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2022-03-16窦艳丽

读写算(下) 2022年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材小学生

窦艳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窦艳丽

(甘肃省敦煌市东街小学,甘肃敦煌736200)

综合性较强是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科目,当前在德育教育得以高度重视的同时,教师要积极努力挖掘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德育因子,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培养的促进作用。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意志力的锻炼以及学生情感的唤醒,积极展开小学生的德育因子开发,最终保障小学生全面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当前部分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学渗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难点需要克服。如果语文教师始终无法找到有效契合语文阅读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方式以及结合点,便无法顺利实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高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本文以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为主体展开探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理健康;渗透

《论语》里清晰地阐述道“师者授业解惑也”,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势必需要面对文学语言修养以及思想道德品质等各种影响因素。在这其中语文教师也必须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标准,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分析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也可以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学的内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实现情感升华,能够更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德的培养。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明显优势。从阅读教学来看,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文化,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对其人文性、思想性等进行有效利用,以便能够有效完成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阅读教学中具有的人文内涵进行挖掘,能够为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也是学生潜意识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对于培养其心理素质而言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的教材来看,其中很多作品都反映了现实生活,能够使学生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变得更加丰富。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对教材中的内容展开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通过利用具体的案例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其对自己生活的世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拥有十分丰富的形式,教师还会将有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引入到阅读教学中,并让学生对此展开讨论。若是将心理健康渗透到作业练习中,那么则会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每个教学环节中,从而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所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原因

(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蕴含在语文阅读教学之中

在我国境内,各个地区选用的语文教材中都蕴含着大量的人文教育资源。这些教育资源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优良学习品质的教学中,都有着丰富的人文基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树立起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资料能够为学生提供修身养性的优异阅读环境,也能为学生奠定更加雄厚的人文素养基础。在小学语文的阅读篇章中,教师能够充分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创作情怀。这样便能更好地保障学生获得充分的指导,在小学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积极获得心理健康的知识和锻炼。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阅读教学保持同步

小学教师是小学生人生成长的第一批导师,只有优秀的小学教师才能成为小学生的优秀学业领导者,这样才能保障学生得到心理健康的正确引导。语文阅读教学其语言魅力十分独特,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渗透心理健康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保障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训练过程中既能得到简练语言的训练,也能逐渐提升小学生养成乐观性格的能力。由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利用阅读教学的特殊性,保障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渗透教学效果,从而潜移默化地养成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

(三)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现阶段,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课改工作,小学更是全面铺开了素质教育,这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发生了重大改变。当前,学校开始逐渐重视小学生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更是近些年我国对问题进行研究的关键。从近些年来看,小学生犯罪与自杀事件变得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存在缺失,应当引起学校的重视,而且对于小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所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小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养。

三、当前小学语文于心理健康渗透教学现状

(一)教师缺少充分的认知能力

如果作为小学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仅仅认为自己的日常工作就是完成教学任务,只要学生在语文课上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文学科要求掌握的知识或者能力即可。小学教师拥有如此的教学思想是十分片面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拥有此种教学思想的小学语文教师大有人在,因此这种不完善和落后的认知不仅无法彻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无法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产生更深层次的教学效果,更无法在课上及时引导学生排除自己的不良情绪和负面情绪。如果小学语文教师无法在课上更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始终保持良好学习情绪的环境,这部分学生不仅无法自己做到认真学习,还会在语文阅读课堂之上出现扰乱其他同学学习的现象。

(二)当下的教学方法急需及时改变和优化

在当下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必须要及时更新和应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因此只有快速冲破传统教育和教学理念,才能更好地帮助小学语文教师缩小和缩短传统教学观念带给学生的震慑和影响。当前使用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当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心理健康融合教学需求。要想保障教学教法与时代的契合度,就要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展开实践教学活动,但是出于种种原因很多学生的内在潜力无法被释放。学生如果长时间处在心理压抑的课堂之上,不仅无法对语文阅读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更无法获得较高的学习质量。

(三)教师缺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虽然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够保障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但是如果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那么不仅要拥有一定渗透意识,更重要的是需要拥有一定渗透能力。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来看,其在阅读教学上缺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主要表现为:①没有在阅读教材中寻找到可以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内容。其实,在教材中含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心理健康,然而因为教师自身的原则导致无法将教材内容和心理健康融合在一起,一般只是在相对较浅显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导,难以对文章具有的真实含义有深入体会,从而导致无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②缺乏现代教育理念。对于教师来说,应当拥有现代教育理念,确保教学工作实现与时俱进,然而当前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还处在故步自封的状态,这主要是因为其在教育思想存在因循守旧的情况,教学上还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没有重视学生的感受,也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导致阅读教学无法取得理想效果。

