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生活情境,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2022-03-16安绪昌

读写算(下) 2022年4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情境

安绪昌

融入生活情境,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安绪昌

(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曹姚小学,甘肃积石山731799)

数学学科是其他学科学习的思想基础,有助于塑造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主题活动中融进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掌握数学课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将就此加以探讨。

生活情境;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创新历程中,研究构建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情境,是合理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是取得教学方式改革创新的关键方法之一。结合现代互联网资源,对小学数学教学展开新教学改革,利用多媒体展示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成效,摆脱传统教学的缺点,塑造出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杰出人才,是当今教育行业众多教育者广泛关心并积极推进的教研课题。探寻生活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相融合的有效途径,合理推动数学教学改革发展,有助于提升数学学科教学效率。

一、生活情境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意义

(一)构建符合学生特点的生活情境

只有亲身经历过的感受才能够让学生深有体会。因而,构建数学课教学的生活情境时,要合乎大部分学生的生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家庭所在位置、生活风俗习惯等标准构建有价值的生活情境。比如,在都市中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上,假如老师引进本地农业生活有关的生活情境,尽管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却由于学生对情境的陌生,影响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品质,降低了教学效率。

(二)构建有教学实际意义的生活情境

当绝大多数老师意识到小学数学应当联系生活具体实践引进生活情境的情况下,如果不考虑到教学为了更好地认可教学核心理念,不用生活化的数学知识,照本宣科地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不但无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品质,还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应该端正教学心态,为学生构建有价值的生活情境,依据教学内容的具体实际,秉持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构思,开展生活化的情境,达到更好的实际教学效果。

(三)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并不是每一个数学知识点都可以在生活中寻找理论原型,老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的基础有选择地构建生活情境,依靠生活情境协助学生了解抽象性的数学知识,把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作为一般的教学专用工具,运用生活化情境的教学辅助数学课堂的顺利进行。这样能让老师的教学主题实践活动进行得更顺利。

二、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运用策略

(一)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学习具有挑战性

小学数学老师要对于学生们不同的心理特征有所了解,充分激起他们喜爱数学知识的兴趣,塑造其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现实情况的自信心。老师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当代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有益于推动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生活化情境,使传统教育教学方法获得改进,使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完全科学融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生活实践活动中塑造小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一定要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品质为目的,尽量把教学资源的融合与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相结合起来,协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和定义,使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并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命题和计算公式的基本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系统教学,能提升教学品质,设计具体生活情境,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特别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成分。这样可以使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无限的快乐,在完善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优良的课堂教学气氛,激起小学生的自学斗志,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有益于推动老师搞好课堂教学管理方法,提高教学实际效果,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如,西班牙数学教育学家汉斯·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课来源于实际,存有于实际,而且运用于实际,教学全过程应该是协助学生把实际问题转换为数学题的全过程。因此笔者经常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让孩子在生活中选用数学知识。例如学好几何图形之后,笔者给学生们布置的作业是在自己家里画这种几何图形。学好0的意义之后,笔者让学生们在自己家里找一找哪有0这一数据。学好位置与方向之后,笔者布置的操作是用照相机在不一样的部位为自己最爱的小玩具照相并上传入班级钉钉群、QQ群共享。学生们在那样的训练中既推进了学得的专业知识,又取得了快乐。

又如,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学生被分成6人一组,每个人身上有6根小棒。A教师:大伙儿手里都有6根小棒,平均分为三份,每一份多少钱呢?学生动手实际操作。A教师:好!把刚刚实际操作的全过程在小队中沟通交流一下。

B教师:大家手里都有一些小棒,尝试按要求开展均分实际操作。规则是:均值分为1份、2份、3份、4份、5份、6份,而且不可以毁坏小棒。看哪组最快速。

学生逐渐分散。有的迅速地分析,有的逐渐低声讨论。

师:有什么问题吗?

生1:均值分为4份,不太好分。

生2:均值分为5份,也不太好分。

师:对啊!有的多,有的少,并不是均分。最后是怎么办呢?好!一个组内的小棒能够互相调离。再试一试。哪一个工作组想要沟通交流一下,你们的4份是怎么均分的?

解析:学生是因为必须而积极地协作沟通交流,或是老师打手心分配协作沟通交流,这两种心理状态会形成差异的实际效果。如何激发学生协作沟通的积极主动自觉性?这也是需要考虑的难题。

(二)生活实践活动,感受数学知识奥秘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灵活地把生活中的实践主题引进数学课堂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困难,逐渐塑造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提升数学应用观念,高度重视数学课教学的实用性实际操作,使学与用紧密联系起来,也是改革创新数学课教学,执行素质教育必须大力加强的课题研究。如,运用了解的货币专业知识进行模拟买东西主题活动;在“米、公里”的教学中,老师能领着学生去操场数脚步长短等。老师要勤勉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数学教学自然环境,塑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思维模式,加强运用基本知识的练习,激励小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提升在生活实践活动中对数学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培养,提高数学课应用能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直观教学的应用,要注意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假如只是老师示范,学生没有亲自动手操作,学生获得的专业知识或许比较简单。老师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操作,在教学中尽可能列举一些学生了解的生活案例,为学生未来学习做铺垫。为了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合理的逻辑推理、归纳和创造力,老师需有目的地分配学生观察、思考,逐渐塑造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既提高数学课的挑战性,又造就优良的课堂氛围;应用多种多样感观参与学习活动,才有可能使全部学生得到较完整的认知,才有利于存放和获取信息内容;有目的地造就优良的课堂氛围,塑造学生喜爱数学知识的良好习惯,并让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挑战性有进一步的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务必正确引导学生把握基础的观察和思考方式,掌握蕴含在生活中的数学题,加深对数学概念的掌握水平,有益于激起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进而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表现力。

