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2022-03-16吴纬轶潘文俊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南雄市农田水利水利

吴纬轶,潘文俊

1.广东华南水电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11;2.广东省水利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611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农业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更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推行工业强国的今天,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多年连续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均直指“三农”问题。水利工程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设施,良好的水利设施是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同时,良好的水利工程,还需要加强后期管理与维护,从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灌排涝、抗旱的作用,避免发生“今年建、明年烂”等问题。因此,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是需要每个水利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问题[1]。

1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面临的困境——以南雄市坪田镇为例

南雄市坪田镇全镇国土面积138.26 km2,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包括丘陵、山地、岗地、平原。南雄市坪田镇属于井渠结合灌溉区,全镇拥有农田灌溉机井400余眼,井灌面积1 800 hm2,低压节水管道灌溉面积1 200 km2。这些农田水利工程为当地粮食生产、农业发展、防汛减灾、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受对外区水源依赖程度高、管理制度不完善、工程不配套等因素的影响,南雄市坪田镇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滞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制约南雄市坪田镇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

1.2 政府部门管理效率低

1.3 农田水利工程年久失修

南雄市坪田镇农田水利工程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再加之运维人员较少,后期运维存在较大压力,一是部门工程存在年久失修、影响使用的问题。例如,树枝、杂物等垃圾堵塞了渠道,影响了渠道过水量,甚至存在不能过水的问题;二是因水库年久失修,存在泥沙淤积问题,导致水库容量小;三是排涝泵站闸门、启闭机等受到锈蚀,影响了使用;四是提水工程机组存在老化现象。

此外,南雄市坪田镇农田水利设施在秋耕后没有很好地做好维护工作,部门农田水利设施在损毁后长期无人过问,只有春耕进行农田灌溉时才发现设施损坏,影响了农作物的及时灌溉,造成农作物减产减收。究其原因在于:一是当地财政资金吃紧,政府机关只筹集到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而后续养护资金缺乏,导致村镇一级养护能力不足;二是南雄市坪田镇农田水利工程养护设备和人员匮乏,不能满足当地点多面广的设施养护要求,再加上南雄市坪田镇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导致农田水利设施维护的人力资源缺乏。

1.4 基础配套设施不足

南雄市坪田镇大量农田水利设施兴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缺少统一规划,且当时资金、技术条件有限,因而建设标准较低,相应的配套设施很不健全。例如,干渠有渠道设置,但小的支渠则无任何配套设施,导致一些偏远地区无水可用。南雄市坪田镇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农村新修道路、房屋越来越多,因修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一些天然河道被截断,灌溉能力、排涝能力降低。此外,南雄市坪田镇农田水利工程现行的招投标和建设模式导致工程被发包给很多企业,在施工中部分企业为了减少麻烦而完全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出现了有沟无桥、有路无涵的问题,导致地方民众填沟造路,影响了农田水利设施的使用。

1.5 信息化服务能力薄弱

乡镇水利部门普遍存在工作环境差、待遇低等问题,尤其是南雄市坪田镇财政资金少,多数业务素质高、有能力的年轻人都不愿去乡镇一级水利部门工作,现有工作人员也仅仅将水利工作作为跳板,条件成熟就跳槽离开。当前,南雄市坪田镇水利部门留不住人才、缺乏对人才的引进,现从事水利工作的人员较少,并且年龄大,工作任务重,每人需要负责2~3个区域的水利管理工作,很难有精力向农民开展水利工程灌溉等技术指导工作。

此外,由于南雄市坪田镇水利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学习能力较弱,信息化程度不高,甚至不能胜任常规的信息系统操作工作.面对当前农田水利设施的更新,例如新增的传感器网络和自动化设施等,工作人员信息化服务能力较低明显影响了新设施的使用,也阻碍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能力与服务能力的提高。

1.6 现代化发展程度不足

当前,南雄市坪田镇的水利工程自动化、信息化程度明显偏低,多依赖于人工操作,水肥利用率低、灌溉精度低、数据处理慢等问题较为突出。因南雄市坪田镇智慧水利建设落后,尚未实现农田水利工程联网管理,区域间资源不能实现共享,导致多数断面未检测,技术资料不准确、不全面,不能满足当地水污染防治与水环境保护的要求,影响了农田灌溉一体化进程,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此外,南雄市坪田镇水利部门部分工作人员存在安于现状的想法,在工作中照搬以往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方式,照搬领导指示、文件规定、成功经验,不敢根据实际情况去开展工作,主动创新的意识不强,缺乏改革创新的精神,而依托信息系统实现快速的信息处理和自动化的设备控制,是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系统的必由之路。

2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完善策略

2.1 强化组织管理

第一,由水利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共同成立由国土、自然资源、发改委等部门组成的农田水利设施领导小组,县乡村逐级签订责任书,形成齐抓共管、统一协作的良好局面[3-4]。

二要落实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加强对核电等重点取水户的监督检查,开展取水户计划用水管理及取退水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加大违法取水户查处力度。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开展水资源论证后期评估和规划水资源论证试点。指导流域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

