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2022-03-16申学奇

读写算(下) 2022年4期
关键词:古诗词德育小学生

申学奇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申学奇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城关第三小学,甘肃陇南748500)

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由于语文学科是各个学科中相对开放的学科,因此比较容易达成综合的学习效果。在小学语文教育实践活动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合理渗透到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文章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对策,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中国传统文化;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渗透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发展实践过程中,传统民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精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趋势已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寄托。在现阶段小学生语文教育的教研中,教师尝试将传承弘扬中华民俗传统文化艺术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尝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日常教学之中,让学生做好、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获取丰富多彩的营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的学识得到全面发展。

一、以情动人,实现语文学习新感受

在目前的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涵盖多个层次: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在朗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验民俗文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百家姓》《千字文》等,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和掌握,还提高了学生的认字能力。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很强,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让学生在课上积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知识,从而合理利用学生的智慧,塑造学生优秀的道德修养。其次,让学生在阅读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感受民俗文化的风采。小学生一般都爱听教师讲故事,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比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揠苗助长》《螳臂当车》等,因为它有一定的哲学原理,可以让学生接受启蒙和文化教育。因此,教师可以尝试阐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督促一些先进行为,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接受优秀的文化和品德教育,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按照这种方法,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合理地渗透到小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生可以得到身心的发展。

民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将民俗风俗引入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更好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塑造小学生适当的道德修养有很大帮助。此外,在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民俗风俗习惯,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自学能力,对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很有帮助,能够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会根据课程内容引入一些民俗传统习俗,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一些节日文化艺术和民俗传统习俗。比如,教师在对宋代思想家、作家王安石的诗《元日》进行讲解时,会同步解读一些节日文化艺术和民俗风情。因此,学生可以了解节日的由来和相应的文化艺术,也可以在一些与其他传统节日相关的课程中进行民俗风俗的传播。这样,学生在自学语文的同时,也可以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达到多元化的学习效果。

二、古典诗词,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典诗歌是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国文学领域的瑰宝,在世界范围内都有非常重要的传播意义。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不仅蕴含着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体现了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精髓。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古典诗词课堂教学中,源自古典诗词中精神精髓的展示,可以依托优秀小学语文课堂场景的构建,让学生参与到古典诗词优美的学习场景之中,便于小学生认真地学习。诗歌中的内心世界无比美好,诗歌诵读是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比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悯农》等古诗词,依靠诗人简练的简单叙述却足以发人深省,让学生学会如何理解古诗的美、对人情世故的通达和悲悯等,在这样的诗意中感受生活。《石灰吟》《竹石》中所体现的气节,表现出一种对祖国、生活、气节的热爱,而这也是培养小学生爱国精神最常使用的教材内容。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民俗文化的精髓,以古诗词为基础的学习过程是渗透优秀民俗文化的有效途径。古诗词和散文一样,常常被用作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课程内容。小学语文课本精选的古诗词散文,往往朗朗上口,容易背诵,是中华优秀民俗文化的精华之作。古诗词不仅表达了语言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涵盖了古代文人对我国和社会发展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感悟。在小学生课堂教学中,诗歌课堂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诗歌的分析和会议上,背诵古诗词,更重要的是向学生渗透古诗词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于古诗词篇幅较短,教师需要根据古诗词信息为学生营造古诗词学习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或以讲故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以多媒体展示古人的日常生活和心理活动。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然后给学生解读这首诗的背景,使学生可以理解作者的心思。很多古诗词和散文中都蕴含着人生的哲理,比如,开放性思维、不骄不躁、互谅互让的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生塑造优秀道德修养的同时,帮其学习和培养优秀的民俗文化。在日常学习和知识培训中,教师可以利用情境营造帮助学生们可以摆脱课堂,体验田间耕作的艰辛,感受古诗词中“汗水滴落”的感觉,从而学习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之勤俭节约精神。古诗词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由教师发掘,或者启发学习小组自行发掘,然后以栩栩如生、令人难忘的方式逐渐渗透到学生的心中。

三、古典文学,名著中渗透文化艺术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文学宝库在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学经典中具有较丰富的语言表达效果,同时也是对古典社会发展和生活的集中体现。但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与小学生的时代相去甚远,为了提升学生对古典文学的认知能力和掌握能力,教师需要牢牢记住经典的中国古典文学是古文创作的基础。为了避免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会感到晦涩难懂,缺乏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师可以选择多种实施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今,多媒体系统辅助课堂教学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系统辅助课堂教学的方法开展中国古典文学课堂教学。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借助一部电视剧相关视频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根据视频的多媒体播放,教师将以生动形象的教育方式呈现与语文教材相关的画面,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堂教学,便于进行学习训练,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按照视频中文章的观看和阅读方法,更多地了解课文,掌握课文内容专业知识。通过小组学习,结合多媒体的启示,小学生们可以面对面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传说和故事,培养其深厚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阅读古典文章的基础上进行讨论。通过近距离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文学,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艺术,让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民俗自信心和民俗自豪感。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宝贵精神和优良品格,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同时,也能让学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内外思考和实践活动机会,让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刻体验。通过领略丰富多彩的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学生在这个环节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不足,认真学习先辈的宝贵精神,完成语文知识系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构建。

