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合作视域下幼儿入园适应问题的探讨

2022-03-16蔡丽霞

读写算(下) 2022年4期
关键词:入园幼儿教师幼儿园

蔡丽霞

家园合作视域下幼儿入园适应问题的探讨

蔡丽霞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金香幼儿园,江苏苏州215600)

对幼儿来说,进入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他们由原有比较熟悉的家庭环境融入相对较陌生的幼儿园学习中。许多幼童在进入幼儿园后都会产生一定的焦虑心理,这种焦虑和不适应需要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调试身心。教师应就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探讨更好的教育干预手段,幼儿教师应合理引导幼儿的心理发展。因此,本文试图对幼儿进行适应性训练,以探究其适应环境,从而能够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更好的帮助,为幼儿教师提供有效的参考。

幼儿;社会适应困难;分离焦虑;不合群

刚进入幼儿园之后,幼儿从家庭开始逐渐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动向。而很多幼儿在思考社会化问题的过程中常常面临着一些障碍,这个时候幼儿的情绪化问题就会非常明显,焦躁、不安、害怕等感情就会让孩子们抗拒幼儿园,进而对父母们的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幼儿入园社会适应困难问题的表现

(一)幼儿入园的哭闹情绪

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后会出现社会适应性的问题,有的时候幼儿会“不讲理”地哭闹不休,每次任性的时候幼儿都特别想回家,有的幼儿还希望能够让父母陪伴自己一起上幼儿园,这个时候说明幼儿在面对幼儿园陌生环境的时候可能会有不适应等不良情绪。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内会出现一种典型的分离焦虑,这对于每个阶段的幼儿来说都是有可能发生的,由于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环境之间的区别,导致幼儿可能会因为一些特殊的事件而触发其焦虑心理。

(二)幼儿与同伴交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师每天都在观察孩子的心理变化和行为表现,很多幼儿都会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体现出一种不适应性。有的幼儿干脆独来独往,成了一个“独行侠”,还有的幼儿不擅长和其他同伴交往,常常会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会滋生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现代幼儿的心理情绪由于家庭环境的因素影响而可能发生各类变化。幼儿不能只是在自己的社会圈子内封闭发展,而是应该能够和其他的孩子有更多的交流,因此,幼儿教师应该想办法突破幼儿的心理防线,从而突破幼儿在群体适应方面的障碍,增强其适应性和自信心。

二、基于家园合作视域下幼儿入园适应问题的策略

由于家长对孩子过于宠爱,生活中很多事情家长会帮助幼儿包办代替,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幼儿的自理能力,使幼儿对家长有很强的依赖性。幼儿园的日常生活相对非常琐碎,因此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加强家园合作,帮助幼儿可以尽快地适应集体生活,家长和幼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工作入手。

(一)渗透关爱,缓解分离焦虑

幼儿入园前期,幼儿园可以组织安排幼儿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幼儿园中熟悉幼儿园环境,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有计划地做游戏、玩玩具等,还可以带领幼儿参观中班幼儿的活动,结合幼儿的兴趣和特点组织活动,引导幼儿先认识班级中的小伙伴,有什么需求要直接与教师讲,尤其是在吃饭和午睡时要让幼儿自己完成。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帮助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一日的作息。教师工作要有足够的耐心,消除家长的心理担忧,同时也消除幼儿对新环境的抵触,转移幼儿对家人的依赖,由家长转移到教师身上。通过与家长及时沟通,教师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幼儿,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很多幼儿在没有走进幼儿园的时候,可能会对幼儿园存在一定的好奇心理,但是当他们真正走进幼儿园时,面对从来没有接触到的幼儿园环境以及跟父母的分离,可能会产生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现象。对于一些适应性比较强的幼儿来说,在初期的闯荡之后会逐渐适应,此时家长和幼儿教师应该共同协作,帮助幼儿逐渐地适应到新的社会生活之中。家庭教育在向社会化教育过渡的过程中,家长可能会代替幼儿进行很多失误的处理,如果让幼儿能够独立操作一些适应性的过程,家长从旁辅助那么效果会更好。在这种家长和孩子之间情绪力量博弈的情况之下,教师可以适当地帮助家长并为孩子的入园适应进行积极的准备,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帮助机会,从中能够让孩子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以及教师的关爱。

