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气象观测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

2022-03-16王翔卉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温湿度仪器设备观测

王翔卉

大同气象站,山西大同 037000

目前,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下,我国的气象观测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和优化。与传统的人工气象观测技术相比,作为一种新型的气象观测技术,综合气象观测技术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气象观测技术的应用价值,需要气象部门加大对综合气象观测技术应用和研究力度,实现对综合气象观测质量的有效控制,促进气象观测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1 综合气象观测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在气象事业稳健发展的过程中,气象观测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是至关重要的,它为气象观测各项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气象观测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创新和优化,气象观测技术的自动化水平也得到一定的提升。随着综合气象观测技术的应用,气象观测工作也实现了对空基和地基相关气象信息的全面观测,进一步强化了气象监测的效果。与其他的气象观测技术相比,综合自动观测技术的在应用过程中能够体现出诸多优点,一方面综合气象观测技术观测的精准度较高,具有较高的实时性,能够实现对观测数据的及时有效处理;另一方面,气象观测所采用的相关技术设备也在不断地完善和优化,部分气象观测技术设备也逐渐实现了信息化发展和智能化发展,这为气象观测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能够在气象观测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综合气象观测技术的价值和优点,保障观测人员需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以及对先进观测仪器和设备的使用能力,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综合气象观测的水平。因此,在气象观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气象部门要重视综合观测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功能,进而获取更加准确、全面、可靠的气象数据。

2 综合气象观测技术的要点分析

2.1 综合气象观测中温湿度传感器的应用技术要点

在开展综合气象观测工作的过程中,作为基础性的工作,温湿度观测工作直接影响着综合气象观测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综合气象观测的技术水平,还需要工作人员重视温湿度传感器的应用。通常在具体观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温湿度传感器是用来观测具体的温湿度变化情况。温湿度一般会在雨雪、风霜、日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而出现一定的变化。因此,需要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实时准确地监测和获取区域内温湿度的变化情况,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部分因素所带来的干扰。作为性密封线的气象观测设备,温湿度传感器在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要确保其自身的精确度和稳定性[1]。为了确保温湿度传感器能够良好稳定运行,并准确地反映出区域内的空间温湿度情况,具有较高的精准度,一方面,不要将温湿度传感器放置在空气流通不好的死角处、玻璃器具旁,或者粉尘较大的环境中;另一方面,还要为温湿度传感器提供稳定的电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排除其他传感器对温湿度传感器的干扰。此外,温湿度传感器在应用过程中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偏差,如降水、光照等相关因素,其观测数值出现波动时,工作人员就需要及时调整传感器及其参数信息,直至其参数处于正常范围之内。温湿度传感器工作的时限较长,基本是连续性工作,这就会造成温湿度传感器自身出现很大的损耗,再加上受相关有害气体和尘土的影响,电子温湿度传感器也会逐渐出现老化的现象,其自身观测的精确度也会随之降低。一般厂家都会在每个温湿度传感器出厂前,明确标注其使用期限,一旦温湿度传感器使用期限达到标注期限,就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及时标定,确保温湿度传感器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2 综合气象观测中能见度传感器的应用技术要点

综合气象观测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能见度测量主要采用以下2种传统方式:一是消光系数测量方式,此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较长的基线长度和较高的费用成本,但测量结果的准确度较高;二是散射系统数测量方式,相比于消光系统测量方式而言,此测量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虽然需要的费用较低,但测量结果会在天气因素的影响下出现较大的差异。由于气象观测地点的差异性,各地方台站在能见度观测过程中只采用了散射能见度仪。一部分台站在开展综合气象观测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实现能见度项目的业务化发展,为了确保采用的能见度仪器符合气象观测的规范,只能在测量能见度的过程中改进当前的能见度仪器。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能见度测量的效果和水平,需要加大对国产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力度,不断优化能见度仪器测量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为能见度观测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2.3 综合气象观测中数据维护技术要点

数据维护技术在综合气象观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工作人员一定要重视数据维护技术的应用。一般数据维护技术分为日数据维护技术和月数据维护技术。通常日数据维护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在每个工作日的20:00后,对当前所观测到的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地整理和汇总,并对相关的数据资料进行整体汇编,汇编完成后要存保存至B文件中,并对相关的数据资料进行维护。为了避免系统在数据维护过程中发生故障,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工作人员需要在数据维护工作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及时卸载数据采集器中的定时和分钟数据,以免在维护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影响整个综合气象观测工作的进展和效果。在开展月数据维护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在每个月综合气象观测任务完成后,全面检查当月观测所得到数据资料,以及维护的所有数据信息和资料,以免数据出现错误或者遗漏现象。在月数据维护工作的具体落实过程中,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对这个月每天的数据维护进行全面大致的浏览,然后再通过文件转换功能,将B文件向A文件进行转换。同时再通过数据审核工作的开展,系统性地罗列出本月数据维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数据,最后,再对存在的问题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在以上月数据维护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降水时间数据和降水量数据加大重视力度,虽然综合观测系统能够自动记录相关的降水时间数据和降水量数据,但在记录的过程中也不免会出现一定的错误,工作人员需要在维护数据的过程中采用人工的方式对存在的问题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和修正,确保最终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精准度。因此,在数据维护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不断完善和优化数据维护的各个细节,为气象观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供有效的保障,从不断提升综合气象观测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