四、汲取书本,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

我国小学生语文课堂教材是由众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以及专家学者在调查我国小学生的具体情况基础上,对优秀语文教材进行多次检验、整合后制作的。我国拥有着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只要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充分探索小学语文教材,就可以实现弘扬和传承民俗文化的课程目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对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影子进行教研研究,从多方面发扬和传承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一定要及早准备教案,充分发掘课本中蕴含的多元民俗文化,根据课本内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完成自主理解和领悟。比如,教师在进行《石灰吟》的教学时,会提前做好对这位重要历史名人个人事迹的搜集,同时也让学生在预习中了解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让学生们亲身感受于谦经常在他的诗中所写的可贵精神,学会向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致敬。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大多表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只要小学生语文教师能细心完成挖掘过程,相信中国传统文化就能更快地得到传承和弘扬。

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教师,是小学生未来取得成功的基础,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授新课程之前使用介绍性语言作为小学语文传统文化+语文教材课程的良好学习开端。如果开始的部分就已经生动有趣,就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冲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教师在课堂上教《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时候,可以精心策划介绍:“同学们,你们喜欢假期旅游吗?你们去哪儿了?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旅游了。你们呢?开心吗?那各位,就让我和你们一起去我国北部的小兴安岭,欣赏小兴安岭的美景吧。”多媒体系统显示屏提供了《美丽的小兴安岭》四季画面:当学生看到让人们赏心悦目的风景时,不仅融入了那些优美的诗篇,感受到了美好的情感,还感受到了审美标准的文字带给他们视觉效果的享受,学生会产生明显的民族自豪感。

从古到今,小学语文课文内容中都蕴藏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以往小学生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内容的学习和训练,忽视优秀民俗文化对文化教育的渗透,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应摆脱传统的课堂教学意识,在课文内容介绍环节对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文化教育渗透,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推动小学生语文教学的进步。在小学课文的学习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系统在课文内容中进行场景的创作。根据角色扮演游戏,教师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情景教学,然后让学生给同学们写课文。可以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最后做总结,正确引导学生理解其中包含的古人思想,从而理解课程,探索客观性,学会思考、敢于质疑、敢于求真务实,达成良好的学习和精神状态,最后,教师融合了孔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精神,让学生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客观事实,领悟和学习精神实质。在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启发小学生从各个方面思考课文包含的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并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找到做事和学习的智慧,明确掌握优秀的民俗文化内容。

五、德育培养,学习好中国传统文化

德育教育已经渗透到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为取得更好的德育实践效果,教师必须为小学生选择合适的德育方法。如果没有渗透德育,小学语文专业知识与德育的联系就会变得生涩,将会影响到中国小学语文的教学作用。如果选择合理的德育方法,小学生对德育专业知识的接受度会更高,感受也会更加深刻。每个教师的德育方法不尽相同,他们必须根据德育的不同科目选择。比如,在解读《诚实的孩子》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对“诚信”二字的解读,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德育渗透,让每个学生都能理解诚实、诚信在今天的显著意义。

死板的教条主义使小学语文教学无法渗透到德育的方方面面,而要取得有效的实践效果,渗透德育需要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所以在语文课堂主题活动中,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开展德育渗透和语文学习的结合,如举办诗歌朗诵比赛、征集通讯、抄报、举办讲座、演讲等。这种主题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塑造了专业技能,提高了素养,而且使学生获得了思想,激发了奋发向上的情怀。因此,德育在语文课外活动中的渗透,也是语文课堂德育渗透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各种主题活动,既活跃了学校的文化活动,增强和激发了学生的培养热情,又将德育融入主题活动中,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教师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德育渗透,比如,写作、散文、演讲等。写作和优美的散文是师生交流的主要方式。学生可以自由地理解自己的文字,用优美的散文和文字展示自己的才华,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小作文培养其身心健康的基本素质,结合传统文化中的德育元素,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具体学习展开具体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并且能够不断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实现良好的德育效果。

六、结论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大量优秀的民俗文化专业知识,而且能正确引导孩子学习和传承优秀文化、艺术等,并借助德育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了达到这种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小学语文教材,发现适用的中国传统文化,将科学规范渗透到课堂指导、教学过程、课后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在目前的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将中国传统文化恰当地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将中国传统文化延伸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用心构建优秀课堂教学场景,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内核,深刻理解和掌握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道德修养,使学生能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良好的感悟和文化教育效果,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神韵和风采,在未来,积极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 鲁开旺,尹小艳.关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思考[J].天津教育,2021(24):64-65.

[2] 黄芝斌.怎样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J].考试周刊,2021(64):19-21.

[3] 朱晓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界,2021(32):24-25.

[4] 刘晓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读写算,2021(21):33-34.

G622

A

1002-7661(2022)12-0036-03

猜你喜欢

古诗词德育小学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踏青古诗词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