式,对促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跨学科教学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是一种新的课程改革方式,不论是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手段融入其它学科中,还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主线,加入其它学科知识,这都能有效打破信息技术备受冷落的局面。信息技术课堂上融入其它学科的知识,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可以让学校领导与家长知道信息技术对于文化课的学习是有帮助的,从而有效缓解人们对信息技术课堂的误解。例如,在五年级编程课程《绘制多边形》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内外角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多边形绘制的方法。

时代的发展需求促进新的教育方式的产生,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把握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进行自我学习,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范文翔,张一春.STEAM教育:发展、内涵与可能路径[J].现代教育技术,2018(3):99-105.

[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 探索和推进中国STEM教育[DB/OL].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1106/139138685.shtm,2017-06-20.

[3]曹曉萍.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J].科技资讯, 2020,18(10).

[4]杨华平.美国哈莫尼公立学校STEM教学模式(STEM-SOS model)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责任编辑  李  源

2440501705306

猜你喜欢

STEAM理念项目式学习小学信息技术
基于STEAM理念的青少年音乐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基于STEAM理念的“DIY创意水晶”项目研究与实践
基于STEAM理念的焰色反应实验改进
基于STEAM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跨学科模式探索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