例如,在开学的第一天,一些幼童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会有些不安和焦虑,甚至有些孩子在新环境中会不停地哭泣。为此,为了安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尽快认识新朋友,笔者首先通过对幼儿感兴趣的绘本教学内容,讲了一个《我想念你》的家庭故事,并在故事讲述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告诉孩子笔者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尽可能地给予他们帮助和照顾,像妈妈一样陪伴和照顾他们,与他们分享生活的快乐,小朋友也会成为你们很好的朋友。通过这一有趣的方式帮助幼儿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

(二)做好家访工作,为幼儿入园做好家庭准备

针对幼儿在初入幼儿园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不适应状况,为关注幼儿的心理,让幼儿健康成长,更好地融入幼儿园这个大集体,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亲子活动,让幼儿家长进入到幼儿园之后跟幼儿一起进行更好的沟通,幼儿也可以和同伴之间有更多的游戏活动。家访时教师让幼儿家长和幼儿一起共同完成一些有针对性的任务,为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后进行良好适应做好家庭准备。幼儿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沟通是非常有帮助的,幼儿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工作也能够帮助幼儿缓解情绪。教师交谈和沟通的过程恰恰是理解幼儿内心的过程,也便于幼儿在幼儿园内更加有自信,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学习生活。

(三)创设温馨的班级环境,给幼儿家的感觉

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创造一个温馨的班级环境,给幼儿以家庭的感觉,是非常有效的解决幼儿心理问题的方法。举例来说,新生上课的第一天,教师可以提前联系几个在家访中表现较好的幼儿,让这几个幼儿提前来幼儿园,并与他们好好交流一下,最后,教师会给他们一个任务,在开学的时候站在教室门口,向每个来的同学打招呼,说:“你好,新同学,我也是这个班级的孩子,很高兴认识你,让我们做朋友吧!”然后,教师们在新生入学后,又让每个同学做自我介绍,让同学之间更好地了解彼此。幼儿上幼儿园与父母分离的过程很重要,这一过程越短越好,避免对孩子采取引诱、说理等方式,只说一声“再见”便好,不要不停地回头看,或者一会抱一抱、一会亲一亲,即便孩子进去幼儿园还要在门楼偷看半小时。这样的情绪会影响到孩子,也会对教师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影响。在幼儿开学的前几天,避免不停询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都做了什么?”“老师教会了些什么?”避免家长对孩子过度地关心,而为幼儿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对于刚入园的幼儿,家长可以提前一点来幼儿园接孩子,一方面有些幼儿由于午饭没有吃好,容易饿肚子;另一方面使幼儿感受到妈妈还是爱他的,在孩子央求父母“不去幼儿园好不好”的时候,家长要坚决制止,上一天幼儿园,在家休息两天,这样在不自觉中幼儿的适应期便会延长;如果幼儿哭闹非常严重,家长可以为幼儿带一件随身物品,减少幼儿的分离焦虑感。在幼儿即将上幼儿园前夕,家长可以在家中为幼儿安排作息时间,经过一阶段的锻炼,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使幼儿可以尽快适应幼儿园一日生活。由于幼儿容易产生的各种不适应问题,不难看出,陌生的环境是幼儿恐惧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组织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使幼儿无暇焦虑

因幼儿的天性活泼,内心十分单纯,教师可以组织丰富的亲子游戏和各种游戏活动,在这种有效的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就会投入,充满欢声笑语,幼儿也慢慢地对幼儿园环境变得熟悉了。在幼儿的游戏中,教师可以作为鸡妈妈,在游戏中与幼儿进行互动,这样就能在游戏中发现教师和妈妈之间的相通之处。3~6岁的幼儿刚刚走出家庭,进入幼儿园,在适应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幼儿学习社会规则和社会经验的方式以游戏为主,只要家园双方共同合力,就能形成游戏教育上非常重要的合力,从而能从根本上解决幼儿入园时的不适应性问题。教师可鼓励幼儿在回家后向父母汇报今天所学的知识,讲述幼儿园的美好生活,还可开展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和观察活动,让幼儿的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让家长也能放心。