2.4 综合气象观测中自动化观测设备操作技术要点

自动化观测设备在综合气象观测工作开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要想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综合气象观测的技术水平,需要准确把握自动化观测设备的操作技术要点。一般在综合气象观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采用的自动化设备较多,不仅有业务计算机设备,还有相关的通讯系统和自动化采集设备等。如果工作人员在操作自动化观测设备的过程中自身的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综合气象观测的准确度。一般自动化采集设备在综合气象观测过程中的应用,主要用来采集各种气象数据信息。如果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故障和问题,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关闭设备,采用人工的方式及时卸载存在的异常数据,避免这些异常数据上传至计算机中[2]。通讯系统在综合气象观测过程中的应用主要用来上传获取的气象数据信息,不过通讯系统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生线路故障的概率较高。如果在数据上传过程中出现失败情况,就需要及时检测网络。如果在短时间之内不能采取任何措施排除存在的网络故障,但又需要立刻上传一些比较重要的数据资料,此时工作人员就可以利用无线网卡上传数据,或者通过宽带接口的更换来正常传输数据。业务计算机在综合气象观测过程中的应用,主要是整理和存储相关的气象数据信息,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对比。通常业务计算机都处于长期的运行状态,随着运行时间的不断延长,业务计算机的损耗也会逐渐增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业务计算机故障的发生率。一旦发生故障就需要及时启用备份机,以免出现数据遗失的情况,最大限度地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3 综合气象观测的质量控制措施

3.1 提升综合气象观测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目前,虽然气象观测工作人员大多毕业于气象专业,但仍有部分从业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不高,学历水平较低。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严重缺乏专业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这对综合气象观测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导致综合气象观测工作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基于此,气象部门要注重对综合气象观测工作人员的培训,加大对专业素养高的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促进每位从业人员都能够在综合气象观测工作落实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和应用相关的气象观测技术,不断提升综合气象观测的技术水平,强化综合气象观测质量和效果。

3.2 加大对综合气象观测交接班制度的执行力度

为了有效控制综合气象观测质量,还需要在综合气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加大对相关细节问题的重视力度。首先,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和落实相关的交接班制度。在具体交接班工作开展前要全面仔细地检查相关的观测仪器和设备,一方面要确保观测仪器和设备的完好无损,另一方面要确保观测仪器设备在后期运行过程中能够处于良好状态。并且交接班工作人员之间还要就相关事宜交代清楚,全面准确地了解和牢记相关的注意事项和本班次的观测任务。

其次,本班次工作人员还需要认真复查上班次做出的特殊工作,在具体值班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思想高度集中,进而通过实时监测工作的开展准确获取天气的变化情况。同时还要通过数据校对工作的开展,对发报数据和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

最后,在气象观测的过程中,针对一些突发的天气情况或者复杂的天气情况,工作人员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观测经验寻找科学的方法,并沉着冷静地应对,确保整个气象观测工作高效有序顺利开展。

3.3 强化综合气象观测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现阶段,在先进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综合气象观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优化,气象观测的现代化水平和自动化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在气象要素数据观测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部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导致相关数据出现异常,数据上传不及时、数据缺测和业务计算机出现死机等情况,从而影响数据上传的效果,无法保障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降低了综合气象观测的质量。为了最大限度降低以上问题的发生概率,需要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促进工作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检查气象观测设备,实时监控其运行过程,时刻观察电脑屏幕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时刷新电脑屏幕。如果刷新电脑屏幕后,并没有观察到数据的变化,那么就要检查观测仪器,查看其是否存在运行故障问题[3]。全面认真地检查观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在完成每次发报任务后,需要逐个打开所有的窗口,并认真检查其数据的上传情况和数据的卸载情况,如果检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需要采取人工的方式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及时上传,以免出现数据缺测情况,确保观测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实现对综合气象观测质量的有效控制。

3.4 加强对综合气象观测仪器设备的保养和维护

综合气象观测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主要发挥的是观测仪器设备的价值,观测仪器设备的精确度直接关乎整个综合气象观测的质量。因此,为了有效控制综合气象观测质量,还需要加大对相关观测仪器设备的保养力度和维护力度。现阶段,各级台站在运行过程中自身的自动化观测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而这些都离不开观测仪器设备的支持。虽然大部分仪器和设备不需要人为操作,但为了确保仪器和设备运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做好观测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十分重要。如果采用的仪器设备维护措施和保养措施不当,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仪器设备的使用年限,而且还会影响整个仪器设备的运行效果,不利于综合气象观测质量的提升。

近几年,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气象环境也逐渐地体现出了多样性特征和复杂性特征,这对气象观测仪器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观测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难度。为了确保气象观测仪器设备能够良好地运行,需要气象部门对现有的气象观测仪器和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促进工作人员在使用相关气象观测仪器和设备的过程中能够严格落实相关的规范要求。工作人员要定期维护清洁和检查设备,尤其是一些观测仪器,需要每天对其进行清洁和擦拭。针对观测仪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和故障,要及时查找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关的解决对策及时解决,进而为气象观测仪器和设备的安全稳定良好运行提供有效的保障,提高综合气象观测质量。

4 结束语

气象部门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综合气象观测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综合气象观测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气象部门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和探索新的观测模式和观测技术,不断优化和完善现有的综合观测机制,进一步提升气象观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度,不断提高我国气象观测的服务质量,为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温湿度仪器设备观测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AT89C51的数字型蚕用温湿度计的设计
基于DSP的多路温湿度监测系统
天文动手做——观测活动(21) 软件模拟观测星空
基于温湿度控制的天气预测装置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
2018年18个值得观测的营销趋势
蒸发冷却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应用
可观测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