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 年奥运”素材解读

2022-03-17鲍亚民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2年1期
关键词:杨倩苏炳添奥林匹克

鲍亚民

素材一

奥林匹克新格言

2021年7月20日,国际奥委会第138次全会投票表决,同意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再加入“更团结”。

1913年,为了宣传奥林匹克精神、鼓励参赛运动员,由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起人顾拜旦提议,经国际奥委会批准,将“Citius、Altius、Fortius”(拉丁语:更快、更高、更强)作为奥林匹克格言。

2021年3月,巴赫在成功连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后提议,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后面,再加入一个词“Together”(中文意为“更團结”)。四个词在一起成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对此,巴赫解释说:“当前,我们更加需要团结一致,这不仅是为了应对新冠疫情,更是为了应对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当今世界彼此依靠,单靠个体已经无法解决这些挑战。因此,我发起提议,为了实现更快、更高、更强,我们需要在一起共同应对,我们需要更团结。”

【素材解读】

从1913年“更快、更高、更强”被正式写入《奥林匹克宪章》,到今天已逾百年。在百年历史与人类汗水的淬炼与熔铸中,这句格言早已家喻户晓,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鼓舞着一代又一代运动健儿顽强拼搏、不断突破。如果说“更快、更高、更强”彰显的是一种敢于挑战、不断超越、勇攀新高的竞技精神,那么“更团结”则体现的是一种风雨同舟、心手相连、共克时艰的人文精神。我们相信,有了“更团结”的加持,奥运会一定会在速度与激情的演绎之外,传递更多温度,创造更多精彩!

【运用方向】

挑战自我   追求卓越

素材二

奥运选手是运动健将也是学霸

在2021年7月24日举行的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中国选手杨倩夺得冠军,为中国代表团揽入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细心的网友发现,杨倩是“学霸运动员”。其实,在本届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中,像杨倩这样的“学霸运动员”并不少见,一起看看本届中国代表团的运动员中都“藏”了哪些学霸!

跳高运动员王宇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清华“学霸”。

篮球运动员邵婷是中国女篮队长,也是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

“亚洲飞人”苏炳添目前是北京体育大学在读博士。此前,他毕业于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同时也是该校体育学院的副教授。

跆拳道运动员赵帅目前是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

除杨倩外,另一名清华大学在读学生史梦瑶也是本次东京奥运会的参赛选手之一,巧合的是,史梦瑶也是一名射击运动员。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运动员毕业或就读于国内知名高校,有网友称,这些学霸运动员“拿起书本指点天下,放下书本赛场称霸,中国代表团真的藏龙卧虎!”

【素材解读】

多年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是中国运动员的共同特征,却往往成了唯一特征。依照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在2020年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体育与教育将在“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的原则下深度融合。这种“体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是中国体育发展的大方向。像杨倩这样的大学生运动员,个人的综合素质比较高,爱学习、有思想。相信这类运动员在未来也将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

【运用方向】

艰苦奋斗  顽强拼搏   体教结合   综合素质

素材三

逐梦奥运,美丽不止金牌和冠军

杨倩在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中夺得本届奥运会首金、廖秋云在举重女子55公斤级比赛中获得银牌、张雨霏在女子100米蝶泳比赛中获得银牌、魏萌在射击女子双向飞碟射击决赛中获得铜牌……激烈紧张的东京奥运捷报频传。可喜的是,赛场外,人们在热情关注金牌得主的同时,对那些获得银牌、铜牌以及没有获得奖牌的运动员也同样不吝点赞喝彩,“奥运的美丽不止金牌和冠军”“你们都很棒!是我们的骄傲!”

