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自”教学,让语文学习与精神成长同步

2022-03-16叶映峰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学为中心语文学习立德树人

【摘 要】“三自”教学主张引导学生“自觉参与”,促进学生“自主体验”,最终实现学生“自我成长”,让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提升真正落到实处。“三自”教学范式包括“自主先学”“问学互进”“学用达理”三个部分,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体会语言的意蕴与精妙,感受作品的情味与魅力,学生不仅做到自能阅读、自能写作,还能获得精神境界的提升。

【关键词】“三自”教学;语文学习;学为中心;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03-0074-04

【作者简介】叶映峰,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教育集团(江苏无锡,214001)总校长、党委书记,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江苏无锡,214001)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地学、有深度地学、脑洞大开地学,如何让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提升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的精神底色更厚重,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这些是我在语文教育之路上孜孜以求的教育目标。为此,我提出“三自”教学主张,即引导学生“自觉参与”,促进学生“自主体验”,最终实现学生“自我成长”(下文简称“三自”)。本文以《背影》教学为例,阐述“三自”教学主张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

一、“三自”教学主张,构建“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范式

“自觉参与”指学生积极主动地、真实地投入语文学习的状态和行动。“自觉参与”重视深度学习的三个维度:调动学生认知积累的参与,引导学生情感体验的参与,策划学生自我评价的参与。“自主体验”指学生课堂学习的状态和方式,“自主”是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体验”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体验的效果;体验效果的好坏,又反过来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自主体验”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意蕴与精妙、感受作品的情味与魅力,激发并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自我成长”指学生不仅自能阅读、自能写作,还要获得精神境界的提升。

“三自”教学主张依托“学习活动单”导学,建构“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范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习活动单”包括“自主先学”“问学互进”“学用达理”三个部分。

“自主先学”是学习的发起阶段,本部分是学生初读课文时需要完成的任务,教师布置任务时重在引导学生充分熟悉教材,读懂文本,学生完成“我的积累”“我的理解”“我的疑惑”三个方面的内容。

“问学互进”是学习的进阶阶段。教学从学生的自读基础出发,创设的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积累、认知水平对接,让学生产生准确深刻的理解,生成亲切丰富的体验。

“学用达理”是学习的升华阶段。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三自”教学主张将教学从知识、能力立意转向思维、智慧立意,让语文教学启迪智慧,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促进学生思想品质及人生境界的提升。

二、“三自”教学主张的课堂实践路径

1.自主先学。

学生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实现深度学习,必须积极主动地与文本、作者、同學、老师进行有深度的对话。“自主先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阅读活动中他们能解决的问题,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背影》一文质朴平实,没有生僻字,没有艰涩难懂的语句,学生没有阅读障碍。学生自读也能感受到文中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儿子对父亲从不理解到感动、到不舍的情感变化。于是,“自主先学”环节安排如下学习内容。

第一,“我的积累”。主要引导学生积累基础知识、文学常识等内容。例如词语积累,学生自己整理,通过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词语造句、词语解释等方法,引导学生自行积累最容易误读的词语、最容易写错的词语,还可以让学生搜集与课文学习有关的背景知识。总之,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第二,“我的理解”。布置预习任务忌琐碎,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将学习重点、教学难点提炼为一个话题或一个主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如阅读《背影》时,布置的问题:你从文章中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请联系文章内容解释。这一活动安排引导学生初步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教师也能检测学生的阅读基础,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

第三,“我的疑问”。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让学生学会针对课文发问,选定精妙处、关键处发问,这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培养阅读品质的好方法。初始阶段学生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鼓励、指导。《背影》教学中,有个学生的疑惑是:“文章最后一段再现的‘背影’,为什么不是父亲买橘子时的艰难背影?”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我在“自主先学”的交流环节,特意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学生的回答如下。

学生一:翻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虽然被作者刻画得很详细,但我们看到的是父亲行动艰难,这个背影却不及最后一个隐入人海的背影,那是一个多么孤寂的背影,那个背影中含着丰富的爱。

学生二:父亲不止做了一件让我感动的事,结尾写买橘子的艰难背影就会与全文的内容不一致,因为全文还写了其他事,结尾的“背影”可以概括许多事。

学生三:背影在结尾,用“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来定格更唯美。另外,能记住父亲当时的衣着,说明这个“背影”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学生四:我支持她的观点。就像电影最后一个镜头一样,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形象不够美,从课本的插图就可以看出来(全体学生笑),“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这样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用来结束全文很有美感,能引起人无限联想。