由于来到幼儿园生活后,幼儿间互相并不熟悉,幼儿年龄小,同时缺少交往技能,这也是幼儿不愿意来到幼儿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与小伙伴交往的机会,使幼儿可以更快地适应集体生活,幼儿与幼儿之间可以尽快熟悉。家长可以为幼儿创作共同参与游戏的机会,使幼儿可以与同龄的小伙伴共同玩耍,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幼儿也可将自己的玩具带到幼儿园中与小伙伴一起分享。同时,幼儿教师也要注重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区角活动,通过环境吸引幼儿。如在“娃娃家”活动中引导幼儿扮演其中的角色,一起玩耍一起交谈,在玩的过程中体验与小伙伴合作的乐趣。总之,新入园的幼儿要适应集体生活需要一个过程,而为了将这个过程缩短,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培养幼儿适应能力,帮助幼儿可以顺利地从家庭生活过渡到幼儿园生活,从而适应集体生活。

(五)家校合作,创造和谐学习环境

对于刚进入幼儿园幼儿的引导,如果仅仅依靠学校和教师的力量难免有存在失误的地方。家长和教师对幼儿生活的引导是需要互动的,也就是说幼儿教师和家长之间应该进行适当的沟通。幼儿如果缺乏一定的自制力,那么就需要家长在家庭内部给予帮助,幼儿教师和家长应该口径一致,尽量培养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后的自信心。幼儿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恰恰是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好帮助的过程,很多幼儿都愿意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家园,双方通过合理地解决,能够找到最佳的适应性途径。例如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将幼儿的一些情况及时向家长反映。如幼儿近期的饮食、睡眠、排便等情况,教师可将这些情况记录下来,并在与家长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幼儿的动态,一旦发现幼儿在这些方面出现异常,要及时了解原因,在共同引导下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此外,教师在反映幼儿状况的同时,对家长进行及时地宣传和引导,一方面是为了消除家长对幼儿生活状况的担忧,使其感到焦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配合教师工作,对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积极引导,使幼儿能够保持更好的情绪,融入幼儿园生活。

当幼儿由于焦虑情绪而造成身体不适时,家长不要心软,孩子一哭就没有方向,这样只会助长孩子的哭闹行为。家长将孩子送教师的手上后要立刻离开,要充分相信幼儿教师可以让孩子平静下来。同时家长也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他可以适应集体生活,不要不舍得。尤其是家里的老人,经常会被孩子的哭闹左右,这样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这时需要一个狠心的家长,按时将孩子送到幼儿园,使孩子认识到上幼儿园不是一件随便的事情,就像爸爸妈妈上班一样,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要守时、守纪律,不然会使孩子养成我行我素、行为散漫的坏习惯。家长千万不要在孩子哭闹的时候恐吓孩子,说:“如果你再哭就不接你回家了”,这样会增加孩子的恐惧感,使孩子害怕上幼儿园。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在家园积极配合下,才能够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幼儿进入到幼儿园的环境之内,幼儿教师可以教会幼儿各种生活适应性的问题,总结幼儿在入园之后的基本规律,同时按照幼儿的心理和年龄发展特征培养幼儿,使其身心健康、品德出众。幼儿教师只有做好家园共育工作,与家长展开密切的沟通和交流,以细致耐心和爱心帮助幼儿,才能有针对性地对于幼儿学习进行指导,让幼儿能够适应幼儿园内的生活,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1] 吴丽霞.浅议幼儿入园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1(05):133-134.

[2] 张婕.新入园幼儿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甘肃教育,2020(24):36-37.

[3] 张超.幼儿入园适应与发展的个案研究[D].大理:大理大学,2020.

[4] 项梅.幼儿入园适应过程中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6.

[5] 陈光玉,何敏.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入园适应[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11):55-58.

[6] 刘蓉.家园合作携手帮助幼儿渡过入园焦虑期[J].时代教育,2013(12):276-276.

G616

A

1002-7661(2022)12-0057-03

猜你喜欢

入园幼儿教师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孩子入园焦虑,家长莫要恐慌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东阳10家电镀企业被整合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