曹缘、陈艾森在双人十米跳台遗憾摘银,但接近完美的“最后一跳”扛住重压,证明了自己的实力;16岁小将曾文蕙在滑板街式决赛中位列第六,但中国奥运滑板决赛第一人的突破让人相信未来可期;第四次征战奥运的跆拳道名将吴静钰虽然没能再次夺牌,但34岁的她在退役后克服困难重返赛场本身就是传奇……放手一搏、超越自己,即便没有摘金,这份努力也同样极具“含金量”,同样值得最热烈的掌声与最崇高的敬意。

【多维解读】

多维解读1:展现精神之光,绽放人格魅力。金牌作为比赛中的一项至高荣誉,人人歆羡、备受关注。但是奥林匹克的意义却并非仅仅体现在金牌上,而更在于让人们从比赛中感受竞技运动的力量之美、速度之美,感受选手们在奋力拼搏、为国争光中展示出的精神之光、人格魅力,享受体育运动本身带给人们的快乐和向上的精神力量。

多维解读2:赛场风云变幻,存在许多偶然因素。今天的银牌、铜牌得主,明天就可能站上金牌领奖台。在这次东京奥运会混合团体10米气手枪决赛上,为中国代表团拿下开赛以来第七枚金牌的“最萌年龄差”组合姜冉馨、庞伟,在此前进行的个人项目上,各自获得了铜牌。这证明,银牌、铜牌虽不如金牌来得闪亮,但并不代表技不如人。

多维解读3:不再唯金牌论,展现大国自信。不唯金牌论英雄,并非不看重金牌,而是要以更平和的心态去看待比赛。在极有希望的项目与金牌擦肩而过,当然会十分遗憾,当然要复盘分析,当然要积极改进,但不能让“夺金”成为运动员肩上不可承受之重,而“失金”的运动员也没有必要去说“对不起”。我们看比赛,固然要关注成绩,但更应当聚焦成绩背后的奋斗拼搏。从廖秋云、徐嘉余,到许昕、刘诗雯,他们表现出的那种绝不言弃的韧劲,带给我们的鼓舞早已远远超越金牌的分量。

素材四

苏炳添:中国百米飞人

2021年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闯入百米决赛。

中国飞人苏炳添成名于2015年5月13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比赛中,中国田径运动员苏炳添跑出9秒99的好成绩,赢得了国人的赞誉。“9秒99对中国人来说是个标志,”苏炳添表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很荣幸能够创造这个历史。但是现在不是沾沾自喜的时候,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我还要继续努力训练。”

早在2007年,苏炳添就将个人最好成绩提高到了10秒45;2008年,又改写到了10秒41;2009年,蘇炳添已经成了中国最出色的短跑运动员之一。但此后他的成绩一直没有提高,更令他苦恼的是,2013年8月11日,他在第14届田径世锦赛半决赛上因抢跑被罚下,这使他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但苏炳添没有气馁,而是以一颗平常心看待挫折,迎难而上。“每个运动员都会遇到挫折,都有自己的难题,但是这时候绝不能逃避,我就是硬着头皮顶住的”。更难能可贵的是,苏炳添不仅顶住了压力,还取得了突破。说起越挫越勇的原因,他告诉我们:“不能总依赖教练,教练很多时候都是起到引导的作用,更多时候还是要靠自己。”破10秒最关键的技术其实不是起跑的改进,而是节奏的改变。“改变起跑是为打破自己以前整个的节奏,我以前是左脚在前,现在改成右脚在前,以前学的东西全部都不要了,全部重新学。”终于,凭借自己的刻苦、毅力,再加上技术上的突破,他成了中国百米飞人。

苏炳添还说:“虽然我现在成绩有了突破,但也没有达到进入世界前八的水准,除非我的成绩能够稳定在世界前八,我可能才会有一些想法,但是今年世锦赛上9秒99的成绩100%不能进决赛,所以对我来说还得有一颗平常心。”

【多维解读】

多维解读1:成功来自突破。人要敢于突破自我。苏炳添以前的百米成绩总是超过10秒,如何跑进10秒之内,是他考虑的重大问题。当知道原因不在于起跑的改进,更关键的是节奏的改变后,他就改变节奏,变左脚在前为右脚在前。试想,假如苏炳添没有尝试突破,我们哪里能看到他的成功,为他叫好呢?他又怎么可能赢得国人的称赞呢?因此可以说,只有那些敢于打破成规、敢于突破自我的人,才能于芸芸众生中显露自己的锋芒,登上成功的巅峰。