第二,构建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措施,制定明确的管护目标,农田水利设施的日常运行和养护等工作要由专人负责,做到责任到人。例如,应由政府相关部门管理的农田水利工程,要由相关部门承担管护责任;明确发包的工程,双方要签订合同,发包方要出具授权书,承包方要确保工程质量。此外,为确保水利工程质量,要成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制定绩效考核制度,采取实际调查或征询当地群众意见等方法,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组织管理、运行维护等方面进行考评。同时,与主要负责单位及个人签订三方责任书,确保建设和管理任务的顺利完成,并定期维护保养农田水利设施,防范农田水利设施带病运行;农田水利工程要做到日巡月检,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与工程效益。

第三,就农民对水利设施管理参与性不强、能力弱的问题,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村村通广播进行维护技术的宣传,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构建以农民为主的管理新模式,充分发挥农民管护方便的优势,组建管理水平高的农民管理队伍,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2.2 加大资金投入

第一,针对当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资金不足的问题,应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县乡农田水利部门要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资金,如水利建设资金、环境治理专项资金等[5]。第二,在传统资金短缺的基础上,可通过形式多样的投资与筹资模式,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村集体与个人资金参与农田水利工程投资,构建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闲散资金、村集体及个人投资统筹发展的多元化筹资模式。第三,在资金管理上,要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或截留,实行专款专账管理,并成立由水利、财政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小组,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同时,定期做好财务公开工作,对向集体及个人筹集的资金,在使用前要公布其用途,事后公开使用情况,做到资金的管理与使用透明、公开,提高资金利用率,节约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成本,提高管理质量[6]。

2.3 做好质量保障

第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选择优良的施工队伍,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招标方式选择施工队伍,并且施工所用的钢材、水泥及砂石等原材料要严格抽检,质量检验不合格的建材要严禁入场,保证工程使用合格的建材[7]。同时,农田水利设施要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对施工项目的整体负责,技术负责人对技术水平负责,施工人员对项目的施工质量负责。

第二,严把现场施工质量关,建设、施工及监理等参建单位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施工措施、工程进度等要确保施工质量,质量安全监督部门要组织相关人员做好质量培训,组织施工人员观看与安全事故相关的纪录片,并组织施工人员就“如何在施工与管理中避免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一课题开展交流讨论。此外,对爆破工程、隐蔽工程等要设置独立的质量负责人,负责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版及安全线等,确保农田水利工程从施工阶段到竣工阶段的安全。

第三,农田水利工程竣工后,水利部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安全检查,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工程要责令相关部门立即整改,并做好后续跟踪工作,对整改不到位的部门要给予通报并严肃处理[8]。

2.4 加强技术建设

第一,充实基层水利人员力量,做好水利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大学教授去县(乡)水利部门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管理能力,丰富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知识储备,促进基层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9]。

第二,就基层水利部门难以留住人才的问题,首先,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健全人才激励措施,构建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吸引学习能力强、踏实肯干的高水平水利人才[10]。同时,优化分配制度,将人才开发和教育培训经费适当向基层倾斜,并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提高专业技术的人才待遇[11]。其次,立足本地实际,重点培养本土水利人才,参与当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12]。

第三,构建农田水利工程的长效管理机制,省(市)水利主管部门要加强技术培训与业务指导,提高基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并与管理人员签订责任合同,明确用水集体和个人的责任,督促管护单位和工程负责人要认真履行工程的管护义务,强化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管护,并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农田水利工程信息的收集与上报整理工作。

2.5 推广农田水利现代化

推广农田水利现代化有助于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利用效率,县(乡)级水利等部门要结合区域实际,借鉴发达地区农田水利信息化技术模式,加快农田水利现代化与信息化建设步伐,例如,构建水利信息化+自动化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统一部署、规划。

第一,各地需要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采取智慧农田灌溉系统,做到管理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各地农田墒情监测站要及时监测并收集风力、土壤等信息,并利用信息化系统自动收集水位、农田墒情等数据,及时上报农业、水利等部门,协助其进行决策,自动调度泵站、闸门等配套设施,做好农田的灌溉与排涝等工作。建议有条件的县乡可以着手构建微灌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智能化控制系统,从而提高自动化控制的应用区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利用率,提高对农业生产的服务能力。

第二,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网络化管理,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管理,借助物联网,在计算机中安装相关软件,利用特定模型等将各类模型归入传感器网络,管理人员只需在系统中输入相关命令就可快速控制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使得管理更精确,从而提高用水效率。此外,从水利管理的核心出发,还要加强传输、控制及监测等软件的应用,逐步实现骨干河流的自动化控制,使县(乡)水利工程朝着自动化、远程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3 结束语

农业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并且农业发展将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水利、农业等部门必须提高对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结合区域水利设施现状,增加资金投入,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建设符合本地农业发展的农田水利工程,满足农田灌溉需求,确保粮食稳产、增收。

猜你喜欢

南雄市农田水利水利
书法作品
南雄市老促会老促会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