比如,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十分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极少关心这种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具体生活有什么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大家常常见到这种状况:1、树上有12只鸟,飞走5只,还剩下多少只?2、李阿姨家里养了15只家鸡,8只雄鸡,32只母鸡,李阿姨家一共有多少只鸡?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容易处理与之相关的具体问题,导致了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知识运用的脱轨,体会不到数学课的乐趣和功效。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灵活运用学生已经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践中引出来数学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就在身边,感受到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妙趣横生的,为生活而学习数学是最有价值的,进而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并能随时随地把学过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塑造学生的数学应用实践能力。根据上面的原因,笔者认为现阶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尤其是以小学学段逐渐执行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必需的。

又如,以“装修房屋”为实例:近期老师在装修房屋,提前准备在家庭厨房的路面贴地砖,在老师贴地砖以前,你们给老师如何提提议?

生:依靠生活工作经验,铺地面砖应该漂亮、大气。

生:由于老师很阳光,色调应当艳丽一点儿吧。

生:多看看几个装修店,挑选质优价廉的地板砖。

师:你们的提议非常好,那老师现在便去装修店买地板砖,可以吗?应该先准备什么呢?

生:不好,我们需要了解餐厅、厨房地面的形状和总面积,那样节省成本划算。

师:餐厅、厨房的形态是长方形,怎么才能了解餐厅、厨房地面的总面积?

生:精确测量出餐厅、厨房地面的长度宽,就可以求出总面积。

生:了解每片地板砖的范围和瓷砖的总数,也可以测算出餐厅、厨房地面的总面积。

师:老师在一家装修店挑选二手地板砖。观察行为主体图,你们知道哪些?

生:第一种地板砖是正方形,面积是4m2,价格是5元;第二种地板砖是长方形,面积是6m2,价格是7元。

师:用第一种地砖铺需180块,用数学的目光赏析,谁可以发觉数学难题?

生:餐厅、厨房地面的总面积有多大?

生:买第一块地砖需要多少钱?

这时,学生下笔解决难题,老师进行巡查。

师:谁想到了地板面积的计算公式?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生:4×180=720(元)先算出每片地砖的面积,再用地砖的总数×每片地砖的面积=餐厅、厨房地面的总面积。

生:我用尾数乘法计算,由于有180个4求和,因此用乘法计算。

(其他学生欢呼,表示赞成)

师:在以后日常生活中,大家用“每片地砖的面积×地砖的总数=占地面积”解决生活上的具体难题。

(学生伸手急着解决困难二)

师:教师只带700元够吗?

生:不是,我是算出来的,由于4×180=720(元)720<700因此不足。

生:我是估计的,我把180看作200,200×4=800800>700,因此700元不足。

师:二种办法都测算出700元不足,看来在社会生活中,有的情况下估计也可以处理生活上的具体难题。请学生们再度观察人们的主体风格图,能明确提出数学难题吗?

(三)高度重视塑造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塑造学生优良的数学观念方式,扩展数学思维能力,提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只有建立合理的数学观念才可以对事情开展客观的思考,才有可能寻找处理社会实践中数学难题的最好方式。数学观念是应用数学专业知识处理数学难题的关键,二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只有建立合理的数学观念,掌握合理的数学方式,才有可能真真正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掌握恰当而合理的数学观念方式,是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经常锻炼的结果,与此同时,也是学生推进数学专业知识逐渐成熟的表现,是老师充分地发掘数学基本知识全过程中提取的精华。数学老师在构建教学环境的环节中,以提升学生能力素质为总体目标,恰当设计方案课堂教学练习题,融合课程内容,用数学观念方式武装学生的大脑,激起学生自学能力,塑造探寻精神实质,使学生真正变成掌握数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高质量优秀人才。老师还要让学生加强数学能力练习,正确引导学生开展逻辑思维锻炼。由于数学逻辑性自身也是一种紧密结合社会实践的科学思维方式。数学老师应当灵活运用数学的这一优点,把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所有课程内容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比如,在课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能够仿真模拟逛超市这一社会实践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交易物品”。根据鉴别产品、看定价、付款、挣钱等主题活动,使学生基本学会辨别伪钞,明白要爱惜人民币和节省花钱的大道理,进而也了解了一定的生存技能。又如,在课堂教学“相遇问题”时,老师能够领着学生到运动场上模拟与此同时相向而行、与此同时同地反方向、相逢、同地同方向追赶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对相遇问题中常用的专业术语拥有明确的了解后,了解和把握计算方法也就顺理成章了。这类模拟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优势,感受到数学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明白了数学的真实使用价值,提升他们真真正正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再如,当学生掌握了一些数学专业知识后,可让学生扮演一些人物角色,如店员、装修职工、生产车间职工、值班员等,学习如何运用常识分配日常生活。如,同学们求了很多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后,让学生当中央空调零件生产车间主任,科学安排每组员工的编排,使生产效率达到最佳。当学会了组合图形面积换算后,让学生作为土地资源管理者分配各农家庭院的用地面积。在这样一个以小学生真实身份开展主题活动的环节中,既增强了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兴趣,又塑造了具体测算、精确测量能力。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际操作中提升学生数学能力,提升综合能力养成的同时,充分发挥由点到面的方式,根据对数学专业知识的重复训练,合理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很有必要。老师要塑造生活化数学教育意识,重视各个课程间的相互配合。老师要采取有效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从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

[1] 芦池.以生活情境为支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启迪与智慧(中),2020(11):43.

[2] 杨世卫.融入生活情境,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新课程,2020(21):166.

[3] 王洁.浅析以生活情境为支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1):185.

[4] 张玉萍.以生活情境为支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12):77-78.

G622

A

1002-7661(2022)12-0150-03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情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不同情境中的水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