多维解读2:自强是成功的基础。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们是自己人生的主角,亲人、朋友、老师……,所有挚爱我们的人会在旁边为我们鼓舞、呐喊,然而当一切喧嚣过去,隆隆战鼓擂响,如血残阳下,面对挑战和挫折,战斗流血并不屈的人是我们自己。一个人,唯有依靠自己的力量,使自己不断强大,才会在这场从我们一出生便打响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苏炳添告诉我们:“不能总依赖教练,教练很多时候都是起到引导的作用,更多时候还是要靠自己。”说得多好啊!纵览古今中外的成功者,无一不是自立自强之人,只依靠他人的人永远无法品尝成功之果。

多维解读3:学会保持良好心态。2013年8月11日,苏炳添在第14届田径世锦赛半决赛上因抢跑被罚下后,就一直默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但他没有被击垮,而是保持一颗平常心,迎难而上,最终实现突破;现在,他虽然成了中国百米飞人,但依然保持一颗平常心!由此可见,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多么重要。

热点时评

奥运赛场是书写国家荣誉的公平舞台

侯珂珂

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赛场,总是有辉煌也有遗憾。东京奥运会28日的体操比赛中,中国选手肖若腾干净漂亮地完成所有项目后,却“意外”屈居男子体操全能亚军,而存在明显失误的东道主日本选手如愿拿走这枚金牌。

奥运赛场,完美难以企及,打分类项目的话题总是争议不断。裁判可以判定谁第一、谁第二,但是所有观众心中都有自己的冠军,自尊自强的中国少年用大度从容的表现征服了观众的心。“拿到银牌高不高兴?高兴,全世界的比赛也都只有一个第二,我同样很想拿金牌,但金牌也只有一个。”肖若腾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这种对运动的热爱,在展现出勇往直前的豪迈的同时,也激励着人们品味、感受体育迸发出的人性之美。这种美,跨越国界与种族,在全世界传递,让全人类共享。

竞技体育,志在争先,参与竞赛,必有输赢,这正是体育赛事的魅力。日复一日的练习,一次次顶着压力站在赛场上,无悔的奋斗,定格成精彩的瞬间。奥运之美,更在于拼搏不息的过程。在“金牌围城”之外,观众们看到了肖若腾坚定的眼神:赛场之外,再无世界。这是最真挚最火热的爱,与冠军无关。在最高水平的竞技场上,中国精神在闪光:顽强拼搏,挑战极限,坚持梦想,超越自我,自尊自强,大度从容,坚守道德,公平竞争。

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在全球有极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正因为它追求和体现了人类向往公正、平等的价值观。在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诠释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运动员,能够进入奥林匹克的会场,参与到这项可以团结全人类的体育盛事中,都值得被尊重。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体现了人类对世界秩序的关怀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奥运会是世界人民实现美好理想、传播和平意愿的途径,也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公平对待、宽容学习、和平友好的样本,并成为书写国家荣誉的公平舞台。

岁月无声,光阴有痕。奥运赛事还在继续,在赛场的激情呐喊中,在生活的点滴参与中,屏幕前的中国观众也不再将“爱国主义”简单地等同于“夺取金牌”,而是更加注重赛场上的表现能否真正阐释民族精神。对赛事的评价、对运动员的态度,折射了中国观众更宽容、更理性、更文明、更具人文精神的价值观,这是赛场内外的和弦,是健儿与观众的共鸣,激荡出的是爱国主义的强音,体现的是体育强国的坚实基础。自信、自尊、沉着、从容,这样的中国精神让奥运会的内涵变得更深厚、更富人文情怀、更加滋味绵长。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7月30日)

【点评】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已逾百年,也许我们已经不记得每届奥运会都是谁拿了冠军,也许我们早已忘记哪个代表团曾高居金牌榜首位,但我们肯定会记得运动员们对体育真挚的爱。

(责编 / 贺丽)

3900500589254

猜你喜欢

杨倩苏炳添奥林匹克
激情燃烧的时刻
苏炳添:百米飞人 亚洲荣耀
杨倩小黄鸭发卡半天卖上万件
杨倩:00后清华学子问鼎世界冠军
苏神:每一个“0.01秒”都是一个极限
太tài阳yánɡ感ɡǎn冒mào了le
提前的年夜饭
头脑奥林匹克
苏炳添2016年10秒41收官 校际赛夺冠为母校庆生
头脑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