我接着追问学生有哪些联想,学生想到前文父亲对自己的关爱、自己对父亲的误会、父亲的不容易等,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引发一连串有价值的思考。学生在初读阶段提出自己的困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思考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要这样写,同时对文章的整体和局部进行发问,使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感悟,也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提问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培养提问能力的过程也是深度学习的过程,能够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2.问学互进。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写的是其1917年的经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思想情感、生活体验隔阂较大,如何让学生体悟作者渗透在平实的叙事、描写中的深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背影》在教学中经常遇到问题就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浅尝辄止,看不到这篇经典散文的艺术魅力。如何激发学生阅读《背影》的兴趣,让学生走近作者,实现深度阅读,这是“问学互进”环节的重难点。因此,设计如下学习任务。

活动一,交流“自主先学”内容。活动二,有人认为《背影》不应该选入初中教材,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父亲穿越铁轨,违反交通规则;二是父亲的形象不潇洒。谈谈你的观点。

课堂上我补充了以下资料:作家李广田回忆,当时在中学生心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当朱自清先生去世消息传开时,学生满面悲戚,第一反应就是“写《背影》的朱自清先生去世了!”通过对助读资料的探究,学生了解《背影》这篇散文在文学领域以及社会层面影响之大,这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阅读期待,为自觉参与、深度参与做准备。接着我让学生交流自己阅读《背影》后的感受和收获。果然,学生纷纷举手,交流初读感悟。

接着开展第二项活动任务,引导学生阐释自己的观点。文章赏读环节,引导学生抓住父亲的语言、动作、衣着描写,联系送别背景,全面细致地赏析父亲的形象,发现作者渗透其中的情感、思想与写作艺术,为反驳提供佐证材料。以“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一处动作描写为例,学生能理解“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中父亲动作的缓慢、艰难。其实动作“缓慢”“艰难”只是分析了父亲动作的特点,还不能打动学生,学生很难产生共鸣。我追问“慢慢探身”这个动作的意蕴,让学生示范、回忆自己如何下台阶,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再引导学生赏析语言的情味,就会产生感同身受的体验。

追问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他们带着这种体验去感受作品中描述的情景、人物状况,从而获得带有个人印记的阅读感受,我们不妨把这一类问题称为体验性问题。体验性问题是实现深度阅读的重要问题情境,体验性问题让学生走近文本、走近作者,从而获得丰富而独特的阅读感受。

教师创设反驳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任务进行阅读,学生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对话的过程融理解、感悟、辨析、表达为一体,才会促进语言理解与建构,提升思维品质。“问学互进”环节,教师要让问题真正起到导学作用。这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必须指向高阶思维的发展,才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自求理解,自致其知。

3.学用达理。

语文教学应当促进学生“自我成长”,这里的“成长”不仅要获得关于阅读与写作的知识积累,养成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提高能力,还要丰富情感、丰厚思想。“自我成长”离不开扎扎实实、序列化的语言实践活动,语言实践活动就是成长的“支架”。

在“学用达理”部分,我设计了课后作业:有传言,新教材编写将删去《背影》一课,请写一封信,以中学生的身份建议教材编写组保留《背影》这篇美文。学生完成这次课后写作任务,除了引用、加工课堂所学知识,还要查找资料,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表达观点,梳理所学知识,筛选需要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清晰化。“學用达理”阶段,教师要把事实性知识转化为策略性知识,引导学生经历高阶学习,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自主先学”“问学互进”“学用达理”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落实自主学习任务,伴随核心问题以及学习任务的分解,使学生的思维螺旋式上升,最终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知识、提升能力,他们还会经历学习动机的激发、生活体验的唤醒、创造精神培育的深度学习。

三、“三自”教学实践,努力促进教学品质的提升

近年来,“三自”教学立足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优化学习过程,通过“自主先学、问学互进、学用达理”的课堂范式应用,促进了教学品质的提升。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对学校八年级749名学生进行了学习投入的调查,完成的《无锡市东林中学学习投入监测报告》显示:学生的同伴交往投入呈现出很高的水平,自然形成真正基于合作的学习;在社会志愿服务和社会体验活动的投入也较好。

“三自”教学把学生和学习的问题推到教和学的中央,形成了课堂教学“学生”“问题”并重的策略观,提升学生概括、运用、迁移、审美和创造性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高阶思维和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在这个过程中也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1504500783269

猜你喜欢

学为中心语文学习立德树人
开放教育下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为中心:把学生推向课堂的最前沿
积极构建“学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课堂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当前影响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及建议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貌合神离 远离主旨