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的启示

2022-03-16桦,陈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博洛尼亚学分国际化

柏 桦,陈 达

(西华大学 外国语学院,成都 617000)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表现,这促进了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重要任务。在高等教育建立初期,欧洲各国就有互通有无的传统。随着经济一体化,欧洲国家制定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政策和计划,着力拓展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欧洲高等教育在国际化方面形成了一些经验,这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高等教育的长期发展战略定为教育国际化,并出台政策支持这一战略目标[1]。国际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之后的又一重要职能。然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还存在诸如国际化意识不强、学生的投入量与产出量不完全成正比、缺乏国际化办学的师资队伍等一些问题。梳理与总结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沿革、发展与现状,找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存在的问题、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欧洲现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欧洲最早建立起高等教育,作为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特点较为显著。20世纪80年代,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逐步上升成了一个战略发展问题。高等教育国际化实现的途径和方式不断得到调整,与其相关的课程和教育过程的国际化(也被称为“局部国际化”)被提升到较高程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水平成为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并且逐渐聚焦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成效上。

1.1 伊拉斯谟学生交换计划

伊拉斯谟计划是以欧洲16世纪初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德西德里厄斯·伊拉斯谟的名字命名。伊拉斯谟学生交换计划以教育为手段,以增进欧洲共同体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的。该计划还有一个目标,就是希望欧洲共同体能在科学技术方面赶上并超过美国。因此,该计划包括:鼓励学生进行长短期往来、互认学分、科研合作、校企合作等,以此促进成员国高等院校与企业的国际交流。[2]

在过去30多年,伊拉斯谟计划已经多次调整。最著名的项目是2004年启动的伊拉斯谟世界计划,采取发放奖学金来加强欧盟与其他国家之间学术交流的方式,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

1.2 博洛尼亚进程

博洛尼亚进程于1999年6月实施。1999年6月19日,欧洲高等教育区在博洛尼亚召开会议。与会期间,提出何时以何种方式建成欧洲高等教育区、如何提高欧洲高等教育水平等问题,并得到解答,会后发表《博洛尼亚宣言》(全名:《1999年6月19日在博洛尼亚召开的欧洲教育部部长联合宣言》),是奠定博洛尼亚进程的基础文件。该宣言提出了在欧洲高等教育领域的学生和毕业生可以在两个国家之间自由流动,即:可使用在一个国家获得的学历作为在另一个国家继续深造的入学条件。

宣言包括:1)建立了一套易于解释和可操作的学位制度。由于借鉴“文凭附件”(DS)的操作模式,因此与之相关的大学所颁发的毕业证书更容易被认可。2)以两阶段为主的高等教育体系的理论被提出,于是大学的学术体系将分为本科和研究生两个主要阶段。3)在实施博洛尼亚进程的各国,实行学分互换体系(ECTS),国际化的课程更能得以开展,欧洲国家之间的学生也才有进行交流的机会。4)师生交流得以进行,人才流动得以保障。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和培训的权利得以维护,同时,参与在欧洲境内进行培训的权利也得以保障。5)促进欧洲各国高校加强交流,以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一些可制定和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也由参与国制定。[3]

紧随《博洛尼亚宣言》的签署,又举行了一系列高等教育会议。每一次会议都根据其审议情况产生公报,包括《布拉格公报》《柏林公报》《卑尔根公报》和《伦敦公报》。

1.3 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验

1.3.1 学分互认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在欧盟国家间的国际流动

伊斯拉谟计划和博洛尼亚进程都非常重视和强调各国、各高校间的学分互认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留学生的学历认证问题,促进了学生在欧盟国家间的流动。学分互认转移使学习者在某时段内某个学习计划中所获得的学分可累加起来向另一个系统转移并得到承认。学分互换体系(ECTS)的实施,使国际化的课程得以开展,欧洲国家之间的学生有更多进行国际交流的机会。

1.3.2 提高了本国或者本地区教育服务能力

欧洲通过伊斯拉谟计划和博洛尼亚进程,打造其对外教育服务的强势地位,各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互相融合借鉴,使欧洲在争夺国际高素质人才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一些欧洲高校实施的项目使得学生在同一学历学习期间,有机会到不同国家的不同高校进行学习交流,这对其国际化素养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着极大的好处,欧洲各国也自然提高了本国或者本地区教育服务能力。

1.3.3 加强了欧洲国家内部高校教师的交流和科研合作

1987年,伊斯拉谟计划开始实施,实施当年就有4 322人参与了此项目,其中包括部分教师。该计划实施几十年来,几乎所有的欧洲高校都从中受益。博洛尼亚进程更是把欧洲内部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升了一个层级,从国家层面展开高等级教育的广泛合作,通过从他国招聘教师、从他国借调教师、联合聘任教师、双导师制联合指导学生等形式开展教师的流动,而不得因民族、国籍、肤色、语言等有所区别。通过这种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大大增强了国际化意识,合作教师之间也更容易建立互信,从而进行更深层次的科研合作。

2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

2.1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成就和特点

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不仅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还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具体情况如下:

1)在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大力影响下,综合其他因素,实施“985”和“211”工程,目标在于建成几所可以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媲美的大学。此外,还针对海外留学生专门制定了多项政策,以鼓励回国服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确立为国际化。为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也已转变为中国大学所要实施的第5大功能。政府出台的政策,在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水平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华留学生比例不断提高,走出国门的留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留学生培养思路也在实践中得以调整。

总体而言,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以下特点:

1)随着高等教育政策逐渐完备,选择在华学习的留学生人数不断提高。目前,中国最主要的留学生来源国是亚洲国家,但欧美国家的在华留学生人数也在快速增加。

2)完成学业后回国工作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在不断攀升。这是过去20年来的一个巨大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的发展。

3)在政策的扶持下,随着留学人员和留学回国人员规模的不断扩大,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中国高校教师队伍比例逐渐提高。

4)为了不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需要不断加大中外合作办学力度。设立海外高等教育机构也取得了突破,海外教育规模逐步扩大,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

2.2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存在的问题

尽管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甚至影响发展的问题。

2.2.1 部分高校师生国际化意识不强,缺乏国际项目信息渠道

教育部数据显示:1978—2019年,我国各类出国人员累计656.06万人;2019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70.35万人[4]。上述数据虽然总数较大,但和学生基数比起来则显得比例较小。其中因素较为复杂,但国际化意识欠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能认识到国际化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性,制定了国际化发展目标,但部分高校尤其是部分地方高校缺乏有效的措施推动、实施,国际化发展仿佛只是国际处或国际教育学院相关人员的工作,很多教师甚至部门领导认为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个别教师甚至认为学生参与国际项目会增加工作量而抵制国际化项目。部分学生因为缺乏相关国际项目信息,没有国际化环境使得他们不具有国际化意识。

2.2.2 部分高校学生整体语言能力较弱,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失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外语教学,在非外语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中都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大学外语教学也有明显的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较之以前有了不小提高。但对于大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合作项目而言,大学外语教学仍然有很多不足,如费时低效,甚至部分高校学生整体语言能力较弱,口语交际能力、外语思维能力较差。笔者所在的学校有40 000多名学生,但每年能参加雅思、托福考试的不足300人。

除语言能力较弱外,目前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点在地方高校和应用型高校体现得尤为明显。通过试卷测试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当代中国英语教学中培养英语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这种方式显然是片面和不完整的。应试教育只能使越来越多的学生依靠死记硬背、提高应试技能来学习,不能满足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2.2.3 部分高校缺乏国际化办学的师资队伍

对部分高校尤其是部分地方高校而言,教师个人因素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这类学校缺乏国际化办学的师资队伍,教师参与国际化进程的意识也不强。对教师来说,参与国际化的意愿取决于他们的个人能力及学习不同文化和语言的经历。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的人一般有较强参与学校教育国际化能力和意愿,但地方高校的大部分教师没有国际教育经历,也缺乏国际交往经验,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没有太完整的认识,在其工作中容易忽视教育国际化问题。

3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对策

欧洲现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对我国推进新时代教育开放战略新格局,深度拓展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具有重要启示。

3.1 加强学分学位互认,拓展深度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师生国际化意识

博洛尼亚进程中最为有效的举措就是欧洲学位改革及欧洲学分制(ECTS)。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我国参与国际教育合作交流不断加深。截至2020年6月,中国已与54个国家签署了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5]。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应持续完善学位体系改革,完善以学生学习结果为核心的学分互认;通过深化学分互认、学位互授,持续推进与国外大学之间的联合培养,实现国际教育与合作的深度融合,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水平和质量。

作为高校而言,也应该不断扩展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国际交流合作,通过假期游学、交换生、“X+X”双学位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拓展国际教育项目,力争为学生提供“菜单式”选择。同时,通过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增强教师的国际化意识和能力。

3.2 加强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力度,拓宽中外合作办学渠道,助力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

“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共审批和备案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580个(独立法人机构7个,非独立法人机构84个,项目489个),其中本科以上356个。截至2020年底,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 332个,其中本科以上1 230个。[6]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的意义在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既能弥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缺少的问题,并同时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还可以培养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复合型、国际型人才。

除需要教育部审批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外,各高校还可以加强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力度,拓宽中外合作办学渠道,如引进国外高水平大学的非学位项目的优质课程和教材、管理理念、科研合作项目等。

3.3 大力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学习者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核心问题,高校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英语教学方式至关重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目标是希望大学生能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地沟通,同时也要求高校能着重培养学生东西方文化素养,以便提高学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的能力。

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地方院校尤其是地方应用型高校所培养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应用型高校重在“应用”二字,其要求是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期实现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并培养出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随着当今国际经济发展,一方面,全社会关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由之前仅限于满足本国发展,逐步转变为缩小国与国之间的差距,说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应用型高校着力培养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另一方面,随着“地球村”的提出,国家与国家的交流增多,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必定离不开与其他国家的积极互动和交流,而掌握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就能在国际交流、合作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猜你喜欢

博洛尼亚学分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学分美食
梦回博洛尼亚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2013意大利博洛尼亚陶瓷卫浴展览会(CERSA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