四、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为了能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教师应当采取以下策略。

(一)努力促进学生阅读兴趣提升

兴趣才是学生努力学好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无论学生参与哪一学科的学习都需要保持强劲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才能让自身的学习变得动力更足。要想在保障小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的浓厚兴趣,就要不断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人格素养的熏陶作用。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语文教师要运用积极的心态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极力保障学生课堂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还要保障学生充分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在小学语文阅读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既要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锻炼,更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实践。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之上,为学生营造更加趣味化和开放化的学习氛围,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和策略,更加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参与到真正的课堂当中去。

(二)在阅读教学课堂科学寻找渗透关键点

当前,在小学阶段依然要以语文知识的学习为主要教学目的,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获得更多方面以及领域的文化知识。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越有助于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彰显自身的个性和魅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便于教师带领学生科学找到语文阅读课堂与心理健康知识的渗透关键点。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点点滴滴以及展现出的哲理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

以小学语文《两小儿辩日》一文的阅读学习为例,语文教师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科学性,这样才能向学生积极渗透“不能单纯从一个角度看待问题”的哲学思想。又例如小学语文《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教师要通过带领学生阅读学习课文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积极挖掘更多的同类素材,用以积极熏陶学生的思想,进而保障学生更好地养成良好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渗透在教学活动之中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个点切入教学活动,而切入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和积极程度不会降低,并通过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增强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适当拓宽学生的课外阅读范围,例如可以向学生推荐《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可以预先将学生分成几个阅读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内部成员根据故事内容中涉及的角色自行安排,学生通过亲自扮演故事角色进而加深学生对故事思想内涵的理解。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要向学生渗透保持童心的重要性,只有远离世俗的不良影响,才能既保持心理健康,又能深度体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乐趣。

(四)努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力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因此也会展现出好动等特征。因此小学生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不是很强,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受到各种各样事件带来的影响。在语文教师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从学生的学习状况出发,援引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为学生展示拥有良好且积极的情绪能够为学生带来哪些益处。这样在针对性较强的学习前提下,学生才能将心理健康知识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建立长久的关联,在教师短期的教学目标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应用下,更好地为学生展开语文阅读教学。

(五)根据学生阅读心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具有的阅读心理将会对阅读过程产生巨大影响,而且阅读心理也是一项基础智力技能,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了解学生产生的阅读心理,并能够将其灵活渗透其中,使主客体间产生相互作用,而且还要在阅读中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以便有效提升学生在认识发展过程中具有的能力。为了能够让小学生在阅读上产生浓厚兴趣,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动机,然后向其中渗透阅读学习动机,将其在学习上具有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从当前情况来看,进行阅读理解教学时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对阅读教材有一个深入理解,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能够将学生自身的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全部激发出来,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学习,对阅读材料也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

(六)充分挖掘教材内容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共计十二本语文教材,而且根据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现阶段教材中的配置和结构都是由教育部教材编辑专家通过慎重思考编辑而成的,在编辑教材时充分考虑到了每个年龄段小学生具有的心理特点。而且课文难度也是呈现阶梯式特点,由简单到困难,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包含了各个方面,如热爱生活、热爱父母等等,对学生能够产生引导作用。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应当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对小学生自身的心理品质进行培养。例如,当对《詹天佑》进行教学时,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当着重强调主人公身上具有的优秀爱国品质。然而,因为当时我国政府没有作为,再加上当时技术过于落后以及外国列强的阻挠,使詹天佑在铁路设计和建设上遇到了重重困难,但依然没有将其打倒,最终修建出我国第一条自建铁路。从詹天佑身上能够看到,不仅在工作中十分认真负责,而且还拥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这也是其身上非常宝贵的财富。通过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挖掘,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对学生的心理素养进行培养,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五、结语

童年的成长能够影响一个人一生的长跑,愉快的童年能够为学生日后的成长奠定健康的基础。小学教师始终是学生成长的导师和引领者,时刻担当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导师,对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大量的阅读篇章,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根据心理健康教学的需要大力展开教学挖掘。只有将更加适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的内容渗透进语文阅读教学,才能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总之,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势头和质量,只有牢固抓住小学生的主要力量,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拥有爱护自己、热爱生活以及热爱祖国的健康观念。

[1] 王本璞.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新课程,2021(28):228.

O552.2

A

1002-7661(2022)12-0039-03

本文系2020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教育扶贫扶志又扶智,心理健康教育添助力——敦煌市城市中小学“低收入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GS[2020]GHB2050。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材小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